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五齐本纪下第五 余人代之。皇后亦淫乱,斋閤通夜洞开,内外淆杂,无复分别。中书舍人綦母珍之、朱隆之,直閤 将军曹道刚、周奉叔并为之羽翼 西昌侯鸾屡谏不纳,既而尼媪外入,颇传异语,乃疑鸾有异志。中书令何胤以皇后从叔见亲 使直殿省。常随后呼胤为三父。与胤谋诛鸾,令胤受事,胤不敢当,依违杜谏,乃止。又谋出鸾于 西州,中敕用事,不复关谘。鸾虑变,先使萧谌、坦之等于省诛曹道刚、朱隆之等,率兵自尚书省 入云龙门,戎服加朱衣于上。比入门,三失履,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季 系进。帝在寿昌殿,裸身与霍氏相对,闻外有变,使闭内殿诸房閤,令阉人登兴光楼望,还报云: “见一人戎服,从数百人,急装,在西钟楼下。”须臾,萧谌领兵先入宫,帝走向爱姬徐氏房,拔剑 自刺不入,以帛缠颈,舆接出延德殿。谌初入殿,宿卫将士皆卫执弓盾欲战,谌曰:“所取自有人, 卿等不须动。”宿卫信之。及帝出,各欲自奋,帝竟无一言。出西弄,遇弑,年二十二。舁尸出徐龙 驹宅,殡葬以王礼。霍氏及广昌君宋并赐死,余党亦见诛。 先是,文惠太子立楼馆于钟山下,号曰“东田”,太子屡游幸之,“东田”反语为“颠童”也 武帝又于青溪立宫,号曰“旧宫”,反之“穷厩”也。果以轻狷而至于穷。又武帝时有小史姓皇名太 子,武帝曰:“皇太子非名之谓”,于是移点于外,易名为“犬子”。处士何点曰:“太子者,天地之 所悬,三才之所系,今化而为犬,不得立矣。”既而文惠太子薨,郁林、海陵相继废黜,此其验也。 永明中,百姓忽着破后帽,始自建业,流于四远,贵贱翕然服之,此服妖也。帽自萧谌之家,其流 遂远,天意若曰:武穆、文昭皆当灭,而谌亦诛死之效焉 废帝海陵恭王讳昭文,字季尚,文惠太子第二子也。永明四年,封临汝公,郁林王即位,改封 新安王。及郁林废,西昌侯鸾奉帝纂统。延兴元年秋七月丁酉,皇帝即位,大赦,改元,赐文武位 二等。以镇军大将军西昌侯鸾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都督、扬州刺史,加班剑 为三十人,封宣城郡公,出镇东城。以尚书左仆射王晏为尚书令,以丹阳尹徐孝嗣为左仆射,以领 军将军沈文季为右仆射,以车骑大将军陈显达为司空,以骠骑大将军鄱阳王锵为司徒。命宣城公鸾 甲仗百人入殿,陈显达、王晏、徐孝嗣、萧谌各五十人入殿 八月壬辰,魏人来聘。甲午,以前司空王敬则为太尉。辛丑,复置南蛮校尉官。甲辰,诏使者 观省风俗 九月癸未,诛新除司徒鄱阳王锵、中军大将军随王子隆。遣平西将军王广之诛南兖州刺史安陆 王子敬,于是江州刺史晋安王子懋起兵,遣中护军王玄邈讨诛之。乙酉,又诛湘州刺史南平王锐、 郢州刺史晋熙王、南豫州刺史宜都王铿。丁亥,以卫将军庐陵王子卿为司徒,以抚军将军桂阳王 铄为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十月丁酉,加宣城公鸾黄钺,进授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大将军、扬州刺史,加殊礼, 进爵为王。戊戌,诛新除中军将军桂阳王铄、抚军将军衡阳王钧、侍中、秘书监江夏王锋、镇军将 军建安王子真、左将军巴陵王子伦。是时,宣城王鸾辅政,帝起居皆谘而后行,思食蒸鱼菜,太官 令答“无录公命”,竟不与。辛亥,皇太后令废帝为海陵王,使宣城王入纂皇统。建武元年,诏海陵 王依汉东海王强故事,给虎贲、旄头、画轮车,设钟虞宫县。 十一月,称王有疾,数遣御师往视,乃殒之。给温明秘器,敛以衮冕之服,大鸿胪监护丧事 葬给韫掠车,九旒大辂,黄屋左纛,前后部羽葆、鼓吹,挽歌二部,依东海王强故事,谥曰恭。 先是武帝立禅灵寺于都下,当世以为壮观,天意若曰:“禅者,禅也;灵者,神明之目也;武帝 晏驾,而鼎业倾移也。”永明世,市里小儿以铁相击于地,谓之“斗凿”。“凿”之为言“族”也,至 是宗室族灭矣。又武帝时以燕支为朱衣,朝士皆服之,及明帝以宗子入纂,此又夺朱之效也。时又 多以生纱为帽,半其裙而析之,号曰“倚劝”。先是人间语好云“扰攘建武”,至是朝士劝进,实为 忽遽,“倚劝”“扰攘”之言,于是验矣。 高宗明皇帝讳鸾,字景栖,始安贞王道生之子也,小字玄度。少孤,高帝抚育过诸子 宋泰豫元年,为安吉令,有严能之名。升明中,累迁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进号辅国将军。高 帝践祚,封西昌侯,位郢州刺史。永明元年,为侍中,领骁骑将军。王子侯旧乘缠帷车,帝独乘下 第36页
南史卷五 齐本纪下第五 第 36 页 余人代之。皇后亦淫乱,斋閤通夜洞开,内外淆杂,无复分别。中书舍人綦母珍之、朱隆之,直閤 将军曹道刚、周奉叔并为之羽翼。 西昌侯鸾屡谏不纳,既而尼媪外入,颇传异语,乃疑鸾有异志。中书令何胤以皇后从叔见亲, 使直殿省。常随后呼胤为三父。与胤谋诛鸾,令胤受事,胤不敢当,依违杜谏,乃止。又谋出鸾于 西州,中敕用事,不复关谘。鸾虑变,先使萧谌、坦之等于省诛曹道刚、朱隆之等,率兵自尚书省 入云龙门,戎服加朱衣于上。比入门,三失履,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季 系进。帝在寿昌殿,裸身与霍氏相对,闻外有变,使闭内殿诸房閤,令阉人登兴光楼望,还报云: “见一人戎服,从数百人,急装,在西钟楼下。”须臾,萧谌领兵先入宫,帝走向爱姬徐氏房,拔剑 自刺不入,以帛缠颈,舆接出延德殿。谌初入殿,宿卫将士皆卫执弓盾欲战,谌曰:“所取自有人, 卿等不须动。”宿卫信之。及帝出,各欲自奋,帝竟无一言。出西弄,遇弑,年二十二。舁尸出徐龙 驹宅,殡葬以王礼。霍氏及广昌君宋并赐死,余党亦见诛。 先是,文惠太子立楼馆于钟山下,号曰“东田”,太子屡游幸之,“东田”反语为“颠童”也。 武帝又于青溪立宫,号曰“旧宫”,反之“穷厩”也。果以轻狷而至于穷。又武帝时有小史姓皇名太 子,武帝曰:“皇太子非名之谓”,于是移点于外,易名为“犬子”。处士何点曰:“太子者,天地之 所悬,三才之所系,今化而为犬,不得立矣。”既而文惠太子薨,郁林、海陵相继废黜,此其验也。 永明中,百姓忽着破后帽,始自建业,流于四远,贵贱翕然服之,此服妖也。帽自萧谌之家,其流 遂远,天意若曰:武穆、文昭皆当灭,而谌亦诛死之效焉。 废帝海陵恭王讳昭文,字季尚,文惠太子第二子也。永明四年,封临汝公,郁林王即位,改封 新安王。及郁林废,西昌侯鸾奉帝纂统。延兴元年秋七月丁酉,皇帝即位,大赦,改元,赐文武位 二等。以镇军大将军西昌侯鸾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都督、扬州刺史,加班剑 为三十人,封宣城郡公,出镇东城。以尚书左仆射王晏为尚书令,以丹阳尹徐孝嗣为左仆射,以领 军将军沈文季为右仆射,以车骑大将军陈显达为司空,以骠骑大将军鄱阳王锵为司徒。命宣城公鸾 甲仗百人入殿,陈显达、王晏、徐孝嗣、萧谌各五十人入殿。 八月壬辰,魏人来聘。甲午,以前司空王敬则为太尉。辛丑,复置南蛮校尉官。甲辰,诏使者 观省风俗。 九月癸未,诛新除司徒鄱阳王锵、中军大将军随王子隆。遣平西将军王广之诛南兖州刺史安陆 王子敬,于是江州刺史晋安王子懋起兵,遣中护军王玄邈讨诛之。乙酉,又诛湘州刺史南平王锐、 郢州刺史晋熙王銶、南豫州刺史宜都王铿。丁亥,以卫将军庐陵王子卿为司徒,以抚军将军桂阳王 铄为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十月丁酉,加宣城公鸾黄钺,进授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大将军、扬州刺史,加殊礼, 进爵为王。戊戌,诛新除中军将军桂阳王铄、抚军将军衡阳王钧、侍中、秘书监江夏王锋、镇军将 军建安王子真、左将军巴陵王子伦。是时,宣城王鸾辅政,帝起居皆谘而后行,思食蒸鱼菜,太官 令答“无录公命”,竟不与。辛亥,皇太后令废帝为海陵王,使宣城王入纂皇统。建武元年,诏海陵 王依汉东海王强故事,给虎贲、旄头、画轮车,设钟虡宫县。 十一月,称王有疾,数遣御师往视,乃殒之。给温明秘器,敛以衮冕之服,大鸿胪监护丧事。 葬给辒辌车,九旒大辂,黄屋左纛,前后部羽葆、鼓吹,挽歌二部,依东海王强故事,谥曰恭。 先是武帝立禅灵寺于都下,当世以为壮观,天意若曰:“禅者,禅也;灵者,神明之目也;武帝 晏驾,而鼎业倾移也。”永明世,市里小儿以铁相击于地,谓之“斗凿”。“凿”之为言“族”也,至 是宗室族灭矣。又武帝时以燕支为朱衣,朝士皆服之,及明帝以宗子入纂,此又夺朱之效也。时又 多以生纱为帽,半其裙而析之,号曰“倚劝”。先是人间语好云“扰攘建武”,至是朝士劝进,实为 忽遽,“倚劝”“扰攘”之言,于是验矣。 高宗明皇帝讳鸾,字景栖,始安贞王道生之子也,小字玄度。少孤,高帝抚育过诸子。 宋泰豫元年,为安吉令,有严能之名。升明中,累迁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进号辅国将军。高 帝践祚,封西昌侯,位郢州刺史。永明元年,为侍中,领骁骑将军。王子侯旧乘缠帷车,帝独乘下
南史卷五齐本纪下第五 帷,仪从如素士。公事混挠,贩食人担火误烧牛鼻,豫章王以白武帝,帝笑焉。转为散骑常侍、左 卫将军,清道而行。十年,累迁尚书左仆射,领右卫将军。武帝遗诏为侍中、尚书令,寻加镇军将 军,给班剑二十人。隆昌元年,即本号为大将军,给鼓吹一部,亲兵五百人。寻加中书监、开府仪 同三司。海陵王立,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加都督,增班剑为三十人,封宣城郡公 镇东府城,给兵五千人,钱二百万,布千匹。九江事难,假黄钺,事宁,表送之。寻加黄钺、都督 中外诸军事、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增班剑为四十人,给幢络三望车,前后部羽葆、鼓吹,剑 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封宣城王。未拜, 太后令废海陵王,以上入纂高帝为第三子,群臣三请,乃受命 建武元年冬十月癸亥,皇帝即位,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以太尉王敬则为大司马,以司 空陈显达为太尉。乙丑,诏断远近上礼。丁卯,诏:“自今雕文篆刻,岁时光新,可悉停省。藩牧守 宰,或有荐献,事非任土,严加禁断。” 十一月壬申,日有蚀之。帝宿沐浴,不御内,其日,洁斋蔬食,断朝务,屏人,单衣蛤危坐, 以至事毕。追尊始安贞王为景皇,妃江氏为懿后,别立寝庙,号陵曰脩安。封桂阳王铄等诸王子皆 为列侯。凡诸王侯得罪者,诸子皆复属籍。又诏遣大使观省四方,癸酉,革永明之制,依晋宋旧典, 太子以师礼敬少傅。甲戌,进大司马寻阳公王敬则等十三人爵邑各有差。省新林苑,先是百姓地者, 悉以还主。废南蛮校尉官。己卯,追崇妃刘氏为敬皇后,号陵曰兴安。庚辰,立皇子宝义为晋安王, 宝玄为江夏王,宝源为卢陵王,宝夤为建安王,宝融为随郡王,宝攸为南平王。甲申,断官长贡献 及私饷遗。以安陆昭王缅第二子宝晊袭封安陆王。丁亥,诏细作、中署、材官、车府,凡诸工可悉 开番假,递令休息。戊子,立皇子宝卷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己丑,诏东宫肇建,远 近或有庆礼,可悉断之。永明中,御史中丞沈深表:“百官年登七十者,皆令致仕,并穷困私门。” 庚子,诏“自缙绅年及,可一遵永明七年以前铨叙之科” 十二月庚戌,宣德太仆刘朗之、游击将军刘璩之子,坐不赡给兄子,致使随母他嫁,免官,禁 锢终身,付之乡论。是岁,魏孝文皇帝迁都洛阳 年春正月辛未,降都下系囚殊死以下。诏王公以下各举所知,内外群僚各进忠言,无有所讳 魏攻豫、司、梁徐四州。壬申,遣镇军王广之督司州,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徐州,尚书右仆射沈文季 督豫州,以拒魏。己卯,诏都下二县,有毁发坟垅,随宜修理。乙未,魏军攻钟离,徐州刺史萧惠 休破之。丙申,加太尉陈显达使持节、都督西北道诸军事。丁酉,内外纂严 三月己未,司州刺史萧诞与众军攻败魏军。诏雍、豫、司、南兖、徐五州遭遇兵戎之家,悉停 今年税调。丙寅,停青州麦租。魏军自寿春退。甲申,解严 夏四月己亥朔,亲录三百里内狱讼,自外委州郡讯察,三署徒隶,原遣有差。魏军围汉中,梁 州刺史萧懿拒退之, 五月甲午,寝庙成,诏监作长帅赐位一等。 六月壬戌,诛领军萧谌、西阳王子明、南海王子罕、邵陵王子贞 秋九月己丑,改封南平王宝攸为邵陵王,蜀郡王子文为西阳王,广汉王子峻为衡阳王,临海王 昭秀为巴陵王,永嘉王昭粲为桂阳王。 冬十月癸卯,诏罢东田,毁光兴楼,并诏水衡量省御乘。乙卯,纳皇太子妃褚氏,大赦,王公 以下班赐各有差,断四方上礼 十二月丁酉,诏晋帝诸陵,悉皆修理,并增守卫。吴、晋陵失稔之乡,蠲三调有差。 三年春正月丁酉,以阴平王杨炅子崇祖为沙州刺史,封阴平王。 二月己巳,诏申明守长六周之制,事竟不行。乙酉,诏以去岁魏攻缘边诸州郡,将士有临阵及 病死者,并送还本土。 三月壬午,诏车府乘舆有金银饰者,皆剔除之 夏四月,魏军攻司州,栎城戍主魏僧<山昏>击破之。 冬闰十二月戊寅,皇太子冠,赐王公以下帛各有差,为父后者赐爵一级,断远近上礼 第37页
南史卷五 齐本纪下第五 第 37 页 帷,仪从如素士。公事混挠,贩食人担火误烧牛鼻,豫章王以白武帝,帝笑焉。转为散骑常侍、左 卫将军,清道而行。十年,累迁尚书左仆射,领右卫将军。武帝遗诏为侍中、尚书令,寻加镇军将 军,给班剑二十人。隆昌元年,即本号为大将军,给鼓吹一部,亲兵五百人。寻加中书监、开府仪 同三司。海陵王立,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加都督,增班剑为三十人,封宣城郡公, 镇东府城,给兵五千人,钱二百万,布千匹。九江事难,假黄钺,事宁,表送之。寻加黄钺、都督 中外诸军事、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增班剑为四十人,给幢络三望车,前后部羽葆、鼓吹,剑 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封宣城王。未拜, 太后令废海陵王,以上入纂高帝为第三子,群臣三请,乃受命。 建武元年冬十月癸亥,皇帝即位,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以太尉王敬则为大司马,以司 空陈显达为太尉。乙丑,诏断远近上礼。丁卯,诏:“自今雕文篆刻,岁时光新,可悉停省。藩牧守 宰,或有荐献,事非任土,严加禁断。” 十一月壬申,日有蚀之。帝宿沐浴,不御内,其日,洁斋蔬食,断朝务,屏人,单衣帢危坐, 以至事毕。追尊始安贞王为景皇,妃江氏为懿后,别立寝庙,号陵曰脩安。封桂阳王铄等诸王子皆 为列侯。凡诸王侯得罪者,诸子皆复属籍。又诏遣大使观省四方,癸酉,革永明之制,依晋宋旧典, 太子以师礼敬少傅。甲戌,进大司马寻阳公王敬则等十三人爵邑各有差。省新林苑,先是百姓地者, 悉以还主。废南蛮校尉官。己卯,追崇妃刘氏为敬皇后,号陵曰兴安。庚辰,立皇子宝义为晋安王, 宝玄为江夏王,宝源为卢陵王,宝夤为建安王,宝融为随郡王,宝攸为南平王。甲申,断官长贡献 及私饷遗。以安陆昭王缅第二子宝晊袭封安陆王。丁亥,诏细作、中署、材官、车府,凡诸工可悉 开番假,递令休息。戊子,立皇子宝卷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己丑,诏东宫肇建,远 近或有庆礼,可悉断之。永明中,御史中丞沈深表:“百官年登七十者,皆令致仕,并穷困私门。” 庚子,诏“自缙绅年及,可一遵永明七年以前铨叙之科”。 十二月庚戌,宣德太仆刘朗之、游击将军刘璩之子,坐不赡给兄子,致使随母他嫁,免官,禁 锢终身,付之乡论。是岁,魏孝文皇帝迁都洛阳。 二年春正月辛未,降都下系囚殊死以下。诏王公以下各举所知,内外群僚各进忠言,无有所讳。 魏攻豫、司、梁徐四州。壬申,遣镇军王广之督司州,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徐州,尚书右仆射沈文季 督豫州,以拒魏。己卯,诏都下二县,有毁发坟垅,随宜修理。乙未,魏军攻钟离,徐州刺史萧惠 休破之。丙申,加太尉陈显达使持节、都督西北道诸军事。丁酉,内外纂严。 三月己未,司州刺史萧诞与众军攻败魏军。诏雍、豫、司、南兖、徐五州遭遇兵戎之家,悉停 今年税调。丙寅,停青州麦租。魏军自寿春退。甲申,解严。 夏四月己亥朔,亲录三百里内狱讼,自外委州郡讯察,三署徒隶,原遣有差。魏军围汉中,梁 州刺史萧懿拒退之。 五月甲午,寝庙成,诏监作长帅赐位一等。 六月壬戌,诛领军萧谌、西阳王子明、南海王子罕、邵陵王子贞。 秋九月己丑,改封南平王宝攸为邵陵王,蜀郡王子文为西阳王,广汉王子峻为衡阳王,临海王 昭秀为巴陵王,永嘉王昭粲为桂阳王。 冬十月癸卯,诏罢东田,毁光兴楼,并诏水衡量省御乘。乙卯,纳皇太子妃褚氏,大赦,王公 以下班赐各有差,断四方上礼。 十二月丁酉,诏晋帝诸陵,悉皆修理,并增守卫。吴、晋陵失稔之乡,蠲三调有差。 三年春正月丁酉,以阴平王杨炅子崇祖为沙州刺史,封阴平王。 二月己巳,诏申明守长六周之制,事竟不行。乙酉,诏以去岁魏攻缘边诸州郡,将士有临阵及 病死者,并送还本土。 三月壬午,诏车府乘舆有金银饰者,皆剔除之。 夏四月,魏军攻司州,栎城戍主魏僧<⿰山昬>击破之。 冬闰十二月戊寅,皇太子冠,赐王公以下帛各有差,为父后者赐爵一级,断远近上礼
南史卷五齐本纪下第五 四年春正月庚午,大赦。庚辰,诏人产子者,蠲其父母调役一年,又赐米十斛:新婚者,蠲夫 役一年。壬辰,诛尚书令王晏 月,以尚书左仆射徐孝嗣为尚书令。 秋八月甲午,追尊景皇所生王氏为恭太后。魏军攻沔北 冬十月,又逼司、雍二州。甲戌,遣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军司马张稷御之 月丙辰,以氐杨灵珍为北秦刺史,封仇池公、武都王 十二月丁丑,遣度支尚书崔慧景率众救雍州。 永泰元年春正月癸未朔,大赦。中军大将军徐孝嗣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沔北诸郡为魏所攻, 相继亡败,新野太守刘忌随宜应接,食尽,煮土为粥,而救兵不至,城被克,死之。乙巳,遣太尉 陈显达持节救雍州。丁未,诛河东王铉、临贺王子岳、西阳王子文、衡阳王子峻、南康王子琳、永 阳王子珉、湘东王子建、南郡王子夏、巴陵王昭秀、桂阳王昭粲。 二月癸丑,遣左卫将军萧惠休假节,援寿阳。辛未,豫州刺史裴叔业败魏军于淮北 月丙午,蠲雍州遇魏军之县租布。戊申,诏增仲尼祭秩。上以疾患不瘳,望气者云宜改元, 夏四月甲寅,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己未,立武陵昭王子子坦为衡阳王。丁丑,大司马 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反 五月壬午,遣辅国将军刘山阳率军东讨。乙酉,斩敬则,传首建邺,曲赦浙东吴、晋陵等七郡。 秋七月己酉,帝崩于正福殿,年四十七。遗诏:“徐孝嗣可重申入命,中书监、本官悉如故。沈 文季可尚书左仆射,常侍、护军如故。江祏可右仆射,江祀可侍中,刘暄可卫尉卿。军政大事委陈 太尉,内外众哥无大小委徐孝嗣、遥光、坦之、江祏,其大事与沈文季、江祀、刘暄参怀。心腹之 任可委刘悛、萧惠休、崔慧景。”群臣上谥曰明皇帝,庙号高宗,葬兴安陵。 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驱使寒人,不得用四幅伞。大存俭约,罢 武帝所起新林苑,以地还百姓。废文惠太子所起东田,斥卖之。永明中,舆辇舟乘,悉剔取金银, 还主衣库,以牙角代之。尝用皂荚讫,授余泺与左右,曰:“此犹堪明日用。”太官进御食,有裹蒸 帝十字画之,曰:“可四片破之,余充晚食。”而武帝掖庭中宫殿服御,一无所改。其俭约如此。性 猜忌,亟行诛戮。信道术,用计数。每出行幸,先占利害。简于出入,将南则诡言之西,将东则诡 言之北,皆不以实,竟不南郊。初有疾,无辍听览,群臣莫知。及疾笃,敕台省府署文簿求白鱼以 为药,外始知之。身衣绛衣,服饰皆赤,以为厌胜。巫觋云:“后湖水头经过宫内,致帝有疾。”帝 乃自至太官行水沟,左右启:“太官无此水则不立。”决意塞之,欲南引淮流,会崩,事寝 废帝东昏侯讳宝卷,字智藏,明帝第二子也。本名明贤,明帝辅政后改焉。建武元年,立为皇 太子。永泰元年七月己酉,明帝崩,太子即皇帝位。 八月庚申,镇北将军晋安王宝义进号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十月己未,诏删省律科。癸亥,诏萧坦之、江祏更直殿省,总监宿卫。辛未,诏刘暄、江祏 更直延明殿省。 十一月戊子,立皇后褚氏。庚寅,尚书令徐孝嗣议:“王侯贵人昏,连卺以真银杯,盖出近俗 又牢烛侈缋,亦亏曩制。今除金银连锁,自余新器,悉用埏陶,牢烛华侈,亦宜停之。”奏可。 永元元年春正月戊寅朔,大赦,改元。辛卯,祀南郊。丁酉,改封随王宝融为南康王,安陆王 宝晊为湘东王,竟陵王昭胄为巴陵王 二月,太尉陈显达败绩于马圈 夏四月丙午朔,魏孝文皇帝崩。己巳,立皇子诵为皇太子,大赦,赐为父后者爵一级 五月癸亥,加抚军大将军始安王遥光开府仪同三司。 六月甲子,诏原雍州今年三调 秋七月辛未,淮水变赤如血。丙戌,杀尚书右仆射江祏、侍中江祀。地震自此至来岁,昼夜不 止,小屋多坏。丁亥,都下大水,死者甚众。赐死者材器,并加振恤。 八月乙巳,蠲遇水资财漂荡者今年调税。又诏为马圈战亡将士举哀。丙辰,扬州刺史始安王遥 第38页
南史卷五 齐本纪下第五 第 38 页 四年春正月庚午,大赦。庚辰,诏人产子者,蠲其父母调役一年,又赐米十斛;新婚者,蠲夫 役一年。壬辰,诛尚书令王晏。 二月,以尚书左仆射徐孝嗣为尚书令。 秋八月甲午,追尊景皇所生王氏为恭太后。魏军攻沔北。 冬十月,又逼司、雍二州。甲戌,遣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军司马张稷御之。 十一月丙辰,以氐杨灵珍为北秦刺史,封仇池公、武都王。 十二月丁丑,遣度支尚书崔慧景率众救雍州。 永泰元年春正月癸未朔,大赦。中军大将军徐孝嗣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沔北诸郡为魏所攻, 相继亡败,新野太守刘忌随宜应接,食尽,煮土为粥,而救兵不至,城被克,死之。乙巳,遣太尉 陈显达持节救雍州。丁未,诛河东王铉、临贺王子岳、西阳王子文、衡阳王子峻、南康王子琳、永 阳王子珉、湘东王子建、南郡王子夏、巴陵王昭秀、桂阳王昭粲。 二月癸丑,遣左卫将军萧惠休假节,援寿阳。辛未,豫州刺史裴叔业败魏军于淮北。 三月丙午,蠲雍州遇魏军之县租布。戊申,诏增仲尼祭秩。上以疾患不瘳,望气者云宜改元, 夏四月甲寅,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己未,立武陵昭王子子坦为衡阳王。丁丑,大司马 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反。 五月壬午,遣辅国将军刘山阳率军东讨。乙酉,斩敬则,传首建邺,曲赦浙东吴、晋陵等七郡。 秋七月己酉,帝崩于正福殿,年四十七。遗诏:“徐孝嗣可重申入命,中书监、本官悉如故。沈 文季可尚书左仆射,常侍、护军如故。江祏可右仆射,江祀可侍中,刘暄可卫尉卿。军政大事委陈 太尉,内外众哥无大小委徐孝嗣、遥光、坦之、江祏,其大事与沈文季、江祀、刘暄参怀。心腹之 任可委刘悛、萧惠休、崔慧景。”群臣上谥曰明皇帝,庙号高宗,葬兴安陵。 帝明审有吏才,持法无所借。制御亲幸,臣下肃清。驱使寒人,不得用四幅伞。大存俭约,罢 武帝所起新林苑,以地还百姓。废文惠太子所起东田,斥卖之。永明中,舆辇舟乘,悉剔取金银, 还主衣库,以牙角代之。尝用皂荚讫,授余泺与左右,曰:“此犹堪明日用。”太官进御食,有裹蒸, 帝十字画之,曰:“可四片破之,余充晚食。”而武帝掖庭中宫殿服御,一无所改。其俭约如此。性 猜忌,亟行诛戮。信道术,用计数。每出行幸,先占利害。简于出入,将南则诡言之西,将东则诡 言之北,皆不以实,竟不南郊。初有疾,无辍听览,群臣莫知。及疾笃,敕台省府署文簿求白鱼以 为药,外始知之。身衣绛衣,服饰皆赤,以为厌胜。巫觋云:“后湖水头经过宫内,致帝有疾。”帝 乃自至太官行水沟,左右启:“太官无此水则不立。”决意塞之,欲南引淮流,会崩,事寝。 废帝东昏侯讳宝卷,字智藏,明帝第二子也。本名明贤,明帝辅政后改焉。建武元年,立为皇 太子。永泰元年七月己酉,明帝崩,太子即皇帝位。 八月庚申,镇北将军晋安王宝义进号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十月己未,诏删省律科。癸亥,诏萧坦之、江祏更直殿省,总监宿卫。辛未,诏刘暄、江祏 更直延明殿省。 十一月戊子,立皇后褚氏。庚寅,尚书令徐孝嗣议:“王侯贵人昏,连卺以真银杯,盖出近俗, 又牢烛侈缋,亦亏曩制。今除金银连锁,自余新器,悉用埏陶,牢烛华侈,亦宜停之。”奏可。 永元元年春正月戊寅朔,大赦,改元。辛卯,祀南郊。丁酉,改封随王宝融为南康王,安陆王 宝晊为湘东王,竟陵王昭胄为巴陵王。 二月,太尉陈显达败绩于马圈。 夏四月丙午朔,魏孝文皇帝崩。己巳,立皇子诵为皇太子,大赦,赐为父后者爵一级。 五月癸亥,加抚军大将军始安王遥光开府仪同三司。 六月甲子,诏原雍州今年三调。 秋七月辛未,淮水变赤如血。丙戌,杀尚书右仆射江祏、侍中江祀。地震自此至来岁,昼夜不 止,小屋多坏。丁亥,都下大水,死者甚众。赐死者材器,并加振恤。 八月乙巳,蠲遇水资财漂荡者今年调税。又诏为马圈战亡将士举哀。丙辰,扬州刺史始安王遥
南史卷五齐本纪下第五 光据东府反,诏曲赦都下,中外戒严,遣领军将军萧坦之致讨。戊午,斩遥光,传首。己巳,以尚 书令徐孝嗣为司空,以领军萧坦之为尚书左仆射。闰月丙子,以江陵公宝览为始安王 九月甲辰,杀尚书左仆射萧坦之,右卫将军曹武。戊午,杀领军将军刘暄。壬戌,以频杀大臣 大赦。 冬十月乙未,诛尚书令、新除司空徐孝嗣、右仆射、新除镇军将军沈文季。庚子,以吴兴太守 萧惠休为尚书右仆射。辛丑,以侍中王亮为左仆射 十一月丙辰,太尉、江州刺史陈显达举兵反于寻阳。乙丑,加护军将军崔慧景平南将军,督众 军南讨。 十二月甲申,陈显达至都,宫城严警。乙酉,斩显达,传其首。余党尽平。 二年春正月庚午,诏讨豫州刺史裴叔业。 月己丑,叔业病死,兄子植以寿春降魏 三月乙卯,命平西将军崔慧景攻寿春 夏四月丙午,尚书右仆射萧惠休卒。丁未,崔慧景于广陵反,举兵内向。壬子,命右卫将军左 兴盛督都下水步众军御之。南徐州刺史江夏王宝玄以京城纳慧景。乙卯,遣中领军王莹率众军屯北 篱门。壬戌,慧景至,莹等败绩。甲子,慧景入建邺,台城内闭门拒守。豫州刺史萧懿兴兵入援。 己巳,以懿为尚书右仆射。癸酉,慧景弃众走,斩之。诏曲赦都下及南徐、南兖二州。乙亥,以新 除尚书右仆射萧懿为尚书令。丙子,以中领军王莹为尚书右仆射。 五月己酉,江夏王宝玄伏诛。壬子,赦。乙丑,曲赦都下及南徐、兖二州。 六月庚寅,车驾于乐游苑内会,如三元,都下放女人观 秋七月甲申夜,宫内火,唯东阁内明帝旧殿数区及太极以南得存,余皆荡尽。 冬十月己亥,杀尚书令萧懿。 十一月甲寅,西中郎长史萧颖胄起兵于荆州 十二月,雍州刺史萧衍起兵于襄阳 是岁,魏宣武皇帝景明元年 年春正月丙申朔,日有蚀之。帝与宫人于阅武堂元会,皇后正位,阉人行仪,帝戎服临视。 丁酉,以骠骑大将军晋安王宝义为司徒,以新除抚军将军建安王宝寅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乙巳,长星见,竟天。辛亥,祀南郊,大赦,诏百官陈谠言 二月丙寅,乾和殿西厢火。壬午,诏遣羽林兵征雍州,中外纂严。始内横吹五部于殿内,昼夜 奏之。壬戌,蚩尤旗见 月乙巳,南康王宝融即皇帝位于江陵。癸丑,遣平西将军陈伯之西征。 六月,萧颖胄弟颖孚起兵卢陵。戊子,赦江州安成、卢陵二郡 秋七月癸巳,曲赦荆、雍二州。雍州刺史张欣泰、前南谯太守王灵秀率石头文武奉建安王宝寅 向台,至杜姥宅,宫门闭,乃散走。丙辰,龙斗于建康淮,激水五里。 八月辛卯,以太子左率李居士总督西讨诸军事,屯新亭。 九月甲辰,萧衍至南豫州,辅国将军、监南豫州事申胄军二万人,于姑孰奔归。丙辰,李居士 与衍军战于新亭,见败。 冬十月甲戌,王珍国又战败于朱雀航。戊寅,宁朔将军徐元瑜以东府城降。青、冀二州刺史桓 和入卫,屯东宫,寻亦降衍。于是,闭宫城门自守。 十二月丙寅,新除雍州刺史王珍国、侍中张稷率兵入殿杀帝,时年十九。 帝在东宫,便好弄,不喜书学,明帝亦不以为非,但勖以家人之行,令太子求一日再入朝,发 诏不许,使三日一朝。在宫尝夜捕鼠达旦,以为笑乐。明帝临崩,属后事,以隆昌为戒,曰:“作事 不可在人后。”故委任群小,诛诸宰臣,无不如意。性讷涩少言,不与朝士接。欲速葬,恶灵在太极 第39页
南史卷五 齐本纪下第五 第 39 页 光据东府反,诏曲赦都下,中外戒严,遣领军将军萧坦之致讨。戊午,斩遥光,传首。己巳,以尚 书令徐孝嗣为司空,以领军萧坦之为尚书左仆射。闰月丙子,以江陵公宝览为始安王。 九月甲辰,杀尚书左仆射萧坦之,右卫将军曹武。戊午,杀领军将军刘暄。壬戌,以频杀大臣, 大赦。 冬十月乙未,诛尚书令、新除司空徐孝嗣、右仆射、新除镇军将军沈文季。庚子,以吴兴太守 萧惠休为尚书右仆射。辛丑,以侍中王亮为左仆射。 十一月丙辰,太尉、江州刺史陈显达举兵反于寻阳。乙丑,加护军将军崔慧景平南将军,督众 军南讨。 十二月甲申,陈显达至都,宫城严警。乙酉,斩显达,传其首。余党尽平。 二年春正月庚午,诏讨豫州刺史裴叔业。 二月己丑,叔业病死,兄子植以寿春降魏。 三月乙卯,命平西将军崔慧景攻寿春。 夏四月丙午,尚书右仆射萧惠休卒。丁未,崔慧景于广陵反,举兵内向。壬子,命右卫将军左 兴盛督都下水步众军御之。南徐州刺史江夏王宝玄以京城纳慧景。乙卯,遣中领军王莹率众军屯北 篱门。壬戌,慧景至,莹等败绩。甲子,慧景入建邺,台城内闭门拒守。豫州刺史萧懿兴兵入援。 己巳,以懿为尚书右仆射。癸酉,慧景弃众走,斩之。诏曲赦都下及南徐、南兖二州。乙亥,以新 除尚书右仆射萧懿为尚书令。丙子,以中领军王莹为尚书右仆射。 五月己酉,江夏王宝玄伏诛。壬子,赦。乙丑,曲赦都下及南徐、兖二州。 六月庚寅,车驾于乐游苑内会,如三元,都下放女人观。 秋七月甲申夜,宫内火,唯东阁内明帝旧殿数区及太极以南得存,余皆荡尽。 冬十月己亥,杀尚书令萧懿。 十一月甲寅,西中郎长史萧颖胄起兵于荆州。 十二月,雍州刺史萧衍起兵于襄阳。 是岁,魏宣武皇帝景明元年。 三年春正月丙申朔,日有蚀之。帝与宫人于阅武堂元会,皇后正位,阉人行仪,帝戎服临视。 丁酉,以骠骑大将军晋安王宝义为司徒,以新除抚军将军建安王宝寅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乙巳,长星见,竟天。辛亥,祀南郊,大赦,诏百官陈谠言。 二月丙寅,乾和殿西厢火。壬午,诏遣羽林兵征雍州,中外纂严。始内横吹五部于殿内,昼夜 奏之。壬戌,蚩尤旗见。 三月乙巳,南康王宝融即皇帝位于江陵。癸丑,遣平西将军陈伯之西征。 六月,萧颖胄弟颖孚起兵卢陵。戊子,赦江州安成、卢陵二郡。 秋七月癸巳,曲赦荆、雍二州。雍州刺史张欣泰、前南谯太守王灵秀率石头文武奉建安王宝寅 向台,至杜姥宅,宫门闭,乃散走。丙辰,龙斗于建康淮,激水五里。 八月辛卯,以太子左率李居士总督西讨诸军事,屯新亭。 九月甲辰,萧衍至南豫州,辅国将军、监南豫州事申胄军二万人,于姑孰奔归。丙辰,李居士 与衍军战于新亭,见败。 冬十月甲戌,王珍国又战败于朱雀航。戊寅,宁朔将军徐元瑜以东府城降。青、冀二州刺史桓 和入卫,屯东宫,寻亦降衍。于是,闭宫城门自守。 十二月丙寅,新除雍州刺史王珍国、侍中张稷率兵入殿杀帝,时年十九。 帝在东宫,便好弄,不喜书学,明帝亦不以为非,但勖以家人之行,令太子求一日再入朝,发 诏不许,使三日一朝。在宫尝夜捕鼠达旦,以为笑乐。明帝临崩,属后事,以隆昌为戒,曰:“作事 不可在人后。”故委任群小,诛诸宰臣,无不如意。性讷涩少言,不与朝士接。欲速葬,恶灵在太极
南史卷五齐本纪下第五 殿,徐孝嗣固争,得逾月。每当哭,辄云喉痛。太中大夫羊阐入临,无发,号恸俯仰,帻遂脱地 帝辍哭大笑,谓宦者王宝孙曰:“此谓秃秋啼来乎。”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 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合夕,便击金鼓吹角,令左右数百人叫,杂以羌胡横吹诸伎。常以五更就 卧,至晡乃起,王侯以下节朔朝见,晡后方前,或际暗遣出。台阁案奏,月数十日乃报,或不知所 在。阉竖以纸包裏鱼肉还家,并是五省黄案。二年元会,食后方出,朝贺裁竞,便还殿西序寝,自 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菜色。比起就会,匆遽而罢 太子所生母黄贵嫔早亡,令潘妃母养之。拜潘氏为贵妃,乘卧舆,帝骑马从后,著织成裤褶, 金薄帽,执七宝缚槊。又有金银校具,锦绣诸帽数十种,各有名字。戎服急装缚裤,上著绛衫,以 为常服,不变寒暑。陵冒雨雪,不避坑阱。驰骋渴乏,辄下马解取腰边蠡器,酌水饮之,复上驰去 马乘具用锦绣处,患为雨所湿,织杂采珠为覆蒙,备诸雕巧。教黄门五六十人为骑客,又选营署无 赖小人善走者为逐马鹰犬,左右数百人,常以自随,奔走往来,略不暇息。置射雉场二百九十六处, 翳中帷帐及步障,皆袷以绿红锦,金银镂弩牙,玳瑁帖箭。每出,辄与鹰犬队主徐令孙、媒翳队主 俞灵韵齐马而走,左右争逐之。又甚有筋力,牵弓至三斛五斗。能担幢,初学担幢,每倾倒在幢杪 者,必致豌伤。其后,白虎幢七丈五尺,齿上担之,折齿不倦。担幢诸校具服饰,皆自制之,缀以 金华玉镜众宝。舍人、主书及至左右主帅,并皆侍侧,逞诸变态,曾无愧颜。始欲骑马,未习其事, 俞灵韵为作木马,人在其中,行动进退,随意所适,其后遂为善骑 陈显达卒,渐出游走,不欲令人见之,驱斥百姓,唯置空宅而己。是时率一月二十余出,既往 无定处,尉司常虑得罪,东行驱西,南行驱北,应旦出,夜便驱逐,吏司奔驱,叫呼盈路。打鼓蹋 围,鼓声所闻,便应奔走,临时驱迫,衣不暇披,乃至徒跣走出。犯禁者应手格杀,百姓无复作业, 终日路隅。从万春门由东宫以东至郊外,数十里,皆空家尽室。巷陌县幔为高障,置人防守,谓之 “屏除”。高障之内,设部伍羽仪,复有数部,皆奏鼓吹羌胡伎,鼓角横吹。夜反,火光照天。每三 四更中,鼓声四出,幡戟橫路,百姓喧走,士庶莫辨。或于市肆左侧过亲幸家,环绕宛转,周遍都 下。老小震惊,啼号塞道。处处禁断,不知所过。疾患困笃者,悉扛移之,无人扛者,扶匐道侧。 吏司又加捶打,绝命者相系。从骑及左右因之入富家取物,无不荡尽。工商莫不废业,樵苏由之路 断。至于乳妇昏姻之家,移产寄室,或舆病弃尸,不得殡葬。有弃病人于青溪边者,吏惧为监司所 问,推置水中,泥覆其面,须臾便死,遂失骸骨。前魏兴太守王敬宾新死未敛,家人被驱,不得留 视。及家人还,鼠食两眼都尽。如此非一。又尝至沈公城,有一妇人当产不去,帝入其家,问:“何 独在?”答曰:“临产不得去。”因剖腹看男女。又长秋卿王儇病笃,不听停家,死于路边。丹阳尹 王志被驱急,狼狈步走,惟将二门生自随,藏朱雀航南酒垆中,夜方得羽仪而归。喜游猎,不避危 险。至蒋山定林寺,一沙门病不能去,藏于草间,为军人所得,应时杀之。左右韩晖光曰:“老道人 可念。”帝曰:“汝见獐鹿亦不射邪?”仍百箭俱发。故贵人富室者,皆数处立宅,以为避围之舍。 每还宫,常至三更,百姓然后得反。禁断又不即通,处处屯咽,或泥涂灌注,或冰冻严结,老幼啼 号,不可闻见。时人以其所围处号为“长围”。及建康城见围,亦名“长围”,识者以为谶焉 年,殿内火,合夕便发,其时帝犹未还,宫内诸房閤已闭,内人不得出,外人又不敢辄开 比及开,死者相枕。领军将军王莹率众救火,太极殿得全。内外叫唤,声动天地。帝三更中方还, 先至东宫,虑有乱,不敢便入,参觇审无异,乃归。其后出游,火又烧璇仪、曜灵等十余殿及柏寝 北至华林,西至秘阁,三千余间皆尽。左右赵鬼能读《西京赋》,云:“柏梁既灾,建章是营。”于是 大起诸殿,芳乐、芳德、仙华、大兴、含德、清曜、安寿等殿,又别为潘妃起神仙、永寿、玉寿三 殿,皆匝饰以金璧。其玉寿中作飞仙帐,四面绣绮,窗间尽画神仙。又作七贤,皆以美女侍侧。凿 金银为书字,灵兽、神禽、风云、华炬,为之玩饰。椽桷之端,悉垂铃佩。江左旧物,有古玉律数 枚,悉裁以钿笛。庄严寺有玉九子铃,外国寺佛面有光相,禅灵寺塔诸宝珥,毕剥取以施潘妃殿饰。 性急暴,所作便欲速成,造殿未施梁桷,便于地画之,唯须宏丽,不知精密。酷不别画,但取绚曜 而已,故诸匠赖此得不用情。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涂 壁皆以麝香,锦幔珠帘,穷极绮丽。絷役工匠,自夜达晓,犹不副速,乃剔取诸寺佛刹殿藻井、仙 第40页
南史卷五 齐本纪下第五 第 40 页 殿,徐孝嗣固争,得逾月。每当哭,辄云喉痛。太中大夫羊阐入临,无发,号恸俯仰,帻遂脱地, 帝辍哭大笑,谓宦者王宝孙曰:“此谓秃秋啼来乎。”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 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合夕,便击金鼓吹角,令左右数百人叫,杂以羌胡横吹诸伎。常以五更就 卧,至晡乃起,王侯以下节朔朝见,晡后方前,或际暗遣出。台阁案奏,月数十日乃报,或不知所 在。阉竖以纸包裹鱼肉还家,并是五省黄案。二年元会,食后方出,朝贺裁竟,便还殿西序寝,自 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菜色。比起就会,匆遽而罢。 太子所生母黄贵嫔早亡,令潘妃母养之。拜潘氏为贵妃,乘卧舆,帝骑马从后,著织成裤褶, 金薄帽,执七宝缚槊。又有金银校具,锦绣诸帽数十种,各有名字。戎服急装缚裤,上著绛衫,以 为常服,不变寒暑。陵冒雨雪,不避坑阱。驰骋渴乏,辄下马解取腰边蠡器,酌水饮之,复上驰去。 马乘具用锦绣处,患为雨所湿,织杂采珠为覆蒙,备诸雕巧。教黄门五六十人为骑客,又选营署无 赖小人善走者为逐马鹰犬,左右数百人,常以自随,奔走往来,略不暇息。置射雉场二百九十六处, 翳中帷帐及步障,皆袷以绿红锦,金银镂弩牙,玳瑁帖箭。每出,辄与鹰犬队主徐令孙、媒翳队主 俞灵韵齐马而走,左右争逐之。又甚有筋力,牵弓至三斛五斗。能担幢,初学担幢,每倾倒在幢杪 者,必致踠伤。其后,白虎幢七丈五尺,齿上担之,折齿不倦。担幢诸校具服饰,皆自制之,缀以 金华玉镜众宝。舍人、主书及至左右主帅,并皆侍侧,逞诸变态,曾无愧颜。始欲骑马,未习其事, 俞灵韵为作木马,人在其中,行动进退,随意所适,其后遂为善骑。 陈显达卒,渐出游走,不欲令人见之,驱斥百姓,唯置空宅而已。是时率一月二十余出,既往 无定处,尉司常虑得罪,东行驱西,南行驱北,应旦出,夜便驱逐,吏司奔驱,叫呼盈路。打鼓蹋 围,鼓声所闻,便应奔走,临时驱迫,衣不暇披,乃至徒跣走出。犯禁者应手格杀,百姓无复作业, 终日路隅。从万春门由东宫以东至郊外,数十里,皆空家尽室。巷陌县幔为高障,置人防守,谓之 “屏除”。高障之内,设部伍羽仪,复有数部,皆奏鼓吹羌胡伎,鼓角横吹。夜反,火光照天。每三 四更中,鼓声四出,幡戟横路,百姓喧走,士庶莫辨。或于市肆左侧过亲幸家,环绕宛转,周遍都 下。老小震惊,啼号塞道。处处禁断,不知所过。疾患困笃者,悉扛移之,无人扛者,扶匐道侧。 吏司又加捶打,绝命者相系。从骑及左右因之入富家取物,无不荡尽。工商莫不废业,樵苏由之路 断。至于乳妇昏姻之家,移产寄室,或舆病弃尸,不得殡葬。有弃病人于青溪边者,吏惧为监司所 问,推置水中,泥覆其面,须臾便死,遂失骸骨。前魏兴太守王敬宾新死未敛,家人被驱,不得留 视。及家人还,鼠食两眼都尽。如此非一。又尝至沈公城,有一妇人当产不去,帝入其家,问:“何 独在?”答曰:“临产不得去。”因剖腹看男女。又长秋卿王儇病笃,不听停家,死于路边。丹阳尹 王志被驱急,狼狈步走,惟将二门生自随,藏朱雀航南酒垆中,夜方得羽仪而归。喜游猎,不避危 险。至蒋山定林寺,一沙门病不能去,藏于草间,为军人所得,应时杀之。左右韩晖光曰:“老道人 可念。”帝曰:“汝见獐鹿亦不射邪?”仍百箭俱发。故贵人富室者,皆数处立宅,以为避围之舍。 每还宫,常至三更,百姓然后得反。禁断又不即通,处处屯咽,或泥涂灌注,或冰冻严结,老幼啼 号,不可闻见。时人以其所围处号为“长围”。及建康城见围,亦名“长围”,识者以为谶焉。 三年,殿内火,合夕便发,其时帝犹未还,宫内诸房閤已闭,内人不得出,外人又不敢辄开, 比及开,死者相枕。领军将军王莹率众救火,太极殿得全。内外叫唤,声动天地。帝三更中方还, 先至东宫,虑有乱,不敢便入,参觇审无异,乃归。其后出游,火又烧璇仪、曜灵等十余殿及柏寝, 北至华林,西至秘阁,三千余间皆尽。左右赵鬼能读《西京赋》,云:“柏梁既灾,建章是营。”于是 大起诸殿,芳乐、芳德、仙华、大兴、含德、清曜、安寿等殿,又别为潘妃起神仙、永寿、玉寿三 殿,皆匝饰以金璧。其玉寿中作飞仙帐,四面绣绮,窗间尽画神仙。又作七贤,皆以美女侍侧。凿 金银为书字,灵兽、神禽、风云、华炬,为之玩饰。椽桷之端,悉垂铃佩。江左旧物,有古玉律数 枚,悉裁以钿笛。庄严寺有玉九子铃,外国寺佛面有光相,禅灵寺塔诸宝珥,毕剥取以施潘妃殿饰。 性急暴,所作便欲速成,造殿未施梁桷,便于地画之,唯须宏丽,不知精密。酷不别画,但取绚曜 而已,故诸匠赖此得不用情。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涂 壁皆以麝香,锦幔珠帘,穷极绮丽。絷役工匠,自夜达晓,犹不副速,乃剔取诸寺佛刹殿藻井、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