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塑造景物外形式逐步发现了一些形式美的规 律性 1)主与从主体是空间构图的重心或重点,也起主导作用,其余的客体对主体韦陪褚或 粪托作用。这样主次分明,相得益彰,才能共存于统一的构图之中。若是主体孤立,缺乏必要 的陪体衬托,就形成孤家寡人了。如过分强调客体,则喧宾夺主或主次不分,都会导致构图失 败。所以,整个园林构图乃至局部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2)对称与均衡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在量上呈现的美。对称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 右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对自身,对周围环境观 察而获得的规律,体现着事物自身结构的一种符合规律的存在方式。而均衡是对称的一种延伸, 是事物的两部分在形体布局上不相等,但双方在量上却大致相当,是一种不等形但等量的特殊 的对称形式。也就是说,对称是均衡的,但均衡不一定对称,因此,就分出了对称均衡和不对 称均衡 对称均衡,又称静态均衡,就是景物以某轴线为中心,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取得左右或 上下对称的形式,在心理学上表现为稳定、庄重和理性。对称均衡在规则式园林经常地中常被 采用。如纪念性园林,公共建筑前的绿化,古典园林前成对的石狮、槐树,路两边的行道树、 花坛、雕塑等。 不对称均衡,又称动态均衡、动势均衡。不对称均衡创作法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构图中心法,即在群体景物之中,有意识的强调一个视线构图中心,而使其他部分均与其 取得对应关系,从而在总体上取得均衡感 杠杆均衡法,又称动态平衡法。根据杠杆力矩原理,牛不同体量或重量感的景物置于相对 应的位置而取得平衡感。 惯性心理法,或称运动平衡法。人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习惯性重心感,若重心产生偏移, 则必然出现动势倾向,以求得新的均衡。人体活动一般在立三角形中取得平衡。根据这些规律, 在园林造景中就可以广泛的运用三角形构图法见书Pl1,园林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的重心处理 等,它们均是取得景观均衡的有效方法。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小至树丛、散置山石、自然水池:大至整个园林绿地、风景区的布局。 它常给人以轻松、自由、活泼、变化的感觉。所以广泛的应用于一般游憩性的自然式园林绿地 中 3)对比与协调对比是比较心理的产物。对风景或艺术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加以组 合利用,取得相互比较、相辅相成的呼应关系。协调是指明各景物之间形成了矛盾统一体,也 就是在事物的差异中强调了统一的一面,使人们在柔和宁静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享受。园林景象 要在对比中求协调,在协调中有对比,使景观丰富多彩,行动活泼,又风格协调,突出主题
16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塑造景物外形式逐步发现了一些形式美的规 律性。 1)主与从 主体是空间构图的重心或重点,也起主导作用,其余的客体对主体韦陪褚或 粪托作用。这样主次分明,相得益彰,才能共存于统一的构图之中。若是主体孤立,缺乏必要 的陪体衬托,就形成孤家寡人了。如过分强调客体,则喧宾夺主或主次不分,都会导致构图失 败。所以,整个园林构图乃至局部都要重视这个问题。 2)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在量上呈现的美。对称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 右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学习对自身,对周围环境观 察而获得的规律,体现着事物自身结构的一种符合规律的存在方式。而均衡是对称的一种延伸, 是事物的两部分在形体布局上不相等,但双方在量上却大致相当,是一种不等形但等量的特殊 的对称形式。也就是说,对称是均衡的,但均衡不一定对称,因此,就分出了对称均衡和不对 称均衡。 对称均衡,又称静态均衡,就是景物以某轴线为中心,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取得左右或 上下对称的形式,在心理学上表现为稳定、庄重和理性。对称均衡在规则式园林经常地中常被 采用。如纪念性园林,公共建筑前的绿化,古典园林前成对的石狮、槐树,路两边的行道树、 花坛、雕塑等。 不对称均衡,又称动态均衡、动势均衡。不对称均衡创作法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构图中心法,即在群体景物之中,有意识的强调一个视线构图中心,而使其他部分均与其 取得对应关系,从而在总体上取得均衡感。 杠杆均衡法,又称动态平衡法。根据杠杆力矩原理,牛不同体量或重量感的景物置于相对 应的位置而取得平衡感。 惯性心理法,或称运动平衡法。人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习惯性重心感,若重心产生偏移, 则必然出现动势倾向,以求得新的均衡。人体活动一般在立三角形中取得平衡。根据这些规律, 在园林造景中就可以广泛的运用三角形构图法见书 P11,园林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的重心处理 等,它们均是取得景观均衡的有效方法。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小至树丛、散置山石、自然水池;大至整个园林绿地、风景区的布局。 它常给人以轻松、自由、活泼、变化的感觉。所以广泛的应用于一般游憩性的自然式园林绿地 中。 3)对比与协调 对比是比较心理的产物。对风景或艺术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加以组 合利用,取得相互比较、相辅相成的呼应关系。协调是指明各景物之间形成了矛盾统一体,也 就是在事物的差异中强调了统一的一面,使人们在柔和宁静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享受。园林景象 要在对比中求协调,在协调中有对比,使景观丰富多彩,行动活泼,又风格协调,突出主题
对比与协调只存在于统一性质的差异之间,要在共同的因素,如体量大小,空间的开敞与封闭 线条的曲直,色调的冷暖、明暗,材料质感的粗糙与细腻等,而不同性质的差异之间不存在协 调对比,如体量大小与色调冷暖就不能比较。 4)比例与尺度比例要体现的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 种关系。这种关系使人得到美感,就是合乎比例了。比例具有满足理智和礼堂要求的特征。 与比例相关联的是尺度,比例是相对的,而尺度涉及到具体尺寸。园林中构图的尺度是景物 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度感觉。 比例与尺度受多种因素和变化的影响,典型的例子如苏州古典园林,多是明清时期的私家 宅园,各部分造景都是效法自然山水,把自然山水提炼后缩小到园林中。建筑道路曲折有致 大小适合,主从分明,相辅相成,无论在全局上,还是局部上,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 的比例尺度都是很相称的。就妆时的少数人起居来说,其尺度是合适的,但是现在随着旅游事 业的发展,国内外游客大量增加,假山显得低而小,游廊显得矮而窄,其尺度就有符合现代游 赏的需要。所以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空间尺度,不同的功能也要求不同的比例。 5)节奏与韵律节奏产生于人本身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步行等。在建筑和风景 园林中,极其就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如灯杆、花坛、行 道树等。而韵律则是节奏的深化,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于感情色彩的律 动感,使得风景、音乐、诗歌等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由于节奏与韵律有着内在的共同 性,故可以用节奏韵律表示它们的综合意义。 6)多样统一这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其主要意义是要求在艺术形式的多样变化中,要 有其内在的和谐与统一关系,要显示形式美的独特性,又具有艺术的整体性。多样布满统一 必然杂乱无章;统一而无变化,则呆板单调。多样统一还包括形式与内容的变化与统一。风景 园林是多种要素组成的空间艺术,要创造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可通过许多途径来达到。如形 体的变化与统一、风格流派的变化与统一、图形线条的变化与统一、动势动态的变化与统 形式内容的变化与统一、材料质地的变化与统一、线形纹理的变化与统一、尺度比例的变化与 统一、局部与整体的变化与统一等。 二、园林的形式与特点 园林布局的形式,是园林设计的前提,有了具体的布局形式,园林内部的其他设计工作才 能逐步进行。 (一)园林布局的形式与特点 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 的作用分不开的。英国造园家杰克在1954年召开的国际风景园林家联合会第四次大会上致词 说: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上述三大流派归纳起来,可以把园林的形式
17 对比与协调只存在于统一性质的差异之间,要在共同的因素,如体量大小,空间的开敞与封闭, 线条的曲直,色调的冷暖、明暗,材料质感的粗糙与细腻等,而不同性质的差异之间不存在协 调对比,如体量大小与色调冷暖就不能比较。 4)比例与尺度 比例要体现的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 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使人得到美感,就是合乎比例了。比例具有满足理智和礼堂要求的特征。 与比例相关联的是尺度,比例是相对的,而尺度涉及到具体尺寸。园林中构图的尺度是景物、 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度感觉。 比例与尺度受多种因素和变化的影响,典型的例子如苏州古典园林,多是明清时期的私家 宅园,各部分造景都是效法自然山水,把自然山水提炼后缩小到园林中。建筑道路曲折有致, 大小适合,主从分明,相辅相成,无论在全局上,还是局部上,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 的比例尺度都是很相称的。就妆时的少数人起居来说,其尺度是合适的,但是现在随着旅游事 业的发展,国内外游客大量增加,假山显得低而小,游廊显得矮而窄,其尺度就有符合现代游 赏的需要。所以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空间尺度,不同的功能也要求不同的比例。 5)节奏与韵律 节奏产生于人本身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步行等。在建筑和风景 园林中,极其就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如灯杆、花坛、行 道树等。而韵律则是节奏的深化,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于感情色彩的律 动感,使得风景、音乐、诗歌等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由于节奏与韵律有着内在的共同 性,故可以用节奏韵律表示它们的综合意义。 6)多样统一 这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其主要意义是要求在艺术形式的多样变化中,要 有其内在的和谐与统一关系,要显示形式美的独特性,又具有艺术的整体性。多样布满统一, 必然杂乱无章;统一而无变化,则呆板单调。多样统一还包括形式与内容的变化与统一。风景 园林是多种要素组成的空间艺术,要创造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可通过许多途径来达到。如形 体的变化与统一、风格流派的变化与统一、图形线条的变化与统一、动势动态的变化与统一、 形式内容的变化与统一、材料质地的变化与统一、线形纹理的变化与统一、尺度比例的变化与 统一、局部与整体的变化与统一等。 二、园林的形式与特点 园林布局的形式,是园林设计的前提,有了具体的布局形式,园林内部的其他设计工作才 能逐步进行。 (一)园林布局的形式与特点 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 的作用分不开的。英国造园家杰克在 1954 年召开的国际风景园林家联合会第四次大会上致词 说: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中国、西亚和古希腊。上述三大流派归纳起来,可以把园林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