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案 丁伟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植物教研组 课程名称 植物学 课程代码 学分 5 总学时 88 讲课学时70 实验学时18 课程性质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必修课() 选修课( ) 任课教师 丁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时间 2007.9-2008.1 授课对象 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生产类各专业 植物学是生物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包括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系统分类两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 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 教学 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 目的与 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要求 打下基础。 种子植物形态解剂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 的发育和形态结构。系统分类要求学生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结构特点、分类和系统演 教 学 化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侧重分类和系统演化的内容,重点掌握西北地区常见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的科属 基 特征,代表植物主要精选农业、林业、园林、园艺、药用和国家保护植物及在植物系统学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植物。 帝 求 教 材 郑湘如,王丽.《植物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主要参 1.郑湘如,王丽.植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考资料 2.徐汉卿.植物学.北京: 3.李杨汉.植物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版 (针对青年教师) 系(教研室) 或导师审阅意 见 主任(导师)签 字: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植物学教案 丁 伟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植物教研组 课程名称 植物学 课程代码 学分 5 总学时 88 讲课学时 70 实验学时 18 课程性质 基础课( √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 任课教师 丁伟 职称 副教授 授课时间 2007.9-2008.1 授课对象 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生产类各专业 教 学 目的与 要 求 植物学是生物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包括种子植物形态解剖、植物系统分类两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 生在学习植物学后,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 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植物。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各大类群及其相 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为学生以后学习植物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打下基础。 教 学 基 本 要 求 种子植物形态解剖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 的发育和形态结构。系统分类要求学生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结构特点、分类和系统演 化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侧重分类和系统演化的内容,重点掌握西北地区常见的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的科属 特征,代表植物主要精选农业、林业、园林、园艺、药用和国家保护植物及在植物系统学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植物。 教 材 郑湘如,王丽.《植物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主要参 考资料 1.郑湘如, 王丽. 植物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 2.徐汉卿. 植物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李杨汉.植物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版 系(教研室) 或导师审阅意 见 (针对青年教师) 主任(导师)签 字: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注 学时数 教学内容 绪论 2 1.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0 4 14 2.种子与幼苗 2 2 3.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6 2 8 4.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8 3 1 5.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4 3 7 6.营养器官的变态 2 2 7.花 14 4 18 8.种子与果实 4 4 9.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0 2 12 10.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8 8 合计 70 18 88 教学进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1 绪论 2 2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2 3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2 4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2 5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2 6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2 7 种子与幼苗 2 8 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9 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0 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1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2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3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4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5 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6 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教 学时数 教学内容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 注 绪论 2 2 1.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0 4 14 2.种子与幼苗 2 2 3.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6 2 8 4.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8 3 11 5.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4 3 7 6.营养器官的变态 2 2 7.花 14 4 18 8.种子与果实 4 4 9.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0 2 12 10.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8 8 合计 70 18 88 教 学 进 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1 绪论 2 2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2 3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2 4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2 5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2 6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2 7 种子与幼苗 2 8 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9 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0 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1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2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3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4 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5 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6 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 2
17 营养器官的变态 2 18 花 2 19 花 2 20 花 2 21 花 2 22 花 2 23 花 2 24 花 2 25 种子与果实 2 26 种子与果实 2 27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 28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 29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 30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 31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 32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2 33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2 34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2 35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2 合 计 70 章节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与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和植物界,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植物学 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掌握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要求
17 营养器官的变态 2 18 花 2 19 花 2 20 花 2 21 花 2 22 花 2 23 花 2 24 花 2 25 种子与果实 2 26 种子与果实 2 27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 28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 29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 30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 31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2 32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2 33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2 34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2 35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 2 合 计 70 章 节 绪 论( 2 学时) 教学目的与 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和植物界,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植物学 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掌握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植物与植物界 (一)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植物的多样性 (三)植物界的划分 二、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一)转贮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二)促进物质的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三)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资源 教学内容 三、 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 四、 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作用: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重点、难点 分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以讲授为主的方式,重点内容进行串讲。 (1)检查上课人数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与组织(2学时) 细胞是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 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学习本章有关知识,将为后继章节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 教学目的与 的后含物:细胞的增殖:维管束的类型。理解细胞的概念:组织的概念:维管束的概念:维管组织的 概念: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一原生质: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 要求 组织的类型。深刻理解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液泡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生组织的特点与类 型:输导组织的特点与类型以及各自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植物细胞 (一)植物细胞的一般特征 (二)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一原生质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具体内容见电子讲义及课件 教学内容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重点、难点 分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上课3~5分钟复习上节内容,然后以讲授为主的方式。 (1)抽查上课人数:
教学内容 一、植物与植物界 (一)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植物的多样性 (三)植物界的划分 二、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一)转贮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 (二)促进物质的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三)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资源 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 四、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重点、难点 分析 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作用;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以讲授为主的方式,重点内容进行串讲。 (1)检查上课人数 课后补遗 章 节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2学时) 教学目的与 要求 细胞是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 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学习本章有关知识,将为后继章节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 的后含物;细胞的增殖;维管束的类型。理解细胞的概念;组织的概念;维管束的概念;维管组织的 概念;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 组织的类型。深刻理解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液泡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生组织的特点与类 型;输导组织的特点与类型以及各自的基本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一)植物细胞的一般特征 (二)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具体内容见电子讲义及课件 重点、难点 分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上课3~5分钟复习上节内容,然后以讲授为主的方式。 (1)抽查上课人数;
”上课复习“采用: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 (2)提问式:(3)讨 论式: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与组织(2学时) 细胞是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 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学习本章有关知识,将为后继章节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 教学目的与 的后含物:细胞的增殖:维管束的类型。理解细胞的概念:组织的概念:维管束的概念:维管组织的 概念: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一原生质: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 要求 组织的类型。深刻理解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液泡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生组织的特点与类 型:输导组织的特点与类型以及各自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植物细胞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具体内容见电子讲义及课件 教学内容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重点、难点 分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上课3~5分钟复习上节内容,然后以讲授为主的方式。 (1)抽查上课人数: “上课复习“采用: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 (2)提问式:(3)讨 论式: 作业:要求学生区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与组织(2学时) 细胞是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 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学习本章有关知识,将为后继章节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 教学目的与 的后含物:细胞的增殖:维管束的类型。理解细胞的概念:组织的概念:维管束的概念:维管组织的 概念: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原生质: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 要求 组织的类型。深刻理解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液泡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生组织的特点与类 型:输导组织的特点与类型以及各自的基本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细胞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五)植物细胞的增殖、生长与分化 具体内容见电子讲义及课件
"上课复习"采用: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 (2)提问式;(3)讨 论式; 课后补遗 章 节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2学时) 教学目的与 要求 细胞是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 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学习本章有关知识,将为后继章节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 的后含物;细胞的增殖;维管束的类型。理解细胞的概念;组织的概念;维管束的概念;维管组织的 概念;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 组织的类型。深刻理解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液泡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生组织的特点与类 型;输导组织的特点与类型以及各自的基本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细胞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具体内容见电子讲义及课件 重点、难点 分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上课3~5分钟复习上节内容,然后以讲授为主的方式。 "上课复习"采用: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 (1)抽查上课人数; (2)提问式;(3)讨 论式; 课后补遗 作业:要求学生区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章 节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2学时) 教学目的与 要求 细胞是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组织是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 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学习本章有关知识,将为后继章节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 的后含物;细胞的增殖;维管束的类型。理解细胞的概念;组织的概念;维管束的概念;维管组织的 概念;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模式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 组织的类型。深刻理解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液泡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生组织的特点与类 型;输导组织的特点与类型以及各自的基本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细胞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五)植物细胞的增殖、生长与分化 具体内容见电子讲义及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