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中学2009届高三二诊模拟试题 语文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 出后用2B铅笔规范的填写在机读卡上。 第I卷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中肯/中意穿着/歪打正着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创伤/重创桂冠/弹冠相庆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涤纶/羽扇纶巾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寒舍/退避三舍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国庆节到来的前一周,市旅游局大力加强了本市旅游市场的整顿,很多涉旅单位积极配合,服务质 量大为改观;但作为本市影响较大的酒店,你们店的表现差强人意 B.数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把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心空前地凝聚在一起,华夏儿女风雨同舟, 共赴危难;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得到空前的弘扬和光大 C.科学家借助卫星图像证实,位于南极洲西部地区的威尔金斯冰架突然崩裂,一块面积相当于7个美 国纽约曼哈顿区的40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科学家解释说,气候变暖首当其冲。 D.“水立方”这座由港澳台同胞等捐助的现代水乐园,已被英美建筑师评为“21世纪十大现代建筑之一” 外表美轮美奂,内部更是处处体现高新技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年8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 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B.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政府政策调整的力 度和广度,不仅符合而且超过了市场预期。 C.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民族 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D.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壮大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和解放农村 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牛肉为何不是那个味?近来,工商部门调查发现,热销的“张飞牛肉”原是将牛肉打碎、重新粘合、 压制,“注射”植物蛋白并加人了添加剂的“打针”重组牛肉 B.于是,人与兽的根本不同就在于,人可以用精神疗救肉体;也可以用精神的记述—一书籍,拓展延续 生命的疆域,使生命不朽。 C.乐山大佛前迎“祥云”,武侯祠前传火炬,天府广场展“蜀韵”……8月2日,北京奥运圣火“祥云” 抵达成都,将在巴蜀大地展开传递 D.火星上有水,终于有了直接的“目击证据”。科学家近日证实,美国宇航局“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 极地发现了水冰(探测器发回的两张照片清晰地留下了火星存在水冰的直接证据)。 4、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 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风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B.《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西蜀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是西蜀诸葛亮。 C.《欧也妮·葛朗台》中,到密室中拿一把金路易送给欧也妮的情节表现了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另一个侧 面:狡诈。 D.《老人与海》中,老人尽管最终是失败了,但他亳不退缩,敢于斗争,充分享受到胜利者的欢乐,体
四川省绵阳中学 2009 届高三二诊模拟试题 语 文 本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 出后用 2B 铅笔规范的填写在机读卡上。 第Ⅰ卷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中.肯/中.意 穿着./歪打正着. 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创.伤/重创. 桂冠./弹冠.相庆 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供.稿/供.应 涤纶./羽扇纶.巾 厚古薄.今/日薄.西山 D.解.数/解.读 寒舍./退避三舍. 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国庆节到来的前一周,市旅游局大力加强了本市旅游市场的整顿,很多涉旅单位积极配合,服务质 量大为改观;但作为本市影响较大的酒店,你们店的表现差强人意 ....。 B.数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把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心空前地凝聚在一起,华夏儿女风雨同舟 ...., 共赴危难;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得到空前的弘扬和光大。 C.科学家借助卫星图像证实,位于南极洲西部地区的威尔金斯冰架突然崩裂,一块面积相当于 7 个美 国纽约曼哈顿区的 400 多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科学家解释说,气候变暖首当其冲 ....。 D.“水立方”这座由港澳台同胞等捐助的现代水乐园,已被英美建筑师评为“21 世纪十大现代建筑之一”, 外表美轮美奂 ....,内部更是处处体现高新技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 年 8 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 100 多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 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B.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政府政策调整的力 度和广度,不仅符合而且超过了市场预期。 C.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民族 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 D.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壮大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和解放农村 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牛肉为何不是那个味?近来,工商部门调查发现,热销的“张飞牛肉”原是将牛肉打碎、重新粘合、 压制,“注射”植物蛋白并加人了添加剂的“打针”重组牛肉。 B.于是,人与兽的根本不同就在于,人可以用精神疗救肉体;也可以用精神的记述——书籍,拓展延续 生命的疆域,使生命不朽。 C.乐山大佛前迎“祥云”,武侯祠前传火炬,天府广场展“蜀韵”……8 月 2 日,北京奥运圣火“祥云” 抵达成都,将在巴蜀大地展开传递。 D.火星上有水,终于有了直接的“目击证据”。科学家近日证实,美国宇航局“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 极地发现了水冰(探测器发回的两张照片清晰地留下了火星存在水冰的直接证据)。 4、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3 分) ( )( ) A.《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 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风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B.《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西蜀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是西蜀诸葛亮。 C.《欧也妮•葛朗台》中,到密室中拿一把金路易送给欧也妮的情节表现了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另一个侧 面:狡诈。 D.《老人与海》中,老人尽管最终是失败了,但他毫不退缩,敢于斗争,充分享受到胜利者的欢乐,体
现出人的尊严。 《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诗集,诗歌形式自由活泼、风格雄奇壮美,具有瑰丽的浪漫色彩,《炉中煤》 《天上的街市》等均是其中的名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从仿真到逼真:转瞬显现导演创意 ①数千白衣武者将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整齐划一:2008个长衣武士击缶传歌,通过拍击精准地显示着 倒计时: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快速排列变化出不同字体的“和” ·在总计两万人的表演现场,每0.04秒 就会发出一个动作指挥口令。当你被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些精彩表演深深感染时,也许不知道,在张艺谋等 导演背后还有个“科技参谋”——“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简称“仿真编排系统”), 它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②“导演只要说出自己创意,科研人员将具体参数输入系统,电脑上就会呈现出和真人表演同样逼真的 效果。它还能实时漫游,也就是说能展示任意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帮助导演随时调整预案。”该项目负责 人,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丁刚毅介绍说,这次表演全面系统地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如果靠想 象或真人反复排练来调整表演方案,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 ③系统用途之一是智能化确定参演人数,在此之前,由于排练等动态复杂因素,没人能说出一个方案需 要多少人,导演们也常为此争执,现在用软件一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星光”表演中,导演最初 估计要5000人,计算机根据衣服、人体厚度、图形范围、人与人间距等各种因素,进行智能填充及分布, 得出最优方案,建议2369人参演。起初,大家对这套系统还不太信任,排练击缶时找来800人现场排练, 结果发现和计算机的结果几乎没有出入 ④最令人惊叹的是,开幕式击缶和活字印刷表演如何让上千名表演者的动作如同机器一样准确无误,毫 厘不差?科研人员张龙飞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每个演员都有制胜法宝——一张口令表。系统通过自动化确定 演员站位,给每个人设定坐标并分区编号,电脑根据站位数据确定灯光动画效果,同时,根据呈现出的三维 效果视频,自动化分配各个站位的演员动作,每0.5秒出一张数据图,演员只要拿着动作口令表,在指定时 间内完成自己的动作就行了。 ⑤导演想法多,创意新,还随时变化,作为“技术参谋”,这套系统实现了全程贴身服务。仿真编排系 统还能通过实时捕捉采集动作,实现大规模群体表演动作预演和多媒体交互指挥,并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实 现演出流程、演出人员、服装道具、实施进度管理和参演团队集结调度等。这些技术都成功地应用于彩排指 挥、2016人太极表演、万人代表团入场仿真等重要环节。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张和平曾感慨:“这就是科技 奥运!” ⑥“该仿真系统能够把一个模糊创意变成可操作、可执行的方案,把创意、排练方案、呈现形式甚至服 装道具等信息管理都融合在一起,利用平台系统综合考虑解决。”丁刚毅说。这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应用 仿真技术解决大规模的广场文艺演出,实现了硬件软件与导演创作规律融合。通过这次尝试摸索出大型文艺 演出导演创意编排的技术需求,利用人群仿真,探索开发出能实时渲染的仿真系统,同时还形成了奥运会后 续大型文艺表演管理指挥的技术原型系统。 ⑦谈到应用前景,丁刚毅非常乐观:“除了大型文艺表演,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动画制作、影视特效、 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据他透露,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系统可以实现3万人的实时模拟,以后计划实 现到10万人的规模。除了服务于奥运会,这套系统还可以在重大广场仪式活动及今后实战演习、反恐等领 域中使用 (选自《科技日报》2008年8月20日) 5.以下对“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能够智能化确定参演人数,自动化确定演员站位和自动化分配各站位的演员动作。 B.它能够通过实时捕捉采集动作、实现大规模群体表演动作预演和多媒体交互指挥。 C.它充分利用了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从演出流程、演出人员到服装道具、实施进度管理以及参演团队 集结调度,等等。 D.它能实时漫游,即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可展示真人排练的任意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帮助导 演随时调整预案 6.下列各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全面系统地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并没有靠想象或采用真人反复排练 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
现出人的尊严。 E.《女神》是郭沫若的代表诗集,诗歌形式自由活泼、风格雄奇壮美,具有瑰丽的浪漫色彩,《炉中煤》 《天上的街市》等均是其中的名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从仿真到逼真:转瞬显现导演创意 陈 磊 ①数千白衣武者将太极拳打得行云流水,整齐划一;2008 个长衣武士击缶传歌,通过拍击精准地显示着 倒计时;897 块活字印刷字盘快速排列变化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在总计两万人的表演现场,每 0.04 秒 就会发出一个动作指挥口令。当你被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些精彩表演深深感染时,也许不知道,在张艺谋等 导演背后还有个“科技参谋”——“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简称“仿真编排系统”), 它实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②“导演只要说出自己创意,科研人员将具体参数输入系统,电脑上就会呈现出和真人表演同样逼真的 效果。它还能实时漫游,也就是说能展示任意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帮助导演随时调整预案。”该项目负责 人,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丁刚毅介绍说,这次表演全面系统地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如果靠想 象或真人反复排练来调整表演方案,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 ③系统用途之一是智能化确定参演人数,在此之前,由于排练等动态复杂因素,没人能说出一个方案需 要多少人,导演们也常为此争执,现在用软件一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星光”表演中,导演最初 估计要 5000 人,计算机根据衣服、人体厚度、图形范围、人与人间距等各种因素,进行智能填充及分布, 得出最优方案,建议 2369 人参演。起初,大家对这套系统还不太信任,排练击缶时找来 800 人现场排练, 结果发现和计算机的结果几乎没有出入。 ④最令人惊叹的是,开幕式击缶和活字印刷表演如何让上千名表演者的动作如同机器一样准确无误,毫 厘不差?科研人员张龙飞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每个演员都有制胜法宝——一张口令表。系统通过自动化确定 演员站位,给每个人设定坐标并分区编号,电脑根据站位数据确定灯光动画效果,同时,根据呈现出的三维 效果视频,自动化分配各个站位的演员动作,每 0.5 秒出一张数据图,演员只要拿着动作口令表,在指定时 间内完成自己的动作就行了。 ⑤导演想法多,创意新,还随时变化,作为“技术参谋”,这套系统实现了全程贴身服务。仿真编排系 统还能通过实时捕捉采集动作,实现大规模群体表演动作预演和多媒体交互指挥,并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实 现演出流程、演出人员、服装道具、实施进度管理和参演团队集结调度等。这些技术都成功地应用于彩排指 挥、2016 人太极表演、万人代表团入场仿真等重要环节。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张和平曾感慨:“这就是科技 奥运!” ⑥“该仿真系统能够把一个模糊创意变成可操作、可执行的方案,把创意、排练方案、呈现形式甚至服 装道具等信息管理都融合在一起,利用平台系统综合考虑解决。”丁刚毅说。这是国内首次全面系统地应用 仿真技术解决大规模的广场文艺演出,实现了硬件软件与导演创作规律融合。通过这次尝试摸索出大型文艺 演出导演创意编排的技术需求,利用人群仿真,探索开发出能实时渲染的仿真系统,同时还形成了奥运会后 续大型文艺表演管理指挥的技术原型系统。 ⑦谈到应用前景,丁刚毅非常乐观:“除了大型文艺表演,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动画制作、影视特效、 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据他透露,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系统可以实现 3 万人的实时模拟,以后计划实 现到 10 万人的规模。除了服务于奥运会,这套系统还可以在重大广场仪式活动及今后实战演习、反恐等领 域中使用。 (选自《科技日报》2008 年 8 月 20 日) 5.以下对“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能够智能化确定参演人数,自动化确定演员站位和自动化分配各站位的演员动作。 B.它能够通过实时捕捉采集动作、实现大规模群体表演动作预演和多媒体交互指挥。 C.它充分利用了信息管理技术,实现从演出流程、演出人员到服装道具、实施进度管理以及参演团队 集结调度,等等。 D.它能实时漫游,即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可展示真人排练的任意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帮助导 演随时调整预案。 6.下列各项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全面系统地采用数字表演和仿真技术,并没有靠想象或采用真人反复排练, 这样大大提高了效率
B.科硏人员将能够体现导演创意的具体参数输入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电脑上就会呈现出和真人 同样逼真的效果 C.仿真编排系统能够进行智能填充及分布衣服、人体厚度、图形范围、人与人间距等各种因素,建议 2369人参演“星光” D.导演和科研人员利用仿真编排系统在现场指挥北京奥运会彩排、2016人太极表演、万人代表团入场 仿真等重要环节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型文艺表演上,仿真编排系统技术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动画制作、影视特效、游戏等文化创意 产业上,该系统作用并不是那么大 B.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可以实现3万人的实时模拟。因此,在不久的将 来可以实现我们所需要的任意规模。 C.科研人员利用仿真编排系统计算,认为排练“击缶”需要800人,现场发现和计算机的结果几乎没 有出入,由此可知仿真系统计算比实际情况还准。 D.仿真编排系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尝试,使科研人员开发出能实时渲染的仿真系统,与此同时,还形 成大型文艺表演管理指挥的技术原型系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铺糟啜醅,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 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 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 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岀焉。可不大 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 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 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洁其庭宇, 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 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 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 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守:任职 B.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 洁:清洁 C.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承受 D.岁比不登,盗贼满野 登:成熟 9.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思想的一组是 ①铺糟啜醅,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②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③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D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⑤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⑥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B.科研人员将能够体现导演创意的具体参数输入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电脑上就会呈现出和真人 同样逼真的效果。 C.仿真编排系统能够进行智能填充及分布衣服、人体厚度、图形范围、人与人间距等各种因素,建议 2369 人参演“星光”。 D.导演和科研人员利用仿真编排系统在现场指挥北京奥运会彩排、2016 人太极表演、万人代表团入场 仿真等重要环节。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型文艺表演上,仿真编排系统技术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动画制作、影视特效、游戏等文化创意 产业上,该系统作用并不是那么大。 B.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研发的全景式智能仿真编排系统可以实现 3 万人的实时模拟。因此,在不久的将 来可以实现我们所需要的任意规模。 C.科研人员利用仿真编排系统计算,认为排练“击缶”需要 800 人,现场发现和计算机的结果几乎没 有出入,由此可知仿真系统计算比实际情况还准。 D.仿真编排系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尝试,使科研人员开发出能实时渲染的仿真系统,与此同时,还形 成大型文艺表演管理指挥的技术原型系统。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 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 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 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 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 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 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洁其庭宇, 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 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 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 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 外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守:任职 B.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 洁:清洁 C.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承受 D.岁比不登.,盗贼满野 登:成熟 9.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思想的一组是 ①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②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③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④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⑤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⑥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⑦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⑧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A.①②④⑦⑧B.②③⑤⑥⑧C.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 B.作者在胶西主动过着“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庇采椽之居”的生活,真正体 现了他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思想。 C.文章详写超然台四方的胜景和四季的美景,是为了说明作者能在既有的景况下获得较大的快乐,突出 和渲染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点题。借弟弟子由的文章来给台子取名,并表示自己“无所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以及面 对困境的豁达胸怀。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10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5分) 答 (2)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5分)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 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4分) (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赏读描写山川景物的诗文,不仅可以观赏自然景观的雄奇与秀丽,更能让灵魂得到感悟与启迪。 如果我们和李白同攀蜀道,就可以感受“飞湍瀑流争喧豗, ”的动人心魄;和苏轼 起伫立长江,就可以体验“ 卷起千堆雪”的宏伟壮观:和王勃同登滕王阁,就可以品味 彩彻区明”的清爽明媚。 ②人固有一死, 。(司马迁《史记》) 2)①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 折 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 哀之而不鉴之, ②“文章憎命达”。杜甫的命运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岳阳楼》中“ 老病有孤舟”都形象地反映了他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 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⑦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⑧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A.①②④⑦⑧ B.②③⑤⑥⑧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 B.作者在胶西主动过着“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庇采椽之居”的生活,真正体 现了他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思想。 C.文章详写超然台四方的胜景和四季的美景,是为了说明作者能在既有的景况下获得较大的快乐,突出 和渲染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点题。借弟弟子由的文章来给台子取名,并表示自己“无所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以及面 对困境的豁达胸怀。 第Ⅱ卷(120 分) 四、(23 分) 11.(10 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5 分) 答: (2)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5 分) 答: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酬 张 少 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 等,请对“空知返旧林”中的“空”作简要分析。(4 分) (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①赏读描写山川景物的诗文,不仅可以观赏自然景观的雄奇与秀丽,更能让灵魂得到感悟与启迪。 如果我们和李白同攀蜀道,就可以感受“飞湍瀑流争喧 豗, ”的动人心魄;和苏轼一 起伫立长江,就可以体验“ ,卷起千堆雪”的宏伟壮观;和王勃同登滕王阁,就可以品味 “ ,彩彻区明”的清爽明媚。 ②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司马迁《史记》) ( 2 ) ① 只 要 坚 持 就 会 成 功 。 正 如 《 荀 子 • 劝 学 》 中 说 :“ 锲 而 舍 之 , 朽 木 不 折; , 。” 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 哀之而不鉴之, 。” ②“文章憎命达”。杜甫的命运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 ”和 《登岳阳楼》中“ ,老病有孤舟”都形象地反映了他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22 分) 乡 村 的 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 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 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 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 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 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晩风中的炊烟,怎么 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 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 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 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 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 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 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 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 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 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 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 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髙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 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 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 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 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 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 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 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 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 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6分) 答 15.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4分) 16.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6分) 17.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 赏析。(6分) 18.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公益行动也是一盏灯”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真实感人的行动来唤起人们的公德 意识。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示例,再设计两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6分) [示例] 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镜头]一个正在跑步地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 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 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 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 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 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 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 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 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 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 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 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 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 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 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 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 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 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 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 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 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 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 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 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 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 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 (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 赏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公益行动也是一盏灯”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真实感人的行动来唤起人们的公德 意识。请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示例,再设计两个细节性镜头和画外音。(6 分) [示例] 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镜头]一个正在跑步地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