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 南史 (唐)李延寿纂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 武帝少帝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輿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 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皇考 翘,字显宗,郡功曹。 帝以晋哀帝兴宁元年岁在癸亥三月壬寅夜生,神光照室尽明,是夕甘露降于墓树。及长,雄杰 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不事廉隅小节,奉继母以孝闻。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 上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皇考墓在丹徒之候山,其地秦史 所谓曲阿、丹徒间有天子气者也。时有孔恭者,妙善占墓,帝尝与经墓,欺之曰:“此墓何如?”孔 恭曰:“非常地也。”帝由是益自负。行止,时晃三小龙附翼,樵渔山泽,同侣或亦睹焉。及贵,龙 形更大。帝素贫,时人莫能知,唯琅邪无谧独深敬焉。帝尝负刁逵社钱三万,经时无以还,被逵执, 谧密以己钱代偿,由是得释。后伐获新测,见夫蛇长数文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白声, 往觇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中捣药。回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 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帝叱之,皆散,仍收药而反。又经客下邳 逆旅,会一沙门谓帝曰:“江表当乱,之者,其在君乎。”帝先患手创,积年不愈,沙门有一黄药 因留与帝,既而忽亡,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宝其及所得童子药,每遇金创,傅之并验。 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晋隆安三年十月妖孙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卫将军谢琰、前将军 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众数千,帝便与战,所将人多死,而帝奋 长刀,所杀伤甚众。牢之子敬宣疑帝为贼所困,乃轻骑寻之,既而众骑并至,遂平山阴,恩遁入海。 四年五月,恩复入会稽,杀谢琰。十一月,牢之复东征,使帝伐句章。句章城小人少,帝每战陷阵, 贼乃退还浃口。时东伐诸将,士卒暴掠,百姓皆苦之,惟帝独无所犯。五年春,恩频攻句章,帝屡 破之,恩复入海。三月,恩北出海盐,帝筑城于故海盐,贼日来攻城,城内兵少,帝乃选敢死士, 击走之。时虽连胜,帝深虑众寡不敌,乃一夜偃旗,示以羸弱,观其懈,乃奋击,大破之。恩知城 不可下,进向沪渎,帝弃城追之。海盐令鲍陋遣子嗣之以吴兵一千为前驱,帝以吴人不习战,命之 在后,不从。是夜,帝多设奇兵,兼置旗鼓,明日战,伏发,贼退。嗣之追奔,陷没,帝且退且战, 麾下死伤将尽,乃至向处止,令左右解取死人衣以示暇。贼疑尚有伏,乃引去。六月,恩浮海至丹 徒,帝兼行,与俱至,奔击,大破之。恩至建邺,知朝廷有备,遂走郁洲。八月,晋帝以帝为下邳 太守。帝又追恩至郁洲及海盐,频破之。恩自是饥馑,奔临海。 元兴元年,荆州刺史桓玄举兵东下,骠骑将军司马元显遣牢之拒之,帝又参其军事。玄至,帝 请击之,牢之不许,乃遣子敬宣诣玄请和。帝与东海何无忌并固谏,不从。玄克建邺,以牢之为会 稽内史,牢之惧,招帝于广陵举兵。帝曰:“人情去矣,广陵亦岂可得之?”牢之竟缢于新洲。何无 忌谓帝曰:“我将何之?”帝曰:“可随我还京口。玄必守臣节,当与卿事之:不然,与卿图之。”玄 从兄脩以抚军将军镇丹徒,以帝为中兵参军 孙恩自败后,惧见获,乃投水死于临海,余众推恩妹夫卢循为主。玄复遣帝东征。二年,循奔 永嘉,帝追破之。六月,加帝彭城内史。十二月,桓玄篡位,迁晋帝于寻阳。桓脩入朝,帝从至建 第1页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 第 1 页 南 史 (唐)李延寿纂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 武帝 少帝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 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皇考 翘,字显宗,郡功曹。 帝以晋哀帝兴宁元年岁在癸亥三月壬寅夜生,神光照室尽明,是夕甘露降于墓树。及长,雄杰 有大度,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伟,不事廉隅小节,奉继母以孝闻。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前, 上有五色龙章,众僧见之,惊以白帝,帝独喜曰:“上人无妄言。”皇考墓在丹徒之候山,其地秦史 所谓曲阿、丹徒间有天子气者也。时有孔恭者,妙善占墓,帝尝与经墓,欺之曰:“此墓何如?”孔 恭曰:“非常地也。”帝由是益自负。行止,时见二小龙附翼,樵渔山泽,同侣或亦睹焉。及贵,龙 形更大。帝素贫,时人莫能知,唯琅邪王谧独深敬焉。帝尝负刁逵社钱三万,经时无以还,被逵执, 谧密以己钱代偿,由是得释。后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臼声, 往觇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 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帝叱之,皆散,仍收药而反。又经客下邳 逆旅,会一沙门谓帝曰:“江表当乱,安之者,其在君乎。”帝先患手创,积年不愈,沙门有一黄药, 因留与帝,既而忽亡,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宝其余及所得童子药,每遇金创,傅之并验。 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晋隆安三年十一月,妖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卫将军谢琰、前将军 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众数千,帝便与战,所将人多死,而帝奋 长刀,所杀伤甚众。牢之子敬宣疑帝为贼所困,乃轻骑寻之,既而众骑并至,遂平山阴,恩遁入海。 四年五月,恩复入会稽,杀谢琰。十一月,牢之复东征,使帝伐句章。句章城小人少,帝每战陷阵, 贼乃退还浃口。时东伐诸将,士卒暴掠,百姓皆苦之,惟帝独无所犯。五年春,恩频攻句章,帝屡 破之,恩复入海。三月,恩北出海盐,帝筑城于故海盐,贼日来攻城,城内兵少,帝乃选敢死士, 击走之。时虽连胜,帝深虑众寡不敌,乃一夜偃旗,示以羸弱,观其懈,乃奋击,大破之。恩知城 不可下,进向沪渎,帝弃城追之。海盐令鲍陋遣子嗣之以吴兵一千为前驱,帝以吴人不习战,命之 在后,不从。是夜,帝多设奇兵,兼置旗鼓,明日战,伏发,贼退。嗣之追奔,陷没,帝且退且战, 麾下死伤将尽,乃至向处止,令左右解取死人衣以示暇。贼疑尚有伏,乃引去。六月,恩浮海至丹 徒,帝兼行,与俱至,奔击,大破之。恩至建邺,知朝廷有备,遂走郁洲。八月,晋帝以帝为下邳 太守。帝又追恩至郁洲及海盐,频破之。恩自是饥馑,奔临海。 元兴元年,荆州刺史桓玄举兵东下,骠骑将军司马元显遣牢之拒之,帝又参其军事。玄至,帝 请击之,牢之不许,乃遣子敬宣诣玄请和。帝与东海何无忌并固谏,不从。玄克建邺,以牢之为会 稽内史,牢之惧,招帝于广陵举兵。帝曰:“人情去矣,广陵亦岂可得之?”牢之竟缢于新洲。何无 忌谓帝曰:“我将何之?”帝曰:“可随我还京口。玄必守臣节,当与卿事之;不然,与卿图之。”玄 从兄脩以抚军将军镇丹徒,以帝为中兵参军。 孙恩自败后,惧见获,乃投水死于临海,余众推恩妹夫卢循为主。玄复遣帝东征。二年,循奔 永嘉,帝追破之。六月,加帝彭城内史。十二月,桓玄篡位,迁晋帝于寻阳。桓脩入朝,帝从至建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 邺。玄见帝,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每游集,赠赐甚厚。玄妻刘氏, 尚书令耽之女也,聪明有智鉴,尝见帝,因谓玄曰:“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必不为人下,宜 早为其所。”玄曰:“我方平荡中原,非裕莫可,待关、陇平定,然后议之。”脩寻还京口,帝托以金 创疾动,不堪步从,乃与无忌同船共还,建兴复计,及弟道规、沛国刘毅、平昌孟昶、任城魏咏之 高平檀凭之、琅邪诸葛长人、太原王元德、陇西辛扈兴、东莞童厚之,并同义谋。时桓脩弟弘为青 州刺史,镇广陵,道规为弘中兵参军,昶为州主簿,乃令毅就昶谋共袭弘。长人为豫州刺史刁逵左 军府参军,谋据历阳相应,元德、厚之谋于建邺攻玄,克期齐发。三年二月乙卯,帝托游猎,与无 忌、咏之、凭之,毅从弟藩,凭之从子韶、袛、隆、道济,昶族弟怀玉等,集义徒凡二十七人,愿 从者百余人。丙辰,候城门开,无忌等义徒,服传诏服,称诏居前,义众驰入齐叫,吏士惊散,即 斩脩以徇。帝哭之甚恸,厚加敛恤。昶劝弘其日岀猎,未明,开门出猎人,昶、道规、毅等率壮士 五六十人,因开门直入。弘方啖粥,即斩之,因收众济江。 义军初克京城,脩司马刁弘率文武佐吏来赴,帝登城谓曰:“郭江州已奉乘舆反正于寻阳,我等 并被密诏诛逆党,今日贼玄之首己当枭于大航。诸君非大晋之臣乎?”弘等信之而退。毅既至,帝 命诛弘等。毅兄迈先在建邺,事未发数日,帝遣同谋周安穆报之,使为内应。迈甚惧,安穆虑事发, 驰归。时玄以迈为竟陵太守,迈便下船,欲之郡。是夜,玄与迈书曰:“北府人情云何?卿近见刘裕 何所道?”迈谓玄已知其谋,晨起白之。玄惊,封迈为重安侯,又以不执安穆故杀之,诛元德、扈 兴、厚之等,乃遣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北拒义军。先是,帝造游击将军何澹之,左右 见帝光曜满室,以告澹之。澹之以白玄,玄不以为意。至是,闻义兵起,甚惧。或曰:“裕等甚弱, 陛下何虑之深?”玄曰:“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辅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 之外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时众推帝为盟主,以孟昶为长史,总后事,檀凭之为 司马,百姓愿从者千余人。军次竹里,移微都下曰 夫成败相因,理不常泰,狡焉肆虐,或遇圣明。自我大晋,屡遘阳九,隆安以来,皇家多故 贞良毙于豺狼,忠臣碎于虎口。逆臣桓玄,敢肆陵慢,阻兵荆郢,肆暴都邑,天未忘难,凶力实 繁,逾年之间,遂倾皇祚。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辱,庙毁坠,虽夏后之离浞、殖,有汉 之遭莽、卓,方之于兹,未足为喻。自玄逆,于今历载,弥年亢旱,人不聊生,士庶疲于转输 文武困于板筑,室家分析,父子乖离,岂惟《大东》有轴之悲,《摞梅》有顷筐之怨而已哉!仰观 天文,俯察人事,此而可存,孰有可亡!凡在有心,谁不扼腕。裕等所以叩心泣血,不遑启处者也 是故夕寐宵兴,搜奖忠烈,潜构崎岖,过于履虎,乘机奋发,义不图全。辅国将军刘毅、广武 将军何无忌、镇北主簿孟昶、兖州主簿魏咏之、宁远将军刘道规、龙骧参军刘藩、振威将军檀凭之 等,忠烈断金,精贯白日,荷戈俟奋,志在毕命:益州刺史毛璩,万里齐契,扫定荆楚:江州刺史 郭昶之奉迎主上,宫于寻阳:镇北参军王元德等,并率部曲保据石头:扬武将军诸葛长人收集义士, 已据历阳:征虏参军庾赜之等,潜相连结,以为内应。同力协契,所在蜂起,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 成王脩、青州刺史弘。义众既集,文武争先,咸谓不有一统,则事无以缉。裕辞不获命,遂总军要 庶上凭祖宗之灵,下罄义夫之节,翦馘逋逆,荡清京华。公侯诸君,或世树忠贞,或身荷爵宠,而 并俯眉猾竖,无由自效,顾瞻周道,宁不吊乎!今日之举,良其会也。裕以虚薄,才非古人,受任 于既颓之运,契接于已替之机,丹诚未宣,感慨愤激。望霄汉以永怀,眄山川以增伫,投檄之日 神驰贼庭 月戊午,遇吴甫之于江乘,帝躬执长刀,大呼,既斩甫之。进至罗落桥,遇皇甫敷,檀凭之 战败,死之,众退,帝进战弥厉,又斩敷首。初,帝建大谋,有工相者相帝与无忌等近当大贵,惟 云凭之无相,至是,凭之战死,帝知其事必捷。玄闻敷等没,使桓谦屯东陵口,卞范之屯覆舟山西 己未,义军进至覆舟东,张疑兵,以油帔冠诸树,布满山谷。帝先驰之,将士皆殊死战,无不一当 百,呼声动天地,因风纵火,烟焰张天,谦等大败。玄始虽遣军,而走意已决,别遣领军殷仲文具 舟石头,闻谦败,轻船南逸。 庚申,帝镇石头城,立留台,总百官,焚桓温主于宣阳门外,造晋新主于太庙。遣诸将追玄 第2页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 第 2 页 邺。玄见帝,谓司徒王谧曰:“昨见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每游集,赠赐甚厚。玄妻刘氏, 尚书令耽之女也,聪明有智鉴,尝见帝,因谓玄曰:“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必不为人下,宜 早为其所。”玄曰:“我方平荡中原,非裕莫可,待关、陇平定,然后议之。”脩寻还京口,帝托以金 创疾动,不堪步从,乃与无忌同船共还,建兴复计,及弟道规、沛国刘毅、平昌孟昶、任城魏咏之、 高平檀凭之、琅邪诸葛长人、太原王元德、陇西辛扈兴、东莞童厚之,并同义谋。时桓脩弟弘为青 州刺史,镇广陵,道规为弘中兵参军,昶为州主簿,乃令毅就昶谋共袭弘。长人为豫州刺史刁逵左 军府参军,谋据历阳相应,元德、厚之谋于建邺攻玄,克期齐发。三年二月乙卯,帝托游猎,与无 忌、咏之、凭之,毅从弟藩,凭之从子韶、祗、隆、道济,昶族弟怀玉等,集义徒凡二十七人,愿 从者百余人。丙辰,候城门开,无忌等义徒,服传诏服,称诏居前,义众驰入齐叫,吏士惊散,即 斩脩以徇。帝哭之甚恸,厚加敛恤。昶劝弘其日出猎,未明,开门出猎人,昶、道规、毅等率壮士 五六十人,因开门直入。弘方啖粥,即斩之,因收众济江。 义军初克京城,脩司马刁弘率文武佐吏来赴,帝登城谓曰:“郭江州已奉乘舆反正于寻阳,我等 并被密诏诛逆党,今日贼玄之首已当枭于大航。诸君非大晋之臣乎?”弘等信之而退。毅既至,帝 命诛弘等。毅兄迈先在建邺,事未发数日,帝遣同谋周安穆报之,使为内应。迈甚惧,安穆虑事发, 驰归。时玄以迈为竟陵太守,迈便下船,欲之郡。是夜,玄与迈书曰:“北府人情云何?卿近见刘裕 何所道?”迈谓玄已知其谋,晨起白之。玄惊,封迈为重安侯,又以不执安穆故杀之,诛元德、扈 兴、厚之等,乃遣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北拒义军。先是,帝造游击将军何澹之,左右 见帝光曜满室,以告澹之。澹之以白玄,玄不以为意。至是,闻义兵起,甚惧。或曰:“裕等甚弱, 陛下何虑之深?”玄曰:“刘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蒱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 之外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时众推帝为盟主,以孟昶为长史,总后事,檀凭之为 司马,百姓愿从者千余人。军次竹里,移檄都下曰: 夫成败相因,理不常泰,狡焉肆虐,或遇圣明。自我大晋,屡遘阳九,隆安以来,皇家多故。 贞良毙于豺狼,忠臣碎于虎口。逆臣桓玄,敢肆陵慢,阻兵荆、郢,肆暴都邑,天未忘难,凶力实 繁,逾年之间,遂倾皇祚。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辱,七庙毁坠,虽夏后之离浞、豷,有汉 之遭莽、卓,方之于兹,未足为喻。自玄篡逆,于今历载,弥年亢旱,人不聊生,士庶疲于转输, 文武困于板筑,室家分析,父子乖离,岂惟《大东》有杼轴之悲,《摽梅》有顷筐之怨而已哉!仰观 天文,俯察人事,此而可存,孰有可亡!凡在有心,谁不扼腕。裕等所以叩心泣血,不遑启处者也。 是故夕寐宵兴,搜奖忠烈,潜构崎岖,过于履虎,乘机奋发,义不图全。辅国将军刘毅、广武 将军何无忌、镇北主簿孟昶、兖州主簿魏咏之、宁远将军刘道规、龙骧参军刘藩、振威将军檀凭之 等,忠烈断金,精贯白日,荷戈俟奋,志在毕命;益州刺史毛璩,万里齐契,扫定荆楚;江州刺史 郭昶之奉迎主上,宫于寻阳;镇北参军王元德等,并率部曲保据石头;扬武将军诸葛长人收集义士, 已据历阳;征虏参军庾赜之等,潜相连结,以为内应。同力协契,所在蜂起,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 成王脩、青州刺史弘。义众既集,文武争先,咸谓不有一统,则事无以缉。裕辞不获命,遂总军要, 庶上凭祖宗之灵,下罄义夫之节,翦馘逋逆,荡清京华。公侯诸君,或世树忠贞,或身荷爵宠,而 并俯眉猾竖,无由自效,顾瞻周道,宁不吊乎!今日之举,良其会也。裕以虚薄,才非古人,受任 于既颓之运,契接于已替之机,丹诚未宣,感慨愤激。望霄汉以永怀,眄山川以增伫,投檄之日, 神驰贼庭。 三月戊午,遇吴甫之于江乘,帝躬执长刀,大呼,既斩甫之。进至罗落桥,遇皇甫敷,檀凭之 战败,死之,众退,帝进战弥厉,又斩敷首。初,帝建大谋,有工相者相帝与无忌等近当大贵,惟 云凭之无相,至是,凭之战死,帝知其事必捷。玄闻敷等没,使桓谦屯东陵口,卞范之屯覆舟山西。 己未,义军进至覆舟东,张疑兵,以油帔冠诸树,布满山谷。帝先驰之,将士皆殊死战,无不一当 百,呼声动天地,因风纵火,烟焰张天,谦等大败。玄始虽遣军,而走意已决,别遣领军殷仲文具 舟石头,闻谦败,轻船南逸。 庚申,帝镇石头城,立留台,总百官,焚桓温主于宣阳门外,造晋新主于太庙。遣诸将追玄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 命尚书王嘏率百官奉迎乘舆。司徒王谧与众议,推帝领扬州,帝固辞,乃以谧为录尚书事,领扬州 刺史,帝为镇军将军、都督八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领军将军。 初,晋陵人韦叟善相术,桓脩令相帝当得州不,叟曰:“当得边州刺史。”退而私于帝曰:“君相 贵不可言。”帝笑曰:“若中,当相用为司马。”至是,叟诣帝曰:“成王不及桐叶之信,公亦应不忘 司马之言。今不敢希镇军司马,愿得领军佐。”于是用焉。 时诸葛长人失期,为刁逵执送,未至而玄败。玄经寻阳,江州刺史郭昶之为具乘舆法物。初, 荆州刺史王绥以江左冠族,又桓氏之甥,素甚陵帝,至是,及其父尚书左仆射愉有自疑志,并及诛。 四月戊子,奉武陵王遵为大将军,承制,大赦,惟桓氏一祖后不免。桓玄之篡,王谧佐命,手 解安帝玺绂。及义旗建,众谓谧宜诛,惟帝素德谧,保持之。刘毅尝因朝会,问谧玺绂所在,谧益 惧。及王愉父子诛,谧从弟谌谓谧曰:“王驹无罪而诛,此是翦除胜己,兄既桓氏党附,求免得乎?” 驹,愉小字也。谧惧,奔曲阿。帝笺白大将军迎还,复其位。玄挟天子走江陵,又浮江东下,与刘 毅、何无忌、刘道规等遇于峥嵘洲,众军大破之。玄党殷仲文奉晋二皇后还建邺,玄复挟天子至江 陵,因走南郡,太守王腾之、荆州别驾王康产,奉天子入南郡府。初,益州刺史毛璩遣从孙祐之与 参军费恬送弟丧下州,璩弟子脩之,时为玄屯骑校尉,诱玄入蜀至枚回洲,恬与祐之迎射之,益州 督护冯迁斩玄,传首建邺。玄从子振逃于华容之涌中,招集逆党,袭江陵城,腾之、康产皆被杀 桓谦先匿沮川,亦聚众应振,为玄举哀,立丧庭。谦率众官奉玺绶于安帝。刘毅、何无忌进及桓振 战,败绩于灵谿。十月,帝领青州刺史,甲仗百人入殿。 义熙元年正月,毅等至江津,破桓谦、桓振,江陵平。三月甲子,晋帝至自江陵。庚子,诏进 帝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帝固让,旋镇丹徒。九月乙巳,加帝领兖州刺史 卢循浮海破广州,获刺史吴隐之,即以循为忘州刺史,以其党徐道覆为始兴相 年三月,进帝督交、广二州。,论匡复勋、封帝豫章郡公,邑万户,赐绢三万疋,其余 封赏各有差。 三年十二月,司徒、录尚书、扬州刺史王谧薨 四年正月,征帝入辅,授侍中、年骑将军、开府仪同会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充二州刺 史如故。表解兖州。先是,帝遣冠军刘敬宜伐蜀贼谯纵无功而还。九月,帝以敬宣挫退逊位,不 许。十月,乃降为中军将军,开府如故 五年二月,伪燕主慕容超大掠淮北。三月,帝抗表北讨,以丹阳尹孟昶监中军留府事,乃浮淮 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步军进琅邪,所过筑城留守。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 待。超不从。初谋是役,议者以为:“贼若严守大岘,军无所资,何能自反?”帝曰:“不然。鲜卑 性贪,略不及远,既幸其胜,且爱其谷,必将引我,且亦轻战。师一入岘,吾何患焉!”及入岘,帝 举手指天曰:“吾事济矣。”众问其故,帝曰:“师既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军无匮乏之忧, 胜可必矣。”六月,超留羸老守广固,使其广宁王贺刺卢及公孙五楼悉力据临朐。去城四十里有巨蔑 水,超告五楼急据之。比至,为龙骧将军孟龙符所保,五楼乃退。大军分车四千两为二翼,方轨徐 行,车张憓,御者执稍,以骑为游军,军令严肃。比及临朐,贼骑交至,帝命兖州刺史刘藩、并州 刺史刘道怜等陷其阵。日向昃,战犹酣,帝用参军胡藩策,袭克临朐,贼乃大奔。超遁还广固,获 其玉玺、豹尾、辇等,送于都。丙子,克广固大城,超固其小城,乃设长围以守之,馆谷于青土, 停江、淮转输。七月,超尚书郎张纲乞师于姚兴,自长安反,太山太守申宣执送之。纲有巧思,先 是,帝修攻具,城上人曰:“汝不得张纲,何能为也。”及至,升诸楼车以示之,城内莫不失色。超 既求救不获,纲反见虏,乃求称藩,割大岘为界,献马千匹,不听。时姚兴遣使,声言将涉淮左 帝谓曰:“尔报姚兴,我定青州,将过函谷,虏能自送,今其时矣。”录事参军刘穆之遽入曰:“此言 不足威敌,容能怒彼。若鲜卑未拔,西羌又至,公何以待之?”帝乃笑曰:“此兵机也,非子所及 羌若能救,不有先声,是自强也。”十月,张纲修攻具成,设飞楼县梯,木幔板屋,冠以牛皮,弓矢 无所用之。刘毅遣上党太守赵恢以千余人来援,帝夜潜遣军会之。明旦,恢众五千,方道而进,每 晋使将到,辄复如之 第3页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 第 3 页 命尚书王嘏率百官奉迎乘舆。司徒王谧与众议,推帝领扬州,帝固辞,乃以谧为录尚书事,领扬州 刺史,帝为镇军将军、都督八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领军将军。 初,晋陵人韦叟善相术,桓脩令相帝当得州不,叟曰:“当得边州刺史。”退而私于帝曰:“君相 贵不可言。”帝笑曰:“若中,当相用为司马。”至是,叟诣帝曰:“成王不及桐叶之信,公亦应不忘 司马之言。今不敢希镇军司马,愿得领军佐。”于是用焉。 时诸葛长人失期,为刁逵执送,未至而玄败。玄经寻阳,江州刺史郭昶之为具乘舆法物。初, 荆州刺史王绥以江左冠族,又桓氏之甥,素甚陵帝,至是,及其父尚书左仆射愉有自疑志,并及诛。 四月戊子,奉武陵王遵为大将军,承制,大赦,惟桓氏一祖后不免。桓玄之篡,王谧佐命,手 解安帝玺绂。及义旗建,众谓谧宜诛,惟帝素德谧,保持之。刘毅尝因朝会,问谧玺绂所在,谧益 惧。及王愉父子诛,谧从弟谌谓谧曰:“王驹无罪而诛,此是翦除胜己,兄既桓氏党附,求免得乎?” 驹,愉小字也。谧惧,奔曲阿。帝笺白大将军迎还,复其位。玄挟天子走江陵,又浮江东下,与刘 毅、何无忌、刘道规等遇于峥嵘洲,众军大破之。玄党殷仲文奉晋二皇后还建邺,玄复挟天子至江 陵,因走南郡,太守王腾之、荆州别驾王康产,奉天子入南郡府。初,益州刺史毛璩遣从孙祐之与 参军费恬送弟丧下州,璩弟子脩之,时为玄屯骑校尉,诱玄入蜀至枚回洲,恬与祐之迎射之,益州 督护冯迁斩玄,传首建邺。玄从子振逃于华容之涌中,招集逆党,袭江陵城,腾之、康产皆被杀。 桓谦先匿沮川,亦聚众应振,为玄举哀,立丧庭。谦率众官奉玺绶于安帝。刘毅、何无忌进及桓振 战,败绩于灵谿。十月,帝领青州刺史,甲仗百人入殿。 义熙元年正月,毅等至江津,破桓谦、桓振,江陵平。三月甲子,晋帝至自江陵。庚子,诏进 帝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帝固让,旋镇丹徒。九月乙巳,加帝领兖州刺史。 卢循浮海破广州,获刺史吴隐之,即以循为广州刺史,以其党徐道覆为始兴相。 二年三月,进帝督交、广二州。十月,论匡复勋,封帝豫章郡公,邑万户,赐绢三万疋,其余 封赏各有差。 三年十二月,司徒、录尚书、扬州刺史王谧薨。 四年正月,征帝入辅,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 史如故。表解兖州。先是,帝遣冠军刘敬宣伐蜀贼谯纵,无功而还。九月,帝以敬宣挫退逊位,不 许。十月,乃降为中军将军,开府如故。 五年二月,伪燕主慕容超大掠淮北。三月,帝抗表北讨,以丹阳尹孟昶监中军留府事,乃浮淮 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步军进琅邪,所过筑城留守。超大将公孙五楼请断大岘,坚壁清野以 待。超不从。初谋是役,议者以为:“贼若严守大岘,军无所资,何能自反?”帝曰:“不然。鲜卑 性贪,略不及远,既幸其胜,且爱其谷,必将引我,且亦轻战。师一入岘,吾何患焉!”及入岘,帝 举手指天曰:“吾事济矣。”众问其故,帝曰:“师既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军无匮乏之忧, 胜可必矣。”六月,超留羸老守广固,使其广宁王贺刺卢及公孙五楼悉力据临朐。去城四十里有巨蔑 水,超告五楼急据之。比至,为龙骧将军孟龙符所保,五楼乃退。大军分车四千两为二翼,方轨徐 行,车张幰,御者执矟,以骑为游军,军令严肃。比及临朐,贼骑交至,帝命兖州刺史刘藩、并州 刺史刘道怜等陷其阵。日向昃,战犹酣,帝用参军胡藩策,袭克临朐,贼乃大奔。超遁还广固,获 其玉玺、豹尾、辇等,送于都。丙子,克广固大城,超固其小城,乃设长围以守之,馆谷于青土, 停江、淮转输。七月,超尚书郎张纲乞师于姚兴,自长安反,太山太守申宣执送之。纲有巧思,先 是,帝修攻具,城上人曰:“汝不得张纲,何能为也。”及至,升诸楼车以示之,城内莫不失色。超 既求救不获,纲反见虏,乃求称藩,割大岘为界,献马千匹,不听。时姚兴遣使,声言将涉淮左, 帝谓曰:“尔报姚兴,我定青州,将过函谷,虏能自送,今其时矣。”录事参军刘穆之遽入曰:“此言 不足威敌,容能怒彼。若鲜卑未拔,西羌又至,公何以待之?”帝乃笑曰:“此兵机也,非子所及。 羌若能救,不有先声,是自强也。”十月,张纲修攻具成,设飞楼县梯,木幔板屋,冠以牛皮,弓矢 无所用之。刘毅遣上党太守赵恢以千余人来援,帝夜潜遣军会之。明旦,恢众五千,方道而进,每 晋使将到,辄复如之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 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追获之,斩于建康市。杀其王公以下,纳生口万余,马二 千匹。初,帝之北也,徐道覆劝卢循乘虚而出,循不从,道覆乃至番禺说循曰:“今日之机,万不可 失。若克京都,刘公虽还,无能为也。”循从之,是月,寇南康、庐陵、豫章诸郡,郡守皆奔走。时 帝将镇下邳,进兵河、洛,及征使至,即日班师。镇南将军何无忌与道覆战,败死于豫章,内外震 骇,朝议欲奉乘舆北走。帝次山阳,闻败,卷甲与数十人造江上征问,知贼尚未至。四月癸未,帝 至都。刘毅自表南征,帝以贼新捷锋锐,须严军偕进,使刘藩止之,毅不从。五月壬午,卢循败毅 于桑落洲,及审帝凯入,相视失色,欲还寻阳,平江陵,据二州以抗朝廷。道覆请乘胜遂下,争之 旬日,乃从。于时北师始还,伤痍未复,战士才数千,贼众十余万,舳舻亘千里。孟昶、诸葛长人 惧,欲拥天子过江,帝曰:“今兵士虽少,犹足一战,若其克济,臣主同休。如其不然,不复能草间 求活,吾计决矣。”初,帝征慕容超,惟孟昶劝行,丙辰,昶乃表天子,引罪仰药而死。时议者欲分 兵屯守诸津,帝曰:“贼众我寡,分其兵则测人虚实,一处失利,则沮三军之心。若聚众石头,则众 力不分。”戊午,帝移镇石城。乙丑,贼大至,帝曰:“贼若新亭直上,且将避之,若回泊蔡洲,成 擒耳。”徐道覆欲自新亭焚舟而战,循多疑少决,每求万全,乃泊蔡洲以待军溃。帝登石头以望,见 之,悦。庚辰,贼设伏于南岸,疑兵向白石。帝率刘毅、诸葛长人北拒焉,留参军徐赤特戍査浦, 戒令勿战。帝既北,贼焚査浦而至张侯桥,赤特与战,大败,贼进屯丹阳郡。帝驰还石头,斩徐赤 特。解甲久之,乃出阵于南塘。七月庚申,循自蔡洲退,将还归寻阳,帝遣辅国将军王仲德等追之 使建威将军孙处自海道袭番禺,戒之曰:“我十二月必破妖寇,卿亦足至番禺,先倾其巢窟也。” 十月,帝率舟师南伐,使刘毅监太尉留府。是月,徐道覆寇江陵,荆州刺史刘道规大破之,道 覆走还盆口。十一月,孙处至番禺,克其城,卢循父嘏奔始兴,处抚其人以守。十二月己卯,大军 次大雷。庚辰,贼方江而下,帝躬提幡鼓命众军力击之,军中多万钧神弩,所至莫不摧陷。帝 自于中流蹙之,因风水之势,贼舰悉滹西岸,岸上军先备具,焚之,大败。循还寻阳,遂走豫章 悉力栅左里。丙申,大军次左里,将,帝麾之,麾竿折,幡沉于水,众咸惧,帝笑曰:“昔覆舟之 役亦如此,今胜必矣。”攻其栅,循单舸走,众皆降。师旋,晋帝遣侍中、黄门劳师于行所。 七年正月己未,振旅而归,改授大将军、扬州牧,给班剑仁十人,本官并如故。固辞。凡南北 征伐战亡者,并列上赙赠,尸丧未反者、谴主帅迎接,致还生。二月,卢循至番禺,为孙处所破 收余众南走。刘藩、孟怀玉斩徐道覆于始兴自晋中兴以来,朝纲弛紊,权门兼并,百姓流离,不 得保其产业。桓玄颇欲厘改,竟不能行。帝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禁止。至是,会稽 余姚唐亮复藏匿亡命千余人,帝诛亮,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晋帝又申前诏,帝固辞。于是改授太 尉、中书监,乃受命,奉送黄钺。交州刺史杜惠度斩卢循父子,函七首送都。先是,诸州郡所遣秀 才、孝廉多非其人,帝乃表申明旧例,策试之 荆州刺史刘道规疾患求归,八年四月,改授豫州刺史,以豫州刺史刘毅代之。毅既有雄才大志, 与帝俱兴复晋室,自谓京城、广陵功足相抗,虽权事推帝,而心不服也。厚自矜许,朝士素望者并 多归之,与尚书仆射谢混、丹阳尹郗僧施并深相结。及镇江陵,豫州旧府多割以自随,请僧施为南 蛮校尉,帝知毅终为异端,心密图之。毅至西,疾笃,表求从弟兖州刺史藩以为副贰,帝伪许焉。 九月,藩入朝,帝命收藩及谢混,并赐死。自表讨毅,又假黄钺,率诸军西征。以前镇军将军司马 休之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兖州刺史道怜镇丹徒,豫州刺史诸葛长人监太尉留府事,加太尉司马, 丹阳尹刘穆之建威将军,配以实力。壬午,发建邺,遣参军王镇恶、龙骧将军蒯恩,前袭江陵,克 之,毅及党与皆伏诛。十一月,帝至江陵,分荆州十郡为湘州,帝仍进督焉。以西陵太守朱龄石为 益州刺史,使伐蜀。晋帝进帝太傅、扬州牧,加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 九年二月乙丑,帝至自江陵。初,诸葛长人贪淫骄横,帝每优容之。刘毅既诛,长人谓所亲曰: 昔年醢彭越,今年杀韩信,祸其至矣。”将谋作乱。帝克期至都,而每淹留不进。公卿以下,频日 奉候于新亭,长人亦骤出。既而帝轻舟密至,已还东府矣。长人到门,引前,却人闲语,凡平生言 所不尽者,皆与及之,长人甚悦。帝已密命左右丁旿自幔后出,于坐拉焉,死于床侧。舆尸付廷尉, 并诛其弟黎人。旿骁勇有力,时人语曰:“勿跋扈,付丁旿。” 第4页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 第 4 页 六年二月丁亥,屠广固,超逾城走,追获之,斩于建康市。杀其王公以下,纳生口万余,马二 千匹。初,帝之北也,徐道覆劝卢循乘虚而出,循不从,道覆乃至番禺说循曰:“今日之机,万不可 失。若克京都,刘公虽还,无能为也。”循从之,是月,寇南康、庐陵、豫章诸郡,郡守皆奔走。时 帝将镇下邳,进兵河、洛,及征使至,即日班师。镇南将军何无忌与道覆战,败死于豫章,内外震 骇,朝议欲奉乘舆北走。帝次山阳,闻败,卷甲与数十人造江上征问,知贼尚未至。四月癸未,帝 至都。刘毅自表南征,帝以贼新捷锋锐,须严军偕进,使刘藩止之,毅不从。五月壬午,卢循败毅 于桑落洲,及审帝凯入,相视失色,欲还寻阳,平江陵,据二州以抗朝廷。道覆请乘胜遂下,争之 旬日,乃从。于时北师始还,伤痍未复,战士才数千,贼众十余万,舳舻亘千里。孟昶、诸葛长人 惧,欲拥天子过江,帝曰:“今兵士虽少,犹足一战,若其克济,臣主同休。如其不然,不复能草间 求活,吾计决矣。”初,帝征慕容超,惟孟昶劝行,丙辰,昶乃表天子,引罪仰药而死。时议者欲分 兵屯守诸津,帝曰:“贼众我寡,分其兵则测人虚实,一处失利,则沮三军之心。若聚众石头,则众 力不分。”戊午,帝移镇石城。乙丑,贼大至,帝曰:“贼若新亭直上,且将避之,若回泊蔡洲,成 擒耳。”徐道覆欲自新亭焚舟而战,循多疑少决,每求万全,乃泊蔡洲以待军溃。帝登石头以望,见 之,悦。庚辰,贼设伏于南岸,疑兵向白石。帝率刘毅、诸葛长人北拒焉,留参军徐赤特戍查浦, 戒令勿战。帝既北,贼焚查浦而至张侯桥,赤特与战,大败,贼进屯丹阳郡。帝驰还石头,斩徐赤 特。解甲久之,乃出阵于南塘。七月庚申,循自蔡洲退,将还归寻阳,帝遣辅国将军王仲德等追之, 使建威将军孙处自海道袭番禺,戒之曰:“我十二月必破妖寇,卿亦足至番禺,先倾其巢窟也。” 十月,帝率舟师南伐,使刘毅监太尉留府。是月,徐道覆寇江陵,荆州刺史刘道规大破之,道 覆走还盆口。十一月,孙处至番禺,克其城,卢循父嘏奔始兴,处抚其人以守。十二月己卯,大军 次大雷。庚辰,贼方江而下,帝躬提幡鼓,命众军齐力击之,军中多万钧神弩,所至莫不摧陷。帝 自于中流蹙之,因风水之势,贼舰悉薄西岸,岸上军先备火具,焚之,大败。循还寻阳,遂走豫章, 悉力栅左里。丙申,大军次左里,将战,帝麾之,麾竿折,幡沉于水,众咸惧,帝笑曰:“昔覆舟之 役亦如此,今胜必矣。”攻其栅,循单舸走,众皆降。师旋,晋帝遣侍中、黄门劳师于行所。 七年正月己未,振旅而归,改授大将军、扬州牧,给班剑二十人,本官并如故。固辞。凡南北 征伐战亡者,并列上赙赠,尸丧未反者,遣主帅迎接,致还本土。二月,卢循至番禺,为孙处所破, 收余众南走。刘藩、孟怀玉斩徐道覆于始兴。自晋中兴以来,朝纲弛紊,权门兼并,百姓流离,不 得保其产业。桓玄颇欲厘改,竟不能行。帝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禁止。至是,会稽 余姚唐亮复藏匿亡命千余人,帝诛亮,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晋帝又申前诏,帝固辞。于是改授太 尉、中书监,乃受命,奉送黄钺。交州刺史杜惠度斩卢循父子,函七首送都。先是,诸州郡所遣秀 才、孝廉多非其人,帝乃表申明旧例,策试之。 荆州刺史刘道规疾患求归,八年四月,改授豫州刺史,以豫州刺史刘毅代之。毅既有雄才大志, 与帝俱兴复晋室,自谓京城、广陵功足相抗,虽权事推帝,而心不服也。厚自矜许,朝士素望者并 多归之,与尚书仆射谢混、丹阳尹郗僧施并深相结。及镇江陵,豫州旧府多割以自随,请僧施为南 蛮校尉,帝知毅终为异端,心密图之。毅至西,疾笃,表求从弟兖州刺史藩以为副贰,帝伪许焉。 九月,藩入朝,帝命收藩及谢混,并赐死。自表讨毅,又假黄钺,率诸军西征。以前镇军将军司马 休之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兖州刺史道怜镇丹徒,豫州刺史诸葛长人监太尉留府事,加太尉司马, 丹阳尹刘穆之建威将军,配以实力。壬午,发建邺,遣参军王镇恶、龙骧将军蒯恩,前袭江陵,克 之,毅及党与皆伏诛。十一月,帝至江陵,分荆州十郡为湘州,帝仍进督焉。以西陵太守朱龄石为 益州刺史,使伐蜀。晋帝进帝太傅、扬州牧,加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 九年二月乙丑,帝至自江陵。初,诸葛长人贪淫骄横,帝每优容之。刘毅既诛,长人谓所亲曰: “昔年醢彭越,今年杀韩信,祸其至矣。”将谋作乱。帝克期至都,而每淹留不进。公卿以下,频日 奉候于新亭,长人亦骤出。既而帝轻舟密至,已还东府矣。长人到门,引前,却人闲语,凡平生言 所不尽者,皆与及之,长人甚悦。帝已密命左右丁旿自幔后出,于坐拉焉,死于床侧。舆尸付廷尉, 并诛其弟黎人。旿骁勇有力,时人语曰:“勿跋扈,付丁旿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 先是,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夺,百姓薪采渔钓,皆责税直。至是禁断之。时人居未一,帝上表 定制,于是依界土断,惟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诸流寓郡县,多所并省 以帝领镇西将军、豫州刺史。帝固让太傅、扬州牧及班剑,奉还黄钺。七月,朱龄石平蜀,斩 谯纵,传首建邺。九月,晋帝以帝平齐、定卢循功,封帝次子义真为桂阳县公,并重申前命,授帝 太傅、扬州牧,加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将遣百僚敦劝,乃受羽葆、彭欥、班剑,余固辞 十年,息人简役,筑东府城,起府舍。帝以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宗室之重,又得江、汉人心,疑 其有异志,而休之子谯王文思在都,招聚轻侠,帝执送休之,令自为其所。休之表废文思,并与帝 书陈谢。 十一年正月,帝收休之子文宝、兄子文祖,并赐死。率众西讨,复加黄钺,领荆州刺史。以中 军将军道怜监留府事。休之上表自陈,并罪状帝。休之府录事参军韩延之有干用才,帝未至江陵, 密书招之。延之报书曰:“承亲率戎马,远履西偏,阖境士庶,莫不惶骇。辱疏,知以谯王前事,良 增叹息。司马平西体国忠贞,款怀待物,以公有匡复之勋,家国蒙赖,推德委诚,每事询仰。谯王 往以微事见劾,犹自表逊位,况以大过而当默邪!来示云‘处怀期物,自有由来’。今伐人之君,啖 人以利,真可谓‘处怀期物’者矣。刘藩死于闾阖之门,诸葛毙于左右之手,甘言诧方伯,袭之以 轻兵,遂使席上靡款怀之士,阃外无自信诸侯,以为得算,良所耻也。吾虽鄙劣,尝闻道于君子 以平西之至德,宁可无授命之臣乎?假天长丧乱,九流浑浊,当与臧洪游于地下。不复多云。”帝视 书叹息,以示将佐,曰:“事人当如此。” 月,军次江陵。初,雍州刺史鲁宗之负力好乱,且虑不为帝容,常为谶曰:“鱼登日,辅帝室。” 与休之相结。至是,率其子竟陵太守轨会于江陵。帝济江,休之众潢,与轨等奔襄阳。江陵平,加 领南蛮校尉。将拜南蛮,遇四废日,佐史郑鲜之等自迁、不许,下书开宽大之恩。四月,进军襄 阳,休之等奔姚兴。晋帝复申前令,按大傅、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部羽 葆、鼓吹,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封第三子义隆为北彭城县公。八月甲子,帝至自江 陵,奉还黄钺,固辞太傅、州牧、前部羽葆、鼓吹冖其余受命。 十二年正月,晋帝诏帝依旧辟士珈领平北将军、克州史,增督南秦,凡二十二州。帝以平 北文武寡少,不宜别置,于是罢平北府,以并大府。三自,加帝中外大都督。 初,帝平齐,仍有定关、洛意,遇戶循侵通,故寝。及荆、雍平,乃谋外略。会姚兴死,子泓 新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四月乙丑,帝表伐关、洛,乃戒严北讨,加领征西将军、司豫二州刺 史,以世子为徐兖二州刺史。帝欲以义声怀远,奉琅邪王北伐。五月,卢江霍山崩,获六钟,献之 天子。癸巳,加领北雍州刺史、前后部羽葆、鼓吹,增班剑为四十人。八月乙巳,率大众进发,以 世子为中军将军,监太尉留府事,尚书右仆射刘穆之为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入居东府, 总摄内外。九月,帝至彭城,加领北徐州刺史。十月,众军至洛,围金墉,降之。修复晋五陵,置 守卫。 十二月壬申,晋帝加帝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宋公,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 冠、绿線绶,位在诸侯王上。策曰: 朕以寡昧,仰缵洪基,夷羿乘衅,荡覆王室,越在南鄙,迁于九江。宗祀绝飨,人神无位,提 挈群凶,寄命江浦,则我祖宗之烈,奄坠于地,七百之祚,翦焉既倾,若涉巨海,罔知攸济。天未 绝晋,诞育英辅,振厥弛维,再造区寓,兴亡继绝,俾昏作明,元勋至德,朕实攸赖。今将授公典 策,其敬听朕命 乃者桓玄肆僭,滔天泯夏,拔本塞源,颠蹶六位,庶僚俯眉,四方莫恤。公精贯朝日,气陵虹 霓,奋其灵武,大歼群慝,克复皇邑,奉歆神袛。此公之大节始于勤王者也。授律群后,顺流长鹜, 薄伐峥嵘,献捷南郢,大憝折首,群逆毕夷,三光旋采,旧物反正。此又公之功也。岀藩入辅,弘 兹保弼,阜财利用,繁殖黎元,编户岁滋,疆宇日启,导德明刑,四境有截。此又公之功也。鲜卑 负众,僭盗三齐,介恃遐阻,仍为边害,公搜乘秣马夐入远疆,冲橹四临,万雉俱溃,拓土三千 申威龙漠。此又公之功也。卢循妖凶,伺隙五岭,侵覆江、豫,矢及王城,国议迁都之规,家献徙 第5页
南史卷一 宋本纪上第一 第 5 页 先是,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夺,百姓薪采渔钓,皆责税直。至是禁断之。时人居未一,帝上表 定制,于是依界土断,惟徐、兖、青三州居晋陵者不在断例。诸流寓郡县,多所并省。 以帝领镇西将军、豫州刺史。帝固让太傅、扬州牧及班剑,奉还黄钺。七月,朱龄石平蜀,斩 谯纵,传首建邺。九月,晋帝以帝平齐、定卢循功,封帝次子义真为桂阳县公,并重申前命,授帝 太傅、扬州牧,加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将遣百僚敦劝,乃受羽葆、彭吹、班剑,余固辞。 十年,息人简役,筑东府城,起府舍。帝以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宗室之重,又得江、汉人心,疑 其有异志,而休之子谯王文思在都,招聚轻侠,帝执送休之,令自为其所。休之表废文思,并与帝 书陈谢。 十一年正月,帝收休之子文宝、兄子文祖,并赐死。率众西讨,复加黄钺,领荆州刺史。以中 军将军道怜监留府事。休之上表自陈,并罪状帝。休之府录事参军韩延之有干用才,帝未至江陵, 密书招之。延之报书曰:“承亲率戎马,远履西偏,阖境士庶,莫不惶骇。辱疏,知以谯王前事,良 增叹息。司马平西体国忠贞,款怀待物,以公有匡复之勋,家国蒙赖,推德委诚,每事询仰。谯王 往以微事见劾,犹自表逊位,况以大过而当默邪!来示云‘处怀期物,自有由来’。今伐人之君,啖 人以利,真可谓‘处怀期物’者矣。刘藩死于阊阖之门,诸葛毙于左右之手,甘言诧方伯,袭之以 轻兵,遂使席上靡款怀之士,阃外无自信诸侯,以为得算,良所耻也。吾虽鄙劣,尝闻道于君子, 以平西之至德,宁可无授命之臣乎?假天长丧乱,九流浑浊,当与臧洪游于地下。不复多云。”帝视 书叹息,以示将佐,曰:“事人当如此。” 三月,军次江陵。初,雍州刺史鲁宗之负力好乱,且虑不为帝容,常为谶曰:“鱼登日,辅帝室。” 与休之相结。至是,率其子竟陵太守轨会于江陵。帝济江,休之众溃,与轨等奔襄阳。江陵平,加 领南蛮校尉。将拜南蛮,遇四废日,佐史郑鲜之等白迁日,不许,下书开宽大之恩。四月,进军襄 阳,休之等奔姚兴。晋帝复申前令,授太傅、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部羽 葆、鼓吹,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封第三子义隆为北彭城县公。八月甲子,帝至自江 陵,奉还黄钺,固辞太傅、州牧、前部羽葆、鼓吹,其余受命。 十二年正月,晋帝诏帝依旧辟士,加领平北将军、兖州刺史,增督南秦,凡二十二州。帝以平 北文武寡少,不宜别置,于是罢平北府,以并大府。三月,加帝中外大都督。 初,帝平齐,仍有定关、洛意,遇卢循侵逼,故寝。及荆、雍平,乃谋外略。会姚兴死,子泓 新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四月乙丑,帝表伐关、洛,乃戒严北讨,加领征西将军、司豫二州刺 史,以世子为徐兖二州刺史。帝欲以义声怀远,奉琅邪王北伐。五月,卢江霍山崩,获六钟,献之 天子。癸巳,加领北雍州刺史、前后部羽葆、鼓吹,增班剑为四十人。八月乙巳,率大众进发,以 世子为中军将军,监太尉留府事,尚书右仆射刘穆之为左仆射,领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入居东府, 总摄内外。九月,帝至彭城,加领北徐州刺史。十月,众军至洛,围金墉,降之。修复晋五陵,置 守卫。 十二月壬申,晋帝加帝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宋公,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 冠、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策曰: 朕以寡昧,仰缵洪基,夷羿乘衅,荡覆王室,越在南鄙,迁于九江。宗祀绝飨,人神无位,提 挈群凶,寄命江浦,则我祖宗之烈,奄坠于地,七百之祚,翦焉既倾,若涉巨海,罔知攸济。天未 绝晋,诞育英辅,振厥弛维,再造区寓,兴亡继绝,俾昏作明,元勋至德,朕实攸赖。今将授公典 策,其敬听朕命: 乃者桓玄肆僭,滔天泯夏,拔本塞源,颠蹶六位,庶僚俯眉,四方莫恤。公精贯朝日,气陵虹 霓,奋其灵武,大歼群慝,克复皇邑,奉歆神祇。此公之大节始于勤王者也。授律群后,顺流长骛, 薄伐峥嵘,献捷南郢,大憝折首,群逆毕夷,三光旋采,旧物反正。此又公之功也。出藩入辅,弘 兹保弼,阜财利用,繁殖黎元,编户岁滋,疆宇日启,导德明刑,四境有截。此又公之功也。鲜卑 负众,僭盗三齐,介恃遐阻,仍为边害,公搜乘秣马夐入远疆,冲橹四临,万雉俱溃,拓土三千, 申威龙漠。此又公之功也。卢循妖凶,伺隙五岭,侵覆江、豫,矢及王城,国议迁都之规,家献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