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遗传性疾病A型题[D]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产前诊断确诊方法为A.超声波检查B.X线检查C.母血甲胎蛋白测定D.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检查E.抽取羊水进行DNA检查2.*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治疗为:[E]A.确诊后立即应用人生长激素十雌激素B.确诊后先用雌激素,到成年后加人生长激素C.单用雌激素D.单用人生长激素E.确诊后即用人生长激素,到骨龄达12岁以上时加雌激素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的治疗主要是为获得惠儿心理健康。故自标为增加身高和获得第二性征。方法为在身高增长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青春期用药物制造人工月经周期。3.典型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为[A]A苯丙氨酸-4-羟化酶缺陷B.四氢生物噪呤生成不足C.酪氨酸羟化酶受抑制D.脑内5-羟色胺不足E.二氢生物噪呤还原酶先天缺陷4.*下列哪项表现在新生儿期即可使医师疑及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B]A.极低出生体重B.手和/或足背水肿C.特殊面容D.母亲高龄E.肢体畸形手和或足背水肿是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新生儿期极为特征性的表现,也是惠儿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否则,这种惠者在达到青春期前不易引起家长或医务人员注意。5.*应用睾酮治疗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最合适年龄为[C]出生后尽早A.B.确诊后即用C. 11~12 岁D.达成年期E。任何年龄均可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目前无根治方法,只能减轻由于睾丸发育不全,从而造成辜酮缺乏所致的症状;故应在到达青春期时用替代治疗
第六章 遗传性疾病 A 型题 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产前诊断确诊方法为 [D] A.超声波检查 B.X 线检查 C.母血甲胎蛋白测定 D.抽取羊水进行染色体检查 E. 抽取羊水进行 DNA 检查 2.*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治疗为: [E] A.确诊后立即应用人生长激素+雌激素 B.确诊后先用雌激素,到成年后加人生长激素 C.单用雌激素 D.单用人生长激素 E.确诊后即用人生长激素,到骨龄达 12 岁以上时加雌激素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的治疗主要是为获得患儿心理健康。故目标为增加身高和获得第二 性征。方法为在身高增长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青春期用药物制造人工月经周期。 3.典型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为 [A] A. 苯丙氨酸-4-羟化酶缺陷 B. 四氢生物喋呤生成不足 C. 酪氨酸羟化酶受抑制 D. 脑内 5-羟色胺不足 E. 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先天缺陷 4.*下列哪项表现在新生儿期即可使医师疑及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B] A.极低出生体重 B.手和/或足背水肿 C.特殊面容 D.母亲高龄 E.肢体畸形 手和/或足背水肿是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新生儿期极为特征性的表现,也是患儿早期诊断 的重要指标;否则,这种患者在达到青春期前不易引起家长或医务人员注意。 5.*应用睾酮治疗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最合适年龄为 [C] A. 出生后尽早 B. 确诊后即用 C. 11~12 岁 D. 达成年期 E.任何年龄均可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目前无根治方法,只能减轻由于睾丸发育不全,从而造成睾酮 缺乏所致的症状;故应在到达青春期时用替代治疗
6.*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成年后是否有可能有生育能力取决于[B]A.新生儿期即开始治疗B.染色体核型C.使用的雌激素种类D.是否加用人生长激素E.青春期开始治疗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绝大多数无生育能力,仅少数嵌合型患者视其正常细胞系所占比率而有可能会具有生育能力。7.21-三体综合征是[B]A.小儿染色体病中的常见者B.最常见的小儿染色体病C.单基因病D.多基因病E.原因不明的先天性疾病8.21-三体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为[E]A低出生体重+体格发育迟缓B.多发畸形十宫内发育迟缓C.宫内发育迟缓十皮肤纹理异常D.多发畸形+皮肤纹理异常E.以上都不是[E]9.*21-三体综合征患儿出生时即能使医护人员疑及本病的特征为A.极低出生体重B.母亲高龄C.多发畸形D.智能低下E.特征性面容特征性面容是21-三体综合症新生儿期唯一具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也是正确诊断最重要的指标,是医师必需掌握的。[C]10.下列哪项不是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A特殊面容B.皮肤纹理异常C.尿有特殊臭味D.智能低下E.体格发育迟缓11.21-三体综合征的最常见核型为[A]A47,XX(或XY),+21B.46,XX(或XY)/47,+21C.46,XX(或 XY),-14,+t(14q21q)
6.*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成年后是否有可能有生育能力取决于[B] A. 新生儿期即开始治疗 B. 染色体核型 C. 使用的雌激素种类 D. 是否加用人生长激素 E. 青春期开始治疗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绝大多数无生育能力,仅少数嵌合型患者视其正常细胞系所占比 率而有可能会具有生育能力。 7.21-三体综合征是 [B] A. 小儿染色体病中的常见者 B. 最常见的小儿染色体病 C. 单基因病 D. 多基因病 E. 原因不明的先天性疾病 8.21-三体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为 [E] A 低出生体重+体格发育迟缓 B. 多发畸形+宫内发育迟缓 C.宫内发育迟缓+皮肤纹理异常 D.多发畸形+皮肤纹理异常 E. 以上都不是 9.* 21-三体综合征患儿出生时即能使医护人员疑及本病的特征为 [E] A.极低出生体重 B.母亲高龄 C. 多发畸形 D. 智能低下 E. 特征性面容 特征性面容是 21-三体综合症新生儿期唯一具有诊断价值的临床表现,也是正确诊断最 重要的指标,是医师必需掌握的。 10. 下列哪项不是 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C] A.特殊面容 B.皮肤纹理异常 C. 尿有特殊臭味 D. 智能低下 E. 体格发育迟缓 11.21-三体综合征的最常见核型为 [A] A. 47,XX(或 XY),+21 B. 46, XX(或 XY)/47,+21 C. 46, XX(或 XY),-14,+t(14q21q)
D46,XX(或XY),-15,+t(15q21q)E.46,XX(或XY),-21,+t(21q21q)12.除下列哪项外均可为21-三体综合征的核型[E] A.47,XX(或XY),+21B.46,XX(或XY)/47,+21C.46, XX(或 XY),-14,+t(14q21q)D.46,XX(或 XY),-21,+t(21q21q)E.45.XO13.哪种核型的21-三体综合征患儿相貌可很像正常人[E]A. 46, XX(或 XY),-14,+t(14q21g)B.46,XX(或XY),-21,+t(21q21q)C.46, XX(或 XY),-13,+t(13q21q)D.47,XX(或XY).+21E.46.XX(或XY)/47.+2114.21-三体综合征除特殊面容外其他常见的畸形为[A]A:atd角>50°、通贯手、心脏畸形、关节可过度弯曲B.翼颈、乳头间距宽C.睾丸小、乳房发育D.眼发育不良、耳道闭锁E.并指畸形、耳廓畸形、心脏畸形[B] 15.苯丙酮尿症造成体内苯丙氨酸积聚的原因是A.酪氨酸缺乏B.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或四氢生物碟呤缺乏C. 体内铜蓝蛋白缺乏D.磷酸化酶缺陷E.磷酸化酶激酶缺乏[D] 16.苯内酮尿症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系由于A继发性甲状腺素缺乏B.酪氨酸不足C.继发性肾上腺素不足D.高浓度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E.生物呤缺乏17.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B]A.智能低下+惊厥B.智能低下+毛发、皮肤和虹膜色浅+尿特臭C生后毛发、皮肤和虹膜色浅D.智能低下十多发畸形E.惊厥十多发畸形
D. 46, XX(或 XY),-15,+t(15q21q) E. 46, XX(或 XY),-21,+t(21q21q) 12. 除下列哪项外均可为 21-三体综合征的核型 [E] A. 47,XX(或 XY),+21 B. 46, XX(或 XY)/47,+21 C. 46, XX(或 XY),-14,+t(14q21q) D. 46, XX(或 XY),-21,+t(21q21q) E. 45, XO 13. 哪种核型的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相貌可很像正常人 [E] A. 46, XX(或 XY),-14,+t(14q21q) B. 46, XX(或 XY),-21,+t(21q21q) C. 46, XX(或 XY),-13,+t(13q21q) D. 47,XX(或 XY),+21 E. 46, XX(或 XY)/47,+21 14. 21-三体综合征除特殊面容外其他常见的畸形为 [A] A. atd 角>50o、通贯手、心脏畸形、关节可过度弯曲 B. 翼颈、乳头间距宽 C. 睾丸小、乳房发育 D. 眼发育不良、耳道闭锁 E. 并指畸形、耳廓畸形、心脏畸形 15. 苯丙酮尿症造成体内苯丙氨酸积聚的原因是 [B] A. 酪氨酸缺乏 B. 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或四氢生物喋呤缺乏 C. 体内铜蓝蛋白缺乏 D. 磷酸化酶缺陷 E.磷酸化酶激酶缺乏 16. 苯丙酮尿症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系由于 [D] A. 继发性甲状腺素缺乏 B. 酪氨酸不足 C. 继发性肾上腺素不足 D. 高浓度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 E.生物喋呤缺乏 17. 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B] A. 智能低下+惊厥 B. 智能低下+毛发、皮肤和虹膜色浅+尿特臭 C.生后毛发、皮肤和虹膜色浅 D.智能低下+多发畸形 E.惊厥+多发畸形
[C]18.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采用的方法为A.尿三氯化铁试验B.2,4-二硝基苯肼试验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C.D.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E.尿液有机酸分析[D]19.糖原累积症最常见者为A.II型B.IV型C.IⅢI型D.I型E.VI型20.粘多糖病的分型依据为[D]A.酶缺陷B.临床表现C.基因型D.酶缺陷+临床表现E.基因型+临床表现21.目前粘多糖病的确诊应依据[E] APCR分析B.尿液粘多糖检测C.骨骼X线检查D.DNA分析E.特异性的酶活性测定22.粘多糖病酶活性测定的样本为[E]A、肝细胞B.骨骼C.尿液D.脑脊液E.血细胞、血清或成纤维细胞23.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为[B] 肝肿大、惊厥A.B.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K-F环C.CT特征性改变D.月肝肿大、贫血和锥体外系症状E.肝硬化及锥体外系症状24.*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原则为[A]
18. 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筛查采用的方法为 [C] A. 尿三氯化铁试验 B. 2,4-二硝基苯肼试验 C. Guthrie 细菌生长抑制试验 D. 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 E. 尿液有机酸分析 19. 糖原累积症最常见者为 [D] A. II 型 B. IV 型 C. III 型 D. I 型 E.VI 型 20. 粘多糖病的分型依据为 [D] A. 酶缺陷 B. 临床表现 C. 基因型 D. 酶缺陷+临床表现 E. 基因型+临床表现 21. 目前粘多糖病的确诊应依据 [E] A. PCR 分析 B. 尿液粘多糖检测 C. 骨骼 X 线检查 D. DNA 分析 E. 特异性的酶活性测定 22. 粘多糖病酶活性测定的样本为 [E] A . 肝细胞 B. 骨骼 C. 尿液 D. 脑脊液 E. 血细胞、血清或成纤维细胞 23.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为 [B] A. 肝肿大、惊厥 B. 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 K-F 环 C. CT 特征性改变 D. 肝肿大、贫血和锥体外系症状 E. 肝硬化及锥体外系症状 24. *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原则为 [A]
A.减少铜的摄入和增加铜的排出B.应用青霉胺C.限制吃食含铜高的食物D.应用锌剂E.肝移植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理为体内铜过多积聚导致各种脏器损害,故在目前无法进行针对病因治疗的情况下应以减少铜的摄入和增加铜的排出为主要治疗原则;应用青霉胺、限制吃食含铜高的食物和锌剂治疗仅是上述原则中的个别环节,并不全面;而肝移植仅适用于个别病例如急性肝功能衰竭或失代偿性肝硬化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者。25.目前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依据为[E] A.特征性CT改变B.肝铜>300μg/g(肝干重)C24小时尿排铜>300μg/24小时D.角膜K-F环E典型症状、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26.*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的确诊方法为[D]A.超声波检查B.X线检查C.母血甲胎蛋白测定D.抽取羊水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E.抽取羊水进行DNA检查自前对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所用的方法包括母血甲胎蛋白,人绒毛膜向性腺激素和雕二醇筛查等数种方法,但最终确诊仍必需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其它方法只能作为初筛。27.*糖原累积病是一种[E]A.糖原合成代谢障碍病B.体内糖原贮积过多病C糖原分解代谢障碍病D.体内糖原贮积量过少病E.上述说法都不全面糖原累积病根据病型的不同,有的是糖原合成代谢障碍,而另一些为分解代谢障碍。多数糖原累积病病型为体内糖原贮积过多,少数病型糖原贮积量正常,而糖原的分子结构异常。28.*典型苯丙酮尿症患者日后的智能水平取决于[E]A.是否执行无苯丙氨酸饮食B.是否进行强化教育C.治疗开始的早晚和饮食控制是否严格D.是否应用药物四氢生物噪呤E:治疗开始的早晚、饮食控制是否严格和疗程足够典型苯内酮尿症的预后不仅取决于开始治疗的早晚和饮食控制是否严格,还与疗
A. 减少铜的摄入和增加铜的排出 B. 应用青霉胺 C. 限制吃食含铜高的食物 D. 应用锌剂 E. 肝移植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理为体内铜过多积聚导致各种脏器损害,故在目前无法进 行针对病因治疗的情况下应以减少铜的摄入和增加铜的排出为主要治疗原则;应用青霉胺、 限制吃食含铜高的食物和锌剂治疗仅是上述原则中的个别环节,并不全面;而肝移植仅适 用于个别病例如急性肝功能衰竭或失代偿性肝硬化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者。 25. 目前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依据为 [E] A. 特征性 CT 改变 B. 肝铜>300μg/g (肝干重) C. 24 小时尿排铜 > 300μg/24 小时 D. 角膜 K-F 环 E. 典型症状、角膜 K-F 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 26. * 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的确诊方法为 [D] A. 超声波检查 B.X 线检查 C.母血甲胎蛋白测定 D. 抽取羊水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E. 抽取羊水进行 DNA 检查 目前对 21-三体综合征产前诊断所用的方法包括母血甲胎蛋白,人绒毛膜向性腺激素和 雌二醇筛查等数种方法,但最终确诊仍必需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其它方法只能作为 初筛。 27. * 糖原累积病是一种 [E] A. 糖原合成代谢障碍病 B. 体内糖原贮积过多病 C. 糖原分解代谢障碍病 D. 体内糖原贮积量过少病 E. 上述说法都不全面 糖原累积病根据病型的不同,有的是糖原合成代谢障碍,而另一些为分解代谢障碍。 多数糖原累积病病型为体内糖原贮积过多,少数病型糖原贮积量正常,而糖原的分子结构 异常。 28. * 典型苯丙酮尿症患者日后的智能水平取决于 [E] A. 是否执行无苯丙氨酸饮食 B. 是否进行强化教育 C. 治疗开始的早晚和饮食控制是否严格 D. 是否应用药物四氢生物喋呤 E . 治疗开始的早晚、饮食控制是否严格和疗程足够 典型苯丙酮尿症的预后不仅取决于开始治疗的早晚和饮食控制是否严格,还与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