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七道大题,21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的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轻佻(tiao) 黏泥(nian)剔除(t)大雨滂沱(pang) B.拘泥(ni)穴居(xue)聒噪(guo)一蹴而就(c山 C.渐染(jian)趿拉(ta)凫水(fu)汗流浃背(jia) D.马厩(jiu)精髓(sui)隽永(jn)不假思索(ji) 答案A解析B项“穴”读xue。C项“浃”读jia。D项“隽”读juns 2.下列词语中,全都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遗漏烟蔼褴褛飞黄滕达 B.辩认沉醉家俱跌宕起伏 C.葱茏附录寥廓过眼烟云 D.安详部置棕榈容华富贵 解析:A项,蔼一霭,滕一腾;B项,辩一辨,俱一具;D项,部一布,容一荣 答案:C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复兴认为,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掩盖不了整体网络文学创作水准 和思想含量不高,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作品的火热现象。 B.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带来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 后来因水土不服,许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等症状 C.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 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D.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美国财长的表态很难不被外界当作窥探奥巴马政府政策的 窗口,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除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外,并没有更多信息 透露给外界。 3.D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在“含量不高”后加上“的现状”或“的现实” B项“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不能并列:C项“不断改善并切实 保障民生”语序不当,应为“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民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 二代”更不例外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 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 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 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D.③①②④⑤ 4.C[解析]横线处填写的句子一定要注意与横线前后的句子衔接顺畅。根据 文字最后一句可知,最后一个横线处应填入⑤,排除A项。根据“只是,“富二
湖南省长沙市 2015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七道大题,21 小题,共 8 页。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语言的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轻佻(tiāo) 黏泥(nián) 剔除(tī) 大雨滂沱 (pānɡ) B.拘泥(nì) 穴居(xuè) 聒噪(ɡuō) 一蹴而就(cù) C.渐染(jiān) 趿拉(tā) 凫水(fú) 汗流浃背(jiá) D.马厩(jiù) 精髓(suǐ) 隽永(jùn) 不假思索(jiǎ) 答案 A 解析 B 项“穴”读 xué。C 项“浃”读 jiā。D 项“隽”读 juàn。 2.下列词语中,全都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遗漏 烟蔼 褴褛 飞黄滕达 B.辩认 沉醉 家俱 跌宕起伏 C.葱茏 附录 寥廓 过眼烟云 D.安详 部置 棕榈 容华富贵 解析:A 项,蔼—霭,滕—腾;B 项,辩—辨,俱—具;D 项,部—布,容—荣。 答案:C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复兴认为,如今少数网络作品的走红,依然掩盖不了整体网络文学创作水准 和思想含量不高,因此,我们要辨证地看待网络作品的火热现象。 B.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带来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 后来因水土不服,许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等症状。 C.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 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D.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美国财长的表态很难不被外界当作窥探奥巴马政府政策的 窗口,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除与中国领导人通电话外,并没有更多信息 透露给外界。 3.D 解析:A 项成分残缺,应在“含量不高”后加上“的现状”或“的现实”; B 项“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不能并列;C 项“不断改善并切实 保障民生”语序不当,应为“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民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 二代”更不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这其中也不乏 误解与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富二代”的代言 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______________。“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 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 D.③①②④⑤ 4.C [解析] 横线处填写的句子一定要注意与横线前后的句子衔接顺畅。根据 文字最后一句可知,最后一个横线处应填入⑤,排除 A 项。根据“只是,‘富二
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可推断出第四个横线处应填入②,由此 可排除B、D两项。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有删节) 海瑞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凡民生利病有所不宜,将有所不 称其任。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译文】臣听说:君主,是天下臣民万物的主人,其责任最重大。如果民生措置 失当,就是君主没有负起责任。想要名副其实,也只有把职责委托给群臣百官, 使群臣百官竭尽他们的言说罢了。臣请竭尽忠诚,向陛下陈说。 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爱 民之美,尚多怠废之政,此谊所大虑也。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帝能 示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粟陈,民物康阜。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 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竭民脂膏,滥兴土 木,二十馀年不视朝,法纪弛矣。天下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 炽。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译文】从前的汉文帝是贤良的君主,贾谊还痛哭流涕地上疏言事。并不是因为 要求太高,而是因为汉文帝性格仁慈且近于柔弱,虽有爱护子民的美德,但还是 有很多懈怠荒废的政事,这是贾谊十分担心的。陛下天资英明果断,超过汉文帝 很多。然而汉文帝能展示他仁义宽恕的性格,节省费用爱护人民,使天下钱粮丰 富,百姓安乐,财物丰足。陛下则锐意精心治国时间不长,就被杂乱的念头牵引 而去,反而把刚毅圣明的本质误用了。以为人真的能够长生不老,而一味的玄修, 倾尽民脂民膏,滥兴土木工程,二十余年不临朝听政,法律纲纪已经废弛了。官 吏贪污骄横,百姓无法生活,水旱灾害经常发生,盗贼越来越盛。天下人因此在 陛下改元号之时都猜想:嘉靖就是说家家皆净而没有财物用度吧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焉。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相 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汉文帝远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 之所知也。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 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陛下误举,而诸臣误顺,无 人为陛下正言焉。都俞吁砩之风,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然愧 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 【译文】近来,严嵩被罢免相位,严世蕃遭受极刑,勉强可以令人满意,一时之 间人称天下清明。然而严嵩罢相之后还像他未任相之前一样,世道并不十分清明, 比汉文帝时差太远了。天下人对您不满已经很久了,这内外臣工都知道。古代君 主有过失,依靠大臣扶正补救。现在竟然修建斋殿设坛祈祷,群臣竞相前来上香、 进献仙桃仙药,大家一同奉辞上表祝贺。陛下要建筑宫室,工部就极力经营;陛 下要寻取香料珍宝,户部就派人四下搜求。陛下做出错误举动,诸臣跟着错误地 顺从,没有一个人向陛下进直言。那种公开讨论对与错的风气,进献良言、防止 邪恶的行为,长久没有听到了,谄媚的风气太厉害啦。然而人们内心惭愧,心气 空虚,退下来在背后议论是非,欺君之罪到了怎样的地步!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责,皆所以 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一意玄修,是陛下之心惑也;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 也。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顾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败,以赃败,不
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可推断出第四个横线处应填入②,由此 可排除 B、D 两项。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有删节) 海 瑞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凡民生利病有所不宜,将有所不 称其任。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译文】臣听说:君主,是天下臣民万物的主人,其责任最重大。如果民生措置 失当,就是君主没有负起责任。想要名副其实,也只有把职责委托给群臣百官, 使群臣百官竭尽他们的言说罢了。臣请竭尽忠诚,向陛下陈说。 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爱 民之美,尚多怠废之政,此谊所大虑也。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帝能 示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粟陈,民物康阜。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 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竭民脂膏,滥兴土 木,二十馀年不视朝,法纪弛矣。天下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 炽。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译文】从前的汉文帝是贤良的君主,贾谊还痛哭流涕地上疏言事。并不是因为 要求太高,而是因为汉文帝性格仁慈且近于柔弱,虽有爱护子民的美德,但还是 有很多懈怠荒废的政事,这是贾谊十分担心的。陛下天资英明果断,超过汉文帝 很多。然而汉文帝能展示他仁义宽恕的性格,节省费用爱护人民,使天下钱粮丰 富,百姓安乐,财物丰足。陛下则锐意精心治国时间不长,就被杂乱的念头牵引 而去,反而把刚毅圣明的本质误用了。以为人真的能够长生不老,而一味的玄修, 倾尽民脂民膏,滥兴土木工程,二十余年不临朝听政,法律纲纪已经废弛了。官 吏贪污骄横,百姓无法生活,水旱灾害经常发生,盗贼越来越盛。天下人因此在 陛下改元号之时都猜想:嘉靖就是说家家皆净而没有财物用度吧。 迩者,严嵩①罢相,世蕃 ②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焉。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相 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汉文帝远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 ③之所知也。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 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陛下误举,而诸臣误顺,无 一人为陛下正言焉。都俞吁咈之风,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然愧 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 【译文】近来,严嵩被罢免相位,严世蕃遭受极刑,勉强可以令人满意,一时之 间人称天下清明。然而严嵩罢相之后还像他未任相之前一样,世道并不十分清明, 比汉文帝时差太远了。天下人对您不满已经很久了,这内外臣工都知道。古代君 主有过失,依靠大臣扶正补救。现在竟然修建斋殿设坛祈祷,群臣竞相前来上香、 进献仙桃仙药,大家一同奉辞上表祝贺。陛下要建筑宫室,工部就极力经营;陛 下要寻取香料珍宝,户部就派人四下搜求。陛下做出错误举动,诸臣跟着错误地 顺从,没有一个人向陛下进直言。那种公开讨论对与错的风气,进献良言、防止 邪恶的行为,长久没有听到了,谄媚的风气太厉害啦。然而人们内心惭愧,心气 空虚,退下来在背后议论是非,欺君之罪到了怎样的地步!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责,皆所以 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一意玄修,是陛下之心惑也;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 也。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顾身家以保一官,多以欺败,以赃败,不
事事败,实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执陛下 二事不当之形迹,臆陛下千百事之尽然,陷陛下误终不复,诸臣之罪大矣。《记》 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此之谓也。 【译文】天下,是陛下的家,没有不顾自己家的人。内外大臣都有行政职责和进 言的责任,这些都是用来奠定陛下的家业使它像磐石一样稳固的人。一心一意学 道修行,是陛下的心受了迷惑,过分的苛刻武断,是陛下的情有了偏颇。然而说 陛下连家也不顾,合乎人情吗?臣子们往往为了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保住 自己的乌纱帽,大多因为欺诈、贪赃、荒废职务而坏事,实在有不能使陛下满意 的人。如果不是这样,是君主之心和臣下之心偶尔不相遇合造成的。拿着陛下 二件做得不当的事的行动迹象,就推测您千百件事都这样,害得您一直错到底 各位臣子的罪过太大了。《礼记》说“在上君主有疑心则百姓易迷惑(无所适从), 在下的人奸诈难知其心,则在上的君主就劳苦不堪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注:①严嵩:明朝奸臣,窃权谋利,卖国求荣。②世蕃:严嵩之子。③臣工:有 职务的臣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天下贯朽粟陈,民物康阜贯:串钱的绳子。 B.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直:通“值”,值得 C.水旱靡时,盗贼滋炽靡:无 D.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馁:空虚,心虚 【答案】B直:认为有理,认为正确。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今乃修斋建醮尔其无望乃父之志 C.无一人为陛下正言焉不足为外人道也 D.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答案】C都是介词,向、对(A代词,用在表时间的词后面,不译/定语 后置的标志,不译;B副词,表转折,竟然/代词,你的;D连词,表假设, 如果,假如/代词,代自己) 7.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部极力经营/取香觅 宝/户部差求四出。 B.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苭同辞表贺/建宫筑室/部极力经营取香觅 宝/户部差求四出。 C.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 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D.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査 觅宝/户部差求四 【答案】D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 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文帝本是贤主,能用他仁义宽恕的性格,节省费用爱护人民,使天下钱粮 丰富,但他仍然有很多懈怠荒废的政事,让贾谊很担心,于是贾谊痛哭流涕地上 疏陈事
事事败,实有不足以当陛下之心者。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执陛下一 二事不当之形迹,臆陛下千百事之尽然,陷陛下误终不复,诸臣之罪大矣。《记》 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此之谓也。 【译文】天下,是陛下的家,没有不顾自己家的人。内外大臣都有行政职责和进 言的责任,这些都是用来奠定陛下的家业使它像磐石一样稳固的人。一心一意学 道修行,是陛下的心受了迷惑,过分的苛刻武断,是陛下的情有了偏颇。然而说 陛下连家也不顾,合乎人情吗?臣子们往往为了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保住 自己的乌纱帽,大多因为欺诈、贪赃、荒废职务而坏事,实在有不能使陛下满意 的人。如果不是这样,是君主之心和臣下之心偶尔不相遇合造成的。拿着陛下一 二件做得不当的事的行动迹象,就推测您千百件事都这样,害得您一直错到底, 各位臣子的罪过太大了。《礼记》说“在上君主有疑心则百姓易迷惑(无所适从), 在下的人奸诈难知其心,则在上的君主就劳苦不堪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注:①严嵩:明朝奸臣,窃权谋利,卖国求荣。②世蕃:严嵩之子。③臣工:有 职务的臣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天下贯朽粟陈,民物康阜 贯:串钱的绳子。 B.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直:通“值”,值得 C.水旱靡时,盗贼滋炽 靡:无 D.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 馁:空虚,心虚 【答案】B 直:认为有理,认为正确。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今乃修斋建醮 尔其无望乃父之志 C.无一人为陛下正言焉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答案】C 都是介词,向、对 (A 代词,用在表时间的词后面,不译 / 定语 后置的标志,不译;B 副词,表转折,竟然 / 代词,你的;D 连词,表假设, 如果,假如 / 代词,代自己) 7.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 宝/户部差求四出。 B.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 宝/户部差求四出。 C.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 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D.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 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答案】D 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建宫筑室,工部极 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文帝本是贤主,能用他仁义宽恕的性格,节省费用爱护人民,使天下钱粮 丰富,但他仍然有很多懈怠荒废的政事,让贾谊很担心,于是贾谊痛哭流涕地上 疏陈事
B.嘉靖皇帝天资英明果断,超过汉文帝很多,所以他想通过修道练就长生不老 之术,不惜竭尽民脂民膏,导致老百姓都说:嘉靖嘉靖,就是家家干净。 C.海瑞认为,天下就是陛下的家,陛下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家,让内外大臣履行 职责,陛下也要和各位臣子和谐沟通。 D.海瑞在这篇疏文中,以满腔热血,拳拳赤心,大胆而直率地向嘉靖皇帝指出 心一意修道的弊端,希望皇帝的心不再迷惑,情不再偏颇。 【答案】B“嘉靖皇帝天资英明果断,超过汉文帝很多”只是海瑞对皇帝的溢 美之词,不能据此判断嘉靖皇帝超过汉文帝很多。且前后无因果关系。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3分) 译文:想要名副其实,也只有把职责委托群臣百官,使群臣百官竭尽他们的言说 罢了。(称:相称,相符合。责:职责,责任。“使尽言而已”的省略句式) (2)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焉。(3分) 译文:近来,严嵩被罢免相位,严世蕃遭受极刑,勉强可以令人满意,一时之间 人称天下清明。(迩,近来。极刑:作动词用,遭受极刑,处以极刑。差:勉强, 大体上。) (3)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4分) 译文:进献良言、防止邪恶的行为,长久没有听到了,谄媚的风气太厉害了。(善: 作名词用,良言。邈:久远。)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问题。(8分)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乔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 痛,坐羊皮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②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 (1)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分) 答 (2)结合全曲,简述渔父的形象特点。(4分) 解析乔吉是元代后期的杂剧作家和享有盛名的散曲家,他一生穷困潦倒,寄情 诗酒,其散曲多啸傲山水和青楼调笑之作,风格以清丽婉约见长,形式整饬,节 奏明快,讲究锻字炼句,雅俗并用,雅丽含蓄中蕴涵夭然质朴的韵味,但带有更 多的江湖游士气息。这首元曲写的是渔父垂钓的生活。前三句写景,色彩斑斓 接着描述自己的心态,表示失去了对仕途的兴趣,只一心想着泛舟江海。“卧御 榻弯的腿痛,坐羊皮惯得身轻”,描绘了两种不同生活的感受,褒扬了山野水上 生活的乐趣,贬抑宫廷生活的无益。最后一句“牵动一潭星”,尤为精彩,使人 联想到在晩秋的水面上,渔竿收放,泛起的涟漪,摇动潭面浮着星星倒影的景象 写得十分形象。曲中表现了隐逸者避世而又寂寞的内心矛盾,体现了雅俗兼至的 艺术特色。 答案(1)比喻,以胭脂来形容层林的红,以翡翠形容峰峦的绿,色彩鲜明, 相映成趣。讴歌山水的美丽,为弃官归隐作了铺垫。 (2)写出了江边垂钓的渔父形象。表现了渔父厌弃功名,乐于避世,悠游从容 流连山水的闲适之意
B.嘉靖皇帝天资英明果断,超过汉文帝很多,所以他想通过修道练就长生不老 之术,不惜竭尽民脂民膏,导致老百姓都说:嘉靖嘉靖,就是家家干净。 C.海瑞认为,天下就是陛下的家,陛下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家,让内外大臣履行 职责,陛下也要和各位臣子和谐沟通。 D.海瑞在这篇疏文中,以满腔热血,拳拳赤心,大胆而直率地向嘉靖皇帝指出 一心一意修道的弊端,希望皇帝的心不再迷惑,情不再偏颇。 【答案】B “嘉靖皇帝天资英明果断,超过汉文帝很多”只是海瑞对皇帝的溢 美之词,不能据此判断嘉靖皇帝超过汉文帝很多。且前后无因果关系。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3 分) 译文:想要名副其实,也只有把职责委托群臣百官,使群臣百官竭尽他们的言说 罢了。(称:相称,相符合。责:职责,责任。“使尽言而已”的省略句式) (2)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焉。(3 分) 译文:近来,严嵩被罢免相位,严世蕃遭受极刑,勉强可以令人满意,一时之间 人称天下清明。(迩,近来。极刑:作动词用,遭受极刑,处以极刑。差:勉强, 大体上。) (3)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4 分) 译文:进献良言、防止邪恶的行为,长久没有听到了,谄媚的风气太厉害了。(善: 作名词用,良言。邈:久远。)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的问题。(8 分)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乔 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①,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 痛,坐羊皮②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 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②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 (1)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曲,简述渔父的形象特点。(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乔吉是元代后期的杂剧作家和享有盛名的散曲家,他一生穷困潦倒,寄情 诗酒,其散曲多啸傲山水和青楼调笑之作,风格以清丽婉约见长,形式整饬,节 奏明快,讲究锻字炼句,雅俗并用,雅丽含蓄中蕴涵天然质朴的韵味,但带有更 多的江湖游士气息。这首元曲写的是渔父垂钓的生活。前三句写景,色彩斑斓。 接着描述自己的心态,表示失去了对仕途的兴趣,只一心想着泛舟江海。“卧御 榻弯的腿痛,坐羊皮惯得身轻”,描绘了两种不同生活的感受,褒扬了山野水上 生活的乐趣,贬抑宫廷生活的无益。最后一句“牵动一潭星”,尤为精彩,使人 联想到在晚秋的水面上,渔竿收放,泛起的涟漪,摇动潭面浮着星星倒影的景象, 写得十分形象。曲中表现了隐逸者避世而又寂寞的内心矛盾,体现了雅俗兼至的 艺术特色。 答案 (1)比喻,以胭脂来形容层林的红,以翡翠形容峰峦的绿,色彩鲜明, 相映成趣。讴歌山水的美丽,为弃官归隐作了铺垫。 (2)写出了江边垂钓的渔父形象。表现了渔父厌弃功名,乐于避世,悠游从容, 流连山水的闲适之意
11.古诗文默写。(5分) (1) ,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2)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 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于是废先王之道 隳名城, 杀豪杰。(贾谊《过秦论》) 答案:(1)薄雾浓云愁永昼玉枕纱厨(2)侵晓窥檐语(3)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四、现代文(论述类)阅读(10分,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 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并非欲成为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并非欲成为一画 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的“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 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 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做某种事情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 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情,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动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 类的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 的束缚。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也以为这种生活是 快乐的,也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 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 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 人也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的生活。道 家认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 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也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 人完全可以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 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 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 实在是他对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 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 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 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 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蒙头大睡不感兴趣,如叫他终日蒙 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 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 而闲人则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 显然是不容易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 在社会里,至少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些我们所不感觉兴趣的事。这 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觉兴趣,但也必须做之。社
11.古诗文默写。(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____________________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2)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 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隳名城, 杀豪杰。(贾谊《过秦论》) 答案:(1)薄雾浓云愁永昼 玉枕纱厨(2)侵晓窥檐语 (3)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四、现代文(论述类)阅读(10 分,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兴趣与人生 冯友兰 小孩子的游戏,最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在游戏中,小孩子做某种事,完全出于 他的兴趣。他可以写字,但并非欲成为一书家。他可以画画,但并非欲成为一画 家。他更非欲以写字或画画,得到所谓的“世间名利恭敬”。他写字或画画,完 全是无所为而为。他做某种事,完全是乘兴,他兴来则做,兴尽则止。所谓“行 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做某种事情皆是顺其自然,没有矫揉 造作,所以他做某种事情,是无所为而为,亦即无为。 小孩子时候的游戏,是人生活动中最快乐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这一 类的生活。道家以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这一类的生活者,乃因受社会中各种制度 的束缚。我们若能打破此种束缚,则此种生活即可得到。我们也以为这种生活是 快乐的,也可以说是理想的生活,但社会中各种制度的束缚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 这些束缚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为人的革命的勇气不够,而是因为有些社会制 度是任何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若打破这些,就取消了社会存在。社会若不能存在, 人也不能存在。就是说,若没有社会,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说快乐的生活。道 家认为,无为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是不错的。道家又以为,人在社会中,因受社 会制度的束缚,以致人不能完全有这种生活,这也是不错的。但道家因此即以为 人完全可以不要社会制度,以求完全有这种生活,这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办法,是 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说法,无论任何人总有他感兴趣的事。我们看见有些人于闲暇时,什么 事都不做,而蒙头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乱想,似乎是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而 实在是他对蒙头大睡,或胡思乱想,有很大的兴趣。既然任何人对于有些事总感 兴趣,如果任何人都照着他的兴趣去做,则任何人都过着最快乐的生活。“各得 其所”,真是再好没有的。或者可以问:如果人人都对于蒙头大睡感兴趣,如随 其兴趣,则都蒙头大睡去了,又有谁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岂不大家都要饿 死?道家于此可答:绝不会如此。有许多人对蒙头大睡不感兴趣,如叫他终日蒙 头大睡,他不但不以为乐,反以为苦。所以有些人要“消闲”。所以要消闲者, 即有些人有时感到闲得无聊不可耐,故需设法找点事做,将闲消去。忙人找闲, 而闲人则找忙,所以,虽任何人都随着他的兴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这是一个极端的说法。照这个极端的说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处。有些事 显然是不容易使人感兴趣的,如在矿井里做工等。然而这些事还不能没有人做。 在社会里,至少在有些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些我们所不感觉兴趣的事。这 些事大概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所以我们对于它虽不感觉兴趣,但也必须做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