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尿生成的调节 尿的生成由: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 的重吸收与分泌三个环节构成。机体对尿生成的调 节是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实现的。 前文已述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因素,本节主要讨 论影响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因素:即肾 内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
第四节 尿生成的调节 尿的生成由: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 的重吸收与分泌三个环节构成。机体对尿生成的调 节是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实现的。 前文已述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因素,本节主要讨 论影响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因素:即肾 内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
肾內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 管对水重吸收的力量排出1g溶质,约需溶解于 15m1水)。 当[溶质]↑→渗透压↑→肾小管(尤其近曲小 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Na+]↓(因被稀 释)→Na重吸收↓(挑扰乱球管平衡)→尿量↑ 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晶体性利尿)。 如:糖尿病的多尿; 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可被滤过而不 被重吸收)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 小管对水重吸收的力量(排出1g溶质,约需溶解于 15ml水)。 ∴当[溶质]↑→渗透压↑→肾小管(尤其近曲小 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Na+]↓(因被稀 释)→Na+重吸收↓(扰乱球-管平衡)→尿量↑。 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晶体性利尿)。 如:糖尿病的多尿; 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可被滤过而不 被重吸收)
(二)球一管平 1.概念: 指近曲小管对溶质、水的重吸收量与肾 小球滤过量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的现象。 实验证明,无论GFR↑or↓→近曲小管对 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是定比重吸收的 重吸收量/滤过量≈65~70% 2机制 除与近曲小管对Na、H重吸收的泵漏 现象有关外,主要与管周毛细血管压和胶体 渗透压的改变有关。如:
(二)球-管平衡 1.概念: 指近曲小管对溶质、水的重吸收量与肾 小球滤过量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的现象。 实验证明,无论GFR↑or↓→近曲小管对 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是定比重吸收的: 重吸收量/滤过量≈65~70% 2.机制: 除与近曲小管对Na+ 、H2O重吸收的泵-漏 现象有关外,主要与管周毛细血管压和胶体 渗透压的改变有关。如:
在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GFR↑时 管周毛细血管压↓胶体渗透压↑ 小管旁组织间液入毛细血管量↑ 小管旁组织间液的静水压↓→Na、H2O回漏↓ Nat、H2O重吸收↑ 重吸收率/滤讨率≈65~70% (球管平衡)
在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GFR↑时 管周毛细血管压↓ 小管旁组织间液的静水压↓→Na+ 、H2 O回漏↓ Na+ 、H2 O重吸收↑ 重吸收率/滤过率≈65~70% (球-管平衡) 胶体渗透压↑ 小管旁组织间液入毛细血管量↑
3.意义: 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的增减 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但球-管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打乱 (渗透性利尿)
3.意义: 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的增减 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但球-管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打乱 (渗透性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