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DS3水准仪的认识(认识型实验)一.目的要求1.熟悉水准仪的结构,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使用方法;3.要求提制预习指导书中的有关内容:每组2个学时完成实验任务,提交实验报告。二.实验内容1.了解水准仪的基本结构,熟悉各螺旋的名称、作用: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与整平:3.练习望远镜的调焦、视差消除;4.熟悉水准尺的注记,练习用望远镜照准水准尺及读数。三.实验所用仪器、工具每组借用DS3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个,水准尺一付;自备铅笔、刀片。四.实验步骤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底部三个固定螺丝松开,竖直将架头提起便其高度与自已的肩等高,拧紧三个固定螺丝,然后将三脚架按等边三角形张开(保持架头大致水平)放入地上踩实。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定在三脚架上2.熟悉仪器重点熟悉制动、微动、微倾螺旋:学会使用脚螺旋、望远镜调焦螺旋和目镜对光螺旋:熟悉水准尺的分划、注记。3.粗略整平将圆水准器转到2个脚螺旋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根据气泡所在位置,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气泡向中间移动至垂直平分线上(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总是与左手大拇指移动的方向一致);再转动另一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中心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4.瞄准首先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仪器,用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5.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接合成圆弧状(吻合),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6.读数
实验一 DS3水准仪的认识(认识型实验)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水准仪的结构,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3.要求提制预习指导书中的有关内容;每组2个学时完成实验任务,提交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水准仪的基本结构,熟悉各螺旋的名称、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与整平; 3.练习望远镜的调焦、视差消除; 4.熟悉水准尺的注记,练习用望远镜照准水准尺及读数。 三.实验所用仪器、工具 每组借用DS3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个,水准尺一付;自备铅笔、刀片。 四.实验步骤 1.安置仪器 先将三脚架底部三个固定螺丝松开,竖直将架头提起使其高度与自己的肩等高,拧紧三个固定螺丝,然后将三脚 架按等边三角形张开(保持架头大致水平) 放入地上踩实。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定在三脚架上。 2.熟悉仪器 重点熟悉制动、微动、微倾螺旋;学会使用脚螺旋、望远镜调焦螺旋和目镜对光螺旋;熟悉水准尺的分划、注 记。 3.粗略整平 将圆水准器转到2个脚螺旋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根据气泡所在位置,同时对 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气泡向中间移动至垂直平分线上(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总是与左手大拇指移动的方向一 致);再转动另一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中心位置。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 4.瞄准 首先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仪器,用缺口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物镜调焦 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 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 5.精平 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接合成圆弧状(吻合),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6.读数
从望远镜中观测十字丝中丝在水准尺上分划的位置,读取四位数(估读到毫米),记在相应的表格中。7.计算高差用公式h=a-b,计算测站高差。8.观测练习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每位同学分别进行以上七项练习。五.注意事项1.要爱护仪器,严格执行《测量仪器使用规则);2.打开仪器箱后,要仔细观察仪器安放的位置,以免仪器用后放不进箱内:3.中丝读数时,一定要使符合水准气泡吻合,并注意望远镜成像是倒像还是正像,以便确定如何读数实验二普通水准测量(综合型实验)一.目的要求1.熟悉普通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方法;2.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方法:3.要求每组4学时完成实验任务,提交实验报告。二.实验内容1.选一闭合水准路线进行实地观测;2.计算闭合差。三.实验所用仪器工具每组借用DS3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个,水准尺一付,(尺垫二个,)记录板一块;自备计算器、铅笔、刀片。四.实验步骤1.选定一条闭合(附和)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选取某一固定点作为起始点,并确定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2.在起始点和第一水准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该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按确定的路线方向观测第一测站。一个测站上的作业程序如下:(1)用三个脚螺旋整平仪器,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2)照准后视水准尺并制动照准部,望远镜调焦,用微动螺旋精瞄水准尺:
从望远镜中观测十字丝中丝在水准尺上分划的位置,读取四位数(估读到毫米),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7.计算高差 用公式 ,计算测站高差。 8.观测练习 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每位同学分别进行以上七项练习。 五.注意事项 1.要爱护仪器,严格执行《测量仪器使用规则); 2.打开仪器箱后,要仔细观察仪器安放的位置,以免仪器用后放不进箱内; 3.中丝读数时,一定要使符合水准气泡吻合,并注意望远镜成像是倒像还是正像,以便确定如何读数。 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综合型实验)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普通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方法; 2.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方法; 3.要求每组4学时完成实验任务,提交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 1.选一闭合水准路线进行实地观测; 2.计算闭合差。 三.实验所用仪器工具 每组借用DS3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个,水准尺一付,(尺垫二个,)记录板一块;自备计算器、铅笔、刀片。 四.实验步骤 1.选定一条闭合(附和)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选取某一固定点作为起始点,并确定水准路 线的前进方向。 2.在起始点和第一水准点分别立水准尺,在该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按确定的路线方向观测第一测站。一个测站 上的作业程序如下: (1)用三个脚螺旋整平仪器,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2)照准后视水准尺并制动照准部,望远镜调焦,用微动螺旋精瞄水准尺;
(3)观察符合窗,用微倾螺旋便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出后视点水准尺的中丝读数α。记录员立即“回报”观测员的读数并记入表格中相应位置;(4)松开照准部,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点水准尺并制动照准部,望远镜调焦,精确瞄准水准尺:(5)精平长水准管气泡后,读记前视水准尺的中丝读数b;(6)记录员计算高差(取至毫米)。h,=a,一b3.将仪器搬站,进行二、三、………测站的现测。记录员根据(已知点高程及)各站观测高差计算闭合差。Jh=Eh14、路线允许闭合差,J充+=±10/n(毫米)。n为测站数。超限重测。5.观测练习。每一个同学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观测、扶尺、记录、计算的练习。五.注意事项1.实验时人人要集中精力,团结互谅;2.水准点应选在地面上位置明显,坚固和易于保存的地方;3.立尺员在已知点和水准点上不要放尺垫,在其它立尺点(转点)上应该放尺垫。同时应该注意在观测过程中,不能轻易挪动尺垫的位置;4.观测者应尽量把水准仪安置在两水准尺的中间,前后视距相差不得超过20米。观测时要看清整数再读小数读数前一定要精平,然后一次报出四位数字。当水准尺有微小晃动时应该读取最小数5.在读数过程中,不要碰动仪器和脚架。放置水准尺时,要轻拿轻放;6.水准尺不用时,不得靠立于墙上或树上,应顺路平放在地面上。实验三四等水准测量(综合型实验)一.目的要求1.练习四等水准测量的野外测站作业、记录和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水准仪的使用:2.要求每组4学时完成实验任务,提交实验报告。二.实验内容1.选一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施测2.在规定的表格中记录观测数据并完成测站5项限差的计算:3.计算出测站高差和路线闭合差
(3)观察符合窗,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出后视点水准尺的中丝读数 。记录员立即“回 报”观测员的读数并记入表格中相应位置; (4)松开照准部,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点水准尺并制动照准部,望远镜调焦, 精确瞄准水准尺; (5)精平长水准管气泡后,读记前视水准尺的中丝读数 ; (6)记录员计算高差(取至毫米)。 3.将仪器搬站,进行二、三、. 测站的现测。记录员根据(已知点高程及)各站观测高差计算闭合差。 4、路线允许闭合差, (毫米)。 为测站数。超限重测。 5.观测练习。每一个同学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观测、扶尺、记录、计算的练习。 五.注意事项 1.实验时人人要集中精力,团结互谅; 2.水准点应选在地面上位置明显,坚固和易于保存的地方; 3.立尺员在已知点和水准点上不要放尺垫,在其它立尺点(转点)上应该放尺垫。同时应该注意在观测过程 中,不能轻易挪动尺垫的位置; 4.观测者应尽量把水准仪安置在两水准尺的中间,前后视距相差不得超过20米。观测时要看清整数再读小数, 读数前一定要精平,然后一次报出四位数字。当水准尺有微小晃动时应该读取最小数; 5.在读数过程中,不要碰动仪器和脚架。放置水准尺时,要轻拿轻放; 6.水准尺不用时,不得靠立于墙上或树上,应顺路平放在地面上。 实验三 四等水准测量(综合型实验) 一.目的要求 1.练习四等水准测量的野外测站作业、记录和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水准仪的使用; 2.要求每组4学时完成实验任务,提交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 1.选一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施测; 2.在规定的表格中记录观测数据并完成测站5项限差的计算; 3.计算出测站高差和路线闭合差
三.实验所用仪器、工具每组借用DS3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个,水准尺一付,(尺垫二个,)记录板一块:自备计算器、铅笔、刀片。四.实验步骤1.选一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水准线路的长度以1公里左右为宜,以某一地面点为起始点,按确定的路线方向进行观测。2.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1)粗租略整平仪器后(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照准后视水准尺黑面,此时精平水准仪(通过符合窗观察,调整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窗内半像吻合),读取下、上、中三丝读数,记入手簿中。记录员立即计算出后视距;(2)照准后视水准尺红面(立尺员将红面转向观测者),读中丝读数并记入四等水准测量手薄中。记录者立即计算出黑红面读数差,并判断是否符合限差要求:(3)转动照准部瞄准前视点水准尺黑面,精平水准仪后,读取黑面水准尺的下、上、中三丝读致,记入手薄中。记录者应立即计算出前视距,并计算出前、后视距差,判断是否符合限差要求:(4)照准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取红面水准尺的中丝读数,并记入手薄中,记录员立即计算出黑红面读数之差,并判断是否符合限差要求:(5)若以上限差要求都符合,然后计算出黑红面的高差之差,若符合限差要求则计算出高差中数,若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重测。3.迁站。测站成果无误方可迁站,后视水准尺迁至第二站的前视点,原前视点水准尺不动,作为第二站的后视点,重复一个测站上的作业程序,如此进行,直至终点。4.四等水准测量的记录和计算参见教材中相关内容。待整个路线测量完成后,计算出路线的高差闭合差。5.四等水准测量测站和路线各项限差规定如下视线长前后视距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高差之差路线限差前后视距累积差(m)(m)(m)(mm)(mm)(mm)100±3±10±3±5±20 ~Z表中L为路线总长,以Km为单位。五.注意事项1.一定要将观测读数直接记录在规定的表格内:2.记录员在将读数记入表格前要“回报”读数,确保无误后再记录:3.记录员要及时计算出测站的各项限差,满足要求后方可迁站:4.读取中丝读数前要检查仪器是否精平:
三.实验所用仪器、工具 每组借用DS3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个,水准尺一付,(尺垫二个,)记录板一块;自备计算器、铅笔、刀片。 四.实验步骤 1.选一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水准线路的长度以1公里左右为宜,以某一地面点为起始点,按确定的路线方向进行 观测。 2.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 (1)粗略整平仪器后(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照准后视水准尺黑面, 此时精平水准仪(通过符合窗观察,调整 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窗内半像吻合),读取 下、上、中三丝读数,记入手簿中。记录员立即计算出后视 距; (2)照准后视水准尺红面(立尺员将红面转向观测者),读中丝读数并记入四等水准测量手簿中。记录者立即计 算出黑红面读数差,并判断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3)转动照准部瞄准前视点水准尺黑面,精平水准仪后,读取黑面水准尺的下、上、中三丝读致,记入手簿中。 记录者应立即计算出前视距,并计算出前、 后视距差,判断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4)照准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取红面水准尺的中丝读数,并记入手薄中,记录员立即计算出黑红面读数之差, 并判断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5)若以上限差要求都符合,然后计算出黑红面的高差之差,若符合限差要求则计算出高差中数,若不符合要 求,应立即重测。 3.迁站。测站成果无误方可迁站,后视水准尺迁至第二站的前视点,原前视点水准尺不动,作为第二站的后视 点,重复一个测站上的作业程序,如此进行,直至终点。 4.四等水准测量的记录和计算参见教材中相关内容。待整个路线测量完成后,计算出路线的高差闭合差。 5.四等水准测量测站和路线各项限差规定如下: 视线长 (m) 前后视距差 (m) 前后视距累积 差(m) 黑红面读数差 ( mm) 黑红面高差之差 (mm) 路线限差 (mm) 100 ±3 ±10 ±3 ±5 ±20 表中 为路线总长,以Km为单位。 五.注意事项 1.一定要将观测读数直接记录在规定的表格内; 2.记录员在将读数记入表格前要“回报”读数,确保无误后再记录; 3.记录员要及时计算出测站的各项限差,满足要求后方可迁站; 4.读取中丝读数前要检查仪器是否精平;
5.其它,参照实习二的注意事项。实验四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综合型实验)一.目的要求1练习DS3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巩固和加深理解水准仪检校原理及水准测量原理2.要求每小组2学时完成实验任务,提交实验报告。二.实验内容1.圆水准器的检验和校正:2.十字丝的检验和校正:3.视准轴的检验和校正:三.实验所用仪器、工具每组借用DS3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个,水准尺一付,记录板一块,校正针一支,小螺丝刀一支:自备计算器、铅笔刀片。四.实验步骤1.一般性检验安置仪器后,首先检查三脚架是否牢固。制动、微动、微倾、调焦和脚螺旋是否正常?望远镜成像是否清晰?如有问题报告实验指导教师,首先处理,同时熟悉水准仪各主要轴线。2.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1)检验安置仪器于指定位置,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若圆水准气泡仍然居中,则条件满足。否则,就应进行校正。(2)校正用校正针拨动圆水准器的三个校正螺丝,使气泡返回偏离量的一半,然后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校正,直至转到任何位置圆水准气泡都居中为止。3.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1)检验将仪器安置、整平后,用十字丝横丝的一端对准远处一个明显的细小固定点。制动后,徐徐转动水平微动螺旋。若该点始终在横丝的方向上移动,则表明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否则应校正。(2)校正
5.其它,参照实习二的注意事项。 实验四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综合型实验) 一.目的要求 1 .练习DS3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巩固和加深理解水准仪检校原理及水准测量原理; 2 .要求每小组2学时完成实验任务,提交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 1.圆水准器的检验和校正; 2.十字丝的检验和校正; 3.视准轴的检验和校正; 三.实验所用仪器、工具 每组借用DS3水准仪一台,脚架一个,水准尺一付,记录板一块,校正针一支,小螺丝刀一支;自备计算器、铅笔、 刀片。 四.实验步骤 1.一般性检验 安置仪器后, 首先检查三脚架是否牢固。制动、微动、微倾、调焦和脚螺旋是否正常? 望远镜成像是否清 晰? 如有问题报告实验指导教师,首先处理, 同时熟悉水准仪各主要轴线。 2.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 安置仪器于指定位置, 用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若圆水准气泡仍然居 中, 则条件满足。否则,就应进行校正。 (2)校正 用校正针拨动圆水准器的三个校正螺丝,使气泡返回偏离量的一半,然后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校 正,直至转到任何位置圆水准气泡都居中为止。 3.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1)检验 将仪器安置、整平后,用十字丝横丝的一端对准远处一个明显的细小固定点。制动后,徐徐转动水平微动螺 旋。若该点始终在横丝的方向上移动,则表明横丝垂直于仪器竖轴, 否则应校正。 (2)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