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病理班级0438-40专业,层次 大专临床医学 授课方式 教师周(专业技讲师(大,小班,大班学时2 术职务 实习 第四章肿瘤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 第二节肿瘤的特征 和瑞芝.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甘地.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目的 掌握:1.肿瘤的概念:肿瘤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2.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 3.肿瘤的异型性 教学内容: 肿瘤的概念 2.肿瘤的特性:(1)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 (2)肿瘤的异型性 (3)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4)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教学方法:讲授及启发式 教具:自制病理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肿瘤的概念: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难点:肿瘤的概念;肿瘤的异型性 教研室审阅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同意实施。 张润岐(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5年4月6日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病 理 班级 0438-40 专业,层次 大专临床医学 教 师 周 伊 专业技 术职务 讲 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实习) 大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章肿瘤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第二节 肿瘤的特征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和瑞芝.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甘地.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目的: 掌握:1.肿瘤的概念;肿瘤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2.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 3.肿瘤的异型性。 教学内容: 1.肿瘤的概念: 2.肿瘤的特性:(1)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 (2)肿瘤的异型性; (3)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4)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教学方法:讲授及启发式 教具:自制病理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肿瘤的概念;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难点:肿瘤的概念;肿瘤的异型性。 教研室审阅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同意实施。 张润岐(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5 年 4 月 6 日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第四章肿瘤 分复习 自制大专 概述: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并有增加趋势 病理学 我国十大常见肿瘤:消化系统一食道癌、胃癌、肝癌、结肠癌 CAI课件 呼吸系统一鼻咽癌、肺癌 生殖系统一乳腺癌、子宫颈癌 造血系统一淋巴瘤、白血病。 10分钟 肿瘤防治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故事引入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 机体在致瘤因素作用下,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导致 失控性增生和分化障碍而形成的新生物,称为肿瘤,常表现为肿块。 注:肿瘤≠肿块 致瘤因素 基因、DNA结构、功能变异 正常细胞 肿瘤细胞 生物学特性 相对无限制生长:压迫、破坏周围组织,转移等 2、不同程度丧失分化成熟的能力: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 实例推理 3、恶性肿瘤有侵袭破坏和转移的能力: 4、遗传物质改变:随细胞分裂传给子代细胞。 注意:肿瘤性增生与炎症及组织损伤增生的区别。 第二节肿瘤的基本特征 、肿瘤的形态与结构 )大体形态: 临床举例 1、形状:与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长方式、肿瘤性质等有关 良性:乳头状、息肉状、蕈伞状、菜花状。 皮肤粘膜 10分钟 恶性:上述形状+表面溃疡、深层浸润。 良性:结节状、分叶状、囊状、有包膜。 肿瘤形状 深部组纲 示意图 恶性:不规则结节、蟹足状、界不清、包膜无或不完整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第四章 肿 瘤 概述: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并有增加趋势。 我国十大常见肿瘤:消化系统—食道癌、胃癌、肝癌、结肠癌 呼吸系统—鼻咽癌、肺癌 生殖系统—乳腺癌、子宫颈癌 造血系统—淋巴瘤、白血病。 肿瘤防治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机体在致瘤因素作用下,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导致 失控性增生和分化障碍而形成的新生物,称为肿瘤,常表现为肿块。 注:肿瘤≠肿块 致瘤因素 基因、DNA 结构、功能变异 正常细胞 肿瘤细胞 生物学特性: 1、相对无限制生长:压迫、破坏周围组织,转移等。 2、不同程度丧失分化成熟的能力:异常的形态、代谢和功能。 3、恶性肿瘤有侵袭破坏和转移的能力: 4、遗传物质改变:随细胞分裂传给子代细胞。 注意:肿瘤性增生与炎症及组织损伤增生的区别。 第二节 肿瘤的基本特征 一、肿瘤的形态与结构: (一)大体形态: 1、形状:与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长方式、肿瘤性质等有关。 良性:乳头状、息肉状、蕈伞状、菜花状。 皮肤粘膜 恶性:上述形状+表面溃疡、深层浸润。 良性:结节状、分叶状、囊状、有包膜。 深部组织 恶性:不规则结节、蟹足状、界不清、包膜无或不完整。 5 分复习 自制大专 病理学 CAI 课件 演示 10 分钟 故事引入 实例推理 临床举例 10 分钟 肿瘤形状 示意图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2、体积:与肿瘤性质、发生部位、生长时间有关 自制大专 良性:大 体表体腔:大 病理学 恶性:小 致密组织、狭窄腔道:小 CAI课件 3、颜色:一般呈灰白或灰红。特殊的有脂肪瘤、黑色素瘤、血管瘤等 4、硬度:与起源组织、实质与间质比有关。间质多则硬、实质多则软。 5、数目: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如子宫平滑肌瘤) (二)组织结构:实质+间质 1、实质:即肿瘤细胞,决定肿瘤的性质和特征,常为一种,少数为两种 或多种。(如乳腺纤维腺瘤、畸胎瘤等) 10分钟 分化高:良性 图肿瘤 根据瘤实质分化程度{分化低:恶性 分化 未分化:高度恶性 图畸胎瘤 2、间质:无特异性,包括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细胞、单核细 胞等,一般无神经,起支持、营养作用 二、肿瘤的异型性 临床举例 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差 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反映肿瘤分化程度(成熟程度,是诊断良、15分钟 恶性肿瘤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分化:组织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 异型性小→与正常组织相似一(成熟程度高)分化程度高→良性图良恶性 异型性大→与正常组织差别大→(成熟程度低)分化程度低→恶性 高度异型→未分化→间变肿瘤→高度恶性 瘤异型性 间变:指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和组织倒退分化,返回原始幼稚状态。 间变性肿瘤:具有明显多形性,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几乎都是高度 恶性肿瘤。如“软组织肉瘤”、“未分化癌”等 )组织结构异型性: 图良恶 良性:轻度异型性,排列不规则,如平滑肌瘤、腺瘤 瘤组织 恶性:明显。排列紊乱(走向、层数、层序等,失去正常层次和结构,结构 极性消失,细胞密度大。如腺癌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2、体积:与肿瘤性质、发生部位、生长时间有关。 良性:大 体表体腔:大 恶性:小 致密组织、狭窄腔道:小 3、颜色:一般呈灰白或灰红。特殊的有脂肪瘤、黑色素瘤、血管瘤等。 4、硬度:与起源组织、实质与间质比有关。间质多则硬、实质多则软。 5、数目: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如子宫平滑肌瘤)。 (二)组织结构:实质+间质 1、实质:即肿瘤细胞,决定肿瘤的性质和特征,常为一种,少数为两种 或多种。(如乳腺纤维腺瘤、畸胎瘤等) 分化高:良性 根据瘤实质分化程度 分化低:恶性 未分化:高度恶性 2、间质:无特异性,包括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细胞、单核细 胞等,一般无神经,起支持、营养作用; 二、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差 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反映肿瘤分化程度(成熟程度),是诊断良、 恶性肿瘤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分化:组织细胞从幼稚到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 异型性小 →与正常组织相似 →(成熟程度高)分化程度高 →良性 异型性大 →与正常组织差别大 →(成熟程度低)分化程度低 →恶性 高度异型 →未分化 →间变肿瘤 →高度恶性 间变:指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和组织倒退分化,返回原始幼稚状态。 间变性肿瘤:具有明显多形性,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几乎都是高度 恶性肿瘤。如“软组织肉瘤”、“未分化癌”等。 (一)组织结构异型性: 良性:轻度异型性,排列不规则,如平滑肌瘤、腺瘤。 恶性:明显。排列紊乱(走向、层数、层序等),失去正常层次和结构, 极性消失,细胞密度大。如腺癌。 自制大专 病理学 CAI 课件 10 分钟 图肿瘤 分化 图畸胎瘤 临床举例 15 分钟 图良恶性 瘤异型性 图良恶 瘤组织 结构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二)瘤细胞的异型性 自制大专 病理学 良性:不明显 CAⅠ课件 恶性:明显,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瘤细胞的多形性:较正常细胞大,形态及大小不一,可出现瘤巨细胞。 2、核的多形性:核大小、形状、染色不 图瘤细胞 核大,核浆比1,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可有巨核、双核或多核,染的异型性 色深,核膜增厚,核仁肥大、数目增多,核分裂像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图病理性 分裂 核分裂 3、胞浆改变:嗜碱性↑。 三、肿瘤的代谢特点: 10分钟 1、糖代谢:无氧酵解增强(即使在有氧条件下)。 2、蛋白质代谢: 合成与分解均增强,合成大于分解,机体蛋白严重消耗而致恶液质。 3、核酸代谢:DNA、RNA合成↑(恶性瘤细胞增殖旺盛有关) 4、酶系统:酶含量及活性有改变。 ①参与合成的酶活性↑,参与分解的酶活性↓ ②特殊变化:如骨肉瘤碱性磷酸酶↑,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 15分钟 四、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肿瘤的生长 临床举例 良:慢,但生长速度突然加快,则有恶变可能 恶:快,常继发坏死、出血、感染 2、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 (1)膨胀性生长:大多数良性肿瘤生长方式 长示意图 缓慢增大,挤压周围组织,界清,包膜完整,可移动,手术易摘除, 不易复发。 (2)侵袭性生长:大多数恶性肿瘤生长方式 侵袭性生 呈树根样侵入周围组织,无包膜假包膜,界不清,固定,手术不易|长示意图 清除,易复发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二)瘤细胞的异型性: 良性:不明显。 恶性:明显,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瘤细胞的多形性:较正常细胞大,形态及大小不一,可出现瘤巨细胞。 2、核的多形性:核大小、形状、染色不一。 核大,核浆比↑,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可有巨核、双核或多核,染 色深,核膜增厚,核仁肥大、数目增多,核分裂像多见,可见病理性核 分裂。 3、胞浆改变:嗜碱性↑。 三、肿瘤的代谢特点: 1、糖代谢:无氧酵解增强(即使在有氧条件下)。 2、蛋白质代谢: 合成与分解均增强,合成大于分解, 机体蛋白严重消耗而致恶液质。 3、核酸代谢:DNA、RNA 合成↑(恶性瘤细胞增殖旺盛有关)。 4、酶系统: 酶含量及活性有改变。 ①参与合成的酶活性↑,参与分解的酶活性↓。 ②特殊变化:如骨肉瘤碱性磷酸酶↑,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 四、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1、生长速度: 良:慢,但生长速度突然加快,则有恶变可能。 恶:快,常继发坏死、出血、感染。 2、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大多数良性肿瘤生长方式。 缓慢增大,挤压周围组织,界清,包膜完整,可移动,手术易摘除, 不易复发。 (2)侵袭性生长:大多数恶性肿瘤生长方式。 呈树根样侵入周围组织,无包膜/假包膜,界不清,固定,手术不易 清除,易复发。 自制大专 病理学 CAI 课件 图瘤细胞 的异型性 图病理性 核分裂 10 分钟 15 分钟 临床举例 膨胀性生 长示意图 侵袭性生 长示意图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3)外生性生长: 外生性生 发生在体表、体腔或自然管道表面,向外突出,呈乳头状、息肉状、|长示意图 菜花状、蕈状 ∫良性:单纯外生性生长,基底狭小。 恶性:外生+深层浸润,基底宽广 (二)肿瘤扩散: 15分钟 1、直接蔓延: 瘤细胞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侵入并破坏邻近正常器临床举例 官或组织,并继续生长。主要见于恶性肿瘤,也可见于个别良性肿瘤 2、转移: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而继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为转移。所形成瘤为转移瘤。 仅见于恶性肿瘤,常见途径有: (1)淋巴道转移: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癌细胞→淋巴管(癌栓)→局部淋巴结(皮质窦→整个淋巴结)→输|淋巴转移 出淋巴管→远处淋巴结→胸导管(入血)。 CAⅠ课件 转移的淋巴结 大体:肿大、变硬、灰白色、可融合成块状。 图淋巴管 镜下:可见癌细胞团,淋巴结结构破坏(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相区别)内癌栓 (2)血道转移:肉瘤主要转移途径。 图转移的 淋巴结 瘤细胞→静脉、淋巴管→瘤细胞栓子→栓塞→生长,侵入周围组 织→转移瘤。 血道转移 如:侵入体静脉→右心→肺转移 示意图 侵入门静脉→肝转移 侵入肺静脉→左心→全身(脑、骨、肾、肾上腺等)转移 侵入胸、腰、骨盆静脉→椎静脉丛→椎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图肺转移 逆行转移 图肝转移 转移瘤特点:多发、散在、园球形、界清、无包膜、多近器官表面分布 (3)种植性转移: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3)外生性生长: 发生在体表、体腔或自然管道表面,向外突出,呈乳头状、息肉状、 菜花状、蕈状。 良性:单纯外生性生长,基底狭小。 恶性:外生+深层浸润, 基底宽广。 (二)肿瘤扩散: 1、直接蔓延: 瘤细胞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侵入并破坏邻近正常器 官或组织,并继续生长。主要见于恶性肿瘤,也可见于个别良性肿瘤。 2、转移: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而继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为转移。所形成瘤为转移瘤。 仅见于恶性肿瘤,常见途径有: (1)淋巴道转移: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癌细胞→淋巴管(癌栓)→局部淋巴结(皮质窦→整个淋巴结)→输 出淋巴管→远处淋巴结→胸导管(入血)。 转移的淋巴结: 大体:肿大、变硬、灰白色、可融合成块状。 镜下:可见癌细胞团,淋巴结结构破坏(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相区别)。 (2)血道转移:肉瘤主要转移途径。 瘤细胞 →静脉、淋巴管 →瘤细胞栓子 →栓塞 →生长,侵入周围组 织 →转移瘤。 如:侵入体静脉 →右心 →肺转移 侵入门静脉 →肝转移 侵入肺静脉 →左心 →全身(脑、骨、肾、肾上腺等)转移 侵入胸、腰、骨盆静脉 →椎静脉丛 →椎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逆行转移 转移瘤特点:多发、散在、园球形、界清、无包膜、多近器官表面分布。 (3)种植性转移: 外生性生 长示意图 15 分钟 临床举例 淋巴转移 CAI 课件 演示 图淋巴管 内癌栓 图转移的 淋巴结 血道转移 示意图 图肺转移 图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