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一节植物逆境的概念 第二节抗寒性 第三节热害 第四节抗旱性 第五节抗盐性 第六节抗病性与抗虫性 第七节环境污染与植物的抗性 第八节抗逆生理与农业生产 2007.12.15 魏小红 1
2007.12.15 魏小红 1 第十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一节 植物逆境的概念 第二节 抗寒性 第三节 热害 第四节 抗旱性 第五节 抗盐性 第六节 抗病性与抗虫性 第七节 环境污染与植物的抗性 第八节 抗逆生理与农业生产
第一节植物逆境的概念 一、逆境和植物的抗逆性 (一)逆境的概念及种类 逆境(environmental stress)是指对植物生存与发育不利的各种环境因 素的总称。根据环境的种类又可将逆境分为生物因素逆境和理化因素逆境等类 型。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叫植物抗逆性,简称抗性(resistance,hardiness)。 2007.12.15 魏小红 2
2007.12.15 魏小红 2 一、逆境和植物的抗逆性 (一)逆境的概念及种类 逆境(environmental stress)是指对植物生存与发育不利的各种环境因 素的总称。根据环境的种类又可将逆境分为生物因素逆境和理化因素逆境等类 型。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叫植物抗逆性,简称抗性(resistance,hardiness)。 第一节 植物逆境的概念
病害 生物因素(感染与竞争)〈虫害 (杂草 雪、、冰 物理的 风、雷、电、磁等 逆境种类 〔离子辐射(a、B、Y、X射线) 辐射性的〈可见光照射(过强或过弱) 红外、紫外光伤害 「除草剂、化肥的副作用 理化因素了化学的盐碱土危害 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等 冷害 低温 温度的 冻害 高温热害 淹涝灾害 水分的 (干早(土壤、大气及生理干早) 2007.12.15 魏小红
2007.12.15 魏小红 3
二、植物在逆境下的形态变化与代谢特点 (一)形态结构变化 逆境条件下植物形态有明显的变化。如干旱会导致叶片和嫩茎萎蔫,气孔 开度减小甚至关;淹水使叶片黄化,枯干,根系褐变甚至腐烂;高温下叶片变褐, 出现死斑,树皮开裂;病原菌侵染叶片出现病斑。 逆境往往使细胞膜变性、龟裂,细胞的区域化被打破,原生质的性质改变, 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遭到破坏。 植物形态结构的变化与代谢和功能的变化是相一致的。 2007.12.15 魏小红 4
2007.12.15 魏小红 4 二、植物在逆境下的形态变化与代谢特点 (一)形态结构变化 逆境条件下植物形态有明显的变化。如干旱会导致叶片和嫩茎萎蔫,气孔 开度减小甚至关;淹水使叶片黄化,枯干,根系褐变甚至腐烂;高温下叶片变褐, 出现死斑,树皮开裂;病原菌侵染叶片出现病斑。 逆境往往使细胞膜变性、龟裂,细胞的区域化被打破,原生质的性质改变, 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遭到破坏。 植物形态结构的变化与代谢和功能的变化是相一致的
(二)生理生化变化 在各种逆境发生时,植物体的水分状况有相似变化,即吸水力降低,蒸腾量降 低,但蒸腾量大于吸水量,使植物组织的含水量降低并产生萎蔫。植物含水量的降 低使组织中束缚水含量相对增加,从而又使植物抗逆性增强。 在任何一种逆境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都呈下降趋势。植物光合作用的下降可能 与酶的变性失活有关,也可能与脱水时气孔关闭,增加气体扩散阻力有关。 逆境下植物的呼吸作用变化有三种类型:呼吸强度降低,呼吸强度先升高后降 低 和呼吸作用明显增强。 ◆逆境发生时促进淀粉降解为葡萄糖等可溶性糖,这可能与磷酸化酶活力的增加有 关;在蛋白质代谢中,低温、高温、干旱、盐渍胁迫促使蛋白质降解,可溶性氮增加。 2007.12.15 魏小红 5
2007.12.15 魏小红 5 ♠ 逆境下植物的呼吸作用变化有三种类型:呼吸强度降低,呼吸强度先升高后降 低 和呼吸作用明显增强。 ♠ 在各种逆境发生时,植物体的水分状况有相似变化,即吸水力降低,蒸腾量降 低,但蒸腾量大于吸水量,使植物组织的含水量降低并产生萎蔫。植物含水量的降 低使组织中束缚水含量相对增加,从而又使植物抗逆性增强。 (二) 生理生化变化 ♠ 在任何一种逆境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都呈下降趋势。植物光合作用的下降可能 与酶的变性失活有关,也可能与脱水时气孔关闭,增加气体扩散阻力有关。 ♠ 逆境发生时促进淀粉降解为葡萄糖等可溶性糖,这可能与磷酸化酶活力的增加有 关;在蛋白质代谢中,低温、高温、干旱、盐渍胁迫促使蛋白质降解,可溶性氮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