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级民理专题一教案 民族与民族问题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民族消亡 及其主要标志。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及其含义:认清民族与其他 人们共同体的区别。 2、了解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认清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 关系,认清民族问题的现状与趋势,理解民族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 社会问题: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的条件,性质和基本特征,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要条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民族 观。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一、民族 (一)民族含义 (二)民族的形成 (三)民族的发展 (四)民族的消亡 (五)中国与世界的民族概况 二、民族问题 (一)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和特点 (二)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
(三)民族问题的表现 (四)社会主义团结、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五)世界民族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一)民族观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资产阶级的民族观区别
一、民族 主要内容 (一)民族含义 (二)民族的形成 (三)民族的发展 (四)民族的消亡 (五)中国与世界的民族概况 具体内容 (一)民族的含义 1、“民族”一词的起源和资产阶级学者的民族定义 古希腊的学者最早使用"民族”一词(见于公元前9至8世纪古希 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在中国,19世纪初汉文中出现”民族” 词,(见于1882年《洋务在用其所长》,王韬)。中国近代资产阶级 学者介绍的一些外国学者的民族概念(即布伦奇里的八大特质与孙中 山提出的五种力)。 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 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 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1913年斯大林在吸取和发展马、恩、列有关民族特征论述的基 础上,分析当时欧洲和俄国民族实际情况,批判了唯心主义民族定义, 提出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民族定义。 3
这个定义,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二是 具有四个特征:三是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说明了 民族及其形成的一般,具有继承性、发展性、科学性、完整性、针对 性、批判性。 3、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科学地揭示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其次,科学地阐述了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划清了民族与其他人 们共同体的界限: (1)民族不同与氏族,部落共同体。 (2)民族不同与种族共同体。 (3)民族不同与国家共同体。 (4)民族不同与宗教。 第三,科学地指导了我党正确认识构成民族的六要素 第四、科学地指导了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是根据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和我国民族的 实际情况,全面考察、具体分析并分阶段而进行的。 灵活运用民族定义:注重调查研究(查阅历史文献、收集和分 析历史传说、了解语言文字、分析族谱家谱以及碑文、墓志等):要 求有本民族的人员参与识别:尊重民族意愿。 (二)民族的形成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 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民族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一般是经过血缘部
落到地域部落的过程和部落联盟的阶段,部落联盟朝民族的形成跨出 了第一步,是与民族最近似的东西。世界上各民族的形成,大体都 要经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这样一些阶段。民族形成的过程, 是从野蛮向文明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 过渡而开始的。 1、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逐渐向民族的地缘关系过渡为民族的形 成奠定了基础 (3)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某些大的民族的形成起了政治纽带的作用。 2、民族形成的时间 原始社会末期至阶级社会初期(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至文明时代 的低级阶段)。 (三)民族的发展 1、民族发展的规律 民族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社会发展决定民族发展。 民族从产生到发展,消亡,总的一般性过程是与人类社会发展 的序列相一致的。单一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发展,是与社会和国家的 发展相一致的。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发展,是与社会发展,民族关 系的发展密切联系着的。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殊情况决定了民 族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殊道路(三种例外:一是已经消失了的民族: 二是新产生的民族:三是跳跃性发展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