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名校大联考语文试题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学更需想象力罗志田 史学勿需想象力的看法素为非史学者所相信。钱锺书曾说:“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 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算不得考据;或者变成不安本分、遇事生 风的考据,所谓穿凿附会。”在他看来,“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的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的 未吐露的心理”,这是“它的艺术的责任”。简言之,“考订只断定已然,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 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说、戏剧比史书来得高明”。钱先生是 读集部书的大家,今日也有人在发掘其史学方法。然而集部书中毕竟“文学”成分多些,曲传 人物“未吐露的心理”,尤为钱先生最所擅长 说史学勿需想象力的人认为,史学是一门实证的学问,凡事能证实即可。不过,实证的基础 是史料,而实际遗留下来的史料,可能不过是原初材料的千百万分之一。古代史不用说,研 究近现代史的人,常觉史料繁多。然而真到了论证具体问题时,立刻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 之感。盖史料不足是任何史家始终面临的常态,有此不足之感,则立言或能不失分寸:那些 每觉史料充足而勇于立言者,除表明自身的胆大敢言外,也婉转道出其尚未入流的消息。 明确了史料不足是常态,就需要重新思考史学之所能了。根据史料以实证的方式“考定已然”, 恐怕只是史学的第一步。孔子曾说:夏殷之礼,吾能言之,杞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这里所谓“征”,一般的解释就是以史料证实之意。但不足以证实的,也 还能有所“言”。这一点至关紧要,可惜过去的人不够重视。所谓“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是 慎言,而非不言 胡适就说:“历史家需要有两种必不可少的能力:一是精密的功力,一是高远的想象力。” 前者用以“严格的评判史料”,近于科学:后者则偏于艺术。正因“史料总不会齐全的,往往 有一段,无一段”。那没有史料的一段空缺,就“靠史家的想象力来填补”。有时“史料所含的 意义往往不显露,这时候也须靠史家的想象力来解释
安徽省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名校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史学更需想象力 罗志田 史学勿需想象力的看法素为非史学者所相信。钱锺书曾说:“历史考据只扣住表面的迹象, 这正是它的克己的美德,要不然它就丧失了谨严,算不得考据;或者变成不安本分、遇事生 风的考据,所谓穿凿附会。”在他看来,“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的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的 未吐露的心理”,这是“它的艺术的责任”。简言之,“考订只断定已然,而艺术可以想象当然 和测度所以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诗歌、小说、戏剧比史书来得高明”。钱先生是 读集部书的大家,今日也有人在发掘其史学方法。然而集部书中毕竟“文学”成分多些,曲传 人物“未吐露的心理”,尤为钱先生最所擅长。 说史学勿需想象力的人认为,史学是一门实证的学问,凡事能证实即可。不过,实证的基础 是史料,而实际遗留下来的史料,可能不过是原初材料的千百万分之一。古代史不用说,研 究近现代史的人,常觉史料繁多。然而真到了论证具体问题时,立刻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 之感。盖史料不足是任何史家始终面临的常态,有此不足之感,则立言或能不失分寸;那些 每觉史料充足而勇于立言者,除表明自身的胆大敢言外,也婉转道出其尚未入流的消息。 明确了史料不足是常态,就需要重新思考史学之所能了。根据史料以实证的方式“考定已然”, 恐怕只是史学的第一步。孔子曾说:夏殷之礼,吾能言之,杞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这里所谓“征”,一般的解释就是以史料证实之意。但不足以证实的,也 还能有所“言”。这一点至关紧要,可惜过去的人不够重视。所谓“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是 慎言,而非不言。 胡适就说:“历史家需要有两种必不可少的能力:一是精密的功力,一是高远的想象力。” 前者用以“严格的评判史料”,近于科学;后者则偏于艺术。正因“史料总不会齐全的,往往 有一段,无一段”。那没有史料的一段空缺,就“靠史家的想象力来填补”。有时“史料所含的 意义往往不显露,这时候也须靠史家的想象力来解释
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史无明文,便以为实无其事。作曲者可以于无声处表意,画家可以不 着笔墨而传神,史家亦然。若因史料的空缺而主动“湮没”一段历史,历史就真正被割断了 后人了解历史必须依靠史料,但不意味着存留的史料就是过去的全部历史。用近代史学家蒙 思明的话说:高明的史家,“不仅能够根据史料知道历史,更能由有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去 知道那无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 (选自2009年12月10日《南方周末》,有删节)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史学最需要想象力”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学是一门实证的学问,史家要能根据史料以实证的方式“考定已然” B.史料不足是常态,没有史料的一段空缺,就要靠史家的想象力来填补。 C.史家如果因史料的空缺而主动“湮没”一段历史,就会真正割断历史。 D.史家要能根据有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去知道那无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 2.本文以人物史学观点为论据见长。下面关于文中几种观点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钱锺书认为,“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的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借此 来批判史学的功能,进而否定了史学的价值。 B.孔子根据杞宋的历史难以充分证实对夏殷礼俗的理解,故虽能言而不敢轻言。作者据此 倡导史家要如孔子那样无征不言,言必有据 C.胡适强调史家须具备两种能力,但更加推崇“高远的想象力”。因为,“史料总不会齐全的, 往往有一段,无一段”,需要想象补充 D.蒙思明提倡“由有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去知道那无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其目的并非要 还原历史的原貌,而是更好地探寻历史规律。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曲者可以于无声处表意,画家可以不着笔墨而传神,史家也可以任意想象
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史无明文,便以为实无其事。作曲者可以于无声处表意,画家可以不 着笔墨而传神,史家亦然。若因史料的空缺而主动“湮没”一段历史,历史就真正被割断了。 后人了解历史必须依靠史料,但不意味着存留的史料就是过去的全部历史。用近代史学家蒙 思明的话说:高明的史家,“不仅能够根据史料知道历史,更能由有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去 知道那无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 (选自 2009 年 12 月 10 日《南方周末》,有删节)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史学最需要想象力”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史学是一门实证的学问,史家要能根据史料以实证的方式“考定已然”。 B.史料不足是常态,没有史料的一段空缺,就要靠史家的想象力来填补。 C.史家如果因史料的空缺而主动“湮没”一段历史,就会真正割断历史。 D.史家要能根据有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去知道那无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 2.本文以人物史学观点为论据见长。下面关于文中几种观点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钱锺书认为,“文学创作可以深挖事物的隐藏的本质,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借此 来批判史学的功能,进而否定了史学的价值。 B.孔子根据杞宋的历史难以充分证实对夏殷礼俗的理解,故虽能言而不敢轻言。作者据此 倡导史家要如孔子那样无征不言,言必有据。 C.胡适强调史家须具备两种能力,但更加推崇“高远的想象力”。因为,“史料总不会齐全的, 往往有一段,无一段”,需要想象补充。 D.蒙思明提倡“由有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去知道那无史料留存部分的历史”,其目的并非要 还原历史的原貌,而是更好地探寻历史规律。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曲者可以于无声处表意,画家可以不着笔墨而传神,史家也可以任意想象
B.史料不足是任何史学家始终面临的常态,因此,史学家要勇于根据史料立言 C.研究近现代史的人,常有被史料没顶之感,所以就不需要根据史料进行想象。 D.“史学之所能”既指“考定已然”,又指史家靠想象力去填补没有史料的空缺。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潘将军失珠[明]王士贞 京国豪士潘将军,住光德坊。本居襄汉间,常乘舟逐利,因泊江壩。有僧乞食,留之数日 尽心布施,僧谓潘曰:“观尔形质器度,与众贾不同,至于妻孥已来,皆享巨福。”因以玉念 珠一串留赠,云:“宝之不但通财,他后亦有官禄。既而迁贸数年,藏镪①巨万,遂均陶朱 其后,职居左广,列第京师,常宝念珠,贮之以绣囊玉合,置之于道场内。每月朔,则出而 拜之。一旦,开合启囊,已亡失珠矣,然而缄封若旧,他物亦无所失。于是夺魄丧魂,以为 其家将破之兆。 有主藏者,尝识京兆府停解所由王超,年且八十,因密话其事。超曰:“异哉,此非攘窃之 盗也,其试为寻之,未知果得否。”超他日因过胜业坊北街,时春雨新霁,有三鬟女子,年 可十七八,衣装褴褛,穿木屐,立于道侧槐树下 值军中少年蹴鞠②,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超独异焉。及罢,随之而行,止 于胜业坊北门短曲,有母同居,盖以纫针为业。超异时因以他事熟之,遂为甥舅。然居室甚 贫,与母同卧土榻,烟爨不动者往往经旬,累日设肴羞。时有水陆珍异,吴中初进洞庭橘子, 恩赐宰臣外,京辇未有此物,密以一枚赠超,云:“有人从内中出。”而禀性刚决,超意甚疑 如此往来周岁矣,超一旦携酒食与之丛容,徐谓之曰:“舅有深诚,欲告外甥,未知如何 女曰:“每感重恩,恨无所答,若力有可施,必能赴汤蹈火!”超曰:“潘将军失却玉念珠, 不知知否?”女子微笑曰:“从何知之?”超揣其意不甚密藏,又曰:“外甥可寻觅,厚备缯彩
B.史料不足是任何史学家始终面临的常态,因此,史学家要勇于根据史料立言。 C.研究近现代史的人,常有被史料没顶之感,所以就不需要根据史料进行想象。 D.“史学之所能”既指“考定已然”,又指史家靠想象力去填补没有史料的空缺。 二、(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潘将军失珠 [明]王士贞 京国豪士潘将军,住光德坊。本居襄汉间,常乘舟逐利,因泊江壖。有僧乞食,留之数日, 尽心布施,僧谓潘曰:“观尔形质器度,与众贾不同,至于妻孥已来,皆享巨福。”因以玉念 珠一串留赠,云:“宝之不但通财,他后亦有官禄。”既而迁贸数年,藏镪①巨万,遂均陶朱。 其后,职居左广,列第京师,常宝念珠,贮之以绣囊玉合,置之于道场内。每月朔,则出而 拜之。一旦,开合启囊,已亡失珠矣,然而缄封若旧,他物亦无所失。于是夺魄丧魂,以为 其家将破之兆。 有主藏者,尝识京兆府停解所由王超,年且八十,因密话其事。超曰:“异哉,此非攘窃之 盗也,其试为寻之,未知果得否。”超他日因过胜业坊北街,时春雨新霁,有三鬟女子,年 可十七八,衣装褴褛,穿木屐,立于道侧槐树下。 值军中少年蹴鞠②,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超独异焉。及罢,随之而行,止 于胜业坊北门短曲,有母同居,盖以纫针为业。超异时因以他事熟之,遂为甥舅。然居室甚 贫,与母同卧土榻,烟爨不动者往往经旬,累日设肴羞。时有水陆珍异,吴中初进洞庭橘子, 恩赐宰臣外,京辇未有此物,密以一枚赠超,云:“有人从内中出。”而禀性刚决,超意甚疑 之。 如此往来周岁矣,超一旦携酒食与之从容,徐谓之曰:“舅有深诚,欲告外甥,未知如何?” 女曰:“每感重恩,恨无所答,若力有可施,必能赴汤蹈火!”超曰:“潘将军失却玉念珠, 不知知否?”女子微笑曰:“从何知之?”超揣其意不甚密藏,又曰:“外甥可寻觅,厚备缯彩
酬之。”女子曰:“勿言于人,某偶与朋侪为戏,终却还与,因循未暇。舅来日诘旦,于慈恩 寺塔院相候,某知有人寄珠在此。 超如期而往,时寺门始开,塔户犹锁。女子先在,谓超曰:“少顷仰观塔上,当有所见。” 语讫而去,疾若飞鸟。忽于相轮上举手示超,倏然携珠而下,谓超曰:“便可将还,勿以财 帛为意。”超径诣潘,具述其事,因以金玉缯锦,密为之赠。明日访之,已空室矣。(选自 《剑侠传》) 【注】①镪: qiang,钱串,引申为成串的钱,后多指银子或银锭。②蹴鞠:就是用脚踢球, 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宝之不但通财 把当作宝贝 B.此非攘窃之盗也 攘:偷窃 C.每月朔,则出而拜之朔:阴历每月初一 D.超径诣潘 诣:请教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因以玉念珠一串留赠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贮之以绣囊玉合 ②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C.①年且八十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①超独异焉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城长安有一位豪杰之士潘将军,因为好心收留僧人,得到僧人相赠的玉佛念珠,并悉心 珍藏
酬之。”女子曰:“勿言于人,某偶与朋侪为戏,终却还与,因循未暇。舅来日诘旦,于慈恩 寺塔院相候,某知有人寄珠在此。” 超如期而往,时寺门始开,塔户犹锁。女子先在,谓超曰:“少顷仰观塔上,当有所见。” 语讫而去,疾若飞鸟。忽于相轮上举手示超,倏然携珠而下,谓超曰:“便可将还,勿以财 帛为意。”超径诣潘,具述其事,因以金玉缯锦,密为之赠。明日访之,已空室矣。(选自 《剑侠传》) 【注】①镪:qiǎng,钱串,引申为成串的钱,后多指银子或银锭。②蹴鞠:就是用脚踢球, 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宝之不但通财 把……当作宝贝 B.此非攘窃之盗也 攘:偷窃 C.每月朔,则出而拜之 朔:阴历每月初一 D.超径诣潘 诣:请教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①因以玉念珠一串留赠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贮之以绣囊玉合 ②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C.①年且八十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①超独异焉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京城长安有一位豪杰之士潘将军,因为好心收留僧人,得到僧人相赠的玉佛念珠,并悉心 珍藏
B.王超答应为潘将军寻找遗失的佛珠,他在胜业坊北街发现了一位踢蹴鞠的女子,并对她 生疑 C.女子家境贫寒,与母亲睡在同一张土榻上,往往十天不生烟火做饭,但连日里摆设珍馐 佳肴 D.王超将丢珠实情告诉女子,女子答应在慈恩寺将玉珠归还。王超拿到佛珠,如约赏赐玉 锦帛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而迁贸数年,藏镪巨万,遂均陶朱。(3分) (2)如此往来周岁矣,超一旦携酒食与之从容,徐谓之曰:“舅有深诚,欲告外甥,未知如 何?”(4分) (3)某偶与朋侪为戏,终却还与,因循未暇。(3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8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B.王超答应为潘将军寻找遗失的佛珠,他在胜业坊北街发现了一位踢蹴鞠的女子,并对她 生疑。 C.女子家境贫寒,与母亲睡在同一张土榻上,往往十天不生烟火做饭,但连日里摆设珍馐 佳肴。 D.王超将丢珠实情告诉女子,女子答应在慈恩寺将玉珠归还。王超拿到佛珠,如约赏赐玉 锦帛。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既而迁贸数年,藏镪巨万,遂均陶朱。(3 分) (2)如此往来周岁矣,超一旦携酒食与之从容,徐谓之曰:“舅有深诚,欲告外甥,未知如 何?”(4 分) (3)某偶与朋侪为戏,终却还与,因循未暇。(3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8~9 题。(8 分)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