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篇模拟试题(四)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套试卷共七道大题,满分100分。 判断题:在每题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 15分) 1.决策是一种分析判断过程。() 2.决策的第一步是评价备选方案。() 3.管理学是一门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科学。() 4.“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定管理成败”的思想是由社会系统学派提出 的 5.组织目标是通过一定的计划来实现的。() 6.回归分析法实际是因果分析法的另一种叫法 7.人员配备要求采取开放的系统方法,考虑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两个环境。 8.在网络图的多条线路中,耗用时间最少的即为关键线路。() 9.吉赛利认为,性别对管理成败有重要影响。() 10.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估量机会。() 11.领导的作用之一是激励组织成员,调动积极性。() 12.控制论是一门研究各种控制系统共性的学科。() 13.科学决策追求的是最优最好方案。() 组织工作是根据组织的目标、考虑组织内外环境来建立和协调组织结构的过 程。( 15.轮式和链式沟通网络适合于解决复杂的组织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用于评价主管人员职务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A.比较法 B.职务系数法 C.时距判定法 D.指示图表法 2.侧重研究领导者的个性特点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的理论是()。 A.领导性格理论 B.领导环境理论 C.领导权变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3.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 A.生理需求
原理篇 模拟试题(四)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 分钟 2.本套试卷共七道大题,满分 100 分。 一、判断题:在每题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 1 分,共 15 分) 1.决策是一种分析判断过程。( ) 2.决策的第一步是评价备选方案。( ) 3.管理学是一门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科学。( ) 4.“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定管理成败”的思想是由社会系统学派提出 的。( ) 5.组织目标是通过一定的计划来实现的。( ) 6.回归分析法实际是因果分析法的另一种叫法。 7.人员配备要求采取开放的系统方法,考虑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两个环境。 ( ) 8.在网络图的多条线路中,耗用时间最少的即为关键线路。( ) 9.吉赛利认为,性别对管理成败有重要影响。( ) 10.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估量机会。( ) 11.领导的作用之一是激励组织成员,调动积极性。( ) 12.控制论是一门研究各种控制系统共性的学科。( ) 13.科学决策追求的是最优最好方案。( ) 14.组织工作是根据组织的目标、考虑组织内外环境来建立和协调组织结构的过 程。( ) 15.轮式和链式沟通网络适合于解决复杂的组织问题。(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用于评价主管人员职务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 A. 比较法 B. 职务系数法 C. 时距判定法 D. 指示图表法 2.侧重研究领导者的个性特点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的理论是( )。 A. 领导性格理论 B. 领导环境理论 C. 领导权变理论 D. 领导行为理论 3.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 )。 A. 生理需求
B.安全需求 C.自我实现需求 D.社交需求 4.主张将管理人员看成为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的学 派是() A、管理科学学派 B、沟通中心学派 C、决策理论学派 D、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5.指数滑动平均法是属于()。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直观法 C、德尔菲法 、因果法 6.资料是否齐全、正确,直接影响着预测结果的()。 A、准确性 B、科学性 C、可行性 D、前瞻性 7.越是组织的上层管理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A、战术的、常规的、肯定的 B、战术的、常规的、非肯定的 C、战略的、非常规的、肯定的 D、战略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8.体现在怎样处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和组织的发展这两个问题上的能力, 般是指()。 A、认识问题的能力 B、分析问题的能力 C、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9.对人的行为起引发、维持、导向和推动作用的是() A、需求 B、行为 C、劳动 D、动机 10.规定出所设想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具有怎样的功能,以形成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这是()
B. 安全需求 C. 自我实现需求 D. 社交需求 4.主张将管理人员看成为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的学 派是( )。 A、管理科学学派 B、沟通中心学派 C、决策理论学派 D、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5.指数滑动平均法是属于( )。 A、时间序列预测法 B、直观法 C、德尔菲法 D、因果法 6.资料是否齐全、正确,直接影响着预测结果的( )。 A、准确性 B、科学性 C、可行性 D、前瞻性 7.越是组织的上层管理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 A、战术的、常规的、肯定的 B、战术的、常规的、非肯定的 C、战略的、非常规的、肯定的 D、战略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8.体现在怎样处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和组织的发展这两个问题上的能力, 一般是指( )。 A、认识问题的能力 B、分析问题的能力 C、解决问题的能力 D、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9.对人的行为起引发、维持、导向和推动作用的是( )。 A、需求 B、行为 C、劳动 D、动机 10.规定出所设想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具有怎样的功能,以形成 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这是( )
A、系统分析的任务 B、系统设计的任务 C、系统实施的任务 D、系统反馈的任务 11.权变学说包含着() A、权变关系和权变理论 B、权变思想和权变组织 C、权变方法和权变技术 D、权变原则和权变制度 12.职工流动率是计划工作中()前提条件。 A、可控的 不可控的 C、部分可控的部分不可控的 D、以上都不对 13.能大大提高管理专业化程度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矩阵制 D、事业部制 14.上级指挥下级工作的权力,在权力类型中属于() A、直线权力 B、参谋权力 C、职能权力 D、建议权力 15.委员会制的领导方式实质体现的是()原则 A、集权 B、分权 C、个人管理 D、集体管理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群体行为学派的理论基础是()。 A、个人心理学 B、人类文化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体工程学 E、社会学 2.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系统分析的任务 B、系统设计的任务 C、系统实施的任务 D、系统反馈的任务 11.权变学说包含着( )。 A、权变关系和权变理论 B、权变思想和权变组织 C、权变方法和权变技术 D、权变原则和权变制度 12.职工流动率是计划工作中( )前提条件。 A、可控的 B、不可控的 C、部分可控的部分不可控的 D、以上都不对 13.能大大提高管理专业化程度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矩阵制 D、事业部制 14.上级指挥下级工作的权力,在权力类型中属于( )。 A、直线权力 B、参谋权力 C、职能权力 D、建议权力 15.委员会制的领导方式实质体现的是( )原则。 A、集权 B、分权 C、个人管理 D、集体管理 三、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群体行为学派的理论基础是( )。 A、个人心理学 B、人类文化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体工程学 E、社会学 2.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马斯洛 B、泰罗 C、梅奥 D、萨依 E、亚当.斯密 3.一般说来,越是组织的下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A、战略型 B、经验型 C、常规型 D、肯定型 E、风险型 4.目标管理自身的缺点有() A、目标管理理论尚未普及宣传 B、适当的目标不易确定 C、目标一般是短期的,而与长期目标脱节 D、不灵活 E、完成结果不易评价 5.()是属于领导行为理论的代表 A、支持关系理论 B、四分图理论 C、管理方格理论 D、领导连续流 E、领导性格理论 6.随机制宜理论认为,对领导工作最有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即情景要素 是()。 A.奖励 B.制度 C.任务结构 D.上下级关系 E.职位权力 7.组织工作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 A、确定管理者的管理幅度 B、确定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 C、确定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 D、明确组织内部的权责关系 E、对主管人员的选拔、任用和考评 8.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中,扩大管理幅度适用的情况是()。 A、领导能力较强 B、下级素质较高 C、计划周全 D、政策稳定 E、控制系统健全 9.管理学上对组织含义的理解包括的内容有()。 A、组织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A、马斯洛 B、泰罗 C、梅奥 D、萨依 E、亚当.斯密 3.一般说来,越是组织的下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 A、战略型 B、经验型 C、常规型 D、肯定型 E、风险型 4.目标管理自身的缺点有( )。 A、目标管理理论尚未普及宣传 B、适当的目标不易确定 C、目标一般是短期的,而与长期目标脱节 D、不灵活 E、完成结果不易评价 5.( )是属于领导行为理论的代表。 A、支持关系理论 B、四分图理论 C、管理方格理论 D、领导连续流 E、领导性格理论 6.随机制宜理论认为,对领导工作最有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即情景要素 是( )。 A. 奖励 B. 制度 C. 任务结构 D. 上下级关系 E. 职位权力 7.组织工作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 )。 A、确定管理者的管理幅度 B、确定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 C、确定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 D、明确组织内部的权责关系 E、对主管人员的选拔、任用和考评 8.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中,扩大管理幅度适用的情况是( )。 A、领导能力较强 B、下级素质较高 C、计划周全 D、政策稳定 E、控制系统健全 9.管理学上对组织含义的理解包括的内容有( )。 A、组织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B、组织是一个分工协作系统 C、组织有一个共同目标 D、组织泛指各种各样的企事业单位 E、组织是主管人员的首要工作 10.按职能划分部门方法的优点有() A、符合专业化生产的原则 B、有利于综合管理人才的培养 C、符合专业化管理的原则 D、管理职责划分更为清楚 E、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调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沟通中心学派 2.管理审核 3.沟通网络 4领导行为理论 5.委员会 五、简答题(第1题8分,第2题7分) 1.简要分析管理与科学技术环境的关系。 2.如何理解控制关键点原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试述人员配备工作的基本原理。 七、案例分析:(本大题共10分) “一个军工厂的覆灭”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军工企业面临军转民的艰巨 任务。某小三线军工厂决定转产气枪,理由很简单,工艺相近,能充分利用原 有设备和技术,产品出口国外有销路。第一年出口五万支换回50万美元,员工 们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决定第二年继续生产,不料国外经销 商突然取消定货。产品只有在国内销售,每支售价50元人民币。由于售价适
B、组织是一个分工协作系统 C、组织有一个共同目标 D、组织泛指各种各样的企事业单位 E、组织是主管人员的首要工作 10.按职能划分部门方法的优点有( )。 A、符合专业化生产的原则 B、有利于综合管理人才的培养 C、符合专业化管理的原则 D、管理职责划分更为清楚 E、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调 四、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沟通中心学派 2.管理审核 3.沟通网络 4.领导行为理论 5.委员会 五、简答题(第 1 题 8 分,第 2 题 7 分) 1.简要分析管理与科学技术环境的关系。 2.如何理解控制关键点原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0 分) 试述人员配备工作的基本原理。 七、案例分析:(本大题共 10 分) “一个军工厂的覆灭”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军工企业面临军转民的艰巨 任务。某小三线军工厂决定转产气枪,理由很简单,工艺相近,能充分利用原 有设备和技术,产品出口国外有销路。第一年出口五万支换回 50 万美元,员工 们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决定第二年继续生产,不料国外经销 商突然取消定货。产品只有在国内销售,每支售价 50 元人民币。由于售价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