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号 第二节住院小儿的心理护理 医院 生活
第二节 住院小儿的心理护理
一,儿童对疾病的认识 皮杰发展理论中各期儿童对疾病的认识 *运筹前期(2-7岁):生病是外来的(思维特 点自我为中心)。 *具体运筹期(7-11岁):疾病存在体内,认为 道德行为与病因有关(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 主)。 *形式运筹期(11岁后):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有一定的见解及自我控制能力(思维特点综合、分析、 比较的思维方法)。 7
7 一.儿童对疾病的认识 皮杰发展理论中各期儿童对疾病的认识 ﹡运 筹 前 期( 2-7岁):生病是外来的(思维特 点自我为中心)。 ﹡具体运筹期( 7-11岁):疾病存在体内,认为 道德行为与病因有关(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 主)。 ﹡形式运筹期( 11岁后):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有一定的见解及自我控制能力(思维特点综合、分析、 比较的思维方法)
二,住院儿童主要的压力来源 1.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2.治疗限制了正常活动及对治疗的恐惧 3.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有限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4.身体形象改变所造成的情绪影响 5.对陌生环境及人缺乏安全感 6.离开亲人的焦虑感 7.中断学习的忧虑感 8
8 二.住院儿童主要的压力来源 1. 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创伤 2. 治疗限制了正常活动及对治疗的恐惧 3. 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有限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4. 身体形象改变所造成的情绪影响 5. 对陌生环境及人缺乏安全感 6. 离开亲人的焦虑感 7. 中断学习的忧虑感
三,儿童对住院的反应 1.分离性焦虑 反抗阶段:陌生人接近可使反抗加剧 6个月-2岁 绝望阶段:抑郁、悲伤、无活力,出现退化行为 否认阶段:以自我为中心、以物质为情感依附, 形成难以改变的不利影响。但此期少见。 幼儿期-自主性和主动性 2.控制感丧失 学龄前期-独立性丧失-挫折感个敌意 青少年-依赖感↑、归属感丧失 3.身体伤害和疼痛反应 9
9 三.儿童对住院的反应 1. 分离性焦虑 6个月-2岁 反抗阶段:陌生人接近可使反抗加剧 绝望阶段:抑郁、悲伤、无活力,出现退化行为 否认阶段:以自我为中心、以物质为情感依附, 形成难以改变的不利影响。但此期少见。 2. 控制感丧失 幼儿期-自主性和主动性 学龄前期-独立性丧失-挫折感↑敌意 青少年-依赖感↑、归属感丧失 3. 身体伤害和疼痛反应
四,心理护理措施 一)主要护理原则 1,促进了解:相互了解、沟通、理解, 建立信 任感。 2减少分离:同意家长尽力陪伴患儿 3.抑制控制感的丧失:求得合作、减少束缚、 增加自由 A.预防、减轻身体伤害和疼痛:关心、爱护, 使其有安全感 5.固定护士照顾患儿:连续、全面护理,以增 加亲密感 10
10 四.心理护理措施 (一)主要护理原则 1.促进了解:相互了解、沟通、理解,建立信 任感。 2.减少分离:同意家长尽力陪伴患儿 3.抑制控制感的丧失:求得合作、减少束缚、 增加自由 4.预防、减轻身体伤害和疼痛:关心、爱护, 使其有安全感 5.固定护士照顾患儿:连续、全面护理,以增 加亲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