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专题二 《党的民族制度和民族政策》教案 [主要内容]: 第五章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概况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 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划和行政地位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 五.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原则 六.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确定 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职能 八民族自治机关的组织原则 九.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 一自治权 十.民族区域自治取得的成绩 方式:授课教学录象、 第二节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一.马克思主义坚持的原则和方式 1.民主集中制 关于自决、关于联邦、关于自治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 1.关于民主集中制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专题二 《党的民族制度和民族政策》教案 [主要内容]: 第五章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概况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 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划和行政地位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 五.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原则 六.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确定 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职能 八.民族自治机关的组织原则 九.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自治权 十.民族区域自治取得的成绩 方式:授 课 教学录象、 第二节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一.马克思主义坚持的原则和方式 1.民主集中制 关于自决、关于联邦、关于自治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 1.关于民主集中制
2.关于民族自决制 3.关于民族联邦制 4.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 1.历史基础2.政治基础3.分布状况 4.资源分布不均衡5.地理位置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 1.探索时期2.认识统一时期3.实验阶段 4.大胆实践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五.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现状2.措施 第三节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一.培养的意义 二.培养的政策和措施 1.方针2.原则3.路线4.标准5.措施 参考书: 1.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列宁全集》第20卷)。 2.斯大林:《反对联邦制》,(《斯大林全集》第3卷) 3.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毛 泽东选集》第1卷) 4.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二.四5.《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族区域自制法》思考题:
2.关于民族自决制 3.关于民族联邦制 4.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 1.历史基础 2.政治基础 3.分布状况 4.资源分布不均衡 5.地理位置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 1.探索时期 2.认识统一时期 3.实验阶段 4.大胆实践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五.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现状 2.措施 第三节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一.培养的意义 二.培养的政策和措施 1.方针 2.原则 3.路线 4.标准 5.措施 参考书: 1.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列宁全集》第 20 卷)。 2.斯大林:《反对联邦制》,(《斯大林全集》第 3 卷) 3.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毛 泽东选集》第 1 卷) 4.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二.四 5.《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族区域自制法》思考题:
30.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集中制大国的原则? 3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其特点实质和类型如何? 32.我国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和区划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3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4.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35.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的一部基本法? 第六章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一.建国以来的巨大变化(成就) 二.存在的巨大差距 三.加快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一.坚持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二.兼顾国家利益和少数民族利益的原则 三.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建设方针第三节西部大开 发与民族地区的发展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三.目前注意的问题 1.经济效益2.生态效益3.社会效益 第四节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30.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集中制大国的原则? 3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其特点.实质和类型如何? 32.我国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和区划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 3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4.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35.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的一部基本法? 第六章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一.建国以来的巨大变化(成就) 二.存在的巨大差距 三.加快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一.坚持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二.兼顾国家利益和少数民族利益的原则 三.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建设方针第三节 西部大开 发与民族地区的发展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三.目前注意的问题 1.经济效益 2.生态效益 3.社会效益 第四节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教育上基础 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是民族地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前 效 参考书: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5卷) 2.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三) 3.改革开发以来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发展的一些文件.文献 思考题: 36.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有什么重要意义? 37.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结构是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8.新时期党对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新要求是什么? 39.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有哪些? 40.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意义何在? 41.解放后,党和国家是怎样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42.建国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3.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44.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方针.原则有哪些? 45.为什么改革开放对少数民族地区更为紧迫? 46.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7.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现状及措施。 第七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教育上基础 二.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是民族地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前 提 参考书: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 5 卷) 2.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三) 3.改革开发以来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发展的一些文件.文献 思考题: 36.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有什么重要意义? 37.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结构是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8.新时期党对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新要求是什么? 39.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有哪些? 40.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意义何在? 41.解放后,党和国家是怎样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42.建国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3.怎样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44.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方针.原则有哪些? 45.为什么改革开放对少数民族地区更为紧迫? 46.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7.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现状及措施。 第七章 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第一节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使用.发展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 1.语系.语族.语支2.未确定的民族 二.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语言文字是民族的基 本特征之一2.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3.语言文字是民族差别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反映 4.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三.党的政策 第二节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情况 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及作用1.与民族经济生活,生产发展水 平密切相关2.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3.与民族历史遭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社会斗争密切相关 4.与民族共同心理感情密切相关 5.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特点 1.民族性2.群众性3.传统性4.地域性5.变异性 四.党的政策 思考题: 48.简要分析“各民族的语言将有可能在合作的方式下不守约束地互 相丰富起来”这段话的含义?
第一节 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使用.发展 一.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 1.语系.语族.语支 2.未确定的民族 二.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语言文字是民族的基 本特征之一 2.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3.语言文字是民族差别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反映 4.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三.党的政策 第二节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情况 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及作用 1.与民族经济生活,生产发展水 平密切相关 2.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3.与民族历史遭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社会斗争密切相关 4.与民族共同心理感情密切相关 5.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特点 1.民族性 2.群众性 3.传统性 4.地域性 5.变异性 四.党的政策 思考题: 48.简要分析“各民族的语言将有可能在合作的方式下不守约束地互 相丰富起来”这段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