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 SANMING UNIVERSITY 通识类 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适用年级:全校各年级 二O二四年三月
通识类 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适用年级:全校各年级 二○二四年三月
目录 一、通识必修课程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9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5 4.思想道德与法治…55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72 6.形势与政策…87 7.军事理论…99 8.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105 二、通识选修课程 1.中国共产党简史…113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126 4考研政治…132 5.永安抗战文化记忆追寻 …139 6.三明红色历史文化 144 7.三明红色经典故事导读 …l48 8三明红色艺术作品赏析…153 9.案说大学生法律风险…157
目 录 一、通识必修课程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9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5 4.思想道德与法治 …………………………………………………………………55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72 6.形势与政策 ………………………………………………………………………87 7.军事理论 …………………………………………………………………………99 8.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105 二、通识选修课程 1.中国共产党简史 ………………………………………………………………113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26 4.考研政治 ………………………………………………………………………132 5.永安抗战文化记忆追寻 ………………………………………………………139 6.三明红色历史文化 ……………………………………………………………144 7.三明红色经典故事导读 ………………………………………………………148 8.三明红色艺术作品赏析 ………………………………………………………153 9.案说大学生法律风险 …………………………………………………………157
一、通识必修课程 三明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理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代码 2212130 012 回通识课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僧令超、黄 口专业方向☑专业任选其他 宝玖、许勋 课程类型 授课教师 恩、吴智 灵、赖盔 涛、陈丽斌 修读方式 ☑必修 选修 学分 3 开课学期第3或第4学期 总学时 48 其中实践学时 16 混合式本课程授课教师己自行准备教学资源上传至超星网络学习平台,学生登陆可查看教学大 课程网址钢、授课计划、考核方法、课程PPT、教学视频、电子教材、实践手册等教学资源。 A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先修及后体系概论 后续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 课程 门大 治理论课核 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 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 B 课程描述园 理 义、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 的主体内容、“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充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 根本指针。通过教学培养 字生 用与克思 义的立克 观点和万法分 、群问 的能力, 的垫 纲领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 促性 课程目标 更程目标 理解并紫 社会主义思想成果。 路义的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信 观:使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 同理想和信今 课程目标3: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 能力
1 一、通识必修课程 三明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理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代码 2212130 012 课程类型 通识课 学科平台和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 专业任选 其他 授课教师 曾令超、黄 宝玖、许勋 恩 、 吴 智 灵 、 赖 鑫 涛、陈丽斌 等 修读方式 必修 选修 学 分 3 开课学期 第 3 或第 4 学期 总学时 48 其中实践学时 16 混合式 课程网址 本课程授课教师已自行准备教学资源上传至超星网络学习平台,学生登陆可查看教学大 纲、授课计划、考核方法、课程PPT、教学视频、电子教材、实践手册等教学资源。 A 先修及后 续 课程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后续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 B 课程描述 这是一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 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C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 的主体内容、“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充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 根本指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 定性,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果。 课程目标2:了解党最新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使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课程目标3: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 能力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3.深刻理解和运用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培养科学的 品保晋 思维方法: 课程目标1、2 5.1引导学生运用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课程目标 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智 总,结合目专业特点 与 毕业要求 深入了解专业学科规 的 1,思想品德 律 课程目标1、2、3 对应关系 想的基础知识分析各专 业领域的现象。 1.1树立正确的理想信 念。 2.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9.职业规范 课程目标3 养成良 子的职业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实践合计 导论 0 教学内容第一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第二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0 2 第三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 02
2 D 课程目标 与 毕业要求 的 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3. 问题分析 13.终身学习 3.深刻理解和运用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培养科学的 思维方法; 7.1 利用实践活动收集 信息、运用理性思维发 现问题、自行诊断,具 有积极的工作反思能 力。 课程目标 1、2 1.思想品德 5.1 引导学生运用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智 慧,结合自身专业特点, 深入了解专业学科规 律; 6.2 形成政治认同感, 理解本学科的价值,教 会他们运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基础知识分析各专 业领域的现象。 课程目标 1、2、3 9.职业规范 1.1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 念。 2.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与价值观; 2.3 拥有健康的心态与 真诚的情感,工作认真 细致,养成良好的职业 道德。 课程目标 3 E 教学内容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合计 导论 2 0 2 第一章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5 7 第二章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0 2 第三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 0 2
第四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第六章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第八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第九章全面依法治国 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 第十一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第十二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6 第十三章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2 第十四章建设巩周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第十五章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 第十六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七章全面从严治党 合计 32 16 48 ☑课堂讲授 ☑讨论座谈 ☑问题导向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 口实作学习 ☑探究式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口其他 教学方式 课程思政融入 G 授课次 支排 教学内容 课程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教学方式 学安排 别 次) 与手段 日标思政元素思攻目标
3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 0 2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 0 2 第六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 2 0 2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2 5 7 第八章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 0 2 第九章 全面依法治国 2 0 2 第十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 0 2 第十一章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2 0 2 第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 6 8 第十三章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2 0 2 第十四章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1 0 1 第十五章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 0 1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0 1 第十七章 全面从严治党 1 0 1 合 计 32 16 48 F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讨论座谈 问题导向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 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 探究式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其他 G 教学安排 授课次 别 教学内容 支撑 课程 目标 课程思政融入 (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填写 3 次) 教学方式 与手段 思政元素 思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