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期末考试卷(B卷)(教学论)参考答案一、填空(每题2分,共12分)1、夸美纽斯2、基本途径3、切合学生特点4、学生学业评价5、课外辅导6、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l、abc2、bcd3、abc4、cd5、bcd三、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12分)1、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2、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体、工具或设备;教学方法是师生进行有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的种种方式,是对教学手段的运用。四、简答(每题6分,共36分)1、(1)教学是教化;(2)教学是诊断;(3)教学是探究;(4)教学是(引)发问:(5)教学是求异:(6)教学是交往。2、(1)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前提,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2)知识与智力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规律,两者不一定成正比。3、(1)本体性知识;(2)条件性知识:(3)实践性知识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说明具体的行为;(2)说明产
教学论期末考试卷(B 卷)(教学论)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题 2 分,共 12 分) 1、夸美纽斯 2、基本途径 3、切合学生特点 4、学生学业评价 5、课外辅 导 6、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二、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10 分) 1、a b c 2、b c d 3、a b c 4、c d 5、b c d 三、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12 分) 1、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 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 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2、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体、工具或设备;教学方法是师 生进行有序的相互联系的活动的种种方式,是对教学手段的运用。 四、简答(每题 6 分,共 36 分) 1、(1)教学是教化;(2)教学是诊断;(3)教学是探究;(4)教学是(引) 发问;(5)教学是求异;(6)教学是交往。 2、(1)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必要前提,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2)知识 与智力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规律,两者不一定成正比。 3、(1)本体性知识;(2)条件性知识;(3)实践性知识 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说明具体的行为;(2)说明产
生上述行为的条件:(3)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1)激发学习动机:(2)提示学习重点:(3)发展思维能力:(4)培养参与能力;(5)诊断学习成效。(1)评价模式多样综合;(2)注重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功能;(3)重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发展。五、论述(选做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1、(1)某种教学模式的简要阐述;(2)该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根据具体阐述酌情给分)2、(1)班级授课的特点: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单位;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以“日课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以“课”为教学获活动的单位。(2)班级授课的优点:多;快:好:省(3)班级授课的缺点: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按照规定的课时和日课表施教,为完成教学进度,教师容易采用讲述法、复现法和演绎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具体阐述酌情给分)3、(1)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是: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2)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一般包括准备、预演、课堂展示和反馈强化四个环节。(根据具体阐述酌情给分)
生上述行为的条件;(3)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1)激发学习动机;(2)提示学习重点;(3)发展思维能力;(4)培养参 与能力;(5)诊断学习成效。 (1)评价模式多样综合;(2)注重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功能;(3)重视学生的 评价能力的发展。 五、论述(选做两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1)某种教学模式的简要阐述;(2)该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根据 具体阐述酌情给分) 2、(1)班级授课的特点: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单位;以“课时”为教学 的时间单位;以“日课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以“课”为教学获活动的单位。 (2)班级授课的优点:多;快;好;省(3)班级授课的缺点:难以照顾学生 的个别差异;按照规定的课时和日课表施教,为完成教学进度,教师容易采用讲述 法、复现法和演绎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根 据具体阐述酌情给分) 3、(1)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是: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原则; 教学最优化原则(2)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一般包括准备、预演、课堂展示 和反馈强化四个环节。(根据具体阐述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