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秦)吕不韦编 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第 孟春纪 一曰—一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 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 疏以达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 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 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无有不当。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 失经纪,以初为常。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御之间,率三 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天子推,(三)公五排,卿诸侯大夫九推。反,执爵于太寝,三公九 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王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 端径术,善相丘陵坂险原隰,土地所宜,五欲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 农乃不惑。 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 孩虫胎夭飞鸟,无麝无卵,无聚大众,无置城郭,掩骼霾髅。 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有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 无乱人之纪。 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行秋令,则民大疫,疾风暴雨数至,藜莠蓬 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霜雪大挚,首种不入。 本生 二曰—一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天子之动也,以 全天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 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备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则亦失所为修之矣。 夫水之性清,土者扣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扣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 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 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 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 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痞,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 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贵富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 之则遁焉。遁焉,性恶得不伤?
吕氏春秋 第 1 页 吕氏春秋 (秦)吕不韦 编 吕氏春秋卷一 孟春纪第一 孟春纪 一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 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 疏以达。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 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 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无有不当。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 失经纪,以初为常。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御之间,率三 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大夫九推。反,执爵于太寝,三公九 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王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 端径术,善相丘陵坂险原隰,土地所宜,五欲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 农乃不惑。 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 孩虫胎夭飞鸟,无麛无卵,无聚大众,无置城郭,掩骼霾髊。 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有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 无乱人之纪。 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行秋令,则民大疫,疾风暴雨数至,藜莠蓬 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霜雪大挚,首种不入。 本 生 二曰——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天子之动也,以 全天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 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备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则亦失所为修之矣。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 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 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 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 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 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贵富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 之则遁焉。遁焉,性恶得不伤?
吕氏春秋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圣 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 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有受也 无不裹也,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悟:此之谓全德之人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 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 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 以名也,为其实也。则此论之不可不察也 重己 三曰—一锤,至巧也。人不爱锤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 人不爱崐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 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 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达乎性命之情也。不达乎性命之情 慎之何益?是师者之爱子也,不免乎枕之以糠:是聋者之养婴儿也,方雷而窥之于堂:有殊弗知慎 者。夫弗知慎者,是死生存亡可不可,未始有别也。未始有别者,其所谓是未尝是,其所谓非未尝 非,是其所谓非,非其所谓是,此之谓大惑。若此人者,天之所祸也。以此治身,必死必殃;以此 治国,必残必亡。夫死殃残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寿长至常亦然。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 其召之者,则其至不可禁矣。此论不可不熟 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殚,而牛预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楼,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紫久视,面日逆其生,欲之何益?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 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 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 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墠热。嬋热则塞,理塞则气不运: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 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昔条戎之为苑囿园池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其为宫室台榭 也,足以辟燥湿而已矣: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 而已矣;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五者,圣王之所以养性也,非好俭而恶费也,节 乎性也 贵公 四曰一一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 者众矣,其得之〔必)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鸿范》曰:“无偏无党, 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伯禽将行, 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 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 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 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 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 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 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 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 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 第2页
吕氏春秋 第 2 页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圣 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 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有受也, 无不裹也,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谓全德之人。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 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 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 以名也,为其实也。则此论之不可不察也。 重 己 三曰——倕,至巧也。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 人不爱崐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 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 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达乎性命之情也。不达乎性命之情, 慎之何益?是师者之爱子也,不免乎枕之以糠;是聋者之养婴儿也,方雷而窥之于堂;有殊弗知慎 者。夫弗知慎者,是死生存亡可不可,未始有别也。未始有别者,其所谓是未尝是,其所谓非未尝 非,是其所谓非,非其所谓是,此之谓大惑。若此人者,天之所祸也。以此治身,必死必殃;以此 治国,必残必亡。夫死殃残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寿长至常亦然。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 其召之者,则其至不可禁矣。此论不可不熟。 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殚,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而日逆其生,欲之何益?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 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 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不处大室,不 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 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昔先圣王之为苑囿园池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其为宫室台榭 也,足以辟燥湿而已矣;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 而已矣;其为声色音乐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五者,圣王之所以养性也,非好俭而恶费也,节 乎性也。 贵 公 四曰——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 者众矣,其得之〔必〕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鸿范》曰;“无偏无党, 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伯禽将行, 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 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 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 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 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 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 己若者,不比于人;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其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 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 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
吕氏春秋 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而虫出 于户 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 舜弗能为。 去私 五曰—一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 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 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 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 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口,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王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 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口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口不可不行墨得之法。”不许惠王,而 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太调租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 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生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为王伯矣 吕氏春秋卷二仲春纪第二 仲春纪 曰一一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 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户。祭先脾。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 鹰化为鸠。天子居青阳太庙,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 以达。 是月也,安萌牙,养幼少,存诸孤。择元日,命人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无肆掠,止 狱讼。 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裸。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 弓羈,授以弓矢于高裸之前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先雷三日,奋铎以令于兆民曰:“雷 且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概 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朝必备。无作大事,以妨农功 是月也,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天子乃献羔开冰,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入(学 习〕舞舍采,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亲往视之。中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 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 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 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 贵生 曰—一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 第3页
吕氏春秋 第 3 页 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而虫出 于户。 人之少也愚,其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 舜弗能为。 去 私 五曰——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 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 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 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 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囗,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王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 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囗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囗不可不行墨得之法。”不许惠王,而 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 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为王伯矣。 吕氏春秋卷二 仲春纪第二 仲春纪 一曰——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 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户。祭先脾。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 鹰化为鸠。天子居青阳太庙,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 以达。 是月也,安萌牙,养幼少,存诸孤。择元日,命人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无肆掠,止 狱讼。 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 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先雷三日,奋铎以令于兆民曰:“雷 且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概。 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朝必备。无作大事,以妨农功。 是月也,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天子乃献羔开冰,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入〔学 习〕舞舍采,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亲往视之。中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 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 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 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 贵 生 二曰——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
吕氏春秋 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 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 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 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它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 托天下 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 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 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 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闾,巖布之衣,而自饭牛。鲁君之使者至,颜 阖自对之。 使其曰:“此颜阖之家邪?”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缪而 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 之也。世人之主,多以富贵骄得道之人,其不相知,岂不悲哉!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 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 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为也?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 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 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所谓全生 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亏生则于其尊之者薄矣。其亏弥甚者也,其 尊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 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偕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于不义,故不义 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追生不若死。奚以知其然也々耳闻所恶,不若无闻;目见所恶, 不若无见。故雷则掩耳,电则掩目,此其比也。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不若无有 所以知。无有所以知者,死之谓也,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鼠之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 也;尊生者,非迫生之谓也。 情欲 三曰—一天生人而使有贪,(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 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 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 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 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 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其于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 大失生本。民人怨谤,又树大仇:意气易动,詔然不固;矜势好智,胸中欺诈;德义之缓,邪利之 急。身以困穷,虽后悔之,尚将奚及?巧佞之近,端直之远,国家大危,悔前之过,犹不可反。闻 言而惊,不得所由。百病怒起,乱难时至。以此君人,为身大忧,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 与死无择。 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 精不竭。秋早寒则冬必暖矣,春多雨则夏必旱矣,天地不能两,而况于人类乎,人与天地也同,万 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尊酌者众则速尽。万物之酌大贵之 生者众矣,故大贵之生常速尽。非徒万物酌之也,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功虽成乎 外,而生亏乎内。耳不可以听,目不可以视,口不可以食,胸中大扰,妄言想见,临死之上,颠倒 惊惧,不知所为,用心如此,岂不悲哉!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自有道者论
吕氏春秋 第 4 页 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 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 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 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它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 托天下。 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 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 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 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闾,麤布之衣,而自饭牛。鲁君之使者至,颜 阖自对之。 使其曰:“此颜阖之家邪?”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缪而 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 之也。世人之主,多以富贵骄得道之人,其不相知,岂不悲哉!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 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 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为也?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 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 子华子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所谓全生 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亏生则于其尊之者薄矣。其亏弥甚者也,其 尊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 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于不义,故不义, 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迫生不若死。奚以知其然也?耳闻所恶,不若无闻;目见所恶, 不若无见。故雷则掩耳,电则掩目,此其比也。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不若无有 所以知。无有所以知者,死之谓也,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鼠之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 也;尊生者,非迫生之谓也。 情 欲 三曰——天生人而使有贪,〔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 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 帝其与桀、纣同。圣人之所以异者,得其情也。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 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 俗主亏情,故每动为(亡)败。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 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其于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 大失生本。民人怨谤,又树大仇;意气易动,謟然不固;矜势好智,胸中欺诈;德义之缓,邪利之 急。身以困穷,虽后悔之,尚将奚及?巧佞之近,端直之远,国家大危,悔前之过,犹不可反。闻 言而惊,不得所由。百病怒起,乱难时至。以此君人,为身大忧,耳不乐声,目不乐色,口不甘味, 与死无择。 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 精不竭。秋早寒则冬必暖矣,春多雨则夏必旱矣,天地不能两,而况于人类乎,人与天地也同,万 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尊酌者众则速尽。万物之酌大贵之 生者众矣,故大贵之生常速尽。非徒万物酌之也,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功虽成乎 外,而生亏乎内。耳不可以听,目不可以视,口不可以食,胸中大扰,妄言想见,临死之上,颠倒 惊惧,不知所为,用心如此,岂不悲哉!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自有道者论
吕氏春秋 之则不然,此荆(国)〔王〕之幸。荆庄王妤周游田猎,驰骋弋射,欢乐无遗,尽傅其境内之劳与诸 侯之忧于孙叔敖。孙督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当染 四曰—一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 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田、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 染于太公望、周公旦,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 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歧踵戎,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周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幽王 染于虢公鼓、祭公敦,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 者。齐桓公染于管仲、鲍叔,晋文公染于咎犯、郄偃,荆庄王染于孙叔敖、沈尹蒸,吴王阖庐染于 伍员、文之仪,越王句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 染于张柳朔、王生,中行寅染于(黄)藉秦、髙强,吴王夫差染于王孙雄、太宰齬,智伯瑶染于智 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椻长,宋康王染于唐鞅、田不裡,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皆残亡, 身或死辱,宗庙不血食,绝其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贪暴(可羞)〔苟扰〕人必称此六 君者。凡为君非为君而因荣也,非为君而因安也,以为行理也。行理生于(当染)〔染当〕,故古之 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官事,得其经也。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国愈危,身 愈辱,不知要故也。不知要故则所染不当,所染不当,理奚由至?六君者是已。六君者,非不重其 国、爱其身也,所染不当也。存亡故不独是也,帝王亦然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孔子学于老聃猛苏夔、靖叔。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 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子学焉。此三上者,无爵位以显人,无赏禄以利人,举 天下之显荣者必称此二士也。皆死久矣,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王公大人从而显之,有 爱子弟者随而学焉,无时乏绝。子贡、。子夏、曾子学于孔子,佣子方学于子贡,段干木学于子夏 吴起学于曾子。禽滑黎学于墨子,许犯学于禽滑黎,田系学许犯。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 矣,不可胜数,皆所染者得当也。 功名 五曰一一由其道,功名之不可得逃,犹表之与影,若呼之与响。善钓者出鱼乎十仞之下,饵香 也;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弓良也: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水泉深则鱼 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 所以归。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缶醯黄,螨聚之,有酸,徒水则必不可。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以茹鱼去蝇,蝇愈 至,不可禁,以致之之道去之也。桀、纣以去之之道致之也,罚虽重,刑虽严,何益? 大寒既至,民暖是利;大热在上,民清是走。是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欲为天子, 民之所走,不可不察。 今之世,至寒矣,至热矣,而民无走者,取则行钧也。欲为天子,所以示民,不可不异也。行 不异,乱虽信今,民犹无走。民无走,则王者废矣,暴君幸矣,民绝望矣。故当今之世,有仁人在 焉,不可而不此务,有贤主不可而不此事。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能 尽害天下之民,而不能得贤名之。关龙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领之死,争其上之过,而不能与之贤名。 名固不可以相分,必由其理
吕氏春秋 第 5 页 之则不然,此荆(国)〔王〕之幸。荆庄王好周游田猎,驰骋弋射,欢乐无遗,尽傅其境内之劳与诸 侯之忧于孙叔敖。孙督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当 染 四曰——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 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田、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 染于太公望、周公旦,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 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歧踵戎,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周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幽王 染于虢公鼓、祭公敦,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 者。齐桓公染于管仲、鲍叔,晋文公染于咎犯、郄偃,荆庄王染于孙叔敖、沈尹蒸,吴王阖庐染于 伍员、文之仪,越王句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 染于张柳朔、王生,中行寅染于(黄)藉秦、高强,吴王夫差染于王孙雄、太宰嚭,智伯瑶染于智 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椻长,宋康王染于唐鞅、田不禋,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皆残亡, 身或死辱,宗庙不血食,绝其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贪暴(可羞)〔苟扰〕人必称此六 君者。凡为君非为君而因荣也,非为君而因安也,以为行理也。行理生于(当染)〔染当〕,故古之 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官事,得其经也。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国愈危,身 愈辱,不知要故也。不知要故则所染不当,所染不当,理奚由至?六君者是已。六君者,非不重其 国、爱其身也,所染不当也。存亡故不独是也,帝王亦然。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 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此二士者,无爵位以显人,无赏禄以利人,举 天下之显荣者必称此二士也。皆死久矣,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王公大人从而显之,有 爱子弟者随而学焉,无时乏绝。子贡、子夏、曾子学于孔子,田子方学于子贡,段干木学于子夏, 吴起学于曾子。禽滑黎学于墨子,许犯学于禽滑黎,田系学于许犯。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 矣,不可胜数,皆所染者得当也。 功 名 五曰——由其道,功名之不可得逃,犹表之与影,若呼之与响。善钓者出鱼乎十仞之下,饵香 也;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上,弓良也;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水泉深则鱼 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 所以归。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缶醯黄,螨聚之,有酸,徒水则必不可。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以茹鱼去蝇,蝇愈 至,不可禁,以致之之道去之也。桀、纣以去之之道致之也,罚虽重,刑虽严,何益? 大寒既至,民暖是利;大热在上,民清是走。是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欲为天子, 民之所走,不可不察。 今之世,至寒矣,至热矣,而民无走者,取则行钧也。欲为天子,所以示民,不可不异也。行 不异,乱虽信今,民犹无走。民无走,则王者废矣,暴君幸矣,民绝望矣。故当今之世,有仁人在 焉,不可而不此务,有贤主不可而不此事。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能 尽害天下之民,而不能得贤名之。关龙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领之死,争其上之过,而不能与之贤名。 名固不可以相分,必由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