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P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演变发展1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系1王平11111
第二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演变发展 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系 王平
福语文课程及名称的演变111111.111.语文学科独立设科时期2.辛亥革命前后113.国文、国语时期111114.建国后111111411福11111酒11111111111111111
一、语文课程及名称的演变 ▪ 1.语文学科独立设科时期 ▪ 2.辛亥革命前后 ▪ 3.国文、国语时期 ▪ 4.建国后
二、关于"语文"含义的认识"语文"含义的多样性,导致了对语文理解的多元性,进而也就影响了语文教育的进程1、语言学家的理解:语言文字2、文学家的理解:语言文学3、文章学家的理解:语言文章文化学家的理解:语言文化福
二、关于"语文"含义的认识 ▪ "语文"含义的多样性,导致了对语文理解的 多元性,进而也就影响了语文教育的进程。 1、语言学家的理解:语言文字 ▪ 2、文学家的理解:语言文学 ▪ 3、文章学家的理解:语言文章 ▪ 4、文化学家的理解:语言文化
三、建国后历届《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E对语文学科的界定1、1963年,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大纲明确指出:1“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真,语文是学习客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真”2、1986年,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3、1992年《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真”4、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行)》《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5、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真,是人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建国后历届《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 对语文学科的界定 ▪ 1、1963年,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 工作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 2、1986年,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3、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是 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4、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行)》. 《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 化载体” 5、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 本)“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2001年5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7、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是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四、对历届《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的认识和理解稻蒙-1111、工具性111I1EE2、交际性■3、文化性14人文性15、t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11一福11IE1福1111O11111111111
四、对历届《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 质的界定的认识和理解 ▪ 1、工具性 ▪ 2、交际性 ▪ 3、文化性 ▪ 4、人文性 ▪ 5、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