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3.100.01:01.080.30 J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86.1-2021/ISO1219-1:2012 代替GB/T786.1-2009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 回路图第1部分:图形符号 Fluid power systems and components-Graphical symbols and circuit diagrams-Part 1: Graphical symbols (ISO 1219-1: 2012. Fluid power systems and components- Graphical symbols and circuit diagrams-Part 1:Graphical symbols for conventional use and data-processing applications, IDT)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786.1-2021/1S01219-1:2012 令 次 前言4…小小小小4小小4小小小4小… 2规范性引用文件4…………小4……………44…】 3术语和定义……1 4标注说明(引用GB/T?86的本部分)4…………1 5总则…】 6液压应月示例………小…………………………小……………4………2 61阀4444…44442 62泵阳马达……4小……………………………34 63红小…44小444…4小小4小小小44小4小…40 6明件小4…4 7气动应月示例小…56 71间………56 72室气压缩机和马达4…44…………72 73红………74 7,附件 79 8图形符号的基木要素4……4……4小……9】 81线nnn+0] 8,2连接和管接头……………………………9】 8.3流动通道和方向的指示……93 8机基本要素…………+………96 85控制机构要素………………………106 86到节要素4…………1门0 8,7附件……………………1门2 9应用规则………18 9,常规符号………118 92间444…44…444…44444…4…44……1门9 93二酒盖板式插装阀…*……123 ,4泵利马达4……125 9,5红4444… 9,6附件………………………… 127 附录A(资料性附求)C八D符号介绍………13引 参考文撩……………………………138
GB/T786.1-2021/1S01219-1:2012 前 言 GB/T7868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回路图)分为三部分: —第1部分:图形符号: —第2部分:问路图: 一第3部分:回路图中的符号模块和连接符号 本部分为GB/T786的第1部分, 木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786.1一2009(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国路图第1部分:用于常规用 途和数据处理的图形符号,与GB/T786.1一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非工作状态"为“初始状态”(见5.4.2009年版的5.4): 刷除了“电密操纵的气动先导控制机构”示侧(见2009年板的6.1,1,14): 一修改了二位四通方向控制阀非初始机能位中两个顺向箭头为两个交叉箭头(见6.1.2.13,2009 年版的6.1.2.13): 修改了二位三通方向控制阀内的双向管头为单向箭头,单向阀的方向进行了变更 (见6.1.2.17,2009年版的6.1.2.17)x 副除了“比例方向控制阀,直接控制”“其中一个示例(见2009年版的6.1.6.2): 刚除了同服微示例控制婴素中的泄猫油箱(见2009年版的6.1.6.4) 修改了步进电机驱动符号(见6.1.66,2009年版的6.1.6.6): 增加了三道比例减压阀的图形符号的泄裙油箱(见.1,7,5): 修改了比例溢流阀的两个控制要素,将其分开布置,鞋加先导级置于机能位右上角,带电子方 法器的先导级置于机能位右侧下方(见6.1.7.6,2009年版的6.L.7.6): 制除了图形符号非初始机能位的进出口延伸线(见2009年版的6.1.81和7.1.8,1): 修改了诚压插装阳插件(滑网结构,常闭,带有集成的单向铜)A口的虚线为实线(见6,1,9,11, 2009年版的6.1.9.11): 增加了带有先导霜口的控制盏板X口延韩线(虚线)(见6.1.9.14和6.1.9,15): 修改了梭阀内的虚线为实线(见6.1.9.17,6,1,9.18和6.1.9,19,2009年版的6.1,9.17,6,1.9.18 和6.1.9.19): 修改了换向阀油口的实线为虑线(见6.1.9,24.6.1.9.25和6.1.9.27,2009年版的6,1.9.24、 6.L.9.25和6.1.9.27): 修改了二酒插装阀(带有减压功能,低压控制)中A,B口实线相连为不相连(见6,1.,30,2009 年版的6.1.9.30): 修改了应用示例中图形符号的先导控制管路实线为虚线(见7.1.2.19.7.12.20.7.1,2.22、 7.1.2.23.7.13.4,2009年版的7.1.2.19、71.2.20、7.1.2.22、7.1.2.23,7.1.3.40: 修改了气压复位的先导控制泊口的点线为虚线(见7,119,2009年板的7.1,1.9): 修改了气压复位的外部压力源的实线为避线(见7.1,1,10,2009年饭的7.1,1.10): —修改了内控别线的实线为虚线(见7.1.2.5、7.1.2.10和7.1.2.11,2009年版的7.1.2.5、7.1.2.10 和7.1.2.11): 副除了中位机能的示例(见2009年販的7,1.2,15和7.1,2.21):
GB/T786.1-2021/1S01219-1:2012 增加了进出口表示气压源的实线空心三角标志(见721和7.2.2): 制除了“用来保护两条供给管道的防气蚀溢流阀”示例(见2009年板的7.1,3.5): 增加了两个新的应用示例(见7,3.21和7,3.22): 修改了“压差计“的图形符号进出线的画法,将进出线均画在下侧修改为分别画在上下两侧(见 7.+.3.5,2009年版的7.4.3.5): 修改了“手动排水分离器”的图形符号排水线,将实线改为虚线(见7.4.4,19,2009年版的 7.4.4.19): 增加了“流动通道和方向的指示”中表示“流道”的箭头的角度和尺寸的规定(见83): 修改了“膜片,囊"的尺寸5M为2.5M(见8.4.29,2009年版的8.4.29): 增加了两个新的基本要素符号(见8.4.63和8.1.64): 修改了“气压增压制动机构"的图形符号表示先导控制气源的实线为虚线(见8.5,29,2009年 版的8.5.29): 增加了表示应用示意的示例(见8.5,30.8.5.31和8.5.32): 增加了“周节要素“中表示“可调节”的箭头的角度和尺寸规定(见8): 一增加了“电器数字输出信号”表示数字信号的井的尺寸规定(见8.79)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1S01219-1:2012x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图形符号和同路图第1部 分:用于常规用途和数据处理应用的图形符号》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4457.22003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IS0128-22:1999, IDT) GB/T4457,4一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1S0128-24:1999,MOD) GB/T4458.1一2002机械制图图样所法昆图(IS0128-34:2001,MOD) GB/T4458.行一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剖视图和斯而图(1S0128-44:2000,MOD) GB/T1690L.1-2008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1部分:基本规则(1S0817141: 1999,MOD) GB/T16901.2-2013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2都分:1图形符号(包括基准符号 库中的图形符号)的计算机电子文件格式规范及其交换要求(1EC817142:2006,3M0D) GB/T17446-一2012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词汇(1S)5598:2008,IDT) GB/T17450一1998技术制图图线(id1S0128-20:1996) GB/T17453一2005技术麟图图样画法剂面区城的表示法(1S)12850:2001,1DT) GB/T1859一2001技术产品文件字体拉丁字母、数字和符号的CAD字体(IS)30985: 1997,1DT) GB/T18686一2002技术制图心AD系统用图线的表示(1S)12821:1997,DT) GB/T20063(所有部分)简图用图形符号[1S014617(所有部分)]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纳人了1S)1219-1:2012/Amd.1:2016的修正内容,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真边空白位置用垂 直双线(【)进行了标示: —修改了标准名称。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 木部分起草单位:燕山大学,油藏力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州
GB/T786.1-2021/1S01219-1:2012 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理工大学,广东省韶关市质量计量监督檢测所,北京航室航天大学,秦皇岛燕大一华 机电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东港市宏达液压缸再制造有眼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 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蔡伟、赵静一、林广、陈新元、赵静波、许同乐、赵尚宇、石岩、郭锐、唐额达、 曹巧会。 木部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86-1965,GB786-1976.GB/T786.1-1993,GB/T786.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