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从今年5月19日起,绍兴各区、县(市)的旅游景区开始向各自行政区域内 的居民免费开放。 B.实行免费游的景区在旅游旺季游客较多情况下,优先考虑满足本地居民的游览 要求。 C.领取的“参观券”,如果本人临时有事去不了,也不能转送给自己的父母孩子 前往。 D.“免费夜游东湖”将成为今年越城区市民的特色消夏活动,上虞区、柯桥区市 民也可享受这一福利。 E.2015年暑假,诸暨市居民有望免费游大禹陵;2018年,新昌县居民有望免费 游五泄。6.“实施细则”公布后,有人针对其中“免费不免票”这点,提出免 费对象进景区“只要凭本人的绍兴本地身份证即可”,请你对照相关内容,谈谈 他的建议是否合理,并说明你的理由。(4分) 答:7.中考结束,越城区阳明中学的几个同学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准备到东湖 景区进行一次“毕业游”,请你根据“实施细则”,从时间选择、游前准备、游 览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建议。(5分) 答 5.(4分)CE(A“旅游景区”应为“部分旅游景区”,诸暨是去年4月开始的 B“限流时外地游客优先入园”;D免费参观时间到下午4点30分结束。)(评 分细则:共4分。选对1个给2分,答两个以上不得分。)6.(4分)不可行。 因为①免费对象中“在绍外来投资者和建设者”,“在绍工作的港澳台同胞、外 籍人士及家属”,他们的身份证可能不是绍兴的:②有些绍兴本地的未成年人可 能尚未办理身份证。如果只凭本人本地身份证,这一部分人就无法实现“免费 游”。(评分细则:共4分。判断1分,理由写出一点1分,写出两点3分。意 思对即可。只简单摘抄“实施办法”第一条给2分。)7.(5分)时间选择:① 尽量避开双休日高峰;②如果去的景点比较热门,则尽早前往,以免因限流而无 法进入。游前准备:①了解东湖景区近期有无重大活动或特殊情况;②如果有身 份证的,带好身份证;如果尚未办理身份证,则带好户口簿。③确定是否需要导 游、游船、电瓶车等服务,是否参加休闲娱乐性项目,如需要,准备好相应费用 注意事项:保护景区环境,爱护服务设施,遵守游览秩序。(评分细则:共5 分。每点1分。“时间选择”两条中只要答出一条即给1分,但只摘抄“黄金周 和小长假除外”不给分。三项内容的归属可以相对自由。“游前准备”第三条如 果笼统回答“准备点钱”也可,但如果写出钱的用途,如吃饭、买旅游纪念品等 与“细则”无关的则不给分。“注意事项”中笼统说“文明旅游”也可。有其他 答案,只要符合“实施细则”要求亦可酌情给分。) 2014年浙江省金华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12分) 透视“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这把“火”灭得对 2014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 “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 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 宣判。经审理查明,秦志晖利用信息网络, 诽谤杨澜等多名公民,引发大量网民对杨澜 等人的负面评价,相关信息累计被转发4100 网间
A.从今年 5 月 19 日起,绍兴各区、县(市)的旅游景区开始向各自行政区域内 的居民免费开放。 B.实行免费游的景区在旅游旺季游客较多情况下,优先考虑满足本地居民的游览 要求。 C.领取的“参观券”,如果本人临时有事去不了,也不能转送给自己的父母孩子 前往。 D.“免费夜游东湖”将成为今年越城区市民的特色消夏活动,上虞区、柯桥区市 民也可享受这一福利。 E.2015 年暑假,诸暨市居民有望免费游大禹陵;2018 年,新昌县居民有望免费 游五泄。6. “实施细则”公布后,有人针对其中“免费不免票”这点,提出免 费对象进景区“只要凭本人的绍兴本地身份证即可”,请你对照相关内容,谈谈 他的建议是否合理,并说明你的理由。(4 分) 答: 7.中考结束,越城区阳明中学的几个同学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准备到东湖 景区进行一次“毕业游”,请你根据“实施细则”,从时间选择、游前准备、游 览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建议。(5 分) 答: 5.(4 分)CE(A“旅游景区”应为“部分旅游景区”,诸暨是去年 4 月开始的; B“限流时外地游客优先入园”;D 免费参观时间到下午 4 点 30 分结束。)(评 分细则:共 4 分。选对 1 个给 2 分,答两个以上不得分。)6.(4 分)不可行。 因为①免费对象中“在绍外来投资者和建设者”,“在绍工作的港澳台同胞、外 籍人士及家属”,他们的身份证可能不是绍兴的;②有些绍兴本地的未成年人可 能尚未办理身份证。如果只凭本人本地身份证,这一部分人就无法实现“免费 游”。(评分细则:共 4 分。判断 1 分,理由写出一点 1 分,写出两点 3 分。意 思对即可。只简单摘抄“实施办法”第一条给 2 分。)7.(5 分)时间选择:① 尽量避开双休日高峰;②如果去的景点比较热门,则尽早前往,以免因限流而无 法进入。游前准备:①了解东湖景区近期有无重大活动或特殊情况;②如果有身 份证的,带好身份证;如果尚未办理身份证,则带好户口簿。③确定是否需要导 游、游船、电瓶车等服务,是否参加休闲娱乐性项目,如需要,准备好相应费用。 注意事项:保护景区环境,爱护服务设施,遵守游览秩序。(评分细则:共 5 分。每点 1 分。“时间选择”两条中只要答出一条即给 1 分,但只摘抄“黄金周 和小长假除外”不给分。三项内容的归属可以相对自由。“游前准备”第三条如 果笼统回答“准备点钱”也可,但如果写出钱的用途,如吃饭、买旅游纪念品等 与“细则”无关的则不给分。“注意事项”中笼统说“文明旅游”也可。有其他 答案,只要符合“实施细则”要求亦可酌情给分。) 2014 年浙江省金华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1 题。(l2 分) 透视“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这把“火”灭得对 2014 年 4 月 17 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 “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 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 宣判。经审理查明,秦志晖利用信息网络, 诽谤杨澜等多名公民,引发大量网民对杨澜 等人的负面评价,相关信息累计被转发 4 100
余次;在“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善后处理期间,秦志晖编造政府机关天价赔 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 络上散布,被转发11000次,评论3300余次,不仅造成网络空间的混乱,也 在现实社会引发不明真相的群众的不满,扰乱了政府机关的善后工作。法 院认定,秦志晖的行为分别构成诽谤罪和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 徒刑三年。秦志晖当庭表示不上诉。 此案是2013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 罪行动,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髙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 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第一起依法公开审理的典型案 件,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看网络推手如何“忽悠” 网络空间一旦有谣言产生,往往会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 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即使存在理性、质疑的声音,甚至有受害人“辟谣”,也往 往被海量信息淹没。秦志晖、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部分网络推手,正 是利用网络传播特点,“把握”网民心理,掌握网络造谣“技巧”,扰乱正常网 络秩序。网民常常被“忽悠”,觉得自己是“社会不公”的审判者,利用网络宣 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将网络比喻为“一个露天的公共广场”。现 实社会中,造谣诽谤可能会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网络同样如此。国家新 闻出版广电总局政策法制司新闻出版法规处处长杨颖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但我国还存在法律宣传还不够深入、监管滞后等问题。” 还网络一方“净土” 2013年以来,多地警方陆续依法査处了一批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案件, 网络造谣传谣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专家指出,网络谣言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除依法严厉打击外,更需多管齐下,还网络一方“净土”。 对于网站来说,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审査和处理力度,当有证据证明特定信息确 为虚假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从网站上撤下。王四新认为,网民应该具备“理 性、客观”的态度,严格自律。他说:“网民个人要理性上网,不能随便站队 不负责任地转发。网络本身找资料很容易,有些消息该核实的要核实。随手转发 评论那些子虚乌有的信息,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王四新还表示,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也很重要,尤其是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信 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公开有关信息,消除网民疑虑。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4月21日第5版,有删改) 8.根据文本,分析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3分) 答 9.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漫画的寓意。(2分) 答 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秦火火”案是2013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 等违法犯罪行动以来依法査处的第一起案件,因此,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 案 B.秦志晖编造“7·23”甬温线动车事故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 网络上散布,是一种寻衅滋事行为
余次;在“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善后处理期间,秦志晖编造政府机关天价赔 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网 络上散布,被转发 11 000 次,评论 3 300 余次,不仅造成网络空间的混乱,也 在现实社会引发不明真相的群众的不满,扰乱了政府机关的善后工作。法 院认定,秦志晖的行为分别构成诽谤罪和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 徒刑三年。秦志晖当庭表示不上诉。 此案是 2013 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 罪行动,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 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第一起依法公开审理的典型案 件,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案”。 看网络推手如何“忽悠” 网络空间一旦有谣言产生,往往会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 社会的恐慌和混乱,即使存在理性、质疑的声音,甚至有受害人“辟谣”,也往 往被海量信息淹没。秦志晖、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等部分网络推手,正 是利用网络传播特点,“把握”网民心理,掌握网络造谣“技巧”,扰乱正常网 络秩序。网民常常被“忽悠”,觉得自己是“社会不公”的审判者,利用网络宣 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王四新将网络比喻为“一个露天的公共广场”。现 实社会中,造谣诽谤可能会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网络同样如此。国家新 闻出版广电总局政策法制司新闻出版法规处处长杨颖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但我国还存在法律宣传还不够深入、监管滞后等问题。” 还网络一方“净土” 2013 年以来,多地警方陆续依法查处了一批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案件, 网络造谣传谣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有专家指出,网络谣言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除依法严厉打击外,更需多管齐下,还网络一方“净土”。 对于网站来说,应加强对网络谣言的审查和处理力度,当有证据证明特定信息确 为虚假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从网站上撤下。王四新认为,网民应该具备“理 性、客观”的态度,严格自律。他说:“网民个人要理性上网,不能随便站队、 不负责任地转发。网络本身找资料很容易,有些消息该核实的要核实。随手转发、 评论那些子虚乌有的信息,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王四新还表示,相关部门的信息公开也很重要,尤其是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信 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尽可能及时、准确地公开有关信息,消除网民疑虑。 (选自《光明日报》2014 年 4 月 21 日第 5 版,有删改) 8.根据文本,分析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3 分) 答: 9.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漫画的寓意。(2 分) 答: 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秦火火”案是 2013 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 等违法犯罪行动以来依法查处的第一起案件,因此,被称为“打击网络谣言第一 案”。 B.秦志晖编造“7·23”甬温线动车事故政府机关天价赔偿外籍乘客的信息并在 网络上散布,是一种寻衅滋事行为
C.高考前夕,小王收到“十八中附近捡到李亚成高考准考证,好心人帮转,别 误了孩子高考。电话:138***8131”的信息,随手就转发出去。他的这种行 为是值得提倡的 D.网络空间的谣言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恐慌和 混乱,是因为没有理性、质疑的声音 11.中国有6.18亿网民,网络是人们查阅信息、发表言论的主渠道之一。近年 来一些腐败分子的落网也表明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也有 人说,打击网络谣言是侵害言论自由的。对此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 具体阐述。(4分) 答 8.【答案】①网络推手编造谣言,在网络上发布:②网民随手转发、评论子虚 乌有的信息;③网站对网络谣言的审査和査处力度不够;④法律宣传不够深入, 有关部门监管滞后。(每点1分,任意三点即可)【考点直击】本题从整体感 知的角度来设题,要求梳理清相关情节。【思路点拨】解答时可以先找到并仔 细阅读与题目密切相关的“看网络推手如何‘忽悠”’这一板块,然后顺着制 谣、传谣、监管等角度切入去寻找,最后用准确简洁的文字来表达。9.【答案】 网民(秦火火)在网络空间中制造谣言,传播谣言(1分),必将引火烧身,受 到法律的制裁(1分)。(意思符合即可)【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读图的 能力。【思路点拨】观察图画时要仔细,善于发现细节,看到造谣者在点燃了 网络之火后也引火烧身,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方法归类】仔细观察,关注细 节,联系文本,全面思考,是解答这类题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10.【答案】 B【考点直击】本题考査学生信息査找和比对的能力。【思路点拨】A缺少“最 髙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岀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这个限制语:C中的“随手就转发”与文中的 “理性、客观”原则相背离:D中“没有理性、质疑的声音”与原文的相关表述 不符。11.【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网络谣言会损害他人,给社会 带来不安定,必须受到惩处(1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上造谣诽谤可能 会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1分)。打击网络谣言和保护言论自由并不矛盾。 (语言表达通顺1分)【考点直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实际思考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思路点拨】首先要确立自己的观点,表达要 明确,理由要充分,有说服力,并且必须是文本中的。 2014年浙江省衢州市 (二)(12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书香浙江”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用户注册流程 第一,登陆“书香浙江(http://zj.chineseall.cn)首页,在首页搜索项目 中选择机构,并输入机构名称进行搜索。如:在搜索栏中输入“杭州外国语学 校”,点击确认。 全姨 杭州校
C.高考前夕,小王收到“十八中附近捡到李亚成高考准考证,好心人帮转,别 误了孩子高考。电话:138 ****8131”的信息,随手就转发出去。他的这种行 为是值得提倡的。 D.网络空间的谣言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转发,甚至引起现实社会的恐慌和 混乱,是因为没有理性、质疑的声音。 11.中国有 6.18 亿网民,网络是人们查阅信息、发表言论的主渠道之一。近年 来一些腐败分子的落网也表明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也有 人说,打击网络谣言是侵害言论自由的。对此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内容 具体阐述。(4 分) 答: 8.【答案】①网络推手编造谣言,在网络上发布;②网民随手转发、评论子虚 乌有的信息;③网站对网络谣言的审查和查处力度不够;④法律宣传不够深入, 有关部门监管滞后。(每点 1 分,任意三点即可) 【考点直击】本题从整体感 知的角度来设题,要求梳理清相关情节。 【思路点拨】解答时可以先找到并仔 细阅读与题目密切相关的“看网络推手如何‘忽悠”’这一板块,然后顺着制 谣、传谣、监管等角度切入去寻找,最后用准确简洁的文字来表达。9.【答案】 网民(秦火火)在网络空间中制造谣言,传播谣言(1 分),必将引火烧身,受 到法律的制裁(1 分)。(意思符合即可)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读图的 能力。 【思路点拨】观察图画时要仔细,善于发现细节,看到造谣者在点燃了 网络之火后也引火烧身,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方法归类】仔细观察,关注细 节,联系文本,全面思考,是解答这类题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10.【答案】 B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查找和比对的能力。 【思路点拨】A 缺少“最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这个限制语;C 中的“随手就转发”与文中的 “理性、客观”原则相背离;D 中“没有理性、质疑的声音”与原文的相关表述 不符。11.【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 分)。网络谣言会损害他人,给社会 带来不安定,必须受到惩处(l 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上造谣诽谤可能 会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1 分)。打击网络谣言和保护言论自由并不矛盾。 (语言表达通顺 1 分) 【考点直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实际思考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 【思路点拨】首先要确立自己的观点,表达要 明确,理由要充分,有说服力,并且必须是文本中的。 2014 年浙江省衢州市 (二)(12 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书香浙江”网络平台操作指南 一、用户注册流程 第一,登陆“书香浙江”(http://zj.chineseall.cn)首页,在首页搜索项目 中选择机构,并输入机构名称进行搜索。如:在搜索栏中输入“杭州外国语学 校”,点击确认
图1 第二,搜索结果如下: 活动机构 杭州外国语学校搜索1个 确访问人次:101 器个人书房:3003 下属组织:1 机构活动:0 电子图书:16267 图2 第三,点击搜索单位后,页面将跳转到学校平台,在学校机构平台首页的“登录 /注册区”进行注册 第四,进入注册页面后,按照页面提示注册个人信息,即完成注册。(注:须填 写本人真实信息) 注刪户 我网是实您珊必写真个人傯《包姓名、机构、性猕)如果您的个 課释机不学校,知在学字校师,让怎联脚趼滩校 注册机构[杭州外国学校 【修改】 用户名 月用户名415位字符 密码 留密码+16位字荷 确认密 再次描入在码确认 一如如果边希望您的机构尽快通过您的通,语演写实名 5375 性别圆男[女 图3 、参加读书活动发表作品流程 第一,注册成功后在自己学校机构首页点击“读书活动”频道,进入读书活动页 面,找到“理想、诚信、快乐、感恩”主题读书征文活动,点击“活动详情”进 入。如下图 [同宴晶听书 读书话动 相关活 新活最新活动》●口最热门活动>●经典回额 新,k【我的 想、诚信、快乐、感恩”主题读第十五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我的中国梦 书征文活动 201400日1201年0月2日-214年0月13日|201年0月19日-2010年04月日 省教育技术 江教育报刊总社、源江教育 社 坌数语面中少件螯|需盒 了广大学生学 湖是 活动详 活动详情 活动详情 a(0) s间‖1(5自s[1s2ls自(asa)s(4a
图 1 第二,搜索结果如下: 图 2 第三,点击搜索单位后,页面将跳转到学校平台,在学校机构平台首页的“登录 /注册区”进行注册。 第四,进入注册页面后,按照页面提示注册个人信息,即完成注册。(注:须填 写本人真实信息) 图 3 二、参加读书活动发表作品流程 第一,注册成功后在自己学校机构首页点击“读书活动”频道,进入读书活动页 面,找到“理想、诚信、快乐、感恩”主题读书征文活动,点击“活动详情”进 入。如下图:
图4 第二,进入该主题活动页面后,点击“上传作品”,按系统要求填写相应内容, 提交作品。(图5-6) 全部活动。活动首页。活动书单作品展示。谁在参加分享活动[上什品 浙省教甪术中浙教育报刊总社激教版社关于展m014年全省中学读板话动的知 各设区市教育技术中心: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广大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决定开 展全省中小学生读书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活动对象:全省小学三年级及以上中小学生● 二、活动时间:2014年3月至5月 、征文要求 今(-)征文活动以“理想、藏信、快乐、感思”为主题证征文内奇围纯主题,表达自己在阅读中 获的情感体验和猜神成长●内容可以包括阅读与成长的经历、阅读与理想的树立、阅读中的感悟 和乐超、阅读带来的变化与成长等 最后部分是指导老师对本文的点评,直评分三项内容:本文的亮点、积极意义和今后努力方问。解评学数10学左 四、活动组织 图5 提交作品 所属机构桃州外国语学校 作者 指导老师 年级及班级[一 作品标题始丸线所请空下有 (30个议内 选择分组 图6 第三,如何查找已发表的作品?在网站顶部导航中的“我的书房”下拉选项中点 击“我的作品”,即可显示您已提交的作品内容。[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摘自“书香浙江全民阅读网”,有改动) 9.下列选项中的图与“用户注册流程”的第三条相匹配的是()。(2分)
图 4 第二,进入该主题活动页面后,点击“上传作品”,按系统要求填写相应内容, 提交作品。(图 5-6) 图 5 图 6 第三,如何查找已发表的作品?在网站顶部导航中的“我的书房”下拉选项中点 击“我的作品”,即可显示您已提交的作品内容。[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摘自“书香浙江全民阅读网”,有改动) 9.下列选项中的图与“用户注册流程”的第三条相匹配的是(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