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备课笔记 第七章市场实验调查法和态度测量表法 第一节实验调査法及其步骤 实验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最早是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后来逐步应用到社会经济问 题的研究中。实验调查法是一种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即搜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同时也是 种比较复杂的调查方法。在市场调查中,应用实验调查法也是认识市场现象的一种重要的 途径 实验调查法是从影响调查对象的若干因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因素作为实验因素,在其 余诸因素均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了解该实验因素变化对调查对象影响的方法。 、市场实验调查法的概念 1、定义 实验调查法,是指市场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或控制一个或几个市场影响因 素的实践活动,来观察市场现象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变动情况,认识市场现象的本质和发展 变化规律。 实验调査法既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认识过程,它将实践与认识统一为调査硏究 过程 2、市场实验调査法的基本要素 (1)实验者,即市场实验调查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主体 (2)实验对象,即通过实验调查所要了解认识的市场现象 (3)实验环境,即实验对象所处的市场环境 4)实验活动,即改变市场现象所处市场环境的实践活动 (5)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做的检验和测定 3、市场实验调查法 (1)实践性 实验调查法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这是实验法的本质特点。实验调查法,必 须亲自动手,通过某种实践活动,有计划地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并在这种实践活 动的基础上,对实验对象即市场现象进行调査。没有一定的实践活动,就不能称为实验调查 (2)动态性 调查对象的动态性,是实验调查的另一重要特点。在应用实验调查法中,由于实践活动 的不断进行,市场环境的改变,实验对象即市场现象必然发生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实验调查的实践性决定了实践对象的动态性。 (3)综合性 实验调査法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实验调査过程中,实验者除了进行改变市场环境的实 践活动外,还必须采取各种直接的、间接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如观察、访问、问卷等方法 采用各种研究资料的方法,对市场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各种调查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在实 验调査法中也表现得很明显 通过实验调査法取得的市场现象的第一手资料,对市场现象的联系可以有比较深入的反 映。根据市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较广泛地推广某种措施,以求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 益。如改变某种商品的配方、设计、包装、价格、广告等,都可以先在较小范围进行实验调 查,如果效果好,则可广泛推广、市场实验调査法所取得的资料,对市场预测也有很明显作 用,它可以为提高市场预测精度提供可靠的保证。当然.客观上人们也要求实验调变法能够 做到,实验结果快,检测准确。 、市场实验调查法的应用步骤 为了保证实验调查法做到结果快、效果好,实验调査必须按科学的步骤进行,实验调査 一般按如下少骤开展 1.根据市场调查课题,提出研究假设 在市场实验调查之前,通过对市场现象的初步了解和理论分析,提出市场现象之间从与 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是进行实验调查的初步,通过提出研究假设,才能确定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 备课笔记 1 第七章 市场实验调查法和态度测量表法 第一节 实验调查法及其步骤 实验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最早是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后来逐步应用到社会经济问 题的研究中。实验调查法是一种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即搜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同时也是 一种比较复杂的调查方法。在市场调查中,应用实验调查法也是认识市场现象的一种重要的 途径。 实验调查法是从影响调查对象的若干因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因素作为实验因素,在其 余诸因素均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了解该实验因素变化对调查对象影响的方法。 一、市场实验调查法的概念 1、 定义 实验调查法,是指市场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或控制一个或几个市场影响因 素的实践活动,来观察市场现象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变动情况,认识市场现象的本质和发展 变化规律。 实验调查法既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认识过程,它将实践与认识统一为调查研究 过程。 2、市场实验调查法的基本要素 (1) 实验者,即市场实验调查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主体: (2)实验对象,即通过实验调查所要了解认识的市场现象; (3)实验环境,即实验对象所处的市场环境; (4)实验活动,即改变市场现象所处市场环境的实践活动; (5)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做的检验和测定。 3、市场实验调查法 (1)实践性 实验调查法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这是实验法的本质特点。实验调查法,必 须亲自动手,通过某种实践活动,有计划地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并在这种实践活 动的基础上,对实验对象即市场现象进行调查。没有一定的实践活动,就不能称为实验调查。 (2) 动态性 调查对象的动态性,是实验调查的另一重要特点。在应用实验调查法中,由于实践活动 的不断进行,市场环境的改变,实验对象即市场现象必然发生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实验调查的实践性决定了实践对象的动态性。 (3) 综合性 实验调查法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实验调查过程中,实验者除了进行改变市场环境的实 践活动外,还必须采取各种直接的、间接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如观察、访问、问卷等方法, 采用各种研究资料的方法,对市场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各种调查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在实 验调查法中也表现得很明显。 通过实验调查法取得的市场现象的第一手资料,对市场现象的联系可以有比较深入的反 映。根据市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较广泛地推广某种措施,以求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 益。如改变某种商品的配方、设计、包装、价格、广告等,都可以先在较小范围进行实验调 查,如果效果好,则可广泛推广、市场实验调查法所取得的资料,对市场预测也有很明显作 用,它可以为提高市场预测精度提供可靠的保证。当然.客观上人们也要求实验调变法能够 做到,实验结果快,检测准确。 二、市场实验调查法的应用步骤 为了保证实验调查法做到结果快、效果好,实验调查必须按科学的步骤进行,实验调查 —般按如下少骤开展。 1.根据市场调查课题,提出研究假设 在市场实验调查之前,通过对市场现象的初步了解和理论分析,提出市场现象之间从与 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是进行实验调查的初步,通过提出研究假设,才能确定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备课笔记 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实验活动和实验检测的具体内容。提岀硏究假设应最终确定实验的自 变量,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实验对象特点,实验自变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个以上。 2.进行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是指调查者如何控制实验对象,如何开展实验活动,当然也包括如何进行实验 检测。这其中要应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从而验证研究假设,达到实验调查的目的。合理科学 的实验设计,是实验调查成功的关键。 3.选择实验对象 实验调査一般是在较小范围开展,这就必须选择适当的实验对象。根据调査课题和市场 现象的特点,用随机抽样方法或非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实验对象,实际就是从市场调査总体中 选择调查单位。被选择的调查单位对总体必须有较高的代表性,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实验活动 的方便。 4.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设计的规定进行实验,包括实验活动的开展,即开展改变市场现象所处环境 的实践活动,它是通过改变、控制实验自变量来实现的。进行实验还包括对实验结果的认真 了解和记录,即实验调查搜集资料工作。实验调查进行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基本上是一 个统一的过程,它是各种搜集资料方法综合应用的过程 5.整理、分析资料,做实验检测,得出实验结论 在这一步骤的工作中,要应用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根据实验记录资料,做实验检测, 主要是用对比方法,观察实验活功的效果,并对其进行数量测定。应用统计分折的方法对实 验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加上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最终才能得出实验结论,写出实验调査 报告 根据上述步骤进行实验调査.不但保证了实验调査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认识市场现象 的客观要求。实验调查的步骤,是将认识论的一般理论与实验调查的具体持点相结合.在这 种方法应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第二节实验设计及其种类 实验设计在实验调査的各步骤中是一个中心环节,它决定着研究假设是否能被确认, 也决定实验对象的选样和实验活动的开展,最终还影响着实验结论。 验设计是调查者进行实验活动,控制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的规划和方法。根据市场 调查的目的不同,根据是否设置对照组和组数的多少,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着重介绍 几种基本的、常用的实验设计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试验 内容 单一实验组设计,就是只选择若干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通过实验活动前后实验对象变 化结果的对比来做出实验结论,这是最简便的一种实验调查。 在市场调查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对实验前的市场现象做前检测,对实验后的市场 现象进行后检测,通过市场现象前检测与后检测的对比,了解实验活动的效果 2、计算公式为: 实验效果=后检测(Y)一前检测(Y) [例]某食品厂为了提高糖果的销售量,将原有的陈旧包装,改为新材料包装并设计了新 的图案。为了检验新包装的效果,以决定是否在未来该商品的生产中广泛推广新包装,厂家 委托某食品店进行实验调查 假定取A、B、C、D、E五种糖果为实验对象,实验期为一月。对五种糖果未改变包装前 个月的销售量和改变包装后一个月的销售量,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其实验效果: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 备课笔记 2 实验对象、实验环境、实验活动和实验检测的具体内容。提出研究假设应最终确定实验的自 变量,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实验对象特点,实验自变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个以上。 2.进行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是指调查者如何控制实验对象,如何开展实验活动,当然也包括如何进行实验 检测。这其中要应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从而验证研究假设,达到实验调查的目的。合理科学 的实验设计,是实验调查成功的关键。 3.选择实验对象 实验调查一般是在较小范围开展,这就必须选择适当的实验对象。根据调查课题和市场 现象的特点,用随机抽样方法或非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实验对象,实际就是从市场调查总体中 选择调查单位。被选择的调查单位对总体必须有较高的代表性,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实验活动 的方便。 4.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设计的规定进行实验,包括实验活动的开展,即开展改变市场现象所处环境 的实践活动,它是通过改变、控制实验自变量来实现的。进行实验还包括对实验结果的认真 了解和记录,即实验调查搜集资料工作。实验调查进行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基本上是— 个统一的过程,它是各种搜集资料方法综合应用的过程。 5.整理、分析资料,做实验检测,得出实验结论 在这—步骤的工作中,要应用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根据实验记录资料,做实验检测, 主要是用对比方法,观察实验活功的效果,并对其进行数量测定。应用统计分折的方法对实 验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加上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最终才能得出实验结论,写出实验调查 报告。 根据上述步骤进行实验调查.不但保证了实验调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认识市场现象 的客观要求。实验调查的步骤,是将认识论的一般理论与实验调查的具体持点相结合.在这 种方法应用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第二节 实验设计及其种类 实验设计在实验调查的各步骤中是—个中心环节,它决定着研究假设是否能被确认, 也决定实验对象的选样和实验活动的开展,最终还影响着实验结论。 实验设计是调查者进行实验活动,控制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的规划和方法。根据市场 调查的目的不同,根据是否设置对照组和组数的多少,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着重介绍 几种基本的、常用的实验设计。 一、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试验 1、 内容 单一实验组设计,就是只选择若干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通过实验活动前后实验对象变 化结果的对比来做出实验结论,这是最简便的一种实验调查。 在市场调查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对实验前的市场现象做前检测,对实验后的市场 现象进行后检测,通过市场现象前检测与后检测的对比,了解实验活动的效果。 2、计算公式为: 实验效果=后检测(Yn)—前检测(Y0) [例]某食品厂为了提高糖果的销售量,将原有的陈旧包装,改为新材料包装并设计了新 的图案。为了检验新包装的效果,以决定是否在未来该商品的生产中广泛推广新包装,厂家 委托某食品店进行实验调查。 假定取 A、B、C、D、E 五种糖果为实验对象,实验期为一月。对五种糖果未改变包装前 一个月的销售量和改变包装后一个月的销售量,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其实验效果: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备课笔记 表7-1 实验组前后对比表 糖果品种 实验前销售貫 实验后销售量实验结果(公斤) (公斤)Y (公斤 340 ABcDE 0000 L740 从表7—1中实验效果的检测可见,这五种糖果在改变包装后,其销售量都有所增加 其中D种增加得最多为50公斤,共计增加销售量为180公斤。因此,可以断定,改变包装 比不改变包装购销售量大,顾客不仅注意糖果的质量,也对其包装有所要求。改变糖果包装, 以促进其销售量增加的研究假设是合理的,食品厂可以推广新包装。 应用这种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的实验方法,虽然比较简单易行,但在实践中往往显得不 够完美。因为市场现象作为实验对象,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并不会仅受实验自变 量一个因素的影响。如前例中,糖果的销售量增加与改变包装虽然有很明显的联系,但并不 能完全肯定所增加180公斤的销售量只是由包装改变引起的。这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人 们无法将实验对象与整个市场环境隔离开,无法排除非实验变量对实验过程及其结果的影 响。所以,将销售量的变化全部看做是改变包装这种实验活动的结果,是不够妥当的。单 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只有在实验者能有效排除非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有充分把握可认为 非实验变量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实验效果才能够充分成立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 1、内容 为了解决单一实验组的不足,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这种方法是选择若干实验 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若干与实验对象相同或相似的调查对象作为对照组,并使实验组 与对照组处于相同的实验环境之中;实验者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活动,对照组不给于实验活 动:根据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必须注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若是营销企业,应尽量 保证其规模、类型、地理性置、管理水平、商品购销渠道等大致相同,即保证实验组与对照 组及其所处环境的可比性 2、计算公式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是将实验组的实验后检测结果与同期对照组的检测结果 相比,其一般公式为: 实验效果=实验组后检测(Y)一对照组后检测(X [例]某企业为了解面包改变配方后消费者的反应,采用实验法进行市场调查:为取得 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选择A、B、C三个商店为实验组、再选 择与之条件相似的D、E、F三商店为对照组;观察一周后,将两组对调再观察一周,其检测 结果如表7—2 表7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表 原配方销售量(白袋) 新配方销售量(白袋) 第一周 第一周 第二周 F 合计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 备课笔记 3 从表 7—1 中实验效果的检测可见,这五种糖果在改变包装后,其销售量都有所增加。 其中 D 种增加得最多为 50 公斤,共计增加销售量为 180 公斤。因此,可以断定,改变包装 比不改变包装购销售量大,顾客不仅注意糖果的质量,也对其包装有所要求。改变糖果包装, 以促进其销售量增加的研究假设是合理的,食品厂可以推广新包装。 应用这种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的实验方法,虽然比较简单易行,但在实践中往往显得不 够完美。因为市场现象作为实验对象,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并不会仅受实验自变 量一个因素的影响。如前例中,糖果的销售量增加与改变包装虽然有很明显的联系,但并不 能完全肯定所增加 180 公斤的销售量只是由包装改变引起的。这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人 们无法将实验对象与整个市场环境隔离开,无法排除非实验变量对实验过程及其结果的影 响。所以,将销售量的变化全部看做是改变包装这种实验活动的结果,是不够妥当的。单一 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只有在实验者能有效排除非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有充分把握可认为 非实验变量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实验效果才能够充分成立。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 1、内容 为了解决单—实验组的不足,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这种方法是选择若干实验 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若干与实验对象相同或相似的调查对象作为对照组,并使实验组 与对照组处于相同的实验环境之中;实验者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活动,对照组不给于实验活 动;根据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必须注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若是营销企业,应尽量 保证其规模、类型、地理性置、管理水平、商品购销渠道等大致相同,即保证实验组与对照 组及其所处环境的可比性。 2、计算公式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是将实验组的实验后检测结果与同期对照组的检测结果 相比,其一般公式为: 实验效果=实验组后检测(Yn)—对照组后检测(Xn) [例]某企业为了解面包改变配方后消费者的反应,采用实验法进行市场调查:为取得 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选择 A、B、C 三个商店为实验组、再选 择与之条件相似的 D、E、F 三商店为对照组;观察一周后,将两组对调再观察—周,其检测 结果如表 7—2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备课笔记 由表7—2中的检测结果可见,两周内原配方面包共销售厂120+130=250(百袋),即 X=250百袋;新配方面包共销售了150+140=290(百袋),即Yn=290百袋。其改变面包 配方的实验效果为Y一X=290-250=40(百袋),即改变面包配方后,两个星期中三个商店 多销售面包4000袋。说明改变配方进行生产对企业是有利的。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是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即两组及所处环境相似 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实验效果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它是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采取 实验后检测,这种检测实际上仍无法反映实验前后非实验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为了补这 点,可将上述两种实验设计综合考虑 三、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 1、内容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是指对照组实验前后与实验组实验前后之间进行对比的 方法 它既不同于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仅就实验组进行对比:也不同于实验组与对照组 对比实验,仅就实验后检测进行对比。而是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进行实验前后对比,再将实 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这灾际上是一种双重对比的实验法,它吸收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 也弥补了前两种方法的不足 2、方法 这种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要做实验前检测和实验后检测,分别得到Yn、Y0,Xn、M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要进行实验前后对比,实验组前后对比为Y。Y0,对照组前后对比为 X-X0;实验组前后对比与对照组前后对比的实验效果为: (Y.-Yo)-(X-Xo) [例]某公司在调整商品配方前进行实验调查,分别选择了三个企业组成的实验组和对照 组,对其月销售额进行实验前后检测,并对实际效果进行检测。见表7-3 表7-3 双组前后对比表 单位:百元 实验单位前检测 后检测 前斥;对比 实验效 (Y Ya 2000 l000 X。-X) =1000400 对照组 2000 表7-3中的数字,是检测结果,必须进行分析才能说明实验效果的实际意义。 Y-Y是实验组前后对比结果,实验组的变动员1000百元,包含实验变量即调整配方 的影响,也包括其他非实验变量的影响 X-X0是对照组前后对比的纠果,对照组的变动量为400百元,它不含实验变量的影响 因为对照组的商品生产配方未变,只包括非实验变量的影响; (Yn-Y0)-(X。-X6)是实验效果,它是从实验变量和非实验变量共同影响的销售额变动 量中,减去由非实验变量影响的销售额变动量,其实际意义是集中反映调整配方这种实验变 量对销售额的影响作用.即1000-400=600百元。 由此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是一个更为先进的方法。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 都是实验调查中经常采用的设计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但有时也存在不足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方法简单易行:但其使用必须有前提,即能够排除非实验变 量的影响,或非实验变量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 备课笔记 4 由表 7—2 中的检测结果可见,两周内原配方面包共销售厂 120+130=250(百袋),即 Xn=250 百袋;新配方面包共销售了 150+140=290(百袋),即 Yn=290 百袋。其改变面包 配方的实验效果为 Yn—Xn=290—250=40(百袋),即改变面包配方后,两个星期中三个商店 多销售面包 4000 袋。说明改变配方进行生产对企业是有利的。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是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即两组及所处环境相似 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实验效果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它是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都采取 实验后检测,这种检测实际上仍无法反映实验前后非实验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为了补这 一点,可将上述两种实验设计综合考虑。 三、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 1、内容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是指对照组实验前后与实验组实验前后之间进行对比的 方法。 它既不同于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仅就实验组进行对比;也不同于实验组与对照组 对比实验,仅就实验后检测进行对比。而是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进行实验前后对比,再将实 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这灾际上是一种双重对比的实验法,它吸收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 也弥补了前两种方法的不足。 2、 方法 这种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要做实验前检测和实验后检测,分别得到 Yn、Y0,Xn、X0;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要进行实验前后对比,实验组前后对比为 Yn- Y0,对照组前后对比为 Xn-X0;实验组前后对比与对照组前后对比的实验效果为: (Yn- Y0)- (Xn - X0) [例]某公司在调整商品配方前进行实验调查,分别选择了三个企业组成的实验组和对照 组,对其月销售额进行实验前后检测,并对实际效果进行检测。见表 7—3: 表 7—3 中的数字,是检测结果,必须进行分析才能说明实验效果的实际意义。 Yn- Y0 是实验组前后对比结果,实验组的变动员 l000 百元,包含实验变量即调整配方 的影响,也包括其他非实验变量的影响; Xn-X0 是对照组前后对比的纠果,对照组的变动量为 400 百元,它不含实验变量的影响, 因为对照组的商品生产配方未变,只包括非实验变量的影响; (Yn- Y0)- (Xn - X0)是实验效果,它是从实验变量和非实验变量共同影响的销售额变动 量中,减去由非实验变量影响的销售额变动量,其实际意义是集中反映调整配方这种实验变 量对销售额的影响作用.即 1000—400=600 百元。 由此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是一个更为先进的方法。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 都是实验调查中经常采用的设计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但有时也存在不足。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方法简单易行;但其使用必须有前提,即能够排除非实验变 量的影响,或非实验变量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备课笔记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因为有了对照组,所以使实验组的测定有了对照标准,也是 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但当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上受非实验因素影响较大,这种方法是无法 反映的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不但能够反映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而且能够区分实 验变量与非实验变量的影响;但这种方法的应用比较复杂,它必须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做 出实验前后的检测,才能计算实验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实验者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适当选择设计。 第三节实验调查法的应用 实验调查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直接调查方法,在其应用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 好一些关键问题.也府对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钉全面认识 实验调查须注意的要点 1.实验者的必要条件 实验调查是一种探索性、开拓性的调查工作,要取得市场实验调查的成功,要求实验者 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实验者必须思想解放,有求实精神,敢于探索新道路:实验者要有一定 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具备灵活应用各种调查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2.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 正确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对实验调査的成败有着重要作用。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的选择,一定要在同类市场现象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对于复杂的市场现象,还应具有不同 类型.不同层次的代表性。反之,如果选择一些具有特殊优越条件的市场实验对象,其实验 结论并无普遍推广和应用的可能性。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可以披随机抽取,从调査对 象总体中抽取实验对象:也可按非随机方法,有目的地选择实验对象 3.实验过程的控制 实验调査是否能达到顶期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市场实验过程。 在实验调查中,其实验活动不是一时一地完成的,而是要延续相当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有 效地控制实验活动,要严格按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也市场调査中,由于市场现象的复杂性, 实验活动的开展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就需要在不违背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灵活 件。控制实验过程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努力排除或减少非实验因素对实验活动的干扰 市场现象作为实验对象,会受到各种非实验因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般来说 对市场现象的实验调查无法做到自然科学实验那种实验室环境,但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并不 是完全做不到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排除法 应用排除法,即将影响实验效果的一个或几个因素,排除在实验过程以外 例如,在对市场现象进行实验调查时,若被抽中的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就会影响实验的 正常开展。为了使实验调査能够顺利进行,在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时候,必须避开这 种企业。这样,管理不善这个非实验因素的影响就会被排除。 (2)纳人法 应用纳入法是将影响实验效果的客观存在的非实验因素,纳人到实验过程作为实验调查 所要研究的问题 例如,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具有不同的特点,若进行某市场现象的实验调查,不同地理 位置的市场并非实验因素。但实验过程中又不能排除这两类市场客观存在的不同特点,若采 取分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实验调査,这样就把这两类市场不同特点纳人了实验过程。这种 纳入法.在实验调查中经常采用,因为有许多影响市场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排除的。 (3)保持衡定法 保持衡定法是使非实验因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衡、稳定,即使其对所有调査对象 的影响保持一致 如对某种产品改变包装进行销售量实验调查,其他诸多因素,如营销企业的管理水平、 流通渠道、产品的配方、广告促销等等都是非实验因素,将这些因素在实验期内尽可能保持 衡定,以提高实验检测的准确性。 (3)统计分析法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 备课笔记 5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因为有了对照组,所以使实验组的测定有了对照标准,也是 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但当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上受非实验因素影响较大,这种方法是无法 反映的。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不但能够反映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而且能够区分实 验变量与非实验变量的影响;但这种方法的应用比较复杂,它必须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做 出实验前后的检测,才能计算实验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实验者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适当选择设计。 第三节 实验调查法的应用 实验调查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直接调查方法,在其应用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 好一些关键问题.也府对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钉全面认识。 一、实验调查须注意的要点 1.实验者的必要条件 实验调查是一种探索性、开拓性的调查工作,要取得市场实验调查的成功,要求实验者 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实验者必须思想解放,有求实精神,敢于探索新道路;实验者要有一定 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具备灵活应用各种调查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2.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 正确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对实验调查的成败有着重要作用。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的选择,一定要在同类市场现象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对于复杂的市场现象,还应具有不同 类型.不同层次的代表性。反之,如果选择一些具有特殊优越条件的市场实验对象,其实验 结论并无普遍推广和应用的可能性。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可以披随机抽取,从调查对 象总体中抽取实验对象;也可按非随机方法,有目的地选择实验对象; 3.实验过程的控制 实验调查是否能达到顶期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市场实验过程。 在实验调查中,其实验活动不是一时一地完成的,而是要延续相当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有 效地控制实验活动,要严格按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也市场调查中,由于市场现象的复杂性, 实验活动的开展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就需要在不违背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具有—定的灵活 件。控制实验过程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努力排除或减少非实验因素对实验活动的干扰。 市场现象作为实验对象,会受到各种非实验因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般来说, 对市场现象的实验调查无法做到自然科学实验那种实验室环境,但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并不 是完全做不到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排除法 应用排除法,即将影响实验效果的一个或几个因素,排除在实验过程以外。 例如,在对市场现象进行实验调查时,若被抽中的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就会影响实验的 正常开展。为了使实验调查能够顺利进行,在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时候,必须避开这 种企业。这样,管理不善这个非实验因素的影响就会被排除。 (2) 纳人法 应用纳入法是将影响实验效果的客观存在的非实验因素,纳人到实验过程作为实验调查 所要研究的问题。 例如,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具有不同的特点,若进行某市场现象的实验调查,不同地理 位置的市场并非实验因素。但实验过程中又不能排除这两类市场客观存在的不同特点,若采 取分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实验调查,这样就把这两类市场不同特点纳人了实验过程。这种 纳入法.在实验调查中经常采用,因为有许多影响市场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排除的。 (3) 保持衡定法 保持衡定法是使非实验因素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衡、稳定,即使其对所有调查对象 的影响保持一致。 如对某种产品改变包装进行销售量实验调查,其他诸多因素,如营销企业的管理水平、 流通渠道、产品的配方、广告促销等等都是非实验因素,将这些因素在实验期内尽可能保持 衡定,以提高实验检测的准确性。 (3) 统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