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 编号 2006年度深圳大学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荐学院 法学院 课程名称 《民法总论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法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民商法学 课程负责人 魏秀玲 申报日期 2006年4月18日
1 附件一: 编号 2006 年度深圳大学精品课程 申 报 表 推 荐 学 院 法 学 院 课 程 名 称 《民法总论》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法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民 商 法 学 课 程 负 责 人 魏 秀 玲 申 报 日 期 2006 年 4 月 18 日
深圳大学教务处制 二00年月日 填写要求 、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2 深圳大学教务处 制 二ΟΟ 年 月 日 填 写 要 求 一、 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 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 word 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 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3
3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魏秀玲性别」女出生年月 1964年5月 最终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电话 13902278103 基本学位 硕士职务 真 信息所在院系 Weixl2828@126.com 通信地址(邮政编码)「深圳市南油路2336号文科楼法学院 近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 总人数)(不超过5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 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5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 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 (不超过10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 教学序、时间)(不超过5项) 概况 ▲主讲课程:《民法总论》、《房地产法学》、《经济法学概论》、《物权法 学》等本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总学时数1440,平均周学时8课时,授 课学生总人数2680人 ▲负责法学专业实验课和毕业实习五届,指导学年论文、毕业论文108篇。 ▲主持两项校级教研课题。 ▲发表教研学术论文两篇,主编教材三部。《试论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学方法之改 革》(《成都行政学院学报》5/2002) ▲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表彰 近5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级别、来源、年限、本 人所起作用)(不超过5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 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10项);获得的学术研究 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5项) ▲学术研究课题 1、主持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九五”科研规划第一批部级科研项目《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主体法律制度研究》课题,已于1999年通过部级鉴定,2002年以专著形 1-3式出版。 学术 研究|2、负责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005年度法制建设与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地 下空间使用权法律制度研究》课题,2005年12月取得,现正在研究中 ▲发表的学术论文: 1、《出租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法律问题之探讨》,中国政法大学《政法论坛》3/2003 2、《房地产合作建房合同效力的认定及处理》(2002年10月发表于《政法学刊》,2003 年1月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1/2003全文转载)
4 1. 课程负责人 [1]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魏秀玲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4 年 5 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教授 电 话 13902278103 学 位 硕士 职务 传 真 0755-26536147 所在院系 法学院 E-mail WeixL2828@126.com 通信地址(邮政编码) 深圳市南油路 2336 号文科楼法学院 1-2 教学 概况 近 5 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 总人数)(不超过 5 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 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 5 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 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 (不超过 10 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 序、时间)(不超过 5 项) ▲主讲课程:《民法总论》、《房地产法学》、《经济法学概论》、《物权法 学》等本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总学时数 1440,平均周学时 8 课时,授 课学生总人数 2680 人。 ▲负责法学专业实验课和毕业实习五届,指导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108 篇。 ▲主持两项校级教研课题。 ▲发表教研学术论文两篇,主编教材三部。《试论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学方法之改 革》(《成都行政学院学报》5/2002) ▲多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表彰。 1-3 学术 研究 近 5 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级别、来源、年限、本 人所起作用)(不超过 5 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 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 10 项);获得的学术研究 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 5 项) ▲学术研究课题: 1、主持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九五”科研规划第一批部级科研项目《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主体法律制度研究》课题,已于 1999 年通过部级鉴定,2002 年以专著形 式出版。 2、负责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2005 年度法制建设与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地 下空间使用权法律制度研究》课题,2005 年 12 月取得,现正在研究中。 ▲发表的学术论文: 1、《出租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法律问题之探讨》,中国政法大学《政法论坛》3/2003 2、《房地产合作建房合同效力的认定及处理》(2002 年 10 月发表于《政法学刊》,2003 年 1 月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1/2003 全文转载)
3、《论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权》(2003年4月发表于《政法学刊》2/2003,2003年8 月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4/2003摘录转载) 4、《陕甘宁边区税收法律制度的产生及基本原则》(中国政法大学《政法论坛》6/2001) 5、《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西南民族学院学报》9/2003 6、《定金若干法律问题之探讨》(《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4/2001) 7、《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商品房包销法律问题》(辽宁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经济与 法》5/2002) 8《房屋销售楼宇认购书若干法律问题之探讨》(《广东商学院学报》2/2002) 9《房地产合作建房合同效力的认定及处理》(广东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政法学刊》 5/2002) 10《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律之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2/2002)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一)教学教研奖 1、2000-2001年度广东商学院教学优秀一等奖; 2、2001-2002年度广东商学院教学优秀二等奖; 3、2002-2003年度广东商学院教学优秀三等奖 4、2003年度广东商学院教学科研“十佳”个人奖 5、2002-2003年度广东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奖。 (二)科研成果奖: 1、2002年12月或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法学会颁发的1997--2001年度优秀 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获奖论文:《论期货纠纷案件的认定及处理》(发表于北京 大学《中外法学》,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全 文转载); 2、2003年1月获广州市律师协会颁发的2002年度“理论成果二等奖”,获奖 论文:《论房产交易中的定金性质及处理原则》 3、2004年2月获广州市律师协会颁发的2003年度“理论成果一等奖”,获奖 论文:《论中国传统法律的民主精神》; 4、2005年3月获广州市律师协会颁发的2004年度“理论成果三等奖”,获奖 文:《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法律制度的思考》 5、2006年3月获广州市律师协会颁发的2005年度“理论成果一等奖”,获奖 著作《中国房地产法学热点问题研究》。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5 3、《论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权》(2003 年 4 月发表于《政法学刊》2/2003,2003 年 8 月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4/2003 摘录转载) 4、《陕甘宁边区税收法律制度的产生及基本原则》(中国政法大学《政法论坛》6/2001) 5、《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西南民族学院学报》9/2003 6、《定金若干法律问题之探讨》(《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4/2001) 7、《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商品房包销法律问题》(辽宁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经济与 法》5/2002) 8《房屋销售楼宇认购书若干法律问题之探讨》(《广东商学院学报》2/2002) 9《房地产合作建房合同效力的认定及处理》(广东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政法学刊》 5/2002) 10《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律之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2/2002)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一)教学教研奖: 1、2000-2001 年度广东商学院教学优秀一等奖; 2、2001-2002 年度广东商学院教学优秀二等奖; 3、2002-2003 年度广东商学院教学优秀三等奖; 4、2003 年度广东商学院教学科研“十佳”个人奖; 5、2002-2003 年度广东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奖。 (二)科研成果奖: 1、2002 年 12 月或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法学会颁发的 1997--2001 年度优秀 法学研究成果三等奖,获奖论文:《论期货纠纷案件的认定及处理》(发表于北京 大学《中外法学》,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全 文转载); 2、2003 年 1 月获广州市律师协会颁发的 2002 年度“理论成果二等奖”,获奖 论文:《论房产交易中的定金性质及处理原则》; 3、2004 年 2 月获广州市律师协会颁发的 2003 年度“理论成果一等奖”,获奖 论文:《论中国传统法律的民主精神》; 4、2005 年 3 月获广州市律师协会颁发的 2004 年度“理论成果三等奖”,获奖 论文:《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法律制度的思考》; 5、2006 年 3 月获广州市律师协会颁发的 2005 年度“理论成果一等奖”,获奖 著作《中国房地产法学热点问题研究》。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