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分配与信号转导 第一节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系统 第二节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第三节同化物的分配及其调控 第四节植物体内的信号转导 2007.12.15 魏小红 1
2007.12.15 魏小红 1 第五章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分配与信号转导 第一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系统 第二节 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第三节 同化物的分配及其调控 第四节 植物体内的信号转导
第一节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系统 高等植物体内的运输十分复杂,有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之分。 >短距离运输是指细胞内以及细胞间的运输,距离在微米与毫米之间。 >长距离运输是指器官之间、源库之间的运输,需要通过输导组织(有时称流),距离 从几厘米到上百米。 >源(source)即代谢源,指产生或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功能叶,萌发种子的 子叶或胚乳; >库(sk)即代谢库,指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根、茎、果实、种子等。 源库的概念是相对的,可变的,如幼叶是库,但当叶片长大长足时,它就成了源。 2007.12.15 魏小红 2
2007.12.15 魏小红 2 高等植物体内的运输十分复杂,有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之分。 Ø 短距离运输是指细胞内以及细胞间的运输,距离在微米与毫米之间。 Ø 长距离运输是指器官之间、源库之间的运输,需要通过输导组织(有时称流),距离 从几厘米到上百米。 Ø 源(source)即代谢源,指产生或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功能叶,萌发种子的 子叶或胚乳; Ø 库(sink)即代谢库,指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根、茎、果实、种子等。 源库的概念是相对的,可变的,如幼叶是库,但当叶片长大长足时,它就成了源
一、短距离运输系统 (一)胞内运输 是指细胞内、细胞器间的物质交换。有分子扩散、微丝推动原生质的环流、 细胞器膜内外的物质交换,以及囊泡的形成与囊泡内含物的释放等。 (二)胞间运输 胞间运输指细胞之间短距离的质外体、共质体以及质外体与共质体间的运输。 1、质外体途径 物质在质外体中的运输称为质外体运输(apoplastic transport)。连续的自由空 间,靠自由扩散的物理过程,速度很快。 2007.12.15 魏小红 3
2007.12.15 魏小红 3 一、短距离运输系统 (一) 胞内运输 是指细胞内、细胞器间的物质交换。有分子扩散、微丝推动原生质的环流、 细胞器膜内外的物质交换,以及囊泡的形成与囊泡内含物的释放等。 (二) 胞间运输 胞间运输指细胞之间短距离的质外体、共质体以及质外体与共质体间的运输。 1、质外体途径 物质在质外体中的运输称为质外体运输(apoplastic transport)。连续的自由空 间,靠自由扩散的物理过程,速度很快
细胞质胞间连丝液泡 细胞壁 胞间空隙 溶质能够通过质外体(红 色)或共质体(蓝色)。 细胞间隙(白色)形成气 体运动的途径。因为大多 数的溶质不能通过液泡膜, 液泡(灰色)通常就认为 不是共质体的一部分。 质外体共质体的示意图 2007.12.15 魏小红 4
2007.12.15 魏小红 4 溶质能够通过质外体(红 色)或共质体(蓝色)。 细胞间隙(白色)形成气 体运动的途径。因为大多 数的溶质不能通过液泡膜, 液泡(灰色)通常就认为 不是共质体的一部分
2、共质体途径 物质在共质体中的运输称为共质体运输(symplastic transport)。共质体运输受 胞间连丝状态控制。一般认为,胞间连丝有三种状态: (1)正常态内部具有固定的结构,能容许分子量小于1000的小分子物质通过。 (2)开放态连丝内部结构解体,扩大为开放的通道,足以让高分子通过。 (3)封闭态连丝通道被粘液体等临时封闭,或永久堵塞,控制细胞内物质外运,并 造成细胞间的生理隔离。 2007.12.15 魏小红 5
2007.12.15 魏小红 5 2、共质体途径 物质在共质体中的运输称为共质体运输(symplastic transport)。共质体运输受 胞间连丝状态控制。一般认为,胞间连丝有三种状态: (1) 正常态 内部具有固定的结构,能容许分子量小于1 000的小分子物质通过。 (2) 开放态 连丝内部结构解体,扩大为开放的通道,足以让高分子通过。 (3) 封闭态 连丝通道被粘液体等临时封闭,或永久堵塞,控制细胞内物质外运,并 造成细胞间的生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