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设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的 主要内容。社会实践课程主要内容由三个部分组 成,一是课堂辅导,布置社会实践任务,下达选 题,讲解社会实践方法,明确社会实践综合论文 写作规范。二是田野调查,在确定实践选题的前 提下,学生撰写实践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是撰写实践调查报告,以社会实践综合论文的 形式作为主要实践成果
第一,设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的 主要内容。社会实践课程主要内容由三个部分组 成,一是课堂辅导,布置社会实践任务,下达选 题,讲解社会实践方法,明确社会实践综合论文 写作规范。二是田野调查,在确定实践选题的前 提下,学生撰写实践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是撰写实践调查报告,以社会实践综合论文的 形式作为主要实践成果
第二,制定社会实践综合论文的写作规范。社 会实践的成果最终体现为综合论文,每一个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都要进行调查报告或实 践论文的写作。论文写作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其一,4-5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小组,各实践 小组要上交写作提纲和原始调查数据,经指 导教师审核同意后才可以开始论文的写作。 其二,上交初稿。在论文写作完成后实践小 组要及时上交论文初稿,由指导教师提出修 改意见后进行修改、完善,其三,论文定稿。 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实践小组将修改后的论 文上交于指导教师
第二,制定社会实践综合论文的写作规范。社 会实践的成果最终体现为综合论文,每一个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都要进行调查报告或实 践论文的写作。论文写作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其一,4-5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小组,各实践 小组要上交写作提纲和原始调查数据,经指 导教师审核同意后才可以开始论文的写作。 其二,上交初稿。在论文写作完成后实践小 组要及时上交论文初稿,由指导教师提出修 改意见后进行修改、完善,其三,论文定稿。 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实践小组将修改后的论 文上交于指导教师
如果论文被评判为不合格,则该小组要重新进 四,社会实践论文的写作、修改与上交时问 由指导老师决定,但是最后期限不迟于三年节 第一学期末。 第三,社会实践综合论文的评优与答辨。 依据“宁缺毋滥”的原则,由“社会实践 综合论文审核委员会”对合格的社会实践 综合论文进行评选,选出部分优秀论文并 组织答辩。优秀论文的比例不超过提交论 文总数的10%,参加答辩的优秀论文数不 超过优秀论文总数的30%
如果论文被评判为不合格,则该小组要重新进 行论文写作,必要时要重新进行社会调查。其 四,社会实践论文的写作、修改与上交时间, 由指导老师决定,但是最后期限不迟于三年节 第一学期末。 第三,社会实践综合论文的评优与答辩。 依据“宁缺毋滥”的原则,由“社会实践 综合论文审核委员会”对合格的社会实践 综合论文进行评选,选出部分优秀论文并 组织答辩。优秀论文的比例不超过提交论 文总数的10%,参加答辩的优秀论文数不 超过优秀论文总数的30%
2.集约型模式的优点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的意义被凸显出来 从各门课程的学分中总共拿出两个学分,以此为 基础设立社会实践课程,从而使社会实践成为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 要环节,在学分制条件下的大学教育系统中争得 了一席之地,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行动。 第二,社会实践课程的操作过程可以被设计为“项 目管理”。社会实践课程具有几个前后紧密联系 的环节,从实践知识辅导,选题,划分实践小组 到田野调查,撰写实践综合论文,直至最后的答 辩等环节,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劳动量巨大的工程 必须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师资队伍承担社会实践 指导的任务
2.集约型模式的优点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的意义被凸显出来。 从各门课程的学分中总共拿出两个学分,以此为 基础设立社会实践课程,从而使社会实践成为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 要环节,在学分制条件下的大学教育系统中争得 了一席之地,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行动。 第二,社会实践课程的操作过程可以被设计为“项 目管理”。社会实践课程具有几个前后紧密联系 的环节,从实践知识辅导,选题,划分实践小组, 到田野调查,撰写实践综合论文,直至最后的答 辩等环节,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劳动量巨大的工程, 必须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师资队伍承担社会实践 指导的任务
集约型模式契合了社会实践课程系统化的需要, 集中管理,专门化操作,最终实现社会实践课程 的专业化运转 第三,社会实践的成果以论文的形式作为主要成 果载体,有利于展示社会实践的意义,这也是思 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与“三下乡”等实践活动 的最大的不同之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 程不仅具有明确的知识论和价值论基础,而且将 最后的实践认识进行理论化,以社会实践综合论 文的形式,将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高度,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集约型模式契合了社会实践课程系统化的需要, 集中管理,专门化操作,最终实现社会实践课程 的专业化运转。 第三,社会实践的成果以论文的形式作为主要成 果载体,有利于展示社会实践的意义,这也是思 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与“三下乡”等实践活动 的最大的不同之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 程不仅具有明确的知识论和价值论基础,而且将 最后的实践认识进行理论化,以社会实践综合论 文的形式,将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高度,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