C.坐客乃西顾而叹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15.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人)易之 B.今日幸为(君)开宴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乃)严相国俦也 D.华林部相与罗拜(之)而去 1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马伶技艺大增的一组是() ①去后日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 ②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③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④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部远甚 ⑤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⑥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⑤⑥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戏班名气最大的是兴化班和华林班。有一次新安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举行大会 演,而且都唱《鸣凤记》。 B.李伶由于演严嵩相国技艺高妙而吸引了大量观众,马伶为此感到羞愧,未演完就变 换服装逃走
C.坐客乃西顾而叹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15.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人)易之 B.今日幸为(君)开宴 C.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乃)严相国俦也 D.华林部相与罗拜(之)而去 1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马伶技艺大增的一组是( ) ①去后日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 ②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③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④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部远甚 ⑤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⑥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陵戏班名气最大的是兴化班和华林班。有一次新安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举行大会 演,而且都唱《鸣凤记》。 B.李伶由于演严嵩相国技艺高妙而吸引了大量观众,马伶为此感到羞愧,未演完就变 换服装逃走
C.将近三年后马伶归来,再与华林班会演《鸣凤记》,这次演出马伶演严嵩相国的技 艺高过李伶 D.马伶说出了自己到京师拜顾秉谦为师学艺的经过,受到华林班艺人的敬服。 第Ⅱ卷(共66分) (请将18-28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8.用“/”给下面未加标点的文言文断句。(5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毀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 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 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1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谪岭南道中作 (唐)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凹收火米[2],三更津吏报潮鸡[3]。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注】[用草木灰做肥耕种叫畲田。 2]当地以五月收米为火米,据说因火种之故。 「3]《舆地志》:爱州移风县有潮鸡,鸣长且清,如吹角,每潮至则鸣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岭南后,因当地多蛇虫毒物心情压抑所作
C.将近三年后马伶归来,再与华林班会演《鸣凤记》,这次演出马伶演严嵩相国的技 艺高过李伶。 D.马伶说出了自己到京师拜顾秉谦为师学艺的经过,受到华林班艺人的敬服。 第Ⅱ卷(共 66 分) (请将 18-28 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8.用“/”给下面未加标点的文言文断句。(5 分)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 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 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1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 分) 谪岭南道中作 (唐)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l]收火米[2],三更津吏报潮鸡[3]。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注】[1] 用草木灰做肥耕种叫畲田。 [2] 当地以五月收米为火米,据说因火种之故。 [3]《舆地志》:爱州移风县有潮鸡,鸣长且清,如吹角,每潮至则鸣。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岭南后,因当地多蛇虫毒物心情压抑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