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植物的成花生理 第一节春化作用 第二节光周期现象 第三节植物的花芽分化与性别表现 2007.12.15 魏小红 1
2007.12.15 魏小红 1 第八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 第一节 春化作用 第二节 光周期现象 第三节 植物的花芽分化与性别表现
第一节 春化作用 一、春化作用的概念和反应类型 春化作用的概念 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与季节的温度变化相适应。一些作物在秋季播种,冬前经过一 定的营养生长,然后度过寒冷的冬季,在第二年春季重新旺盛生长,并于春末夏初开花 结实。如将秋播作物春播,则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二、植物通过春化的条件 (一)低温 ※低温是春化作用的主要条件。有效温度的范围和低温持续的时间随植物的种类和品种 而不同。 ※对大多数要求低温的植物来说,1~2℃是最有效的春化温度,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 在-3~忆危围内对春化都有效。 魏小红
2007.12.15 魏小红 2 第一节 春化作用 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与季节的温度变化相适应。一些作物在秋季播种,冬前经过一 定的营养生长,然后度过寒冷的冬季,在第二年春季重新旺盛生长,并于春末夏初开花 结实。如将秋播作物春播,则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一)低温 ※ 低温是春化作用的主要条件。有效温度的范围和低温持续的时间随植物的种类和品种 而不同。 ※ 对大多数要求低温的植物来说,1~2℃是最有效的春化温度,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 在-3~10℃范围内对春化都有效
※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将植物放到较高的生长温度下,低温的效果会被减 弱或消除,这种现象称去春化作用(devernalization)或解除春化。 ※一般解除春化的温度为25~40℃。如冬小麦在30℃以上3~5d即可解除春化。通 常植物经过低温春化的时间愈长,则解除春化愈困难。 ※当春化过程结束后,春化效应则很稳定,不会被高温所解除。大多数去春化的植 物返回到低温下,又可重新进行春化,而且低温的效应是可以累加的,这种解除春化 之后,再进行的春化作用称再春化作用(revernalization)。 前体物低温,中间产物 低温郢最终产物(完成春化) 高温 蕌 中间产物分解(解除春化)蕌 2007.12.15 魏小红 3
2007.12.15 魏小红 3 ※ 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将植物放到较高的生长温度下,低温的效果会被减 弱或消除,这种现象称去春化作用(devernalization)或解除春化。 ※ 一般解除春化的温度为25~40℃。如冬小麦在30℃以上3~5d即可解除春化。通 常植物经过低温春化的时间愈长,则解除春化愈困难。 ※ 当春化过程结束后,春化效应则很稳定,不会被高温所解除。大多数去春化的植 物返回到低温下,又可重新进行春化,而且低温的效应是可以累加的,这种解除春化 之后,再进行的春化作用称再春化作用(revernalization)。 低温 Ⅰ 低温 Ⅱ (完成春化) 高温 (解除春化)
(二)水分、氧气和营养 ◆春化作用除了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外,还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作 为呼吸底物的营养物质。试验表明,将已萌动的小麦种子失水干燥,当其含水量 低于40%时,用低温处理种子也不能使其通过春化。 ◆在缺氧条件下,即使满足了低温和水分的要求,仍不能完成春化。据测定, 在春化期间,细胞内某些酶活性提高,氧化还原作用加强,呼吸作用增强,这也 表明氧气是植物完成春化的必要条件。 通过春化时还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将小麦种子的胚培养在富含蔗糖的培养 基中,在低温下可以通过春化,但若培养基中缺乏蔗糖,则不能通过春化。 2007.12.15 魏小红 4
2007.12.15 魏小红 4 (二)水分、氧气和营养 ♣ 春化作用除了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外,还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作 为呼吸底物的营养物质。试验表明,将已萌动的小麦种子失水干燥,当其含水量 低于40%时,用低温处理种子也不能使其通过春化。 ♣ 在缺氧条件下,即使满足了低温和水分的要求,仍不能完成春化。据测定, 在春化期间,细胞内某些酶活性提高,氧化还原作用加强,呼吸作用增强,这也 表明氧气是植物完成春化的必要条件。 ♣ 通过春化时还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将小麦种子的胚培养在富含蔗糖的培养 基中,在低温下可以通过春化,但若培养基中缺乏蔗糖,则不能通过春化
三、春化作用的机理 (一)春化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1.春花刺激的感受时期和部位 时期:从种子萌发后到植物营养体生长的苗期。 部位:茎尖生长点或正在分生的组织。 8》 拟南芥顶芽区域的营养组织(A)与生殖组织的纵切面(B) 2007.12.15 魏小红 5
2007.12.15 魏小红 5 (一)春化刺激的感受和传递 1.春花刺激的感受时期和部位 时期:从种子萌发后到植物营养体生长的苗期。 部位:茎尖生长点或正在分生的组织。 拟南芥顶芽区域的营养组织(A)与生殖组织的纵切面(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