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与鉴别诊断Ai型1.下列哪些疾病不会出现肝脾肿大?A. 川崎病[E]B.急性病毒性肝炎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急慢性心力衰竭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简单性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A.发作呈全身性B.惊厥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超过10分钟C.惊默于24小时内无复发D.发作后无神经系统异常E.发作后EEG检查呈棘慢波答案A.B.C.D均为简单性高热惊的特点,即诊断标准,而高热惊厥不应出现EEG的异常。[E]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A.发作呈全身性,有时呈局限性发作B.惊厥持续时间常超过15minC.惊厥在24h内有反复发作D.发作后无神经系统异常E.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D]4.*拟诊隐球菌性脑膜炎,为快速明确诊断,主要依靠下列哪项检查结果?A.脑脊液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同时降低B.脑脊液中白细胞增高,分类以中性为主C.血清免疫学阳性D.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阳性E.脑脊液真菌培养阳性快速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检查手段为脑脊液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为非特异性,血清免疫学检查及脑脊液真菌培养不是快速诊断方法。[D]5.*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发生紫?A.毛细血管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15g/LB.毛细血管血液中血红蛋白超过150g/LC.毛细血管血液中血红蛋白少于50g/LD.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E.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少于50g/L紫是指皮肤、粘膜呈青紫色或暗红色,一般每100ml血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g时,临床可见到紫,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取决于总血红蛋白量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如血红蛋白少于5g/L,虽有缺氧,也不出现紫,同时,高铁血红蛋白超过15g/L时,也可出现紫。[D] 6.紫可见于:A.急性喉炎B.重症肌无力C.气胸
症状与鉴别诊断 A1 型 1. 下列哪些疾病不会出现肝脾肿大? A. 川崎病 [E] B. 急性病毒性肝炎 C.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 急慢性心力衰竭 E. 以上都不是 2.*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简单性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 A. 发作呈全身性 B. 惊厥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超过 10 分钟 C. 惊厥于 24 小时内无复发 D. 发作后无神经系统异常 E. 发作后 EEG 检查呈棘慢波 答案 A.B.C.D 均为简单性高热惊厥的特点,即诊断标准,而高热惊厥不应出现 EEG 的异常。 [E] 3.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复杂性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 A. 发作呈全身性,有时呈局限性发作 B. 惊厥持续时间常超过 15min C. 惊厥在 24h 内有反复发作 D. 发作后无神经系统异常 E. 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 [D] 4.* 拟诊隐球菌性脑膜炎,为快速明确诊断,主要依靠下列哪项检查结果? A. 脑脊液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同时降低 B. 脑脊液中白细胞增高,分类以中性为主 C. 血清免疫学阳性 D. 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阳性 E. 脑脊液真菌培养阳性 快速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检查手段为脑脊液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为非 特异性,血清免疫学检查及脑脊液真菌培养不是快速诊断方法。 [D] 5.* 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发生紫绀? A. 毛细血管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 15g∕L B. 毛细血管血液中血红蛋白超过 150g∕L C. 毛细血管血液中血红蛋白少于 50g∕L D. 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 50g∕L E. 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少于 50g∕L 紫绀是指皮肤、粘膜呈青紫色或暗红色,一般每 100ml 血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 5g 时,临床可见到紫 绀,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取决于总血红蛋白量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如血红蛋白少于 5g/L,虽有缺氧, 也不出现紫绀,同时,高铁血红蛋白超过 15g/L 时,也可出现紫绀。 [D] 6. 紫绀可见于: A. 急性喉炎 B. 重症肌无力 C. 气胸
D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型E.以上都是[E] 7.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中下腹疼痛B.右下腹腹块C.鲜血便或略红色血便D.血呈咖啡色,大便呈柏油样E.恶心、呕吐胃内容物[D] 8.下列哪项疾病不会引起腹胀?A.重症肺炎B.低血钾C.急性肠梗阻D.甲状腺功能低下E.以上都不是[E]9.下列哪项疾病无头痛表现:A.副鼻窦炎B.中枢感染C.中暑D.颅脑外伤后E.风湿热[E] 10.*对于病毒性脑膜脑炎引起的头痛,下列哪项治疗是不合适的?A高渗脱水剂:如20%甘露醇B.血容量扩张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CC.激素:如地塞米松D.镇痛剂:如对乙酰氨基酚E.降温退热:如冰枕对于病毒性脑膜脑炎引起的头痛,主要是降颅压以及对症治疗。降颅压可用20%甘露醇、地塞来松等;对症治疗可退热、服用镇痛剂等。而对血容量扩张剂并不能改善头痛,故不合适。[B] 11.*下列哪项不符合周围性瘫痪?A.肌张力增高B.病理反射阴性C.无明显感觉障碍D.腱反射减弱或消失E.肌萎缩较多见[A]周围性瘫痪的特点为肌力、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一般无感觉障碍,病程长者可引起肌萎缩,故肌张力增高不符合周围性瘫痪。12.对一表现为急性起病,肢体对称性、进行性、弛缓性瘫的患儿,最合适的辅助检查是:A.脑电图B.脊髓MRIC.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D.粪中找脊髓灰质炎病毒E.肌肉活检[C]
D. 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型) E. 以上都是 [E] 7. 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 中下腹疼痛 B. 右下腹腹块 C. 鲜血便或略红色血便 D. 呕血呈咖啡色,大便呈柏油样 E. 恶心、呕吐胃内容物 [D] 8. 下列哪项疾病不会引起腹胀? A. 重症肺炎 B. 低血钾 C. 急性肠梗阻 D. 甲状腺功能低下 E. 以上都不是 [E] 9. 下列哪项疾病无头痛表现: A. 副鼻窦炎 B. 中枢感染 C. 中暑 D. 颅脑外伤后 E. 风湿热 [E] 10.* 对于病毒性脑膜脑炎引起的头痛,下列哪项治疗是不合适的? A. 高渗脱水剂:如 20%甘露醇 B. 血容量扩张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 C. C. 激素:如地塞米松 D. 镇痛剂:如对乙酰氨基酚 E. 降温退热:如冰枕 对于病毒性脑膜脑炎引起的头痛,主要是降颅压以及对症治疗。降颅压可用 20%甘露醇、地塞米松 等;对症治疗可退热、服用镇痛剂等。而对血容量扩张剂并不能改善头痛,故不合适。 [B] 11.* 下列哪项不符合周围性瘫痪? A. 肌张力增高 B. 病理反射阴性 C. 无明显感觉障碍 D.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E. 肌萎缩较多见 [A] 周围性瘫痪的特点为肌力、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一般无感觉障碍,病 程长者可引起肌萎缩,故肌张力增高不符合周围性瘫痪。 12. 对一表现为急性起病,肢体对称性、进行性、弛缓性瘫痪的患儿,最合适的辅助检查是: A. 脑电图 B. 脊髓 MRI C. 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 D. 粪中找脊髓灰质炎病毒 E. 肌肉活检 [C]
13.肉眼血尿的颜色与尿液酸碱性有关。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中性尿一尿呈棕褐色B.弱碱性尿一尿呈烟灰色C.酸性尿一尿呈洗肉水样D.酸性尿一尿呈烟灰色[D]E.中性尿一尿呈烟灰色14.下列哪些疾病可引起肾小球性血尿?A.尿路畸形B.特发性高钙尿症C.急性肾盂肾炎[E]D.肾孟结石E.以上都不是15.*全身性水肿不见于下列哪项疾病:A.丝虫病心功能不全B.C.肝硬化D.急性肾小球肾炎E.营养不良答案B.C.D.E引起的水肿大多为全身性,而丝虫病引起的局部淋巴管堵塞所致的水肿为局部性,[A]16.下列哪些疾病可出现急性腹痛?A.肠套叠B.急性阑尾炎C.过敏性紫疲D.美克尔憩室[E]E.以上都是17.*下列哪项不是川崎病的诊断条件?A..高热超过5天B.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C.眼结膜充血,口唇干红D.心包炎和冠状动脉瘤E.手足硬肿,指、趾端蜕皮[D]心包炎与冠状动脉瘤为川崎病的后期症状及致死原因,并非诊断必备条件。18.川崎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脑栓塞B.心肌炎C.冠状动脉瘤破裂或心肌梗塞D.心包炎[C]E.以上都是19.隐球菌感染,最常累及哪些器官?A.支气管、肺B.血管C.眼、耳D.皮肤、粘膜、淋巴结E.中枢神经系统、肺
13. 肉眼血尿的颜色与尿液酸碱性有关。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中性尿—尿呈棕褐色 B. 弱碱性尿—尿呈烟灰色 C. 酸性尿—尿呈洗肉水样 D. 酸性尿—尿呈烟灰色 E. 中性尿—尿呈烟灰色 [D] 14.下列哪些疾病可引起肾小球性血尿? A. 尿路畸形 B. 特发性高钙尿症 C. 急性肾盂肾炎 D. 肾盂结石 [E] E. 以上都不是 15.* 全身性水肿不见于下列哪项疾病: A. 丝虫病 B. 心功能不全 C. 肝硬化 D. 急性肾小球肾炎 E. 营养不良 答案 B.C.D.E 引起的水肿大多为全身性,而丝虫病引起的局部淋巴管堵塞所致的水肿为局部性。 [A] 16. 下列哪些疾病可出现急性腹痛? A. 肠套叠 B. 急性阑尾炎 C. 过敏性紫癜 D. 美克尔憩室 [E] E. 以上都是 17.* 下列哪项不是川崎病的诊断条件? A. 高热超过 5 天 B. 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C. 眼结膜充血,口唇干红 D. 心包炎和冠状动脉瘤 E. 手足硬肿,指、趾端蜕皮 [D] 心包炎与冠状动脉瘤为川崎病的后期症状及致死原因,并非诊断必备条件。 18. 川崎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 脑栓塞 B. 心肌炎 C. 冠状动脉瘤破裂或心肌梗塞 D. 心包炎 [C] E. 以上都是 19. 隐球菌感染,最常累及哪些器官? A. 支气管、肺 B. 血管 C. 眼、耳 D. 皮肤、粘膜、淋巴结 E. 中枢神经系统、肺
[E]20.下列哪一项为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手臂体位袖带宽度坐位A.右上臂上臂的2/3宽B.右上臂卧位上臂的1/2宽C.左上臂坐位上臂的2/3宽D.左上臂卧位上臂的1/2宽E.以上方法都可以[A]21.上肢血压高而下肢血压低可见于:A.心功能不全B.主动脉缩窄C.急性肾小球肾炎[B] D.颅内高压E.醛固酮增多症22.中一重度高血压可出现下列哪些表现?A.视力障碍B.头晕、头痛C.呕吐、鼻[E]D.心悸、胸痛E.以上都是A2型题23.患儿,女,6岁,发热8天,伴咽痛、头痛、纳差,体温39℃左右。查体:咽充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头面部及驱干可见丘疹。外周血白细胞18×109/L,淋巴细胞0.75,异常淋巴细胞0.20。本病例临床诊断首先考虑是:A.风疹B.登革热C.巨细胞病毒感染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幼儿急疹[D] 24.*患儿,8岁,拟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了确诊,其主要依据为下列哪项?A:发热、咽痛、驱干部斑丘疹B.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C.外周血中白细胞增高及出现异常淋巴细胞D.绵羊红细胞凝集试验E.血清抗EBV-IgM阳性[E]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为特异性IgM阳性,而答案A.B.C.D为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25.*患儿,5月,反复阵发性哭闹,发作时面色苍白,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体检腹部扪及腊肠样块物,肛指检查指套上有果酱样大便。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胃炎B.急性肠炎C.急性阑尾炎D.急性胰腺炎[E]
[E] 20. 下列哪一项为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手臂 体位 袖带宽度 A. 右上臂 坐位 上臂的 2∕3 宽 B. 右上臂 卧位 上臂的 1∕2 宽 C. 左上臂 坐位 上臂的 2∕3 宽 D. 左上臂 卧位 上臂的 1∕2 宽 E. 以上方法都可以 [A] 21. 上肢血压高而下肢血压低可见于: A. 心功能不全 B. 主动脉缩窄 C. 急性肾小球肾炎 [B] D. 颅内高压 E. 醛固酮增多症 22. 中-重度高血压可出现下列哪些表现? A. 视力障碍 B. 头晕、头痛 C. 呕吐、鼻衄 D. 心悸、胸痛 [E] E. 以上都是 A2 型题 23. 患儿,女,6 岁,发热 8 天,伴咽痛、头痛、纳差,体温 39℃左右。查体:咽充血,全身浅表 淋巴结肿大,头面部及躯干可见丘疹。外周血白细胞 18×109∕L,淋巴细胞 0.75,异常淋巴细 胞 0.20。本病例临床诊断首先考虑是: A. 风疹 B. 登革热 C. 巨细胞病毒感染 D.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 幼儿急疹 [D] 24.* 患儿,8 岁,拟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了确诊,其主要依据为下列哪项? A. 发热、咽痛、躯干部斑丘疹 B.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C. 外周血中白细胞增高及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D. 绵羊红细胞凝集试验 E. 血清抗 EBV-IgM 阳性 [E] 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为特异性 IgM 阳性,而答案 A.B.C.D 为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 验室检查。 25.* 患儿,5 月,反复阵发性哭闹,发作时面色苍白,呕吐 3 次,为胃内容物。体检腹部扪及腊肠 样块物,肛指检查指套上有果酱样大便。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急性胃炎 B. 急性肠炎 C. 急性阑尾炎 D. 急性胰腺炎 [E]
E.以上都不是根据患儿年龄特点,表现为阵发性哭吵,伴呕吐,腹部有肿块,伴大便出血,首先考虑为肠套叠,而答案A.B.C.D的临床表现都不符合。26.患儿,6岁,发热7天,呈弛张热,伴纳差、神萎,病前有腹泻病史,近3天驱于部出现风团及细小出血点。心率120次/分,心音低钝,二肺(-),肝肋下3cm,血白细胞13×10°/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有中毒颗粒,肝B超示有小脓肿二处。其可能的诊断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B.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C.大肠杆菌性败血症D.链球菌性败血症E.绿脓杆菌性败血症[A] 27一足月儿,生后喂奶即出现呛咳及呕吐,×胸片示二肺不张,腹部平片示胃无气体。最可能的诊断为:A.膈疝B.十二指肠闭锁C.食管闭锁D.食管裂孔疝[C]E.双侧后鼻孔闭锁28.患儿,男性,6岁,近半年纳差、乏力,双手抖动。查体:步态欠佳,双手震额,角膜K一F环(+),腹略膨隆,肝肋下5cm,质中,压痛(土)。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病毒性肝炎B.肝豆状核变性C.肝糖元累积病D.肝脓肿[B] E. 白血病29.*一10月婴儿,发热5天,伴口唇红肿。查体:眼结膜充血,口唇粘膜充血浆、裂,咽红全身浅表淋巴结黄豆至花生米大小,无明显皮疹,心肺听诊无特殊,肝肋下3.5cm,质软,脾肋下2cm,质软,指趾端略肿胀。需作进一步检查,较合适的是:A.肝脾B超+血常规B.血沉+EB病毒抗体C.血沉+免疫球蛋白D.血常规+血沉E.肝脾B超+EB病毒抗体[D]该患儿考虑为川崎病,而该病的实验室检查中有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故查血常规及血沉最有诊断价值。30.患儿,男性,10岁,因血尿、浮肿、少尿收入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需作什么检查?A.抗“O”+双肾B超+血胆固醇B.抗“O”+血沉+补体测定C.血沉+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双肾B超D.血胆固醇+血清白、球蛋白十补体测定E.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十血清白、球蛋白十血沉[B] 31:患儿,6月,发热4天,稍咳,查血WBC7X10°/L,N32%,L68%,4天后热退,但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诊断考虑为:A.猩红热B.麻疹C.风疹D.幼儿急疹E.川崎病[D]
E. 以上都不是 根据患儿年龄特点,表现为阵发性哭吵,伴呕吐,腹部有肿块,伴大便出血,首先考虑为肠套叠, 而答案 A.B.C.D 的临床表现都不符合。 26. 患儿,6 岁,发热 7 天,呈弛张热,伴纳差、神萎,病前有腹泻病史,近 3 天躯干部出现风团及 细小出血点。心率 120 次∕分,心音低钝,二肺(-),肝肋下 3 cm,血白细胞 13×109∕L, 中性粒细胞 0.85,淋巴细胞 0.15,有中毒颗粒,肝 B 超示有小脓肿二处。其可能的诊断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B. 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 C. 大肠杆菌性败血症 D. 链球菌性败血症 E. 绿脓杆菌性败血症 [A] 27. 一足月儿,生后喂奶即出现呛咳及呕吐,X 胸片示二肺不张,腹部平片示胃无气体。最可能的 诊断为: A. 膈疝 B. 十二指肠闭锁 C. 食管闭锁 D. 食管裂孔疝 [C] E. 双侧后鼻孔闭锁 28. 患儿,男性,6 岁,近半年纳差、乏力,双手抖动。查体:步态欠佳,双手震颤,角膜 K-F 环 (+),腹略膨隆,肝肋下 5cm,质中,压痛(±)。最可能的诊断为: A. 急性病毒性肝炎 B. 肝豆状核变性 C. 肝糖元累积病 D. 肝脓肿 [B] E. 白血病 29.* 一 10 月婴儿,发热 5 天,伴口唇红肿。查体:眼结膜充血,口唇粘膜充血浆、皲裂,咽红, 全身浅表淋巴结黄豆至花生米大小,无明显皮疹,心肺听诊无特殊,肝肋下 3.5cm,质软,脾肋 下 2cm,质软,指趾端略肿胀。需作进一步检查,较合适的是: A. 肝脾 B 超+血常规 B. 血沉+EB 病毒抗体 C. 血沉+免疫球蛋白 D. 血常规+血沉 E. 肝脾 B 超+ EB 病毒抗体 [D] 该患儿考虑为川崎病,而该病的实验室检查中有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故查血常规及血沉最有诊 断价值。 30. 患儿,男性,10 岁,因血尿、浮肿、少尿收入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需作什么检查? A. 抗“O”+双肾 B 超+血胆固醇 B. 抗“O”+血沉+补体测定 C. 血沉+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双肾 B 超 D. 血胆固醇+血清白、球蛋白+补体测定 E.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球蛋白+血沉 [B] 31. 患儿,6 月,发热 4 天,稍咳,查血 WBC 7×109∕L,N32%,L68%,4 天后热退,但全身出 现红色斑丘疹。诊断考虑为: A. 猩红热 B. 麻疹 C. 风疹 D. 幼儿急疹 E. 川崎病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