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综合测试 语文卷1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馈赠/溃疡朔风/追本溯源跻身/侪辈拾遗/拾级而上 B.创伤/悲怆弹劾/言简意赅楔子/挈带拓片/落拓不羁 C.桔梗/拮据哽咽/如鲠在喉扉页/芳菲隽永/隽语箴言 D.狡谲/矫饰斟酌/媒妁之言巨擘/糟粕晕车/月晕而风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交通事故率之高是多年顽疾,每年悄然湮灭在车轮下的生命通过数据核实,令 人毛骨耸然。交通事故得不到遏制,无疑是对创造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严重背叛 B.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偏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C.卫生、气象、安监等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出现气候、气压明显变化等异常情况, 要及时提醒公众注意防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D.作为岛内普通民众而言,当务之急是要让视线尽快离开那些只能给自己平添烦恼的 东西,好好规划一下在物价全面上涨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能生活得好一些。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西方国家元首习惯在圣诞新年期间对国民讲话,祝愿来年顺利。不过,在春节这个 中国的新年节日,他们同样会向华人拜年 ②假使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以传播真实信息为 那么,现在许多图书产 品不是炒作过度,而是不足 ③“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宋代诗人翁森的诗句 描绘了 仙居旅游业的今天和未来 专程 要义 恰当 诚 要义 恰巧 C.专程 恰巧 D.专诚 要旨 恰当
2009 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综合测试 语文卷 1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馈赠/溃疡 朔风/追本溯源 跻身/侪辈 拾遗/拾级而上 B.创伤/悲怆 弹劾/言简意赅 楔子/挈带 拓片/落拓不羁 C.桔梗/拮据 哽咽/如鲠在喉 扉页/芳菲 隽永/隽语箴言 D.狡谲/矫饰 斟酌/媒妁之言 巨擘/糟粕 晕车/月晕而风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中国交通事故率之高是多年顽疾,每年悄然湮灭在车轮下的生命通过数据核实,令 人毛骨耸然。交通事故得不到遏制,无疑是对创造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严重背叛。 B.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偏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C.卫生、气象、安监等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出现气候、气压明显变化等异常情况, 要及时提醒公众注意防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D.作为岛内普通民众而言,当务之急是要让视线尽快离开那些只能给自己平添烦恼的 东西,好好规划一下在物价全面上涨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能生活得好一些。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西方国家元首习惯在圣诞新年期间对国民讲话,祝愿来年顺利。不过,在春节这个 中国的新年节日,他们同样会 向华人拜年。 ②假使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以传播真实信息为 ,那么,现在许多图书产 品不是炒作过度,而是不足。 ③“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宋代诗人翁森的诗句, 描绘了 仙居旅游业的今天和未来。 A.专程 要义 恰当 B.专 诚 要义 恰巧 C.专程 要旨 恰巧 D.专诚 要旨 恰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 两者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B.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 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一一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C.08北京奥运赛场捷报频传,中国运动员不孚众望,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争金夺银, 勇破世界纪录,而且在一些以往不占优势的项目上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D.美国总统大选之战飞短流长,真假难辨,电视和报章杂志给奥巴马贴上了“社会精 英、政治激进分子”、“地下穆斯林”等各种标签,把他变成了一个丑闻缠身的人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取得进展,也为修复当前中法关系,法方应该重视和正视中 方所阐述的立场和关切,采取正确的行动来为中法关系的改善和中欧关系的发展做出重要努 力 B.早在孟买遭袭击前,负责国内安全事务的帕蒂尔就因印度遭遇的一系列恐怖袭击而 备受指责,他的辞职早就在政治圈内人士预料之中。 C.“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 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中国的文化影响从很早以前就扩展到了亚洲其它地方和全世界,中国在文化影响方 面并不缺乏软实力储备,中国不需要付出太大努力来唤醒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人为什么需要信仰? 何光沪 (1)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即狭义的而不是广义的理性。这种被 国人视为“正常”的理智有三大特点:一,只从感观或直接的经验出发一一所以不考虑看不 见的东西:二,只从眼前或短期的算计出发一一所以不考虑长远的事情:三,只从自己或小 我的利益出发一一所以不考虑他人或整体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 关系 (2)这正是无数的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的道德腐败在人心深处的根源—一偏向 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 (3)人类本性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和爱心,恰恰都超出了直接 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涉及大我 超验和永恒,因此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于狭隘理智的信仰!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 两者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B.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地勤劳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 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由他主编的《李商隐诗选浅释》日前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C.08 北京奥运赛场捷报频传,中国运动员不孚众望,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争金夺银, 勇破世界纪录,而且在一些以往不占优势的项目上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D.美国总统大选之战飞短流长,真假难辨,电视和报章杂志给奥巴马贴上了“社会精 英、政治激进分子”、“地下穆斯林”等各种标签,把他变成了一个丑闻缠身的人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取得进展,也为修复当前中法关系,法方应该重视和正视中 方所阐述的立场和关切,采取正确的行动来为中法关系的改善和中欧关系的发展做出重要努 力。 B.早在孟买遭袭击前,负责国内安全事务的帕蒂尔就因印度遭遇的一系列恐怖袭击而 备受指责,他的辞职早就在政治圈内人士预料之中。 C.“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 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中国的文化影响从很早以前就扩展到了亚洲其它地方和全世界,中国在文化影响方 面并不缺乏软实力储备,中国不需要付出太大努力来唤醒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人为什么需要信仰? 何光沪 ⑴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即狭义的而不是广义的理性。这种被 国人视为“正常”的理智有三大特点:一,只从感观或直接的经验出发——所以不考虑看不 见的东西;二,只从眼前或短期的算计出发——所以不考虑长远的事情;三,只从自己或小 我的利益出发——所以不考虑他人或整体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 关系。 ⑵这正是无数的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的道德腐败在人心深处的根源——偏向 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 ⑶人类本性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和爱心,恰恰都超出了直接 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涉及大我、 超验和永恒,因此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于狭隘理智的信仰!
(4)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 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 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 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 也许就会出事。” (5)前几天《检察日报》报道,一位清洁工人拾到几千元钱上交之后,因为付不起孩子 的学费而向亲戚朋友借钱,那些本来真心答应过帮忙的亲友,却都翻了脸,认为拾金不昧再 来借钱也是“有毛病”! 6)正如在一个遍地垃圾的地方,要坚持不扔垃圾是很难的,在好行为被视为“不正常” 的环境下,要坚持与“常人”不同的好行为也很难。 (7)要把全国变成一个使人不忍心“扔垃圾”的地方,就要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 方面,道德的最低要求应与法律连接(如在一些西方国家,“见死不救”属于犯法);另 方面,道德的最高境界则与信仰相关(传统文明基本如此,但在现代,宗教“修行”只属自 (8)前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净化,需要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而这类 法治原则的确立,又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可以说,中国精神的重构,关键在政治改革, 基础在人心提升。 (⑨)后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提升,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而且需要精神信仰的指引。 依靠“他律”的法律尚且需要某种信仰(对法律原则的内心服膺),依靠“自律”的道德就更 是如此了。因为人心的自我约束常常软弱无力,在传统礼俗衰亡而法治观念薄弱的条件下 “人心惟危”的状况必然出现。 0中国人自古信天。作为信仰对象的“天”,乃是殷人所称的“上帝”或“帝”、周 人所称的“天帝”或“天”、历代所称的“天道”或“天理”最流行的通称。 D考虑到古人所谓“天理”对“良心”的指引,考虑到今人所见“无法”与“无天” 的关联,结论就只能是:信仰的超越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 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 D最近我遇见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他看到云南边远乡村的儿童没有小学,毅然离 开居住了十几年的美国,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 地方,他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 这一切,除了在那个不通公路的边远乡间,无人知晓,因为他自己不要传扬。我想,世俗的 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3我想,这个人已经向我们回答了,人类的历史已经向我们回答了,当代的生活已经 向我们回答了一一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选自2008年11月17日“浙江在线”, 有删改)
⑷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 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 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 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 也许就会出事。” ⑸前几天《检察日报》报道,一位清洁工人拾到几千元钱上交之后,因为付不起孩子 的学费而向亲戚朋友借钱,那些本来真心答应过帮忙的亲友,却都翻了脸,认为拾金不昧再 来借钱也是“有毛病”! ⑹正如在一个遍地垃圾的地方,要坚持不扔垃圾是很难的,在好行为被视为“不正常” 的环境下,要坚持与“常人”不同的好行为也很难。 ⑺要把全国变成一个使人不忍心“扔垃圾”的地方,就要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 一方面,道德的最低要求应与法律连接(如在一些西方国家,“见死不救”属于犯法);另一 方面,道德的最高境界则与信仰相关(传统文明基本如此,但在现代,宗教“修行”只属自 愿)。 ⑻前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净化,需要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而这类 法治原则的确立,又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可以说,中国精神的重构,关键在政治改革, 基础在人心提升。 ⑼后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提升,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而且需要精神信仰的指引。 依靠“他律”的法律尚且需要某种信仰(对法律原则的内心服膺),依靠“自律”的道德就更 是如此了。因为人心的自我约束常常软弱无力,在传统礼俗衰亡而法治观念薄弱的条件下, “人心惟危”的状况必然出现。 ⑽中国人自古信天。作为信仰对象的“天”,乃是殷人所称的“上帝”或“帝”、周 人所称的“天帝”或“天”、历代所称的“天道”或“天理”最流行的通称。 ⑾考虑到古人所谓“天理”对“良心”的指引,考虑到今人所见“无法”与“无天” 的关联,结论就只能是:信仰的超越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 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 ⑿最近我遇见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他看到云南边远乡村的儿童没有小学,毅然离 开居住了十几年的美国,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 地方,他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 这一切,除了在那个不通公路的边远乡间,无人知晓,因为他自己不要传扬。我想,世俗的 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⒀我想,这个人已经向我们回答了,人类的历史已经向我们回答了,当代的生活已经 向我们回答了——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选自 2008 年 11 月 17 日“浙江在线”, 有删改)
6.第6段中“正如在一个遍地垃圾的地方,要坚持不扔垃圾是很难的”,结合全文内 容,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由于我们的人心太长时间片面地偏向广义的理性,要坚持与“常人”不同的好行为 很难 B.只要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就能把全国变成一个使人不忍心“扔垃圾”的地方。 C.在好行为被视为“不正常”环境下,良知、正义和爱心就会被误解。 D.在一个长时间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 的爱心的畸形环境下,人们往往会受到不良影响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中所说的“中国人需要的信仰”的一项是 A.人类本性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和爱心 B.这种信仰超越于狭隘理智一一超出了直接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 C.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涉及大我、超验和永恒。 D.信仰可以是多元的,人们可以信“天”,也可以信“宗教”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直接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是“狭义的理性”的三大特点 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这是 产生道德腐败的根源。 C.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既要将道德的要求应与法律连接起来,又要使人们通过 信仰来达到道德境界。 D.纵观古今,结论就是:信仰的超越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 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 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 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 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 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 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相,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 召补京兆府功曹
6.第 6 段中“正如在一个遍地垃圾的地方,要坚持不扔垃圾是很难的”,结合全文内 容,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我们的人心太长时间片面地偏向广义的理性,要坚持与“常人”不同的好行为 很难。 B.只要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就能把全国变成一个使人不忍心“扔垃圾”的地方。 C.在好行为被视为“不正常”环境下,良知、正义和爱心就会被误解。 D.在一个长时间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 的爱心的畸形环境下,人们往往会受到不良影响。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中所说的“中国人需要的信仰”的一项是 ( ) A.人类本性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和爱心。 B.这种信仰超越于狭隘理智——超出了直接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 C.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涉及大我、超验和永恒。 D.信仰可以是多元的,人们可以信“天”,也可以信“宗教”。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直接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是“狭义的理性”的三大特点。 B.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这是 产生道德腐败的根源。 C.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既要将道德的要求应与法律连接起来,又要使人们通过 信仰来达到道德境界。 D.纵观古今,结论就是:信仰的超越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 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 三、(12 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 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 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 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 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 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 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 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 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 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 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 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 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来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 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玄宗奇之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 B.儿女饿殍者数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C.乃溯沿湘流 必以长安君为质 兵乃出 D.时琯为宰相 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1.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②甫自京师宵遁 赴河西 ③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④自负薪采相,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 不得食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 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 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 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 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 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 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来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 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 妙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玄宗奇之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 曹 B.儿女饿殍者数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C.乃溯沿湘流 必以长安君为质, 兵乃出 D.时琯为宰相 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11.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 ( )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②甫自京师宵遁 赴河西 ③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④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 不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