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备课笔记 第二节实验设计及其种类 新课引入 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 1、市场实验调查法的概念 实验调查法法的定义: 实验调查法,是指市场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或控制一个或几个市场影响因 素的实践活动,来观察市场现象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变动情况,认识市场现象的本质和发展 变化规律。 市场实验调査法是采用类似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获取市场资料和硏究市场问题,以便更 准确地得到一些定量结果。即由实验者操纵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变量,以便测量一个或一个以 上的结果。 例如,我们要调查某一新的消费品投入市场定价多少比较合适,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 我们是让被调查对象填写调查问卷,至于他的行为和他所想的是否会一致,我们无法知道 采用观察法来进行调查.我们只是观察其行为特征,顾客看了几次这种产品,为什么看看又 没买的原因,我们无从知道。如果我们要具体知道哪种价格比较有效,能得到最大的销售量 和市场占有率,我们的做法是选同样规模的几个商店,摆放相同类型的商品组,但不同的商 店商品的价格可以不同,然后统计其销售量的情况。这种方法就是一种实验法。 例如,某酒厂的瓶酒销售量上不去,初步分析可能是瓶酒包装太陈旧,缺乏吸引力。该 厂决定对瓶酒包装进行更新的实验,即先对少量瓶酒由旧包装改为新包装,而后再拿到市场 上试销,看看新包装的瓶酒销售量能否增加。如果试销结果销售量大增,那么企业就可以决 策,对所有的瓶酒进行新包装。这种调查方法,就是实验调查法。 企业要想知道改变老产品的质量、价格、包装、款式等,会产生多大的促销效果,就可 以运用实验调査法。在选择的特定的地区和时间内进行小规模试验改革,试探了解市场反应, 然后根据试验的初步结果,再考虑是否需要大规模推广,或者决定推广的规模。这样做有 利于提高经营活动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 2、市场实验调查法的应用步骤 (1)根据市场调查课题,提出研究假设 (2)进行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是指调查者如何控制实验对象,如何开展实验活动,当然也包括如何进行实验 检测。这其中要应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从而验证研究假设,达到实验调查的目的。合理科学 的实验设计,是实验调查成功的关键。 (3)选择实验对象 (4)进行实验。 (5)整理、分析资料,做实验检测,得出实验结论。 正课讲授 实验设计在实验调查的各步骤中是一个中心环节,它决定着研究假设是否能被确认,也 决定实验对象的选样和实验活动的开展,最终还影响着实验结论。 实验设计的概念 在我们过去做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时,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我们设计实验原理, 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的现象。它包括设计实验方 案、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改进方法等。 定义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 备课笔记 1 第二节 实验设计及其种类 新课引入 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 1、市场实验调查法的概念 实验调查法法的定义: 实验调查法,是指市场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或控制一个或几个市场影响因 素的实践活动,来观察市场现象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变动情况,认识市场现象的本质和发展 变化规律。 市场实验调查法是采用类似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获取市场资料和研究市场问题,以便更 准确地得到一些定量结果。即由实验者操纵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变量,以便测量一个或一个以 上的结果。 例如,我们要调查某一新的消费品投入市场定价多少比较合适,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 我们是让被调查对象填写调查问卷,至于他的行为和他所想的是否会一致,我们无法知道。 采用观察法来进行调查.我们只是观察其行为特征,顾客看了几次这种产品,为什么看看又 没买的原因,我们无从知道。如果我们要具体知道哪种价格比较有效,能得到最大的销售量 和市场占有率,我们的做法是选同样规模的几个商店,摆放相同类型的商品组,但不同的商 店商品的价格可以不同,然后统计其销售量的情况。这种方法就是一种实验法。 例如,某酒厂的瓶酒销售量上不去,初步分析可能是瓶酒包装太陈旧,缺乏吸引力。该 厂决定对瓶酒包装进行更新的实验,即先对少量瓶酒由旧包装改为新包装,而后再拿到市场 上试销,看看新包装的瓶酒销售量能否增加。如果试销结果销售量大增,那么企业就可以决 策,对所有的瓶酒进行新包装。这种调查方法,就是实验调查法。 企业要想知道改变老产品的质量、价格、包装、款式等,会产生多大的促销效果,就可 以运用实验调查法。在选择的特定的地区和时间内进行小规模试验改革,试探了解市场反应, 然后根据试验的初步结果,再考虑是否需要大规模推广, 或者决定推广的规模。 这样做有 利于提高经营活动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 2、市场实验调查法的应用步骤 (1)根据市场调查课题,提出研究假设。 (2)进行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是指调查者如何控制实验对象,如何开展实验活动,当然也包括如何进行实验 检测。这其中要应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从而验证研究假设,达到实验调查的目的。合理科学 的实验设计,是实验调查成功的关键。 (3)选择实验对象。 (4)进行实验。 (5)整理、分析资料,做实验检测,得出实验结论。 正课讲授 实验设计在实验调查的各步骤中是—个中心环节,它决定着研究假设是否能被确认,也 决定实验对象的选样和实验活动的开展,最终还影响着实验结论。 一、实验设计的概念 在我们过去做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时,所谓实验设计,就是要求我们设计实验原理, 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的现象。它包括设计实验方 案、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改进方法等。 1、 定义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备课笔记 实验设计(在市场调査中的):是调査者进行实验活动,控制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的规 划和方法。 即指的是规定一系列的方法,包括: (1)规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组)的组成 (2)要处理哪些自变量 (3)要测量哪些因变量 (4)要如何控制外部变量 2、一些基本概念 (1)自变量 自变量也称为实验变量或处理变量,指实际上引入的变量。是指实验者能控制处理的、 而且效果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变量。 自变量的不同量值或种类称为水平,每一个水平就是一种实验处理。一般,它有几个水 平是明确的。如包装方面,有纸、玻璃、塑料三种不同的包装设计,那么就是指包装变量有 三个水平。价格方面,要作提高2%,10%和不提高三种不同价格的试验。广告方面,旧广 告和新广告两种等等。实验时大多是只保留一个自变量,有时也可保留2~3个自变量。这 是和调查目的紧密相关的。 (2)因变量 因变量由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变化的变量。 如在包装设计与销售量的关系中,销售量就是因变量。在市场研究中,常见的因变量 有销售量、市场占有率、满意度、品牌知名度、利润等 如在商品价格与销售量关系的研究中,销售量就是因变量。 (3)外部变量 我们是根据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变化的影响来决定对自变量取值的取舍。但影响因变 量的因素,除自变量之外,在市场营销中还有很多,如实验商店的位置、规模、知名度、信 誉等。这些因素统称外部变量。 外部变量是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外的影响因素。外部变量可以影响因变量的测量值,因 而使实验的结果变弱或无效。外部变量是市场实验中必须努力加以控制和排除的 理想的外部变量应该对每一个实验单位都是一样的,这几乎不能做到。但我们应尽可能 对其加以控制,使之尽可能小地影响因变量的变化 外部变量有两类: 类是实验者可以加以控制的各实验对象之间的差别。如商场规模、地理位置、消费 者的购买力等; 另一类是实验者难以控制的,如气候、季节、商业状况、竞争对策和行动等。通常只 有通过对实验对象的随机抽样来减少或平衡掉它们对因变量的影响。 比如,某冷饮制品厂试制了某种冷饮新品种,初次投放市场,颇受欢迎,但在试销期间 却遇北方冷空气降临,气温突变,冷饮无人问津:或是在其试销点邻近有其他牌号的冷饮店 正大作广告宣传,引起了顾客的好奇心,致使其产品大受冷落:或者是在其试销点周围有其 他饮料正在削价倾销,吸引了一部份购买力等等。因此,使某冷饮制品厂不能准确认定其新 产品试销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4)实验效果 处理后的结果。一般要量化表示。 (5)实验组 组被研究对象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 备课笔记 2 实验设计(在市场调查中的):是调查者进行实验活动,控制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的规 划和方法。 即指的是规定一系列的方法,包括: (1)规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组)的组成 (2)要处理哪些自变量 (3)要测量哪些因变量 (4)要如何控制外部变量 2、 一些基本概念 (1)自变量 自变量也称为实验变量或处理变量,指实际上引入的变量。是指实验者能控制处理的、 而且效果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变量。 自变量的不同量值或种类称为水平,每一个水平就是一种实验处理。一般,它有几个水 平是明确的。如包装方面,有纸、玻璃、塑料三种不同的包装设计,那么就是指包装变量有 三个水平。价格方面,要作提高 2%,10%和不提高三种不同价格的试验。广告方面,旧广 告和新广告两种等等。实验时大多是只保留一个自变量,有时也可保留 2~3 个自变量。这 是和调查目的紧密相关的。 (2) 因变量 因变量由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变化的变量。 如在包装设计与销售量的关系中,销售量就是因变量。在市场研究中,常见的因变量 有销售量、市场占有率、满意度、品牌知名度、利润等。 如在商品价格与销售量关系的研究中,销售量就是因变量。 (3) 外部变量 我们是根据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变化的影响来决定对自变量取值的取舍。但影响因变 量的因素,除自变量之外,在市场营销中还有很多,如实验商店的位置、规模、知名度、信 誉等。这些因素统称外部变量。 外部变量是指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外的影响因素。外部变量可以影响因变量的测量值,因 而使实验的结果变弱或无效。外部变量是市场实验中必须努力加以控制和排除的。 理想的外部变量应该对每一个实验单位都是一样的,这几乎不能做到。但我们应尽可能 对其加以控制,使之尽可能小地影响因变量的变化。 外部变量有两类: 一类是实验者可以加以控制的各实验对象之间的差别。如商场规模、地理位置、消费 者的购买力等; 另一类是实验者难以控制的,如气候、季节、商业状况、竞争对策和行动等。通常只 有通过对实验对象的随机抽样来减少或平衡掉它们对因变量的影响。 比如,某冷饮制品厂试制了某种冷饮新品种,初次投放市场,颇受欢迎,但在试销期间 却遇北方冷空气降临,气温突变,冷饮无人问津;或是在其试销点邻近有其他牌号的冷饮店 正大作广告宣传,引起了顾客的好奇心,致使其产品大受冷落;或者是在其试销点周围有其 他饮料正在削价倾销,吸引了一部份购买力等等。因此,使某冷饮制品厂不能准确认定其新 产品试销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4) 实验效果 处理后的结果。一般要量化表示。 (5) 实验组 一组被研究对象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备课笔记 (6)对照组(控制组) 不引入实验处理的实验组 根据市场调查的目的不同,根据是否设置对照组和组数的多少,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 案。着重介绍几种基本的、常用的实验设计。 二、几种常用的实验设计 (一)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事前事后对比实验) 1、内容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就是只选择若干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通过实验活动前后实 验对象变化结果的对比来做出实验结论,这是最简便的一种实验调查 采用这种实验调査,事先要对正常经营情况进行测量,然后再测量实验后的情况,进行 实验前实验后对比,通过对比、观察、了解实验变数的效果。 2、方法 在市场调查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对实验前的市场现象做前检测,对实验后的市场 现象进行后检测,通过市场现象前检测与后检测的对比,了解实验活动的效果 前检测:指在实验活动前对实验对象进行测量。 后检测:指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测量。 实验效果 实验效果=后检测(Y)一前检测(Y) 3、实验设计的模式 项目 前检测 实验处理 后检测 实验效果 实验组 Yo 对照组 [例1]某食品厂为了提高糖果的销售量,将原有的陈旧包装,改为新材料包装并设计 了新的图案。为了检验新包装的效果,以决定是否在未来该商品的生产中广泛推广新包装, 厂家委托某食品店进行实验调查。 假定取A、B、C、D、E五种糖果为实验对象,实验期为一月。对五种糖果未改变包装前 一个月的销售量和改变包装后一个月的销售量,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其实验效果 表7-1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表 实验前销售量 实骓后销售量 实验结果(公斤) 糖果品种 (公斤)Y (公斤)Yn 410 340 380 合计 从表7—1中实验效果的检测可见,这五种糖果在改变包装后,其销售量都有所增加。 其中D种增加得最多为50公斤,共计增加销售量为180公斤。因此,可以断定,改变包装 比不改变包装购销售量大,顾客不仅注意糖果的质量,也对其包装有所要求。改变糖果包装, 以促进其销售量增加的研究假设是合理的,食品厂可以推广新包装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 备课笔记 3 (6) 对照组(控制组) 不引入实验处理的实验组。 根据市场调查的目的不同,根据是否设置对照组和组数的多少,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 案。着重介绍几种基本的、常用的实验设计。 二、几种常用的实验设计 (一)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事前事后对比实验) 1、 内容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就是只选择若干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通过实验活动前后实 验对象变化结果的对比来做出实验结论,这是最简便的一种实验调查。 采用这种实验调查,事先要对正常经营情况进行测量,然后再测量实验后的情况,进行 实验前实验后对比,通过对比、观察、了解实验变数的效果。 2、方法 在市场调查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对实验前的市场现象做前检测,对实验后的市场 现象进行后检测,通过市场现象前检测与后检测的对比,了解实验活动的效果。 前检测:指在实验活动前对实验对象进行测量。 后检测:指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测量。 实验效果: 实验效果=后检测(Yn)—前检测(Y0) 3、实验设计的模式 项目 前检测 实验处理 后检测 实验效果 实验组 Y0 有 Yn Yn-Y0 对照组 - - - - [例 1] 某食品厂为了提高糖果的销售量,将原有的陈旧包装,改为新材料包装并设计 了新的图案。为了检验新包装的效果,以决定是否在未来该商品的生产中广泛推广新包装, 厂家委托某食品店进行实验调查。 假定取 A、B、C、D、E 五种糖果为实验对象,实验期为一月。对五种糖果未改变包装前 一个月的销售量和改变包装后一个月的销售量,分别进行检测,并比较其实验效果: 从表 7—1 中实验效果的检测可见,这五种糖果在改变包装后,其销售量都有所增加。 其中 D 种增加得最多为 50 公斤,共计增加销售量为 180 公斤。因此,可以断定,改变包装 比不改变包装购销售量大,顾客不仅注意糖果的质量,也对其包装有所要求。改变糖果包装, 以促进其销售量增加的研究假设是合理的,食品厂可以推广新包装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备课笔记 [例2]再以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某制造公司为了测量音乐对1000个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假设工人在优美的音乐声 中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变量是音乐。 实验设计:统计在没有引入音乐前实验工人的月生产件数和引入音乐后实验工人的月生 产件数 实验时间是半年。前三个月不引入音乐,后三个月引人音乐。 实验对象:按号随机抽取1000个工人中的50个工人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结果:在引入音乐之前,工人平均月产量是537件/人在引人音乐后,工人月 平均产量是582件/人 实验前和实验后相比较,工人的月平均产量增加量为:582-537=45(件/人) 工人的平均产量增长了:45/537×100%=8.3% 结论:引入音乐能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应用这种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的实验方法,虽然比较简单易行,但在实践中往往显得不 够完美。因为市场现象作为实验对象,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并不会仅受实验自变 量一个因素的影响。如前例中,糖果的销售量增加与改变包装虽然有很明显的联系,但并不 能完全肯定所增加180公斤的销售量只是由包装改变引起的。这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人 们无法将实验对象与整个市场环境隔离开,无法排除实验外部变量对实验过程及其结果的影 响。(如,该商店在实验期间时,附近恰好有几户顾客办喜事,一下子购买了大量包装改变 后的糖果A、B、C、D、E,导致糖果销量大增)。所以,将销售量的变化全部看做是改变包 装这种实验活动的结果,是不够妥当的 4、优缺点 (1)优点 观察对象只有一个实验单位,实验因素也只有一个,简单易行,可用于企业改变产品功 能、花色、规格、款式、包装、价格等因素后的市场效果的测试。 (2)缺点 是没有考虑干扰因素(即外部变量)的影响,因而难以肯定测量的差异是实验结果所致。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只有在实验者能有效排除非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有充分把 握可认为非实验变量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实验效果才能够充分成立。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应用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环境没发生变化、气候不变,工人的 技巧没有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提高。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 1、内容 为了解决单一实验组的不足,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这种方法是选择若干实验 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若干与实验对象相同或相似的调查对象作为对照组,并使实验组 与对照组处于相同的实验环境之中:实验者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活动,对照组不给于实验活 动;根据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所谓对照组,是指非实验单位,实验组是指实验单位。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实验,是指 在同一时间内以非实验单位与实验单位进行对比的一种实验调查法。在同一实验时期内,实 验单位按一定的实验条件进行试验销售,非实验单位按原有条件进行销售,用来同实验单位 进行对比,以测定实验的结果。在客观环境和主观经营能力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两种类型单 位销售量的差别就可以比较正确地反映出实验的效果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 备课笔记 4 [例 2]再以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某制造公司为了测量音乐对 1000 个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假设工人在优美的音乐声 中会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变量是音乐。 实验设计:统计在没有引入音乐前实验工人的月生产件数和引入音乐后实验工人的月生 产件数。 实验时间是半年。前三个月不引入音乐,后三个月引人音乐。 实验对象:按号随机抽取 1000 个工人中的 50 个工人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结果:在引入音乐之前,工人平均月产量是 537 件/人 在引人音乐后,工人月 平均产量是 582 件/人。 实验前和实验后相比较,工人的月平均产量增加量为:582—537=45(件/人) 工人的平均产量增长了:45/537 × 100%=8.3% 结论:引入音乐能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应用这种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的实验方法,虽然比较简单易行,但在实践中往往显得不 够完美。因为市场现象作为实验对象,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并不会仅受实验自变 量一个因素的影响。如前例中,糖果的销售量增加与改变包装虽然有很明显的联系,但并不 能完全肯定所增加 180 公斤的销售量只是由包装改变引起的。这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人 们无法将实验对象与整个市场环境隔离开,无法排除实验外部变量对实验过程及其结果的影 响。(如,该商店在实验期间时,附近恰好有几户顾客办喜事,一下子购买了大量包装改变 后的糖果 A、B、C、D、E,导致糖果销量大增)。所以,将销售量的变化全部看做是改变包 装这种实验活动的结果,是不够妥当的。 4、优缺点 (1)优点 观察对象只有一个实验单位,实验因素也只有一个,简单易行,可用于企业改变产品功 能、花色、规格、款式、包装、价格等因素后的市场效果的测试。 (2)缺点 是没有考虑干扰因素(即外部变量)的影响,因而难以肯定测量的差异是实验结果所致。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只有在实验者能有效排除非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有充分把 握可认为非实验变量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实验效果才能够充分成立。 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应用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环境没发生变化、气候不变,工人的 技巧没有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提高。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 1、内容 为了解决单—实验组的不足,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这种方法是选择若干实验 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若干与实验对象相同或相似的调查对象作为对照组,并使实验组 与对照组处于相同的实验环境之中;实验者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活动,对照组不给于实验活 动;根据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所谓对照组,是指非实验单位,实验组是指实验单位。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实验,是指 在同一时间内以非实验单位与实验单位进行对比的一种实验调查法。在同一实验时期内,实 验单位按一定的实验条件进行试验销售,非实验单位按原有条件进行销售,用来同实验单位 进行对比,以测定实验的结果。在客观环境和主观经营能力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两种类型单 位销售量的差别就可以比较正确地反映出实验的效果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备课笔记 2、方法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是将实验组的实验后检测结果与同期对照组的检测结果 相比,其一般公式为: 实验效果=实验组后检测(Y)一对照组后检测(X) 、实验设计的模式 项目 前检测 实验处理 后检测 实验效果 验组 有 Y Y-X 对照组 [例3]某企业为了解面包改变配方后消费者的反应,采用实验法进行市场调查:为取得 较为准确的调査结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选择A、B、C三个商店为实验组、再选 择与之条件相似的D、E、F三商店为对照组;观察一周后,将两组对调再观察一周,其检测 结果如表7—2 表7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表 原配方销售量(自袋) 新配方销售量(闩袋)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二周 合计 140 由表7—2中的检测结果可见,两周内原配方面包共销售厂120+130=250(百袋),即 X=250百袋:新配方面包共销售了150+140=290(百袋),即Yn=290百袋。其改变面包 配方的实验效果为YXn=290-250=40(百袋),即改变面包配方后,两个星期中三个商店 多销售面包4000袋。说明改变配方进行生产对企业是有利的 [例4]某奶制品公司为调査了解现场促销对牛奶销量的影响,决定采用控制组与实验组 收集信息,进行决策。他们选定了A、B、C三家商店为对照组,不进行现场促销活动,商 品正常在柜台销售,另选定D、E、F三家商店作实验组,派出营销人员现场促销,让顾客免 费品尝,并发放广告材料。A、B、C一组三个商店与D、E、F一组三个商店从经营规模、所 处位置等方面大体相似。实验时间为一个月,实验结果如表3-4所示。 对照组(无现场促销活动)实验组(有现场促销活动 店名 销售量Y A 12000 D 14000 7000 E C 34000 41500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作为实验组的D、E、F三个店由于开展现场促销活动,一个月牛 奶销售Y为41500袋,作为对照组的A、B、C三个店没有开展现场促销活动一个月的牛奶
《市场调查与预测》第七章 备课笔记 5 2、方法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是将实验组的实验后检测结果与同期对照组的检测结果 相比,其一般公式为: 实验效果=实验组后检测(Yn)—对照组后检测(Xn) 3、实验设计的模式 项目 前检测 实验处理 后检测 实验效果 实验组 - 有 Yn Yn-Xn 对照组 - - Xn [例 3]某企业为了解面包改变配方后消费者的反应,采用实验法进行市场调查:为取得 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选择 A、B、C 三个商店为实验组、再选 择与之条件相似的 D、E、F 三商店为对照组;观察一周后,将两组对调再观察—周,其检测 结果如表 7—2。 由表 7—2 中的检测结果可见,两周内原配方面包共销售厂 120+130=250(百袋),即 Xn=250 百袋;新配方面包共销售了 150+140=290(百袋),即 Yn=290 百袋。其改变面包 配方的实验效果为 Yn—Xn=290—250=40(百袋),即改变面包配方后,两个星期中三个商店 多销售面包 4000 袋。说明改变配方进行生产对企业是有利的。 [例 4]某奶制品公司为调查了解现场促销对牛奶销量的影响,决定采用控制组与实验组 收集信息,进行决策。 他们选定了 A、B、C 三家商店为对照组,不进行现场促销活动,商 品正常在柜台销售,另选定 D、E、F 三家商店作实验组,派出营销人员现场促销,让顾客免 费品尝,并发放广告材料。A、B、C 一组三个商店与 D、E、F 一组三个商店从经营规模、所 处位置等方面大体相似。实验时间为一个月,实验结果如表 3-4 所示。 对照组(无现场促销活动) 实验组(有现场促销活动) 店 名 销售量 Xn 店 名 销售量 Yn A B C 12000 7000 15000 D E F 14000 9500 18000 合 计 34000 合 计 41500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作为实验组的 D、E、F 三个店由于开展现场促销活动,一个月牛 奶销售 Yn 为 41500 袋,作为对照组的 A、B、C 三个店没有开展现场促销活动一个月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