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景观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构成 的。因此,构成景观的基本的、相对均质的 生态系统或单元即景观要素。美国生态学家 Forman和法国生态学家 Godron(1981,1986) 在观察和比较各种不同景观的基础上,认为 组成景观的景观要素类型不外乎3种:斑块/ 缀块/嵌块体( patch)、廊道走廊( corridor)和 基底本底基质 matrix),如图所示。 CSF
第二章 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景观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构成 的。因此,构成景观的基本的、相对均质的 生态系统或单元即景观要素。美国生态学家 Forman和法国生态学家Godron(1981,1986) 在观察和比较各种不同景观的基础上,认为 组成景观的景观要素类型不外乎3种:斑块/ 缀块/嵌块体(patch)、廊道/走廊(corridor)和 基底/本底/基质(matrix),如图所示
二章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斑块 廊道 基底
斑块 廊道 基底 第二章 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第二章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由于研究对象、目的、方法不同,不同生 态学家对斑块的定义也有不同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 同、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 单元或生态系统。 具体地说,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 农田或居民区等。因此,不同类型斑块的大小、 形状、边界以及内部均质程度都会表现出很大 CSF 的不同,对景观结构、景观格局、景观多样性、 景观异质性以及生态流、生物多样性等各种生 态过程和现象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 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由于研究对象、目的、方法不同,不同生 态学家对斑块的定义也有不同。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 同、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 单元或生态系统。 具体地说,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 农田或居民区等。因此,不同类型斑块的大小、 形状、边界以及内部均质程度都会表现出很大 的不同,对景观结构、景观格局、景观多样性、 景观异质性以及生态流、生物多样性等各种生 态过程和现象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 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廊道有:农田间的防风林 带、河流、道(铁)路、峡谷、输电线路等 斑块和廊道在外貌形状上、功能上有很大的 区别,但也有一致的地方,廊道实际上也是线性 状或带状的斑块。 基底:通常是在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接 程度最高,并且在功能上对景观的动态起着控制 作用的背景结构。 CSF 常见的基底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 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在许多景观中,景观总 #体动态常常受到基底所支配和控制
第二章 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 性或带状结构。常见的廊道有:农田间的防风林 带、河流、道(铁)路、峡谷、输电线路等。 斑块和廊道在外貌形状上、功能上有很大的 区别,但也有一致的地方,廊道实际上也是线性 状或带状的斑块。 基底:通常是在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接 程度最高,并且在功能上对景观的动态起着控制 作用的背景结构。 常见的基底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 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在许多景观中,景观总 体动态常常受到基底所支配和控制
第二章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在实际研究中,要确切的区分斑块、廊道和 基底有时是很困难的,有时也是不必要的。因为 景观要素类型的划分总是与研究的尺度相联系, 所以,斑块、廊道和基底的划分往往是相对的。 以上3种类型中,斑块、廊道是相对于基底 而言的。近年来,以斑块、廊道和基底为核心的 系列概念、理论和方法已逐渐成为了现代景观 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Forman(195把它称为 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底”模式。它为能 CSF 够具体而形象地描述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提供 了一种空间语言”( spatial language)。这种分类 体系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第二章 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在实际研究中,要确切的区分斑块、廊道和 基底有时是很困难的,有时也是不必要的。因为 景观要素类型的划分总是与研究的尺度相联系, 所以,斑块、廊道和基底的划分往往是相对的。 以上3种类型中,斑块、廊道是相对于基底 而言的。近年来,以斑块、廊道和基底为核心的 一系列概念、理论和方法已逐渐成为了现代景观 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方面。Forman(1995)把它称为 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底”模式。它为能 够具体而形象地描述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提供 了一种“空间语言”(spatial language)。这种分类 体系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