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病理班级0438-40专业,层次 医学临床大专 授课方式 教师周专业技讲师(大,小班,大班学时2 术职务 实习 第三章炎症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节炎症概述 第二节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和瑞芝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甘地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目的 掌握:1.炎症的有关概念(炎症、变质、渗出、) 2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 熟悉:炎症介质的作用 教学内容:一、炎症概述: 1、炎症的概念; 2、炎症的原因 二、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 2、滲出 教学方法:讲授及启发式 教具:自制大专病理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炎症的有关概念 2、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 3、液体和细胞渗出机理 教研室审阅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同意实施。 张润岐(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5年3月26日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病 理 班级 0438-40 专业,层次 医学临床大专 教 师 周 伊 专业技 术职务 讲 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实习) 大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炎 症 第一节 炎症概述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和瑞芝.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甘地.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目的: 掌握:1.炎症的有关概念(炎症、变质、渗出、) 2.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 熟悉: 炎症介质的作用 教学内容:一、炎症概述: 1、炎症的概念; 2、炎症的原因 二、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 2、渗出; 教学方法:讲授及启发式 教具:自制大专病理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炎症的有关概念 2、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 3、液体和细胞渗出机理 教研室审阅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同意实施。 张润岐(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5 年 3 月 26 日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第三章炎症 分复习 分概念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引起的局部损害所发生 自制大专 的防御性反应。 版病理学 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增生。 CAI课件 临床表现:局部—一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全身——发热白细胞增多代谢增强,单巨细胞系统增生等。 炎症本质:以防御为主 炎症三大基本病变:变质、滲出、增生 炎症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 炎症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单吞细胞系统功能↑ 5分钟 第一节炎症的原因 故事引入 生物性因子: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二、物理性因子:温度、射线、机械力等。 三、化学性因子:强酸或碱、坏死物、体内代谢产物(尿酸、尿素)等。 10分钟 四、免疫反应:变态反应性炎。 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变 变质:炎症局部组织的变性坏死 原因机理:a、致炎因子直接作用。 b、炎症中出现的局部血障影响细胞代谢 (一)形态变化:a、实质细胞:水肿、脂变等→坏死 b、间质:水肿、粘液变性、纤维样变性→崩解 10分钟 (二)代谢改变:a、局部酸中毒:局部血障,氧化不全的代谢产物蓄积。 b、组织渗透压增高→炎性水肿。 渗出 炎症局部血管内液体和细胞成分经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浆膜腔、粘 膜表面及体表的过程。 渗出物包括:渗出液和细胞成分 渗出的过程:血管反应、液体渗出、细胞渗出三步。 分钟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第三章 炎 症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引起的局部损害所发生 的防御性反应。 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增生。 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全身——发热白细胞增多代谢增强,单巨细胞系统增生等。 炎症本质:以防御为主 炎症三大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增生。 炎症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功能↓。 炎症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单吞细胞系统功能↑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 一、生物性因子: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二、物理性因子:温度、射线、机械力等。 三、化学性因子:强酸或碱、坏死物、体内代谢产物(尿酸、尿素)等。 四、免疫反应:变态反应性炎。 第二节 炎症的基本病变 一、变质:炎症局部组织的变性坏死。 原因机理:a、致炎因子直接作用。 b、炎症中出现的局部血障影响细胞代谢。 (一)形态变化:a、实质细胞:水肿、脂变等→坏死 b、间质:水肿、粘液变性、纤维样变性→崩解 (二)代谢改变:a、局部酸中毒:局部血障,氧化不全的代谢产物蓄积。 b、组织渗透压增高→炎性水肿。 二、渗出: 炎症局部血管内液体和细胞成分经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浆膜腔、粘 膜表面及体表的过程。 渗出物包括:渗出液和细胞成分。 渗出的过程:血管反应、液体渗出、细胞渗出三步。 5 分复习 5 分概念 自制大专 版病理学 CAI 课件 5 分钟 故事引入 10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二)液体渗出:(炎性水肿) 自制大专 版病理学 1、机理: CAI课件 (1)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①内皮细胞收缩:直接损伤细胞连接或炎症介与内皮细胞受体结 合引起内皮细胞收缩导致连接缝隙加大 ②内皮损伤:坏死、脱落 ⑧吞饮能力增强:通过吞饮,血浆小分子物质渗出血管外 (2)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充血引起 15分钟 (3)组织渗透压增高:血浆蛋白外渗引起。 2、渗出液与漏出液区别 漏出液 原因 非炎症 外观 澄清 静置 凝 不凝 比重 大>1.018 小<1.08 蛋白含量 高>25-30g/L 低<25g/L 粘蛋白实验 细胞数 多>500/m3 少<100/mm3 3、渗出液的意义: 有利:①稀释毒素,减轻损害 ②带来营养物质(葡萄糖、氧)及杀菌物质(抗体、补体)|自制大专 ③渗出的纤维蛋白可限制细菌蔓延,有利于白细胞趋化、吞噬 版病理学 CAI课件 还有利于修复。 ④有利于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不利:水肿压迫,机化粘连。 (三)白细胞渗出: 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过程,称为白细胞渗出。渗出的白 细胞称炎细胞;炎细胞进入组织间隙,称炎细胞浸润。 1、靠边与附壁 血管扩张,血慢,轴流变宽→边流→滚动→粘附于内皮细胞表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二)液体渗出:(炎性水肿) 1、机理: (1)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①内皮细胞收缩:直接损伤细胞连接或炎症介与内皮细胞受体结 合引起内皮细胞收缩导致连接缝隙加大。 ②内皮损伤:坏死、脱落。 ③吞饮能力增强:通过吞饮,血浆小分子物质渗出血管外。 (2)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充血引起 (3)组织渗透压增高:血浆蛋白外渗引起。 2、渗出液与漏出液区别: 渗出液 漏出液 原因 炎症 非炎症 外观 混浊 澄清 静置 自凝 不凝 比重 大 >1.018 小 <1.018 蛋白含量 高 >25-30g/L 低 <25g/L 粘蛋白实验 + — 细胞数 多 >500/mm3 少 <100/mm3 3、渗出液的意义: 有利:①稀释毒素,减轻损害。 ②带来营养物质(葡萄糖、氧)及杀菌物质(抗体、补体) ③渗出的纤维蛋白可限制细菌蔓延,有利于白细胞趋化、吞噬, 还有利于修复。 ④有利于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不利:水肿压迫,机化粘连。 (三)白细胞渗出: 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过程,称为白细胞渗出。渗出的白 细胞称炎细胞;炎细胞进入组织间隙,称炎细胞浸润。 1、靠边与附壁: 血管扩张,血慢,轴流变宽→边流→滚动→粘附于内皮细胞表面。 自制大专 版病理学 CAI 课件 15 分钟 自制大专 版病理学 CAI 课件
辅助手段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游出 阿米巴样运动 自制大专 白细胞胞浆突出形成伪足—穿过内皮细胞间隙及基底膜 版病理学 CAI课件 运动能力最强的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白细胞渗出为主动过程、红细胞漏出为被动过程) 3、趋化:游出的白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下沿组织间隙向炎区集中。 20分钟 趋化因子:阳性:吸引。 阴性:排斥/不吸引。 4、吞噬: 吞噬作用:白细胞吞噬并消化病原体的过程(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吞噬力最强) CAI课件 吞噬过程:识别附着→包围吞入→杀灭降解 演示白细 5、炎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胞渗出 (1)中性粒细胞:阿米巴样运动能力,吞噬,释放酶及趋化因子 —急性炎症的早期、化脓性炎 举例: (2)巨噬细胞:运动、吞噬、免疫功能。 血化验 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非化脓性炎、病毒、寄 生虫感染, 可有不同形态:上皮样细胞(类上皮细胞) 泡沫细胞 图中性粒 多核巨噬细胞 细胞 (3)嗜酸性粒细胞:运动弱,吞噬作用一一变态反应炎、寄生虫感染 (4)淋巴细胞:体液、细胞免疫功能一一慢性炎症、病毒感染 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转化而来,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图巨噬C 慢性炎症 (5)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物质一变态反应性炎。图嗜酸 三、增生: 性粒C 10分钟 多见于炎症后期及慢性炎症(少数为急性炎,如伤寒、急性肾炎) 增生成份: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可伴有上皮、实5分小结 质细胞增生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 2、游出: 阿米巴样运动 白细胞胞浆突出形成伪足 穿过内皮细胞间隙及基底膜。 运动能力最强的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白细胞渗出为主动过程、红细胞漏出为被动过程) 3、趋化:游出的白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下沿组织间隙向炎区集中。 趋化因子:阳性:吸引。 阴性:排斥/不吸引。 4、吞噬: 吞噬作用:白细胞吞噬并消化病原体的过程(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吞噬力最强)。 吞噬过程:识别附着→包围吞入→杀灭降解。 5、炎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1)中性粒细胞:阿米巴样运动能力,吞噬,释放酶及趋化因子。 ——急性炎症的早期、化脓性炎。 (2)巨噬细胞:运动、吞噬、免疫功能。 ——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非化脓性炎、病毒、寄 生虫感染。 可有不同形态:上皮样细胞(类上皮细胞) 泡沫细胞 多核巨噬细胞 (3)嗜酸性粒细胞:运动弱,吞噬作用——变态反应炎、寄生虫感染。 (4)淋巴细胞:体液、细胞免疫功能——慢性炎症、病毒感染。 浆细胞:由 B 淋巴细胞转化而来,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 ——慢性炎症。 (5)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物质——变态反应性炎。 三、增生: 多见于炎症后期及慢性炎症(少数为急性炎,如伤寒、急性肾炎) 增生成份: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可伴有上皮、实 质细胞增生。 自制大专 版病理学 CAI 课件 20 分钟 CAI 课件 演示白细 胞渗出 举例: 血化验 图中性粒 细胞 图巨噬 C 图嗜酸 性粒 C 10 分钟 5 分小结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病理班级0438-40专业,层次 医学临床大专 教师|周伊专业技 授课方式 术职务 讲师(大小班,大班学时2 实习 第三节全身反应和局部表现 授课题目(章,节) 第四节炎症分类及病变特点 第五节炎症的结局 和瑞芝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甘地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目的 掌握:渗出性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掌握: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三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第四节炎症分类及病变特点 第五节全身反应和局部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及启发式 教具:自制大专病理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渗出性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 难点:渗出性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 教研室审阅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同意实施 张润岐(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5年3月26日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病 理 班级 0438-40 专业,层次 医学临床大专 教 师 周 伊 专业技 术职务 讲 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实习) 大班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节 全身反应和局部表现 第四节 炎症分类及病变特点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和瑞芝.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甘地.病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教学目的: 掌握:渗出性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掌握: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三节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第四节 炎症分类及病变特点 第五节 全身反应和局部表现 教学方法:讲授及启发式 教具:自制大专病理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渗出性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 难点:渗出性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 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特点,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 教研室审阅意见 符合大纲要求,同意实施。 张润岐(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5 年 3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