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6页。满分14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 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 2.第I卷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II卷答案 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1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偌大(nuo) 瞥见(pie)潸然泪下(shan) 苦心孤诣 B岑寂(cen) 附和(he) 言简意赅(gai) 踽踽独 行(j) C栖息(q1) 狼藉(j) 棱角分明(lng) 爱不释 手(shi) D执拗(ni) 狭隘(ai) 痛心疾首(j1) 锲而 不舍(q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霭揶揄水泄不通蜂涌而至 B葱笼宣泄销声匿 迹按部就班 C阴霾精典人世苍桑稍纵即逝 D诀别招徕脍炙人 口义愤填膺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爱迪生试验电灯的消息,通过报纸传遍了全美国,也轰动了大西洋两岸 B在集训途中,因为海拔过高缺水,李国瑞甚至只能用尿液使自热米饭升温 C在这个封闭的山村,对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这里的人们都会觉得不可理 喻 D世界上的艺术珍品已是洋洋大观,但它们都曾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乔金斯化石断崖是一处世界级古生物学遗址,是2008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世界遗产”目录。 B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髙,未来汽车工业将会借助现代科技,向髙效率 低能耗、零污染发展。 C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 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 D今年一月,绵阳火车站自动安检系统的正式启用,使旅客的安检时间大大缩减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绵阳市 2016 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 6 页,答题卡共 6 页。满分 14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 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 2. 第 I 卷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 II 卷答案 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21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偌大(nuò) 瞥见(piē) 潸然泪下(shān) 苦心孤诣 (yì) B 岑寂(cén) 附和(hè) 言简意赅(gāi) 踽踽独 行(jǔ) C 栖息(qī) 狼藉(jí) 棱角分明(líng) 爱不释 手(shì) D 执拗(niù) 狭隘(ài) 痛心疾首(jí) 锲而 不舍(q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和霭 揶揄 水泄不通 蜂涌而至 B 葱笼 宣泄 销声匿 迹 按部就班 C 阴霾 精典 人世苍桑 稍纵即逝 D 诀别 招徕 脍炙人 口 义愤填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爱迪生试验电灯的消息,通过报纸传遍了全美国,也轰动了大西洋两岸。 B 在集训途中,因为海拔过高缺水,李国瑞甚至只能用尿液使自热米饭升温。 C 在这个封闭的山村,对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这里的人们都会觉得不可理 喻。 D 世界上的艺术珍品已是洋洋大观,但它们都曾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与筛选。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乔金斯化石断崖是一处世界级古生物学遗址,是 2008 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世界遗产”目录。 B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汽车工业将会借助现代科技,向高效率、 低能耗、零污染发展。 C 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 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 D 今年一月,绵阳火车站自动安检系统的正式启用,使旅客的安检时间大大缩减, 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②我们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目的在养成 习惯,增强能力③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④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 的一部分⑤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 A.③⑤①④② B①②④③⑤ C ⑤③①④② ②①⑤④③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 矩为安众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 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或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 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甚重,母恻隐自然, 亲调药膳,恩情笃密。兴病愈,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 不识恩养,心如禽兽。虽母道益隆,我等过恶亦已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狱, 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彰其母,免除徭役,遣散四 子,令其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穆姜年八十余卒。临终敕诸子曰:“吾弟伯度,乃智达之士。所言所言薄莽,其 义至矣。今吾去,令汝等遵承,勿与俗同,增吾之累。”诸子奉行焉。 (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①安众,县名。②字,哺育、养育。③笃d,忠实。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其自迁善也 迁:改变、变化 B或谓母 或:或者、或许 C状己之过 过:错误、过失 D临终敕诸子 敕:命令、训诫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文矩为安众令向吾不为斯役 B四子以母非所非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C而穆姜慈爱温仁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虽母道益隆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第I卷(共119分) (27分) 8.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5分) (2)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3分) 9.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程文矩妻的美德?(3 分 10.阅读下边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1) 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2分) (2) 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11.默写。(10分)
①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②我们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目的在养成 习惯,增强能力③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④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 的一部分 ⑤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 A.③⑤①④② B ①②④③⑤ C ⑤③①④② D ②①⑤④③ 二、(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7 题。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 矩为安众①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② 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或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 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甚重,母恻隐自然, 亲调药膳,恩情笃③密。兴病愈,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 不识恩养,心如禽兽。虽母道益隆,我等过恶亦已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狱, 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彰其母,免除徭役,遣散四 子,令其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穆姜年八十余卒。临终敕诸子曰:“吾弟伯度,乃智达之士。所言所言薄莽,其 义至矣。今吾去,令汝等遵承,勿与俗同,增吾之累。”诸子奉行焉。 (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①安众,县名。 ②字,哺育、养育。 ③笃 dǔ,忠实。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其自迁善也 迁:改变、变化 B 或谓母 曰 或:或者、或许 C 状己之过 过:错误、过失 D 临终敕诸子 曰: 敕:命令、训诫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文矩为安众令 向吾不为斯役 B 四子以母非所非 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C 而穆姜慈爱温仁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 虽母道益隆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第 II 卷(共 119 分) 三、(27 分) 8. 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5 分) (2)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3 分) 9. 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程文矩妻的美德?(3 分) 10.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1) 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2 分) (2) 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 分) 11. 默写。(10 分)
(1) ,草色入帘 青 (刘禹锡《陋室铭》) (2)春冬之时, ,回清倒 影 (郦道元《三峡》) (3) ,影布石上,佁然不 (柳宗元《小石潭记》) (4)山河破碎风飘 絮 (文天祥 《过零丁洋》) (5) ,浩浩汤汤,横 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行到水穷 处 (王维《终南别业》) (7)曾子曰 ,任重而道 (《论语》 (8) ,青春作伴好还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诸葛亮在《出师表》里用 ”两句精辟地指出了 后汉倾颓的原因 (10)李煜在《相见欢》里以冷落的清秋之景,来描写自己寂寞离愁的句子 是 四、(11分) 12.【综合性学习】 立人中学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 料 材料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 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们形成了对比:韩国11 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 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 年份国民图书阅数字化阅读综合阅读率人均纸质阅人均电子阅 读率(%)率(%) (%) 读量(本)读量(本) 2013年 57.8 6.3 4.56 _2014年 58.0 78.6 4.77 材料三: 李克强总理把“全国阅读”写入了政府 工作报告,我国的《全国阅读促进条例》已 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 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 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右边是格致中学 的同学设计的学校读书活动的海报
(1) ,草色入帘 青。 (刘禹锡《陋室铭》) (2)春冬之时, ,回清倒 影。 (郦道元《三峡》) (3) ,影布石上,佁然不 动。 (柳宗元《小石潭记》) (4)山河破碎风飘 絮, 。 (文天祥 《过零丁洋》) (5) , ,浩浩汤汤,横 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行到水穷 处, 。 (王维《终南别业》) (7)曾子曰: ,任重而道 远。 (《论语》) (8) ,青春作伴好还 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诸葛亮在《出师表》里用 “ , ”两句精辟地指出了 后汉倾颓的原因。 (10)李煜在《相见欢》里以冷落的清秋之景,来描写自己寂寞离愁的句子 是: 。 四、(11 分) 12. 【综合性学习】 立人中学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 料。 材料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 年中国 18—70 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 量仅为 4.39 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们形成了对比:韩国 11 本、法国 20 本、日本 40 本、以色列 64 本。 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 年) 年份 国民图书阅 读率(%) 数字化阅读 率(%) 综合阅读率 (%) 人均纸质阅 读量(本) 人均电子阅 读量(本) 2013 年 57.8 50.1 76.3 4.56 2.48 2014 年 58.0 58.1 78.6 4.77 3.22 材料三: 李克强总理把“全国阅读”写入了政府 工作报告,我国的《全国阅读促进条例》已 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 全国上下涌动着读书的热情,各大中小学校 也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右边是格致中学 的同学设计的学校读书活动的海报
(1) 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 论。(3分) (2)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四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 意。(5分) (3) 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请你为提高全民阅读兴趣 提三条建议。(3分) 五、(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20题 (一)(18分)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 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 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 一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 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 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 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 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 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 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 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 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21克,这就是说, 人的灵魂重21克。守着母亲的灵魂,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 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 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 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 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⑤母亲是个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 地去了,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七十余年的爱人一一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不得不的 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 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地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 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 般的轻松,快乐 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 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看那天边 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1) 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 论。(3 分) (2)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四中画面(文字除外)的内容及寓 意。(5 分) (3) 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请你为提高全民阅读兴趣 提三条建议。(3 分) 五、(3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3—20 题。 (一)(18 分)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 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 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 ——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 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 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 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 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 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 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 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 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 21 克,这就是说, 人的灵魂重 21 克。守着母亲的灵魂,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 21 克,应该是 21 千克,210 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 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 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 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⑤母亲是个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 地去了,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七十余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不得不的 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 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地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 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 般的轻松,快乐。 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 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看那天边 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 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 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 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不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 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 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 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 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 海是多么地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13.结合第④段文字,解释划线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1)“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 更重” (2)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 14.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15.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6 分) 16.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结合全文内容,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两句 话。(4分) 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 (二)(13分)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 胡珉琦 ①微信是一种即时聊天工具,比起QQ,它更方便、更快捷,功能更强大。每天 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我 们无论饭前饭后都要照相,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看到名牌就要合影 ②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第一件事不是相互问候,而是寻问wifi密码,当wifi 终于连上,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那一刻,谁说我们不是在“为朋 友圈而活”?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增长,朋友圈也开始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 各种代购信息、心灵鸡汤、养生秘籍,不堪其扰。种种被朋友圈绑架的行为,让 逃离朋友圈”的行为正悄然兴起 ③对此,专家认为,自我觉察非常重要。必须意识到,刷屏的行为是否真实地影 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是,就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 ④随着微信的流行,人们所接收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高度碎片化的形 式出现。对此,人们的评价褒贬不 ⑤脑科学得出的一种结论是,这种形式会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因此,有科学家 相信,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 肤浅”。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提供的知识与信息资 源过于丰富,让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碎 片化的阅读会“矮化”阅读者的文化。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和习惯去阅 读一本书籍,甚至是一篇长文。而文化是思想的产物,它需要创造者付出时间和 专注力
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 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 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 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不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 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 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 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 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 海是多么地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13.结合第④段文字,解释划线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4 分) (1)“母亲的灵魂绝不止 21 克,应该是 21 千克,210 千克,不,是更多, 更重”。 (2)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 14. 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 分) 15. 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6 分) 16. 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结合全文内容,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两句 话。(4 分) 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 彩; ; 。 (二)(13 分)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 胡珉琦 ①微信是一种即时聊天工具,比起 QQ,它更方便、更快捷,功能更强大。每天 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我 们无论饭前饭后都要照相,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看到名牌就要合影…… ②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第一件事不是相互问候,而是寻问 wifi 密码,当 wifi 终于连上,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那一刻,谁说我们不是在“为朋 友圈而活”?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增长,朋友圈也开始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 各种代购信息、心灵鸡汤、养生秘籍,不堪其扰。种种被朋友圈绑架的行为,让 “逃离朋友圈”的行为正悄然兴起。 ③对此,专家认为,自我觉察非常重要。必须意识到,刷屏的行为是否真实地影 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是,就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 ④随着微信的流行,人们所接收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高度碎片化的形 式出现。对此,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 ⑤脑科学得出的一种结论是,这种形式会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因此,有科学家 相信,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 “肤浅”。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提供的知识与信息资 源过于丰富,让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碎 片化的阅读会“矮化”阅读者的文化。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和习惯去阅 读一本书籍,甚至是一篇长文。而文化是思想的产物,它需要创造者付出时间和 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