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0原理 部0原理 的共用程度排队,发现P3共用性最强,PoPs次强。同时投机商 果前文提到的那个以操作香港第二板市场为主要题材的策 认为B的数量比B2的数量多,市场大,所以投机商确定了决策 划商是个拥有巨额资金的投机商,他断定1999年将有500家大陆 目标主次排序:P、P3、P0。这时正是B1B2B三种企业或人士 企业登陆香港的第二板市场,他把巨额资金和大量精力投入在几 即将认识到A的价值,但并没有确立以A为决策目标的时候,所 十家有把握的股份公司中,拥有了大量的股份,这些企业一上市 以B1BB3并没有开始投资或保护P、Pa、Po等决策点,只要投 股价预计要大量上升,届时再相机退出原投资股份,可获大利 机商抢先拥有P、P3、P1决策点资源,成本会非常低,待到B1B2 但若香港在199年中期因某个东南亚突变事件而中止了第二板 B3开始着手实现A决策目标时,P3、P、P1。的决策点资源就会具 市场计划,那么这个投机商将面临大量的股份投资被套牢。 有较高的市场价格。如何尽快、低价获得P3、P、Pu呢,投机商 分别把获得P3、P3、P为决策目标,建构OK模式,其状态如图2-11 口投资商 所示。 投机商从这三个遝K模式中取出所有的决策点,并按这些决策 商界比较喜欢投资商,因为他们总是在危难时刻显身手,而 点的共用程度排队,从强至弱:P、P、P。、其他。把其他并列 且自始至终荣辱与共。投资商顾名思义,是专门从事投资的公司 的决策点再按决策目标价值排队:P、P。形成总排队:P、P 或商人,他们的投资行为主要有两种:一是用资金与其他商家所 拥有的生产要素相配合,构成一个可完全实现预定有价值的决策 目标的0K模式,许多合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这一类 是收购不景气的企业,通过决策点完善或配齐,实现企业的决策 目标。 投资商的行为在0K模式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发现决策目标新 P、P、P。按照这个排队,投机 价值;二是发现决策点新价值。 图2-11 首先介绍发现决策目标新价值的投资过程:某投资商在亚洲 商做出行动程序,分别实现这些决策点,进而实现对P3、P3、Po的 金融危机之后,发现中国市场仍一枝独秀,继续有保持发展势头 占有。待B1B2B2追求A时,投机商便可出售这三点资源:到BB2 的信心。但由于周边市场不景气,靠出口动力保持经济发展不可 B3追求A时,投机商尚未来得及占有P3、P3、和P1,则投机商不 能,靠通货膨胀则会使下岗者雪上加霜,不利于社会稳定,经验 能实现获利,损失难免,但有限度;若B1B2B3始终也没有追求 A目标,投机商的判断是错误的,则此次策划彻底失败,损失较 筑机械 中国政府 基础没施
⋅ 第二部 OK 原理 ⋅ 45 的共用程度排队,发现 P3 共用性最强,P10 P8 次强。同时投机商 认为 B1 的数量比 B2 的数量多,市场大,所以投机商确定了决策 目标主次排序:P3、P8、P10 。这时正是 B1 B2 B3 三种企业或人士 即将认识到 A 的价值,但并没有确立以 A 为决策目标的时候,所 以 B1 B2 B3 并没有开始投资或保护 P3、P8、P10 等决策点,只要投 机商抢先拥有 P3、P8、P10 决策点资源,成本会非常低,待到 B1 B2 B3 开始着手实现 A 决策目标时,P3、P8、P10 的决策点资源就会具 有较高的市场价格。如何尽快、低价获得 P3、P8、P10 呢,投机商 分别把获得 P3、P8、P10 为决策目标,建构 OK 模式,其状态如图 2—11 所示。 投机商从这三个 OK 模式中取出所有的决策点,并按这些决策 点的共用程度排队,从强至弱:Pa、Pd、Pe 、其他。把其他并列 的决策点再按决策目标价值排队:Pc、Pf 。形成总排队:Pa、Pd、 Pe、Pc、Pf 。按照这个排队,投机 图 2—11 商做出行动程序,分别实现这些决策点,进而实现对 P3、P8、P10 的 占有。待 B1 B2 B3 追求 A 时,投机商便可出售这三点资源;到 B1 B2 B3 追求 A 时,投机商尚未来得及占有 P3、P8、 和 P10 ,则投机商不 能实现获利,损失难免,但有限度;若 B1 B2 B3 始终也没有追求 A 目标,投机商的判断是错误的,则此次策划彻底失败,损失较 大。 ⋅ 第二部 OK 原理 ⋅ 46 如果前文提到的那个以操作香港第二板市场为主要题材的策 划商是个拥有巨额资金的投机商,他断定 1999 年将有 500 家大陆 企业登陆香港的第二板市场,他把巨额资金和大量精力投入在几 十家有把握的股份公司中,拥有了大量的股份,这些企业一上市, 股价预计要大量上升,届时再相机退出原投资股份,可获大利。 但若香港在 1999 年中期因某个东南亚突变事件而中止了第二板 市场计划,那么这个投机商将面临大量的股份投资被套牢。 投资商 商界比较喜欢投资商,因为他们总是在危难时刻显身手,而 且自始至终荣辱与共。投资商顾名思义,是专门从事投资的公司 或商人,他们的投资行为主要有两种:一是用资金与其他商家所 拥有的生产要素相配合,构成一个可完全实现预定有价值的决策 目标的 OK 模式,许多合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这一类;二 是收购不景气的企业,通过决策点完善或配齐,实现企业的决策 目标。 投资商的行为在 OK 模式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发现决策目标新 价值;二是发现决策点新价值。 首先介绍发现决策目标新价值的投资过程:某投资商在亚洲 金融危机之后,发现中国市场仍一枝独秀,继续有保持发展势头 的信心。但由于周边市场不景气,靠出口动力保持经济发展不可 能,靠通货膨胀则会使下岗者雪上加霜,不利于社会稳定,经验
部0原理 部0原理 和经济学逻辑提醒了这个投资商:中国将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来 无用,几乎成了废品。投资商专门在市场收集类似的信息,发 拉动经济。进一步分析,扩大内需的领域必然是基础设施建设, 所以水泥、钢材等市场将率先启动。也说是说,投资商对中国政 府的决策做出预测,中国政府的决策状态将是(如图2-12所示) 做出上述预测后,这个投资商根据自己所熟悉的领域,选择 了在大陆建水泥厂。这时的大陆水泥厂尚处于不景气状态,所以 现甲、乙两厂均存在这种情况,甲厂弃用的决策点资源是P1、P2 投资商首先要把自己的预测观点阐述给水泥厂,使他们接受这个 P3,而乙厂弃用的决策点资源为P3、P、P3、P6,状态如图2-14 观点,从而注入资金,形成合资公司,率先恢复生产,状态如图 -13所示: 图2-14 投资商发现 P3、P3、P6五个决策点组合一起可实现 71恢复生产 A决策目标,状态如图2-15所示: 供应水泥 使用生产设施 图2-13 图2-15 如果水泥厂不同意投资商的观点,或因合资过程较长,待市 这时,投资商分别与甲谈判购买P1、P2、P3或P1、P2的价格, 场到来之时,不能达产,投资商也有可能兼并或收购这个水泥厂 与乙谈判购买P3、Ps、P。或Ps、P6的价格,结果P、P2、P。3的价 因为这时,水泥厂并不知道供应水泥这个决策目标的价值,所以 格是100万元,P1、P2的价格是80万元,P3、P3、P的价格是120 收购水泥厂的成本不会高。如果收购也来不及,投资商也有可能 万元,Ps、P6的价格是10万元。当然,由于都是被闲置的,价 变成投机商,大量收购水泥产品,届时一卖了之 格都比较低。如果投资商有120万元的准备金,他可以买入乙的 下面介绍发现决策点价值的投资过程 P3、P3、P6,再与甲厂合资,甲厂出资方式是P和P2,形成了120: 某厂因转产等原因,部分生产设施、子公司、库存商品等弃 80的出资比例,从事A业务:如果投资商有80万元的准备金
⋅ 第二部 OK 原理 ⋅ 47 和经济学逻辑提醒了这个投资商:中国将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来 拉动经济。进一步分析,扩大内需的领域必然是基础设施建设, 所以水泥、钢材等市场将率先启动。也说是说,投资商对中国政 府的决策做出预测,中国政府的决策状态将是(如图 2—12 所示): 图 2—12 做出上述预测后,这个投资商根据自己所熟悉的领域,选择 了在大陆建水泥厂。这时的大陆水泥厂尚处于不景气状态,所以 投资商首先要把自己的预测观点阐述给水泥厂,使他们接受这个 观点,从而注入资金,形成合资公司,率先恢复生产,状态如图 2—13 所示: 图 2—13 如果水泥厂不同意投资商的观点,或因合资过程较长,待市 场到来之时,不能达产,投资商也有可能兼并或收购这个水泥厂, 因为这时,水泥厂并不知道供应水泥这个决策目标的价值,所以 收购水泥厂的成本不会高。如果收购也来不及,投资商也有可能 变成投机商,大量收购水泥产品,届时一卖了之。 下面介绍发现决策点价值的投资过程: 某厂因转产等原因,部分生产设施、子公司、库存商品等弃 ⋅ 第二部 OK 原理 ⋅ 48 之无用,几乎成了废品。投资商专门在市场收集类似的信息,发 现甲、乙两厂均存在这种情况,甲厂弃用的决策点资源是 P1、P2、 P3 ,而乙厂弃用的决策点资源为 P3、P4、P5、P6 ,状态如图 2—14 所示: 图 2—14 投资商发现:P1、P2、P3 、P5、P6五个决策点组合一起可实现 A 决策目标,状态如图 2—15 所示: 图 2—15 这时,投资商分别与甲谈判购买 P1、P2、P3 或 P1、P2 的价格, 与乙谈判购买 P3、P5、P6 或 P5、P6 的价格,结果 P1、P2、P3 的价 格是 100 万元,P1、P2 的价格是 80 万元,P3、P5、P6 的价格是 120 万元,P5、P6 的价格是 110 万元。当然,由于都是被闲置的,价 格都比较低。如果投资商有 120 万元的准备金,他可以买入乙的 P3、P5、P6 ,再与甲厂合资,甲厂出资方式是 P1 和 P2 ,形成了 120: 80 的出资比例,从事 A 业务;如果投资商有 80 万元的准备金
部0原理 部0原理 又想合资控股,那么他可以购买P1、P2,然后重新评估做价150 连锁商拥有某种紧缺的资源P。,拥有一个完整的OK母 万元,若乙厂同意,则形成150:120的出资比例。两个结果的状 020:80) (150:120 态分别如图2-16、图2-17表示 图2-16 图2-17 状态如图2-18所示: 在中国,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有些企业尚处于 图2-1 旧体制中,本来其0模式是非常好的,但由于管理力度不大,决 连锁商的母厂B资源中,P、P2P3决策点是十分普通且市场 策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时投资介入,改变了管理体制,使 广泛存在的资源,而P是母厂B特有的资源(如秘密的配方)。 老企业恢复了生机 于是B为了广泛占有市场,以O模式和P资源为投入资本,广 泛寻求合资合作,形成一系列与母厂B一样的企业,状态如图 口连锁商 有些企业的0K模式十分规范,可以连续复制许多同样的分 支,这种复制现象是连锁商所为。由于这类企业的OK模式不尽相 同,有的是完全按母企业全投资复制,有的投入部分资源与异地 企业联合复制,有的根本不投入资源,而完全由他方投资复制, 0模式 这种连锁商在小产品大市场型的生产企业、饮料、快餐、宾馆等 行业中出现较多。 不投入连锁 全额投资连锁不难理解,这里分析一下部分投入连锁和不投 有些连锁商的0K模式经过了较大时期的完善,把一个复杂的 入连锁情况 过程模式化了,把这个0K模式做为一种智力成果,用品牌或商标 部分投入连锁 突出出来,并加以知识产权保护,连锁商把这种品牌做为特许权
⋅ 第二部 OK 原理 ⋅ 49 又想合资控股,那么他可以购买 P1、P2 ,然后重新评估做价 150 万元,若乙厂同意,则形成 150:120 的出资比例。两个结果的状 态分别如图 2—16、图 2—17 表示: 图 2—16 图 2—17 在中国,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有些企业尚处于 旧体制中,本来其 OK 模式是非常好的,但由于管理力度不大,决 策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时投资介入,改变了管理体制,使 老企业恢复了生机。 连锁商 有些企业的 OK 模式十分规范,可以连续复制许多同样的分 支,这种复制现象是连锁商所为。由于这类企业的 OK 模式不尽相 同,有的是完全按母企业全投资复制,有的投入部分资源与异地 企业联合复制,有的根本不投入资源,而完全由他方投资复制, 这种连锁商在小产品大市场型的生产企业、饮料、快餐、宾馆等 行业中出现较多。 全额投资连锁不难理解,这里分析一下部分投入连锁和不投 入连锁情况。 部分投入连锁: ⋅ 第二部 OK 原理 ⋅ 50 连锁商拥有某种紧缺的资源 Pm ,拥有一个完整的 OK 母厂 B, 状态如图 2—18 所示: 图 2—18 连锁商的母厂 B 资源中,P1、P2、P3 决策点是十分普通且市场 广泛存在的资源,而 Pm 是母厂 B 特有的资源(如秘密的配方)。 于是 B 为了广泛占有市场,以 OK 模式和 Pm资源为投入资本,广 泛寻求合资合作,形成一系列与母厂 B 一样的企业,状态如图 2—19 所示: 图 2—19 不投入连锁: 有些连锁商的 OK 模式经过了较大时期的完善,把一个复杂的 过程模式化了,把这个 OK 模式做为一种智力成果,用品牌或商标 突出出来,并加以知识产权保护,连锁商把这种品牌做为特许权
第二部原理 第二部原理· 出售,使遝模式得以输出,形成连锁态(如图2-20所示) 2、关于O 图2-20 口思维环路—决策目标·决策点·决策环 人们的决策思维首先要建立在对商务规律的认识上,商务规 律是在自然界规律、社会运动规律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综合作用下 式 产生的,在商务规律中有大大小小的因果链条,每一项商务行为 都会产生一定的商务结果,而这一结果又会引发新的商务行为, 当然,p1pap都是普遍存在的资源。 进而造成新的商务结果。因此人们的决策思维体系也是由一系列 表面上看来不投入连锁企业的连销商没有什么物化资源输 的因果链条组成的,它们是一个彼此开放的整体 出,但实际上他们的K模式的背后深藏着历史上的失败代价、广 人们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中,往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要经常 告代价,所以,不投入只是表面现象。 自问:干完手头的事还要干什么?干完几件事后,要达到什么目 可口可乐依靠独特配方形成的原液,在世界各地连锁建厂, 的?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我已具备了哪些条件?还有哪些条件不 成为饮料业的王牌,而麦当劳不投入,只出品牌和培训,也建立 具备?所认,人们经常使用的是局部商务规律,应用个别的因果 起了快餐王国。有些世界知名的饭店连锁店,其实质只是家物业 链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逻辑体系。 管理公司,根本没一家饭店是属于他们的 所以人们根据自身所获的经验、知识、信息和需要,到开放 过独立策划商、投机商、投资商和连锁商(还有实业商和 的商务因果链条逻辑体系中取出片段,应用于实践。所以,我们 代理商,在此不再讨论)的遝模式讨论,使我们加深了对0K模 看到尽管商务规律内容是一个庞大的整体,但在表述上,为了应 型的总体认识和理解。 用方便,还是要进行多种多样地分割 我们把从商务因果链条逻辑体系中能分割出来的、有明确目 的的、相对独立的逻辑体系称为决策环。为什么称之为决策环呢? 是因为它用于决策(这不难理解),二是因为它是以环状存在的 环状的含义是什么呢? 例如,一地农民从实践中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并自以为正确
⋅ 第二部 OK 原理 ⋅ 51 出售,使 OK 模式得以输出,形成连锁态(如图 2—20 所示): 图 2—20 当然,p1 p2 p3 都是普遍存在的资源。 表面上看来不投入连锁企业的连销商没有什么物化资源输 出,但实际上他们的 OK 模式的背后深藏着历史上的失败代价、广 告代价,所以,不投入只是表面现象。 可口可乐依靠独特配方形成的原液,在世界各地连锁建厂, 成为饮料业的王牌,而麦当劳不投入,只出品牌和培训,也建立 起了快餐王国。有些世界知名的饭店连锁店,其实质只是家物业 管理公司,根本没一家饭店是属于他们的。 通过独立策划商、投机商、投资商和连锁商(还有实业商和 代理商,在此不再讨论)的 OK 模式讨论,使我们加深了对 OK 模 型的总体认识和理解。 ⋅ 第二部 OK 原理 ⋅ 52 2、关于 O 思维环路——决策目标·决策点·决策环 人们的决策思维首先要建立在对商务规律的认识上,商务规 律是在自然界规律、社会运动规律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综合作用下 产生的,在商务规律中有大大小小的因果链条,每一项商务行为 都会产生一定的商务结果,而这一结果又会引发新的商务行为, 进而造成新的商务结果。因此人们的决策思维体系也是由一系列 的因果链条组成的,它们是一个彼此开放的整体。 人们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中,往往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要经常 自问:干完手头的事还要干什么?干完几件事后,要达到什么目 的?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我已具备了哪些条件?还有哪些条件不 具备?所认,人们经常使用的是局部商务规律,应用个别的因果 链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逻辑体系。 所以人们根据自身所获的经验、知识、信息和需要,到开放 的商务因果链条逻辑体系中取出片段,应用于实践。所以,我们 看到尽管商务规律内容是一个庞大的整体,但在表述上,为了应 用方便,还是要进行多种多样地分割。 我们把从商务因果链条逻辑体系中能分割出来的、有明确目 的的、相对独立的逻辑体系称为决策环。为什么称之为决策环呢? 一是因为它用于决策(这不难理解),二是因为它是以环状存在的。 环状的含义是什么呢? 例如,一地农民从实践中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并自以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