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病理班级0438-40专业,层次 大专临床医学 教师周专业技 授课方式 术职务讲师(大,小班,大班/学 2 时 实习) 授课题目(章,节) 第九章传染病 第一节结核病 和瑞芝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基本教材域或主要参考书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甘地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目的: 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转归: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肠结核病及肾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原发综合症、结核球的概念 熟悉: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变化 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归。 、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及启发式 教具:自制大专病理学CAI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难点: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教研室审阅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同意实施。 张润岐(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5年6月9日
1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病 理 班级 0438-40 专业,层次 大专临床医学 教 师 周 伊 专业技 术职务 讲 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实习) 大班 学 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九章传染病 第一节结核病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和瑞芝.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甘地.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目的: 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转归;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肠结核病及肾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原发综合症、结核球的概念。 熟悉: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变化。 了解: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一、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归。 三、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三、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及启发式 教具:自制大专病理学 CAI 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难点: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教研室审阅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同意实施。 张润岐(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5 年 6 月 9 日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第九章传染病 分复习 第一节结核病 自制大专 病理学 结核病( 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CAI课件 官均可发生,以肺结核最多见。 一、病因、病机: 病原菌:结核杆菌(人型、牛型)。 10分钟 索状因子:具毒力,抑制白细胞游走与肉芽肿形成有关 脂质{蜡质D:引起变态反应,保护菌体,抑制巨噬细胞吞噬 磷脂:促类上皮细胞形成 蛋白:具有抗原性,与蜡质D结合,引起变态反应。 多糖:作为半抗原,参与免疫反应 传染途径:呼吸道 病机:主要取决于感染菌量及毒力大小和机体的反应性 1.免疫反应:细胞免疫为主(即T淋巴细胞使其致敏,后者释放多 种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杀灭细菌),形成结核结节 2.变态反应:IV型迟发性,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 免疫反应的免疫原和变态反应的变应原可能是结核杆菌的不同成份,分 别激活的是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 、基本病变 、渗出性病变:菌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变态反应明显 好发部位:肺、浆膜、滑膜、脑膜等。 20分钟 渗出成分:浆液、纤维素、少量单核细胞 、增生性病变:菌量少,毒力低,免疫力强时发生 结核结节: 大体:粟粒大小,灰白半透明,境界清,结节状病灶 自制大专 镜下 (干酪样坏死物) 病理学 CAI课件 由内及外1类上皮细胞、郎罕氏巨细胞}→纤维化 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
2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第九章 传染病 第一节 结核病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 官均可发生,以肺结核最多见。 一、病因、病机: 病原菌:结核杆菌(人型、牛型)。 索状因子:具毒力,抑制白细胞游走与肉芽肿形成有关。 脂质 蜡质 D:引起变态反应,保护菌体,抑制巨噬细胞吞噬。 磷脂:促类上皮细胞形成。 蛋白:具有抗原性,与蜡质 D 结合,引起变态反应。 多糖:作为半抗原,参与免疫反应。 传染途径:呼吸道。 病机:主要取决于感染菌量及毒力大小和机体的反应性。 1.免疫反应:细胞免疫为主(即 T 淋巴细胞使其致敏,后者释放多 种淋巴因子,激活巨噬细胞,杀灭细菌),形成结核结节。 2.变态反应:IV 型迟发性,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 免疫反应的免疫原和变态反应的变应原可能是结核杆菌的不同成份,分 别激活的是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 二、基本病变: 1、渗出性病变:菌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变态反应明显。 好发部位:肺、浆膜、滑膜、脑膜等。 渗出成分:浆液、纤维素、少量单核细胞。 2、增生性病变:菌量少,毒力低,免疫力强时发生。 结核结节: 大体:粟粒大小,灰白半透明,境界清,结节状病灶。 镜下: (干酪样坏死物) 由内及外 类上皮细胞、郎罕氏巨细胞 →纤维化 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 5 分复习 自制大专 病理学 CAI 课件 10 分钟 20 分钟 自制大专 病理学 CAI 课件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类上皮细胞(上皮样细胞):梭形或多角形,浆丰富,境界不清,自制大专 连接成片,核圆形或卵圆形 病理学 CAI课件 郎罕氏巨细胞:多个类上皮细胞相互融合形成。 3、变质性病变:菌量多,毒力强,免疫力低下或变态反应强。 干酪样坏死:淡黄,均匀细腻,质松软,状似奶酪,镜下为红染无结构 颗粒状物。 以上三种病变在疾病中同时存在,随疾病发展还可相互转化 5分钟 、转归: 1、转向愈合: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 转向恶化 ①浸润进展:(自然管道(空洞)→其他部位。 ②溶解播散:{淋巴道→淋巴结 血道→全身。 20分钟 肺结核病 、原发性肺结核病( pulmonary tuberculosis) 举例 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儿童型) 1、病变特点: 图示 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一个,圆形(1cm),位于上叶下或下叶上部近肺膜处, 灰黄色,渗出为主。 图示 结核性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干酪样坏死。 X-线呈哑铃状。 2、临床:多无明显症状,OT试验(+)。 3、转归:大多(98%)痊愈,少数恶化进展 播散途径 ①淋巴道播散:肺门淋巴结结核→支气管、支气管旁淋巴结或颈、锁骨 上、腹腔等淋巴结 ②血道播散 A.侵入肺静脉及其分支:
3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类上皮细胞(上皮样细胞):梭形或多角形,浆丰富,境界不清, 连接成片,核圆形或卵圆形。 郎罕氏巨细胞:多个类上皮细胞相互融合形成。 3、变质性病变:菌量多,毒力强,免疫力低下或变态反应强。 干酪样坏死:淡黄,均匀细腻,质松软,状似奶酪,镜下为红染无结构 颗粒状物。 以上三种病变在疾病中同时存在,随疾病发展还可相互转化。 三、转归: 1、转向愈合: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 2、转向恶化: ①浸润进展: 自然管道(空洞)→ 其他部位。 ②溶解播散: 淋巴道 → 淋巴结。 血道 → 全身。 肺结核病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pulmonary tuberculosis): 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儿童型)。 1、病变特点: 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一个,圆形(1cm),位于上叶下或下叶上部近肺膜处, 灰黄色,渗出为主。 结核性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干酪样坏死。 X-线呈哑铃状。 2、临床:多无明显症状,OT 试验(+)。 3、转归:大多(98%)痊愈,少数恶化进展。 播散途径: ①淋巴道播散:肺门淋巴结结核→支气管、支气管旁淋巴结或颈、锁骨 上、腹腔等淋巴结 ②血道播散: A.侵入肺静脉及其分支: 自制大专 病理学 CAI 课件 5 分钟 20 分钟 举例 图示 图示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a.大量细菌一次入血: 自制大专 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小、分布、新旧一致结核结节)。 病理学 b.少量细菌多次入血 CAI课件 慢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小、分布、新旧不一结核结节)。 图示 B侵入无名静脉、颈内静脉回右心:急、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C肺外器官结核病:原发病灶由毛细血管侵入血流在肺外形成个别或 少数结核病灶。 支气管播散: 、继发性肺结核病( 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举例 机体再次感染结核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成人型) 感染来源:①体内潜在病灶。②再次重新感染 35分钟 病变特点:①病变多由肺尖部开始,易局限(肺门淋巴结一般不受累)。 ②病变复杂多样,增生为主,新旧交替,病程长,时好时坏。 ③以支气管播散为主。 与原发性比较,见表P93 类型 1、局灶型肺结核: 特点:①右肺尖部多见,一个或数个(0.5-1cm),病变以增生为主。 ②最终多数纤维化、钙化。 ③临床无明显症状,也可发展为浸润型。 ④X线显示肺尖部结节状阴影 2、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80%),为活动性肺结核 特点:右肺尖部或锁骨上下区,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常有坏死,伴病 灶周围炎,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2-3cm)。 临床:症状明显,X线呈边缘模糊的云絮状影。 结局:①吸收、纤维化、包囊、钙化 ②恶化 图示 a.急性空洞: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壁薄、粗糙、含大量坏死物 外层包绕薄层结核性肉芽组织→开放性肺结核病。 b.自发性气胸、结核性脓气胸
4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a.大量细菌一次入血: 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小、分布、新旧一致结核结节)。 b.少量细菌多次入血: 慢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小、分布、新旧不一结核结节)。 B.侵入无名静脉、颈内静脉回右心:急、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 C.肺外器官结核病:原发病灶由毛细血管侵入血流在肺外形成个别或 少数结核病灶。 ③支气管播散: 二、继发性肺结核病(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机体再次感染结核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成人型)。 感染来源:①体内潜在病灶。②再次重新感染。 病变特点:①病变多由肺尖部开始,易局限(肺门淋巴结一般不受累)。 ②病变复杂多样,增生为主,新旧交替,病程长,时好时坏。 ③以支气管播散为主。 与原发性比较,见表 P193。 类型: 1、局灶型肺结核: 特点:①右肺尖部多见,一个或数个(0.5-1cm),病变以增生为主。 ②最终多数纤维化、钙化。 ③临床无明显症状,也可发展为浸润型。 ④X 线显示肺尖部结节状阴影。 2、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80%),为活动性肺结核。 特点:右肺尖部或锁骨上下区,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常有坏死,伴病 灶周围炎,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2-3cm)。 临床:症状明显,X 线呈边缘模糊的云絮状影。 结局:①吸收、纤维化、包囊、钙化。 ②恶化: a.急性空洞: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壁薄、粗糙、含大量坏死物, 外层包绕薄层结核性肉芽组织→开放性肺结核病。 b.自发性气胸、结核性脓气胸: 自制大专 病理学 CAI 课件 图示 举例 35 分钟 图示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C.干酪样肺炎 制大专 病理学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AI课件 特点: ①厚壁空洞形成:肺上叶,大小不一,不规则形,壁厚(1cm),X线 透亮区。 洞壁:内层:干酪性样坏死物(大量结核菌) 中层:结核性肉芽组织。 外层:增生的纤维组织。 ②经支气管播散:单或双侧肺,病变自上而下发展,新旧不一,大小 不等,广泛破坏肺组织。 结局:肺缩小、变形、变硬,胸膜增厚、粘连,可发展为结核性肺硬化、 肺心病 临床:大咯血,窒息,气胸,脓气胸等。 结核球和干酪样肺炎也可是浸润性肺结核两种特殊病理形态亚型: 4、干酪样肺炎:机体免疫力极差时发生。 范围:小叶性、大叶性。 大体:肺叶肿大、变实、灰黄色,可有急性空洞形成。 镜下:肺泡腔内大量渗出物,广泛干酪样坏死。 X线:大片不均匀致密影 图示 结局:病情危重,预后差。 5、结核球: 孤立的纤维包囊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2-5cm,多见于肺 上叶,常为一个 结局:相对静止病变,多手术切除。 6、结核性胸膜炎:伴发于各类肺结核中。 ①渗出性:多见于儿童、青年,表现为浆液纤维素性炎,可引起胸腔积 液(草黄色),胸膜机化、粘连、肥厚。 ②增生性:多见于肺尖部(结核病灶直接蔓延的结果),病灶局限,增 生为主,(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少有积液:呼吸针刺样痛。5分小结
5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c.干酪样肺炎: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特点: ①厚壁空洞形成:肺上叶,大小不一,不规则形,壁厚(1cm),X 线呈 透亮区。 洞壁:内层:干酪性样坏死物(大量结核菌) 中层:结核性肉芽组织。 外层:增生的纤维组织。 ②经支气管播散:单或双侧肺, 病变自上而下发展,新旧不一,大小 不等,广泛破坏肺组织。 结局:肺缩小、变形、变硬,胸膜增厚、粘连,可发展为结核性肺硬化、 肺心病。 临床:大咯血,窒息,气胸,脓气胸等。 结核球和干酪样肺炎也可是浸润性肺结核两种特殊病理形态亚型: 4、干酪样肺炎:机体免疫力极差时发生。 范围:小叶性、大叶性。 大体:肺叶肿大、变实、灰黄色,可有急性空洞形成。 镜下:肺泡腔内大量渗出物,广泛干酪样坏死。 X 线:大片不均匀致密影。 结局:病情危重,预后差。 5、结核球: 孤立的纤维包囊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2-5cm ,多见于肺 上叶,常为一个。 结局:相对静止病变,多手术切除。 6、结核性胸膜炎:伴发于各类肺结核中。 ①渗出性:多见于儿童、青年,表现为浆液纤维素性炎,可引起胸腔积 液(草黄色),胸膜机化、粘连、肥厚。 ②增生性:多见于肺尖部(结核病灶直接蔓延的结果),病灶局限,增 生为主,(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少有积液;呼吸针刺样痛。 自制大专 病理学 CAI 课件 图示 图示 5 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