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一般每人至少要观测和记录2个角度;选点和内业计算一般要求组员全体参加;水准测量的分工参照四等水准测量实习分工进行。五.上交资料1.小组水平角观测记录表”;2.小组水平距离记录表”;3.小组“导线点坐标计算表”;4.小组“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和高程误差配赋表”;5.个人“经纬仪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报告”六.注意事项1.导线的选点非常重要,要按照导线点选取的注意事项与测区的实际情况选定2.量距时读数要注意钢尺刻划,分清整米数,并注意从高处向低处丈量,记录要清晰;3.测角时应注意配置度盘后要重新照准测针底部,并注意保护水平度盘;4.给方格网定义坐标时,应考虑测区范围,以将测区范围能在绘图区绘出最佳;5.展点后一定要注意检查,若不满足精度要求应检查原因,重新展绘。实习四经纬仪碎部测图一.目的要求1.学会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掌握碎部测量的基本程序,掌握经纬仪配合半圆仪的绘图方法;2.要求每组3天内完成实习任务二.技术要求1.碎部测量时,根据不同的测图比例尺,对地形点间距、最大视距均具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地形点间距最大视距(m)比例尺(m)主要地物次要地物15601001:500301001501:1000501801: 20002502.在一个测站上每测20、30个碎部点,应重新瞄准后视方向,以检查水平度盘是否变动;3.地物的取舍是项复杂的工作,应根据具体任务要求及技术要求适当合理确定;4.对于建筑物形状的测绘一般要求小于图上的0.4mm凹凸时用直线连接
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一般每人至少要观测和记录2个角度;选点和内业计算一 般要求组员全体参加;水准测量的分工参照四等水准测量实习分工进行。 五.上交资料 1.小组“水平角观测记录表”; 2.小组“水平距离记录表”; 3.小组“导线点坐标计算表”; 4.小组“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和“高程误差配赋表”; 5.个人“经纬仪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六.注意事项 1.导线的选点非常重要,要按照导线点选取的注意事项与测区的实际情况选定; 2.量距时读数要注意钢尺刻划,分清整米数,并注意从高处向低处丈量,记录要清晰; 3.测角时应注意配置度盘后要重新照准测钎底部,并注意保护水平度盘; 4.给方格网定义坐标时,应考虑测区范围,以将测区范围能在绘图区绘出最佳; 5.展点后一定要注意检查,若不满足精度要求应检查原因,重新展绘。 实习四 经纬仪碎部测图 一.目的要求 1.学会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掌握碎部测量的基本程序,掌握经纬仪配合半圆仪的绘图方 法; 2.要求每组3天内完成实习任务 二.技术要求 1.碎部测量时,根据不同的测图比例尺,对地形点间距、最大视距均具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要求如 下: 比例尺 地形点间距 (m) 最大视距(m) 主要地物 次要地物 1:500 1:1000 1:2000 15 30 50 60 100 180 100 150 250 2.在一个测站上每测20、30个碎部点,应重新瞄准后视方向,以检查水平度盘是否变动; 3.地物的取舍是项复杂的工作,应根据具体任务要求及技术要求适当合理确定; 4. 对于建筑物形状的测绘一般要求小于图上的0.4mm凹凸时用直线连接;
5.迁站地物重合点误差小子图上1mm。三.操作程序在展点工作完成及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以到测区进行碎部测量。1.安置仪器观测员选定一个控制点作为测站,然后在该站上安置经纬仪。利用仪器盘左照准相邻一个导线点做后视方向,利用水平度盘配置手轮使水平度盘读数变为零;利用水准尺或皮尺量取仪器高,记入手薄计算视线高程2.绘图人员准备好绘图工具,找出后视方向,画出后视方向线;然后将半圆仪用大头针固定于图板绘图纸的测站点上。3.立尺员根据地形情况选定碎部点并将标尺立在该点上。4.观测员转动仪器,照准地形尺,读取水平角、视距、中丝读数及竖直角;记录员将读数准确无误记录下来,计算人员精确算出水平距离、碎部点高程。5.绘图人员根据水平角、水平距离绘出点的位置,并根据要求注记点的高程6.对于隐蔽的地物特征点较多的地方,测站不能直接观测到,可以选一个临时控制点,在测站按碎部测量的方法测量并展绘出该点点位,仪器可以搬在临时控制点施测。7.若隐蔽地物特征点不多,也可以采用“方向与距离交会”法,测出两地物特征点的方向线,用皮尺丈量出该方向线上测点与另一个地物特征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地物特征点。8.直角房屋若只能测出一边,也可以采用皮尺丈量其宽度法来绘制。其他类似平行或者矩形地物也可采用丈量宽度法绘出另一边。四.人员分工1.观测员1人,安置仪器和测站上的观测工作,保护仪器安全;2.记录员1人,将观测数据及时记录,并通知绘图人员3.绘图员1人,展绘碎部点,并及时对相应地物进行连线及注记4.立尺员1人,选择适宜的地物、地貌特征点立尺;5.计算员1人,配合记录员及时计算出水平距离及碎部点高程。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要求每个同学对以上工种至少要完成一个测站的工作。五.上交资料1.小组碎部测量记录表”;2.小组地形图1幅3.个人“经纬仪碎部测图实习报告
5.迁站地物重合点误差小子图上1mm。 三.操作程序 在展点工作完成及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以到测区进行碎部测量。 1.安置仪器 观测员选定一个控制点作为测站,然后在该站上安置经纬仪。利用仪器盘左照准相邻一个导线点 做后视方向,利用水平度盘配置手轮使水平度盘读数变为零;利用水准尺或皮尺量取仪器高,记入手簿, 计算视线高程。 2.绘图人员准备好绘图工具,找出后视方向,画出后视方向线;然后将半圆仪用大头针固定于图板 绘图纸的测站点上。 3.立尺员根据地形情况选定碎部点并将标尺立在该点上。 4.观测员转动仪器,照准地形尺, 读取水平角、视距、中丝读数及竖直角;记录员将读数准确无误 记录下来,计算人员精确算出水平距离、碎部点高程。 5.绘图人员根据水平角、水平距离绘出点的位置,并根据要求注记点的高程。 6.对于隐蔽的地物特征点较多的地方,测站不能直接观测到,可以选一个临时控制点,在测站按 碎部测量的方法测量并展绘出该点点位,仪器可以搬在临时控制点施测。 7.若隐蔽地物特征点不多,也可以采用“方向与距离交会”法,测出两地物特征点的方向线,用皮 尺丈量出该方向线上测点与另一个地物特征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地物特征点。 8.直角房屋若只能测出一边,也可以采用皮尺丈量其宽度法来绘制。其他类似平行或者矩形地物 也可采用丈量宽度法绘出另一边。 四.人员分工 1.观测员1人,安置仪器和测站上的观测工作,保护仪器安全; 2.记录员1人,将观测数据及时记录,并通知绘图人员; 3.绘图员1人,展绘碎部点,并及时对相应地物进行连线及注记; 4.立尺员1人,选择适宜的地物、地貌特征点立尺; 5.计算员1人,配合记录员及时计算出水平距离及碎部点高程。 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要求每个同学对以上工种至少要完成一个测站的工作。 五.上交资料 1.小组“碎部测量记录表”; 2.小组“地形图”1幅; 3.个人“经纬仪碎部测图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