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考前训练语文试卷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这川/提泪 什邡/牌垃 数典忘祖/数一数二 B.喳形/羁绊 缥缈/剽窃 模棱两可/装模作样 C.毆红/殷切 着凉/着迷 硕果累累/恶行累累 D.佣工/佣金 尽快/尽情 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甲型HINI流感与感冒类似,通过耳潘目染和空气传播,目前已使全球40多个国家和 p湖南省邵刚市隆回县公安局原政委,采取李代桃僵的办法,让自己的女儿项替别人, 地区1900多人受到感染。 从而获取贵州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 C.在季后赛对火箭队的首场比赛中,科比撞到姚明,肘击阿泰,他的动作之粗野简直 到达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 D.江丙坤向记者表示,马英九诚恳的慰留让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完成阶段性任务,他会 顾全大局,做正确决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写好高考作文,我们在平时就必须明确高考作文的能力要求。在下笔前,要注意 审清题目,明确写作的中心,切忌不要匆匆下笔,离题万里。 B.薄熙来之子薄瓜瓜目前当选“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同时当选的还有小提琴演奏 家陈美等。而孙继海、郑智等人虽获提名但最终未能当选。 C.不管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可信程度颇受怀疑,但总体来说,它还是收集并提供 了一批新旧富豪成长壮大的重要信息 D.美国计划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以防范伊朗等国可能发动的导弹袭击 这一计划遭到俄罗斯特别是国际社会的质疑 4.下列语句中,措辞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A.李老师,高三一年,你与我们同甘共苦共同努力,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B.小唏,你既然身体欠佳,那就干脆在宿舍妤好休息得了,我们会代你向老师请假的 C.青年朋友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让我们的青春更富有价值,让我们的青春飞扬 吧! D.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和平解决地区间冲突,反对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行 为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 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开元十年,三迁 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九龄既欣知己,亦 依附焉。 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山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2009 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考前训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汶.川/揾.泪 什邡./牌坊. 数.典忘祖/数.一数二 B.畸.形/羁.绊 缥.缈/剽.窃 模.棱两可/装模.作样 C.殷.红/殷.切 着.凉/着.迷 硕果累.累/恶行累.累 D.佣.工/佣.金 尽.快/尽.情 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甲型 HINI 流感与感冒类似,通过耳濡目染 ....和空气传播,目前已使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 地区 1900 多人受到感染。 B.湖南省邵刚市隆回县公安局原政委,采取李代桃僵 ....的办法,让自己的女儿顶替别人, 从而获取贵州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 C.在季后赛对火箭队的首场比赛中,科比撞到姚明,肘击阿泰,他的动作之粗野简直 到达令人叹为观止 ....的程度。 D.江丙坤向记者表示,马英九诚恳的慰留让他决定留下来继续完成阶段性任务,他会 “顾全大局 ....,做正确决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写好高考作文,我们在平时就必须明确高考作文的能力要求。在下笔前,要注意 审清题目,明确写作的中心,切忌不要匆匆下笔,离题万里。 B.薄熙来之子薄瓜瓜目前当选“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同时当选的还有小提琴演奏 家陈美等。而孙继海、郑智等人虽获提名但最终未能当选。 C.不管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可信程度颇受怀疑,但总体来说,它还是收集并提供 了一批新旧富豪成长壮大的重要信息。 D.美国计划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以防范伊朗等国可能发动的导弹袭击, 这一计划遭到俄罗斯特别是国际社会的质疑。 4.下列语句中,措辞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A.李老师,高三一年,你与我们同甘共苦共同努力,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B.小唏,你既然身体欠佳,那就干脆在宿舍好好休息得了,我们会代你向老师请假的。 C.青年朋友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让我们的青春更富有价值,让我们的青春飞扬 吧! D.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和平解决地区间冲突,反对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行 为。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 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开元十年,三迁 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九龄既欣知己,亦 依附焉。 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山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
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 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 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今登封霈泽,千载一遇。清流高品,不沐殊恩。胥吏末 班,先加章绂。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审筹之,无 贻后悔也。”说曰:“事已决矣,悠悠之谈,何足虑也!”竞不从。及制出,内外甚咎于 说。财御史中丞宝文映方知思户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恋以不平于说九龄复劝 说为惫说又不从其意无几,说果为融所劾,罢知政事,九龄亦改太常少卿,寻出为冀暂 刺史 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说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 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再迁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明年, 迁中书令,兼修国史。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琏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 请行朝典。九龄奏劾曰:“守琏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 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 误害忠良。”遂放归藩。 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 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 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故事皆搢笏于带,而后乘 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 初,九龄为相,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至是,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 令于朝堂决杀之。 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俄请归拜墓,固遇疾卒,年六十八,赠 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书王广州刺史王方庆 干:求 B.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但:但是 C.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贻:留下 D.故事皆搢笏于带 故事:旧例,成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叙为昭穆,尤亲重之 悠悠之谈,何足虑也 B.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 C.时张说为中书令 常荐九龄堪为学士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 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 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今登封霈泽,千载一遇。清流高品,不沐殊恩。胥吏末 班,先加章绂。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审筹之,无 贻后悔也。”说曰:“事已决矣,悠悠之谈,何足虑也!”竞不从。及制出,内外甚咎于 说。时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知田户之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亦以此不平于说九龄复劝 说为备说又不从其言无几,说果为融所劾,罢知政事,九龄亦改太常少卿,寻出为冀暂 刺史。 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说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 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再迁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明年, 迁中书令,兼修国史。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琏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 请行朝典。九龄奏劾曰:“守琏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 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 误害忠良。”遂放归藩。 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 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 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故事皆搢笏于带,而后乘 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 初,九龄为相,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至是,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 令于朝堂决杀之。 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俄请归拜墓,固遇疾卒,年六十八,赠 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 干:求 B.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 但:但是 C.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 贻:留下 D.故事..皆搢笏于带 故事:旧例,成法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叙为昭穆,尤亲重之. 悠悠之.谈,何足虑也 B.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 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 C.时张说为.中书令 常荐九龄堪为.学士
D.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 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 7.下列句子每三句编为一组,全都能表现张九龄有见识的一组是(3分) ①此子必能致远②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③守琏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 ④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⑤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⑥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 御史 A.①③④B.②④⑤C.②③⑥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九龄年幼的时候就聪明过人,十三岁的时候就因为文章写得好而得到了广州刺史 王方庆的高度赞赏,王方庆预言他今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B.开元十三年,皇帝东巡,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张说有权决定侍从皇帝登山的官员, 他于是借机提拔了自己亲信的官员,张九龄给他提出建议,结果未被采纳。 C.张说掌管集贤院事的时候,常常推荐张九龄,认为他才能卓著,可以担任集贤院学 士,皇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当时就同意任命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 D.李林甫自己不学无术,因为妒忌张九龄的才能,所以用牛仙客的事情设计陷害他 结果张九龄上当,被罢免了知政事的职务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为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 时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知田户之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亦以此不平于说九龄复劝说 为备说又不从其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 ②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卜算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①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借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①蝶衣:花瓣像蝴蝶的翅膀。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花的“巧”和“繁”的呢?(3分) (2)上阕说“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却说“道是天公果惜花”,这是否矛盾?请简析之。(4 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诗经·卫 风·氓》)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 过 (李白《蜀 道难》) (3),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 杯 (杜甫《登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D.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 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 7.下列句子每三句编为一组,全都能表现张九龄有见识的一组是 (3 分) ①此子必能致远 ②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 ③守琏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 ④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 ⑤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 ⑥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 御史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九龄年幼的时候就聪明过人,十三岁的时候就因为文章写得好而得到了广州刺史 王方庆的高度赞赏,王方庆预言他今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B.开元十三年,皇帝东巡,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张说有权决定侍从皇帝登山的官员, 他于是借机提拔了自己亲信的官员,张九龄给他提出建议,结果未被采纳。 C.张说掌管集贤院事的时候,常常推荐张九龄,认为他才能卓著,可以担任集贤院学 士,皇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当时就同意任命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 D.李林甫自己不学无术,因为妒忌张九龄的才能,所以用牛仙客的事情设计陷害他, 结果张九龄上当,被罢免了知政事的职务。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为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 分) 时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知田户之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亦以此不平于说九龄复劝说 为备说又不从其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 ②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卜算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①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①蝶衣:花瓣像蝴蝶的翅膀。 (1)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花的“巧”和“繁”的呢?(3 分) (2)上阕说“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却说“道是天公果惜花”,这是否矛盾?请简析之。(4 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诗经·卫 风·氓》) (2) 上 有 六 龙 回 日 之 高 标 , 。 黄 鹤 之 飞 尚 不 得 过 , 。 (李白《蜀 道难》)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 杯。 (杜甫《登 高》)
(4)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定乎内外之 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己矣。(庄子《逍遥游》) 三、本大题四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节选)冯友兰 中国哲学的历史中有个主流,可以叫做中国哲学的精神。为了了解这个精神,必须首先 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 有各种的人。对于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可能有的最高的成就。例如从事于实际政 治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大政治家。从事于艺术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 为大艺术家。人有各种,但各种的人都是人,专就一个人是人说,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 为什么呢?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 问题就在于,人如欲得到这个同一,是不是必须离开社会,或甚至必须否定“生”? 照某些晢学家说,这是必须的。佛家就说,生就是人生的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肉 体是灵魂的监狱。有些道家的人“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疴溃痈”。这都是以为,欲得 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 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 道德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 宗教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 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 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错得很。 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从表 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 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 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 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 也是入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以及耶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 畴中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是如此。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 的人大加嘲笑,原因就在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己,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专就中国哲学中主 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 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 前。”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 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 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 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 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选自《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按正确选项给分,多选不 给分) 12.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相符合的两项是(5分) A.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必须先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解决了的问题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4)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 ,定乎内外之 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己矣。(庄子《逍遥游》) 三、本大题四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节选) 冯友兰 中国哲学的历史中有个主流,可以叫做中国哲学的精神。为了了解这个精神,必须首先 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 有各种的人。对于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可能有的最高的成就。例如从事于实际政 治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大政治家。从事于艺术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 为大艺术家。人有各种,但各种的人都是人,专就一个人是人说,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 为什么呢?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问题就在于,人如欲得到这个同一,是不是必须离开社会,或甚至必须否定“生”? 照某些哲学家说,这是必须的。佛家就说,生就是人生的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肉 体是灵魂的监狱。有些道家的人“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疴溃痈”。这都是以为,欲得 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 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 道德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 宗教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 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 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错得很。 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从表 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 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 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 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 也是入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以及耶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 畴中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是如此。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 的人大加嘲笑,原因就在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已,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专就中国哲学中主 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 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 前。”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 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 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 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 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选自《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按正确选项给分,多选不 给分) 12.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相符合的两项是(5 分) A.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必须先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解决了的问题
B.中国的佛家、道家和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人如欲与宇宙同一必须否定生 C.作者认为,出世的哲学太理想主义,无实用:而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 D.有许多人说,中国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这是从表面上看所得出的结论 在古代,孔子被道家的人嘲笑,原因在于孔子是儒家所谓的圣人 专就主要传统说,中国哲学既不只是入世的,也不只是出世的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符合“出世的哲学”的一项是(3分) A.看破红尘B.生亦何欢 C.弃圣绝智D.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14.在文中,“入世的哲学”关注哪些内容?(3分) 15.根据原文,中国哲学的主流认为人欲成为“圣人”,是否“必须离开社会,或甚至必须 否定‘生’”?为什么?(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隔壁的樱花 第广龙 早晨,阳光新鲜,又经历了一场夜里的细雨,道路隐约湿痕,尘土安静着,我有了走走 的心情,我去看樱花。 樱花就在隔壁的院子里,开了快三天了。听说了,我却没有过去。当时想过,仅仅想过 了而已,身子还是不动弹。不是远,不是被谁拦挡,隔一堵墙,铁门大开着,抬脚就到,就 几步路。要是在这边院子里,我来回走,停一下,就把樱花看了。一定天天看,一直看到樱 花谢落。就因为要到另一个院子里去,我就耽误了看樱花。 似乎,专门看樱花,是很奢侈的。似乎,到另一个院子看樱花,也是一个决定,而我不 愿轻易做一个这样的决定。 我已经看到这一排樱花树了,大约有五六十株,生长在道路两旁,树冠上全是盛大的樱 花。看过去,满眼樱花。我站在一株樱花树下,仔细看,层层花瓣,紧凑,肉质,娇弱,簇 拥着张开,红白相间的颜色,很热烈。我嗅到了花香,也是浓郁的,很快充满了我的鼻腔 我马上就联想到,这是日本的樱花,这是来自另一个国度的树种。我看到法国梧桐,我 就不会这么联想,即使名字前面缀了法国两个字。这也有些奇怪。大概,樱花留给我的印象 太深了吧。大概,我的头脑中,留存了太多和樱花相关的信息,历史的,憾情的,让我无法 把它当成纯粹的树木来看待。但它的确是树木,春天开花的树木 而且,我迟了几天才来看樱花,却与这些无关。只是与隔了一堵墙有关。就这么简单 我说的院子,不是过去的那种院子,土墙,平房,安静的门环,或者一户人家,或者十 户二十户人家,不是的。这样的院子,在家乡,在我小时候,是住过的。如今,已经越来越 少了。我说的院子,大的名字,应该叫小区,里头是楼房,高层的,多层的,人们一层一层 地,居住在高处。我就住在六层,上下一次,腿脚酸困。住在楼上,身体不接地,对于季节, 对于风雨变化的感知,是麻木的,迟钝的。人和人相互也陌生。我对门住着谁,我不知道, 只在恰巧一起进各自的门出各自的门时,会点一下头。和院子里的其他人,更谈不上交往。 但我熟悉院子里的各种树木。我楼下栽种的三棵法国梧桐,我每天都在窗户前看一阵子。 从第一片叶子萌芽,到最后一片叶子凋零,我都亲眼见证。我平时出门旱,会像一头动物 在这棵树下站一会儿,把那棵树身摸一摸。我喜欢树,树木在春天生长,在冬天睡眠,都被 我关心。似乎,这些树木跟我有血缘关系。 我是外来的,从很远的地方,到这座城市谋生。我曾经因为饥饿睡在床上两天不起来, 如今依然不断遭遇白眼和欺骗,生活的不安和紧张,一直伴随着我。我要过上幸福日子,可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B.中国的佛家、道家和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人如欲与宇宙同一必须否定生。 C.作者认为,出世的哲学太理想主义,无实用;而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 D.有许多人说,中国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这是从表面上看所得出的结论。 E.在古代,孔子被道家的人嘲笑,原因在于孔子是儒家所谓的圣人。 F.专就主要传统说,中国哲学既不只是入世的,也不只是出世的。 1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符合“出世的哲学”的一项是(3 分) A.看破红尘 B.生亦何欢 C.弃圣绝智 D.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14.在文中,“入世的哲学”关注哪些内容?(3 分) 15.根据原文,中国哲学的主流认为人欲成为“圣人”,是否“必须离开社会,或甚至必须 否定‘生’”?为什么?(5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隔壁的樱花 第广龙 早晨,阳光新鲜,又经历了一场夜里的细雨,道路隐约湿痕,尘土安静着,我有了走走 的心情,我去看樱花。 樱花就在隔壁的院子里,开了快三天了。听说了,我却没有过去。当时想过,仅仅想过 了而已,身子还是不动弹。不是远,不是被谁拦挡,隔一堵墙,铁门大开着,抬脚就到,就 几步路。要是在这边院子里,我来回走,停一下,就把樱花看了。一定天天看,一直看到樱 花谢落。就因为要到另一个院子里去,我就耽误了看樱花。 似乎,专门看樱花,是很奢侈的。似乎,到另一个院子看樱花,也是一个决定,而我不 愿轻易做一个这样的决定。 我已经看到这一排樱花树了,大约有五六十株,生长在道路两旁,树冠上全是盛大的樱 花。看过去,满眼樱花。我站在一株樱花树下,仔细看,层层花瓣,紧凑,肉质,娇弱,簇 拥着张开,红白相间的颜色,很热烈。我嗅到了花香,也是浓郁的,很快充满了我的鼻腔。 我马上就联想到,这是日本的樱花,这是来自另一个国度的树种。我看到法国梧桐,我 就不会这么联想,即使名字前面缀了法国两个字。这也有些奇怪。大概,樱花留给我的印象 太深了吧。大概,我的头脑中,留存了太多和樱花相关的信息,历史的,憾情的,让我无法 把它当成纯粹的树木来看待。但它的确是树木,春天开花的树木。 而且,我迟了几天才来看樱花,却与这些无关。只是与隔了一堵墙有关。就这么简单。 我说的院子,不是过去的那种院子,土墙,平房,安静的门环,或者一户人家,或者十 户二十户人家,不是的。这样的院子,在家乡,在我小时候,是住过的。如今,已经越来越 少了。我说的院子,大的名字,应该叫小区,里头是楼房,高层的,多层的,人们一层一层 地,居住在高处。我就住在六层,上下一次,腿脚酸困。住在楼上,身体不接地,对于季节, 对于风雨变化的感知,是麻木的,迟钝的。人和人相互也陌生。我对门住着谁,我不知道, 只在恰巧一起进各自的门出各自的门时,会点一下头。和院子里的其他人,更谈不上交往。 但我熟悉院子里的各种树木。我楼下栽种的三棵法国梧桐,我每天都在窗户前看一阵子。 从第一片叶子萌芽,到最后一片叶子凋零,我都亲眼见证。我平时出门旱,会像一头动物, 在这棵树下站一会儿,把那棵树身摸一摸。我喜欢树,树木在春天生长,在冬天睡眠,都被 我关心。似乎,这些树木跟我有血缘关系。 我是外来的,从很远的地方,到这座城市谋生。我曾经因为饥饿睡在床上两天不起来, 如今依然不断遭遇白眼和欺骗,生活的不安和紧张,一直伴随着我。我要过上幸福日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