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点解说】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规范语言的需要,因而,病句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 “辨析病句”是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这就需要弄清常见病句类型。《考试说明》中指 出了常见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这六种病句类型每年高考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而近几年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 赘余、表意不明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值得特别重视。下面简要说明几种常见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定语位置不当 例(1):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解析】此句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应将“无比的”至“热情”之前。 例(2):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解析】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文物”。 多项定语与中心词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 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定语 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2、状语位置不当 例(1)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解析】此句将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充分”应作状语放在“发挥”前。 例(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解析】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应改为“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多项状语的次序比较复杂,一般次序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副词、形容 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 3、虚词位置不当 例(1)我们如果把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解析】副词“不”的位置不当,“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在“把”之前。 例(2)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解析】关联词位置不当,“如果”应移到“他”的前面。 例(3)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解析】关联词位置不当,“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 不是作品要不得。 由例(2)(3)可以看出,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的后面 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面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的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1)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解析】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例(2)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解析】“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 改“在”为“使”。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高考二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点解说】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规范语言的需要,因而,病句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 “辨析病句”是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这就需要弄清常见病句类型。《考试说明》中指 出了常见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这六种病句类型每年高考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而近几年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 赘余、表意不明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值得特别重视。下面简要说明几种常见病句类型。 (一) 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例(1):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解析】此句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应将“无比的”至“热情”之前。 例(2):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解析】定语语序不当,应为“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文物”。 多项定语与中心词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 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定语 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2、状语位置不当 例(1)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解析】此句将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充分”应作状语放在“发挥”前。 例(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解析】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应改为“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 多项状语的次序比较复杂,一般次序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副词、形容 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 3、虚词位置不当 例(1)我们如果把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解析】副词“不”的位置不当,“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在“把”之前。 例(2)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解析】关联词位置不当,“如果”应移到“他”的前面。 例(3)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解析】关联词位置不当,“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 不是作品要不得。 由例(2)(3)可以看出,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的后面; 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面。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的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1)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解析】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例(2)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解析】“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 应改“在”为“使”。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解析】“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是“到来”。 例(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个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解析】“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例(3)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解析】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解析】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做好征税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解析】“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 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 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 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例(2)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 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解析】“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1)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解析】“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例(2)10月14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解析】“抱着”的主语显然是其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 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1)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解析】“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 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保种程度”。 例(2)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 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解析】“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 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3、缺宾语 例(1)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解析】“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例(2)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解析】“走上”要求有一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 走上……的道路”。 成分赘余 1、堆砌 例(1)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解析】“环境”应删去
例(1)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解析】“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是“到来”。 例(2)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个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解析】“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例(3)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解析】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解析】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做好征税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解析】“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 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 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 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例(2)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 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解析】“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1)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解析】“得到”的主语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例(2)10 月 14 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解析】“抱着”的主语显然是其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 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1)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解析】“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 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保种程度”。 例(2)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 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解析】“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 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3、缺宾语 例(1)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解析】“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例(2)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解析】“走上”要求有一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 “走上……的道路”。 成分赘余 1、堆砌 例(1)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解析】“环境”应删去
例(2)现在渔民选出自己的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解析】“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1)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解析】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例(2)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解析】“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四)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这里最常 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 1、句式杂糅 这种错误是因为混用两种结构而导致结构混乱。 例(1)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解析】应该在“曾……束缚下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 例(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解析】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里选用一个 例(3)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解析】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 可以 (2)句子杂乱 这是因为表意含糊杂乱而导致的结构混乱 例(1)观察员们认为可以提前结束这一地区的战争状态的《报告》是有根据的 【解析】表意杂乱导致出现歧义:一种理解,“观察员们”是主语,“认为”是谓语,“可 以提前……有根据的”是宾主:另一种理解,“观察员们……的《报告》”是主语,“是”是 谓语,“有根据的”是宾语。 例(2)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解析】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 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例(3)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解析】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 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 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1)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解析】“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1)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解析】“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例(2)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5公斤 【解析】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 改作“都有
例(2)现在渔民选出自己的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解析】“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1)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解析】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例(2)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解析】“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四)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这里最常 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 1、 句式杂糅 这种错误是因为混用两种结构而导致结构混乱。 例(1)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解析】应该在“曾……束缚下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 个。 例(2)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解析】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里选用一个。 例(3)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解析】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 可以。 (2)句子杂乱 这是因为表意含糊杂乱而导致的结构混乱。 例(1)观察员们认为可以提前结束这一地区的战争状态的《报告》是有根据的。 【解析】表意杂乱导致出现歧义:一种理解,“观察员们”是主语,“认为”是谓语,“可 以提前……有根据的”是宾主;另一种理解,“观察员们……的《报告》”是主语,“是”是 谓语,“有根据的”是宾语。 例(2)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 【解析】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 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例(3)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解析】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 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 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1)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解析】“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1)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解析】“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例(2)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 5 公斤。 【解析】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 5 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 改作“都有
例(3)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解析】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 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 华里” 例(4)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解析】可以解释为“介绍—一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 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开头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 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 不合逻辑”。 1、分类不当 例(1)文学体裁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叙事诗和抒情诗 【解析】“叙事诗和抒情诗”不能与前三者并列,应改为“诗歌” 2、自相矛盾 例(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 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例(2)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解析】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例(3)他们一面拼命的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解析】“一面……一面……”表示两个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 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1)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解析】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 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例(2)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解析】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例(1)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解析】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例(2)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解析】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 去 5、语意说反 这种错误往往是因为误用否定词造成的 例(1)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解析】应将三个“不”删去 课前诊断】 指出下列各句的语病 1、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例(3)现全渠已勘测完毕 144 华里。 【解析】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 144 华里,那么该说“全渠 144 华里,现已勘测完 毕”;如果 144 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 144 华里”。 例(4)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解析】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 ——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开头。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 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 “不合逻辑”。 1、分类不当 例(1)文学体裁可分为小说、散文、戏剧、叙事诗和抒情诗。 【解析】“叙事诗和抒情诗”不能与前三者并列,应改为“诗歌”。 2、自相矛盾 例(1)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 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例(2)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 【解析】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例(3)他们一面拼命的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解析】“一面……一面……”表示两个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 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1)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解析】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 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例(2)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解析】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例(1)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解析】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例(2)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解析】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 去年……”。 5、语意说反 这种错误往往是因为误用否定词造成的。 例(1)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解析】应将三个“不”删去。 【课前诊断】 指出下列各句的语病 1、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答:“节奏”“让人看得”主谓不搭配 2、要是一篇文章的思想有问题的,那么文章即使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答:“文章”放在“即使”后面。 3、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答:“养活”“生活”动宾搭配不当 4、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 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答:动宾搭配不当,“加强”改为“完善”。 5、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答:“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 6、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制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 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答:去掉“一类的东西”。 7、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 答:“一边放着一个”有歧义。 8、交通研究所硏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答:主语不一致,“研制的”改为“研制出 9、为贯彻实施《教师法》,万寿县于三八节前夕报销了所有拖欠教师的医疗费。 答:“所有”放到“教师”的后面。 0、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汇报了他们如何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改进本厂设备,发动职工学 习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答:“汇报”缺宾语,可在原句后面加上“的做法”。 ll、张口“人权”闭口“人权”的那些议员老爷们,请问美国的白人警察对黑人实施的 人权”究竟是什么货色? 答:“那些”放到句首 12、奥地利的登山俱乐部遍及全国,拥有25万会员,根据会员每年的经济收入状况, 缴纳一定的会费 答:“缴纳”改为“收缴”。 13、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 降了一倍多。 答:第二个“一倍”改为“一半”。 14、香烟走私十分猖獗,我国海关已把打击走私香烟列为重点 答:在原句后加“的工作” 15、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答:用词不当,“网上”改为“上网”。 16、要克服只顾发展旅游,不重视保护旅游资源的倾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对 江堤的保护工作 答:“克服”与“倾向”动宾搭配不搭配 17据统计:河南省栽植泡桐至少二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增加到一千万亩以上 答:“至少”与“左右”不能同时使用,就删去其 18、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 答:“淹没……人口”动宾不搭配。 19、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答:前半句有歧义
答:“节奏”“让人看得”主谓不搭配。 2、要是一篇文章的思想有问题的,那么文章即使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答:“文章”放在“即使”后面。 3、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答:“养活”“生活”动宾搭配不当。 4、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 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答:动宾搭配不当,“加强”改为“完善”。 5、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答:“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 6、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争,不应采取压制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 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答:去掉“一类的东西”。 7、驾车经过此地时,他发现一边放着一个写满红字的牌子,看上去字迹不很清楚。 答:“一边放着一个”有歧义。 8、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答:主语不一致,“研制的”改为“研制出”。 9、为贯彻实施《教师法》,万寿县于三八节前夕报销了所有拖欠教师的医疗费。 答:“所有”放到“教师”的后面。 10、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汇报了他们如何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改进本厂设备,发动职工学 习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答:“汇报”缺宾语,可在原句后面加上“的做法”。 11、张口“人权”闭口“人权”的那些议员老爷们,请问美国的白人警察对黑人实施的 “人权”究竟是什么货色? 答:“那些”放到句首。 12、奥地利的登山俱乐部遍及全国,拥有 25 万会员,根据会员每年的经济收入状况, 缴纳一定的会费。 答:“缴纳”改为“收缴”。 13、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 降了一倍多。 答:第二个“一倍”改为“一半”。 14、香烟走私十分猖獗,我国海关已把打击走私香烟列为重点。 答:在原句后加“的工作”。 15、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答:用词不当,“网上”改为“上网”。 16、要克服只顾发展旅游,不重视保护旅游资源的倾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对 江堤的保护工作。 答:“克服”与“倾向”动宾搭配不搭配。 17 据统计:河南省栽植泡桐至少二亿株左右,农桐间作面积增加到一千万亩以上。 答:“至少”与“左右”不能同时使用,就删去其一。 18、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 13 个县 619 万多人口。 答:“淹没……人口”动宾不搭配。 19、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答:前半句有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