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3月份月考题 (本试卷共四个部分,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1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潦倒侯爵峥嵘委曲求全 B、寒喧碔崖马嵬放诞无礼 C、桌帷放诞谪亲遍体鳞伤 D、踌躇缪种杜撰雕梁画栋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借指晩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一纪为十二年,四纪是四十八年 2、A(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熙凤一出场就与众不同:未其人先闻其声,见其人时衣着美轮美奂,恍 若神仙妃子。从她的岀场描写上,我们可以看岀这个人的性格和爱好。(应为彩 绣辉煌或珠光宝气) B、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1 西安市第一中学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 3 月份月考题 (本试卷共四个部分,满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 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10 个小题,每个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潦倒 侯爵 峥嵘 委曲求全 B、寒喧 砯崖 马嵬 放诞无礼 C、桌帷 放诞 谪亲 遍体鳞伤 D、踌躇 缪种 杜撰 雕梁画栋 1、A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一纪为十二年,四纪是四十八年。 2、A(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熙凤一出场就与众不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见其人时衣着美轮美奂,恍 若神仙妃子。从她的出场描写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和爱好。(应为彩 绣辉煌或珠光宝气) B、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得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纷纷扬扬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应为沸反盈天或沸沸扬扬)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3、答案:BA、美轮美奂形容建筑C、应为沸反盈天D、应为七手八脚 人多忙乱,动作不协调。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 事。 、“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 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 D、山西省临汾市“9-8″特大溃坝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社会上特别恶劣 的影响。 4.C(A缺主语B有歧义D缺谓语) 5、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凄凄不似向前声 B、说尽心中无限事 C、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D、铁骑突出刀枪鸣 5、B(从古今异义角度,其他都和现代汉语不同) 6、“四书”包括( A.《大学》、《礼记》、《论语》、《荀子》B.《礼记》、《孟子》、《庄子》、《诗经》 C.《论语》、《诗经》、《尚书》《中庸》D.《大学》《孟子》、《中庸》、《论语》 6.D 7、“著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 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
2 C、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纷纷扬扬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应为沸反盈天或沸沸扬扬)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 (3、答案:B A、美轮美奂形容建筑 C、应为沸反盈天 D、应为七手八脚: 人多忙乱,动作不协调。)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 事。” 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 远不是划几条标准那么简单。 D、山西省临汾市“9·8”特大溃坝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社会上特别恶劣 的影响。 4.C(A 缺主语 B 有歧义 D 缺谓语) 5、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凄凄不似向前声 B、说尽心中无限事 C、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D、铁骑突出刀枪鸣 5、B (从古今异义角度,其他都和现代汉语不同) 6、“四书”包括( ) A.《大学》、《礼记》、《论语》、《荀子》 B.《礼记》、《孟子》、《庄子》、《诗经》 C.《论语》、《诗经》、《尚书》、《中庸》 D.《大学》、《孟子》、《中庸》、《论语》 6.D 7、 “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 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C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
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派的王昌龄、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 高适、王维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 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 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 挫的艺术风格 (答案:A、高适是边塞派。) 9、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言”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②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日《琵琶行。》 ③听其言而观其行。④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 ⑤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A、①②④相同B、①③⑤相同C、②③⑤相同D、①④⑤ 答案B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 ,展开我色彩 缤纷的想象; ,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 ,教会我寓情 于物的感观; ,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 美化我独抒 性灵的意象
3 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派的王昌龄、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 高适、王维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 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 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 挫的艺术风格。 (答案:A、高适是边塞派。) 9、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言”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③听其言而观其行。④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 ⑤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A、①②④相同 B、①③⑤相同 C、②③⑤相同 D、①④⑤ 答案 B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 缤纷的想象;___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___,教会我寓情 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___,美化我独抒 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④是情节曲折的 小说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④③②①⑤B、②④③①⑤C、⑤③①④②D、③①④⑤② (分析:该语段釆用排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想 象"、“目光"、“寓情于物"、“对白"、“意象”几个词语,联系供选句子中各种文 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戏剧”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 此可知①应填入第四处横线上。依次类推,可确定B项正确。) 二、阅读和鉴赏(共30分) (一)阋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 周成芳 ①李白,作为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以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 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时 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②没有盛唐,就不会产生李白 ③天才人物左右不了时代的步伐,恰恰是随时代的推移,才不断有所谓的天 才出现。我们的目标不是用主要天才人物来界定时代,而是用那一时代的实际标 准来理解、正视最伟大的诗人 ④从环境、时代的背景出发,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而只是一个艺术家 家族的杰出代表。有如百花盛开的园林中的一朵更美艳的花,一株茂盛的植物的 根最高的枝条”,而在艺术家族背后还有更广大的群众。 ⑤唐诗在开元、天宝盛世全面繁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等,把山水
4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 小说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④③②①⑤ B、②④③①⑤ C、⑤③①④② D、③①④⑤② (分析:该语段采用排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想 象”、“目光”、“寓情于物”、“对白”、“意象”几个词语,联系供选句子中各种文 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戏剧”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 此可知①应填入第四处横线上。依次类推,可确定 B 项正确。) 二、阅读和鉴赏(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 周成芳 ①李白,作为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以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 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时 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②没有盛唐,就不会产生李白。 ③天才人物左右不了时代的步伐,恰恰是随时代的推移,才不断有所谓的天 才出现。我们的目标不是用主要天才人物来界定时代,而是用那一时代的实际标 准来理解、正视最伟大的诗人。 ④从环境、时代的背景出发,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而只是一个艺术家 家族的杰出代表。有如百花盛开的园林中的一朵更美艳的花,一株茂盛的植物的 “一根最高的枝条”,而在艺术家族背后还有更广大的群众。 ⑤唐诗在开元、天宝盛世全面繁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等,把山水
田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边塞诗人王昌龄、岑参等,把边塞生 活写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后人对此时期的唐诗有许多的评论,概括地说就是 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作为这- 时期最重要的诗人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 而又变幻莫测,情则滚滚滔滔,美如清水芙蓉。李白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包容了 那个时代所拥有的特色,又超越了那个时代,反映了那个时代昂扬的精神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讲,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⑥自公元624年唐王朝统中国,经过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前期一百 年的持续发展,唐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事强大、文化繁 荣的朝代。国力的强盛,政策的开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儒、道、 佛三家思想并行发展,这一切为唐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道路。盛唐的士子们因此 对人生普遍抱有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态度,集自信与狂傲于一身。在李白身 上更具有理想色彩,使其成为盛唐精神的一个标志。如李白的《客中作》全诗写 得豁达开朗、一泻无余,充分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侧面反映出盛唐 时期的时代气氛。 ⑦唐代这样一个兴旺发达的社会,生活本身就容易激起人们的诗情,而在时 代精神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诗人又往往更多地带着一种诗意的眼光看生活,因 而即使是在平常的、习见的生活中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美。如李白的《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征。”《子夜吴歌》为乐府旧题,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抒写少女对情人的 思念,表达真诚缠绵的爱情。语言自然清新,明白如话,流丽婉转。唐诗以前所 未有的力量,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在它繁荣昌盛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美,也表
5 田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边塞诗人王昌龄、岑参等,把边塞生 活写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后人对此时期的唐诗有许多的评论,概括地说就是 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作为这一 时期最重要的诗人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 而又变幻莫测,情则滚滚滔滔,美如清水芙蓉。李白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包容了 那个时代所拥有的特色,又超越了那个时代,反映了那个时代昂扬的精神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讲,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⑥自公元 624 年唐王朝一统中国,经过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前期一百 年的持续发展,唐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事强大、文化繁 荣的朝代。国力的强盛,政策的开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儒、道、 佛三家思想并行发展,这一切为唐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道路。盛唐的士子们因此 对人生普遍抱有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态度,集自信与狂傲于一身。在李白身 上更具有理想色彩,使其成为盛唐精神的一个标志。如李白的《客中作》全诗写 得豁达开朗、一泻无余,充分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侧面反映出盛唐 时期的时代气氛。 ⑦唐代这样一个兴旺发达的社会,生活本身就容易激起人们的诗情,而在时 代精神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诗人又往往更多地带着一种诗意的眼光看生活,因 而即使是在平常的、习见的生活中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美。如李白的《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征。”《子夜吴歌》为乐府旧题,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抒写少女对情人的 思念,表达真诚缠绵的爱情。语言自然清新,明白如话,流丽婉转。唐诗以前所 未有的力量,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在它繁荣昌盛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美,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