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
第九章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
监督,兼含监察、督导、检査、督促之意。 政府过程中的“监督”的要旨是,为保证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 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而由一定的权力主体和社会机构 对其实施监控的各种活动。 定社会中,享有监督权力的所有主体之和,构成该社会政府 过程中的监督体系;或者说,享有监督权的各个主体是整个监 督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 第一节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法律监督系统及其法律监督程序 第三节政治与政府监督系统及其监督程序 第四节社会监督系统及其监督程序
监督,兼含监察、督导、检查、督促之意。 政府过程中的“监督”的要旨是,为保证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 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而由一定的权力主体和社会机构 对其实施监控的各种活动。 一定社会中,享有监督权力的所有主体之和,构成该社会政府 过程中的监督体系;或者说,享有监督权的各个主体是整个监 督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 第一节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法律监督系统及其法律监督程序 第三节 政治与政府监督系统及其监督程序 第四节 社会监督系统及其监督程序
第一节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 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形成过程 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形成过程 二、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
、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形成过程 当代中国的国家监督体系是在建国以来50多年间逐步形成的, 其间,在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和80年代前半期出现过两次 “高潮期”,此后,80年代中期比较健全 令经过建国初期短暂的过渡阶段,我国先后建立了以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 政治监督、法律监督渠道。 令此后,党的八大也对党内纪律检查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令类似新闻舆论监督等社会监督形式,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尚 未提上日程
一、当代中国监督体系的形成过程 ❖ 当代中国的国家监督体系是在建国以来50多年间逐步形成的, 其间,在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和80年代前半期出现过两次 “高潮期”,此后,80年代中期比较健全。 ❖ 经过建国初期短暂的过渡阶段,我国先后建立了以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 政治监督、法律监督渠道。 ❖ 此后,党的八大也对党内纪律检查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 类似新闻舆论监督等社会监督形式,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尚 未提上日程
令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这个监督机制的建立过程再持续一段 时间的话。完全有可能形成较为健全的国家监督体系 但是,现实的历史过程打乱了完成这一重要历史任务的节奏 倒退出现了 令1959年4月,监察部被撤销。在“文革”期间,党的纪律检 査工作被“派性”所代替,纪检机构也被撤消。 1966年夏天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了国务活动;检 察院被撤销;法院停止了工作等
❖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这个监督机制的建立过程再持续一段 时间的话。完全有可能形成较为健全的国家监督体系。 ❖ 但是,现实的历史过程打乱了完成这一重要历史任务的节奏, 倒退出现了。 ❖ 1959年4月,监察部被撤销。在“文革”期间,党的纪律检 查工作被“派性”所代替,纪检机构也被撤消。 ❖ 1966年夏天以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了国务活动;检 察院被撤销;法院停止了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