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者藏书 200901165
平装本序言 自本书问世以来,关于中国地方政治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 就,以致如不对本书作广泛的修订,再版就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但 是在未作修订时,我至少与读者有着某些共同的想法,即如果我要 修订,该如何进行。我现在考虑有两个要点:(1)19世纪50年代 的军事化与19世纪20和30年代社会紧张局势的关系;(2)根据 北方教派传统的新知识来衡量我的总分析构思的贴切性。 1.关于清朝地方控制衰落的时间本书总的论断是,虽然清 朝对1796至1804年白莲教叛乱的反应暴露了它的正规军的虚 弱,并且提高了地方名流在民兵防务方面的能动性,可是使力量对 比不利于中央控制的官办帝国军队而有利于在地方征募的私人非 正规军的因素,主要是19世纪40和50年代的地方军事化。根据 这一军事力量的再结合,我展示了一幅在其他行政领域中权力下 放的图景,这种下放直到20世纪还对地方行政的形式产生影 响。0 权力何时开始下放和在此过程中军事化的相对重要性的问 ①后来我继续探究了我在本书第六章中关于这种19世纪名流的能动性对20世 纪地方行政的影响的见解。见拙著:《民国时期的地方自治:控制、自治和动员的问 题》,载魏斐德和卡罗林·格兰特合编:《晚期中华帝国的冲突和控制》(伯克利和洛 衫矶:加州大学出版社,1975年),第257-298页
平装本序言 自本书问世以来,关于中国地方政治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 就,以致如不对本书作广泛的修订,再版就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但 是在未作修订时,我至少与读者有着某些共同的想法,即如果我要 修订,该如何进行。我现在考虑有两个要点:(1)19 世纪 50 年代 的军事化与 19 世纪 20 和 30 年代社会紧张局势的关系;(2)根据 北方教派传统的新知识来衡量我的总分析构思的贴切性。 1. 关亍清朝地方控制衰落的时间 本书总的论断是,虽然清 朝对 1796 至 1804 年白莲教叛乱的反应暴露了它的正规军的虚 弱,并且提高了地方名流在民兵防务方面的能动性,可是使力量对 比不利于中央控制的官办帝国军队而有利于在地方征募的私人非 正规军的因素,主要是 19 世纪 40 和 50 年代的地方军事化。根据 这一军事力量的再结合,我展示了一幅在其他行政领域中权力下 放的图景,这种下放直到 20 世纪还对地方行政的形式产生影 响。① 权力何时开始下放和在此过程中军事化的相对重要性的问 ① 后来我继续探究了我在本书第六章中关于这种 19 世纪名流的能动性对 20 世 纪地方行政的影响的见解。见拙著:†民国时期的地方自治:控制、自治和动员的问 题‡,载魏斐德和卡罗林〃格兰特合编:†晚期中华帝国的冲突和控制‡(伯克利和洛 杉矶:加州大学出版社,1975 年),第 257-298 页。 观者藏书 200901165
2中华帝国晚期的瓶乱及其敌人 题,现在被詹姆斯·波拉切克的论述19世纪20年代时期地方名流 能动性的重要研究著作弄得复杂化了。①情况显然是,漕运制度 中的附加税率的增加引起了长江下游某些地区的一批低级功名拥 有者(生员和监生)的抵制。到了19世纪20年代,这些人组织了 地方的合作网络,不但用标准的包揽的方法抗缴过高的税赋,而且 通过“京控”的渠道去控告地方当局。这类地方网络成了官府镇压 的目标,所以这种运动从未能顺利进行。②当我进一步阅读这种 材料时,我产生的印象是,波拉切克向我们展示的可能是地方名流 侵入正式的地方财政管理机构这一过程的早期阶段,这个过程在 19世纪20年代的背景中是不合法的,但在50年代的背景中不但 变得合法了,而且甚至得到了鼓励。国家原来认为是地方名流的 一种不可容忍的放肆行为,在镇压叛乱的背景中成了承担地方权 力的必要行动。于是,与其说军事化是给了名流动员的机会,倒不 如说是它给了发展初期已经进行的活动合法化的机会。这里的主 要反对意见是,波拉切克所举之事例都与江南有关,而我在本书第 四章详细叙述的军事化则是在迥然不同的地区背景中开始的。但 是,我至少倾向于认为,漕运制助长的地方能动性象征着一种更广 泛地参与地方管理的趋势和能力。低级的名流早就能够参与这种 管理了。他们的管理权能在一代人以后江南的名流抵抗太平军时 变得合法了。 2.重新考虑地方组织的原则本书的大部分文献材料来自 华南和华中。如果我根据近期的研究进行修订,我一定要更系统 ①詹姆斯·波拉切克:《19世纪初期中国的文人集团和文人政治》,博士论文(加 州大学,伯克利,1974年)。 ②见拙著《中华民国的地方税制和财政》中一个这类事例的餐述,载《远东研究中 心论文选》,第3期(芝加哥大学,1979年),第114页
2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题,现在被詹姆斯〃波拉切克的论述 19 世纪 20 年代时期地方名流 能动性的重要研究著作弄得复杂化了。①情况显然是,漕运制度 中的附加税率的增加引起了长江下游某些地区的一批低级功名拥 有者(生员和监生)的抵制。到了 19 世纪 20 年代,这些人组织了 地方的合作网络,不但用标准的包揽的方法抗缴过高的税赋,而且 通过‚京控‛的渠道去控告地方当局。这类地方网络成了官府镇压 的目标,所以这种运动从未能顺利进行。②当我进一步阅读这种 材料时,我产生的印象是,波拉切克向我们展示的可能是地方名流 侵入正式的地方财政管理机构这一过程的早期阶段,这个过程在 19 世纪 20 年代的背景中是不合法的,但在 50 年代的背景中不但 变得合法了,而且甚至得到了鼓励。国家原来认为是地方名流的 一种不可容忍的放肆行为,在镇压叛乱的背景中成了承担地方权 力的必要行动。于是,与其说军事化是给了名流动员的机会,倒不 如说是它给了发展初期已经进行的活动合法化的机会。这里的主 要反对意见是,波拉切克所举之事例都与江南有关,而我在本书第 四章详细叙述的军事化则是在迥然不同的地区背景中开始的。但 是,我至少倾向于认为,漕运制助长的地方能动性象征着一种更广 泛地参与地方管理的趋势和能力。低级的名流早就能够参与这种 管理了。他们的管理权能在一代人以后江南的名流抵抗太平军时 变得合法了。 2. 重新考虑地方组织的原则 本书的大部分文献材料来自 华南和华中。如果我根据近期的研究进行修订,我一定要更系统 ① 詹姆斯〃波拉切克:†19 世纪初期中国的文人集团和文人政治‡,博士论文(加 州大学,伯克利,1974 年)。 ② 见拙著†中华民国的地方税制和财政‡中一个这类事例的概述,载†远东研究中 心论文选‡,第 3 期(芝加哥大学,1979 年),第 114 页。 观者藏书 200901165
平装本序言3 地论述地方军事集团的领导、规模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材 料出处的地域性。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的论区域贸易体系 和城市等级组织的著作已经提出了对地方社会形式进行分类的可 能性,这些形式的不同与经济组织的地区类型—每个“自然地理 大区”有从中心区直到边缘区的几种类型一 一有关。①根据施坚 雅的模式提出的合理的主张必须先经过军事化材料的检验,才能 够使本书反映出最新的研究成果。首要之事是要更精确地确定在 军事化最早发展起来的交界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特点,以及军事化 从交界地区扩大到大区的中心区的系统特征。 对这一研究的另一个一一也许是更重要的 一一提高大概是有 条理地探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差别。尤其我要修改我称之为地方 社会中“正统的和异端的”组织形式之间的同型性的某些不花力气 的概括。 我当然首先要重新考察把华南的秘密会社网络(天地会)认定 为异端组织的肤浅的主张。迈伦·科恩在一次与我进行的私人谈 话中指出,确定天地会性质的正确方法是,应该把它看成是“不合 法的,但又是正统的”。会徒们不但仿效正统的亲属关系的形式, 而且也接受君主制是一个定制的传统的(虽然是复辟的)观点,这 些都说明把他们包括在正统的世界中是合适的。既然根据其亲属 关系、等级、君王和历史的观点(人们必须承认,对所有这些都要以 某种世界观来认识),这一黑手党式的集团的确是正统性的,所以 我们在看到他们的军事化形式在某些方面与绅士领导的组织形式 相似时就不会惊奇了。在这一方面,如同在其他方面一样,他们与 ①见施坚雅在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77年)的论 点;以及在前引的《论文选》导言(第7一9页)中我们就这一论点如何扩大到一个被分 析的“地区”体系的讨论
平装本序言 3 地论述地方军事集团的领导、规模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材 料出处的地域性。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的论区域贸易体系 和城市等级组织的著作已经提出了对地方社会形式进行分类的可 能性,这些形式的不同与经济组织的地区类型——每个‚自然地理 大区‛有从中心区直到边缘区的几种类型——有关。①根据施坚 雅的模式提出的合理的主张必须先经过军事化材料的检验,才能 够使本书反映出最新的研究成果。首要之事是要更精确地确定在 军事化最早发展起来的交界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特点,以及军事化 从交界地区扩大到大区的中心区的系统特征。 对这一研究的另一个——也许是更重要的——提高大概是有 条理地探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差别。尤其我要修改我称之为地方 社会中‚正统的和异端的‛组织形式之间的同型性的某些不花力气 的概括。 我当然首先要重新考察把华南的秘密会社网络(天地会)认定 为异端组织的肤浅的主张。迈伦〃科恩在一次与我进行的私人谈 话中指出,确定天地会性质的正确方法是,应该把它看成是‚不合 法的,但又是正统的‛。会徒们不但仿效正统的亲属关系的形式, 而且也接受君主制是一个定制的传统的(虽然是复辟的)观点,这 些都说明把他们包括在正统的世界中是合适的。既然根据其亲属 关系、等级、君王和历史的观点(人们必须承认,对所有这些都要以 某种世界观来认识),这一黑手党式的集团的确是正统性的,所以 我们在看到他们的军事化形式在某些方面与绅士领导的组织形式 相似时就不会惊奇了。在这一方面,如同在其他方面一样,他们与 ① 见施坚雅在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77 年)的论 点;以及在前引的†论文选‡导言(第 7-9 页)中我们就这一论点如何扩大到一个被分 析的‚地区‛体系的讨论。 观者藏书 200901165
4中华帝国晚期的瓶乱及其敌人 北方的教派传统不同。 韩书瑞(Susan Naquin)在她的论述1813年八卦教叛乱、如今 为第一流的研究著作①中,在以后的论述1774年王伦起义的著 作②中,都给我们详细描述了另一种组织形式,它一定会引导我 们就地方军事化如何与其地方发源地发生关系的情况作出更高水 平的总结。韩书瑞恰如其分地批评了我的假设(本书第170页), 即“同一类的联系和同一级的组织”被发现可以超越正统的和异端 的亚文化群的界限。⊙ 韩书瑞再现的世界展示了另一种组织选择形式,它显然是教 派传统所特有的。第一,白莲教的会堂明显地与定居的形式不一 致。在村一级,信徒们典型地只包括村的一部分居民,会堂典型地 超出村的范围。在更高的一级,教派并不集中在商业城镇,也没有 一套反映市场等级的等级关系。相反,教派由一些互不联系的小 会堂组成,它们的会徒可能是从附近若干村吸收进来的。与其他 会堂的松散联系可能是由教派首领貌似无目的的漫游所造成①。 一般地说,首领们是职业的游荡者,即江湖医生、武术教师(各种 “拳师”、剑师等)和瑜伽功教师。他们的许多徒弟也从事类似的行 业;韩书瑞指出,有一个集团内有“江湖女戏子、雇工、推车工〔和〕 出售鱼、豆腐干和马的商贩”⑤。 这些教徒的职业使人联想到了农村社会中的一种地方间的协 ①《中国的千禧年叛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76 年 ②《山东叛乱:1774年的王伦起义》(即将出版,引用征得作者的同意)。 ③《中国的千搞年叛乱》,第324页。 ①例如,见韩书瑞:《山东的叛乱”,第65页。 ③同上书,第66页
4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北方的教派传统不同。 韩书瑞(Susan Naquin)在她的论述 1813 年八卦教叛乱、如今 为第一流的研究著作①中,在以后的论述 1774 年王伦起义的著 作②中,都给我们详细描述了另一种组织形式,它一定会引导我 们就地方军事化如何与其地方发源地发生关系的情况作出更高水 平的总结。韩书瑞恰如其分地批评了我的假设(本书第 170 页), 即‚同一类的联系和同一级的组织‛被发现可以超越正统的和异端 的亚文化群的界限。③ 韩书瑞再现的世界展示了另一种组织选择形式,它显然是教 派传统所特有的。第一,白莲教的会堂明显地与定居的形式不一 致。在村一级,信徒们典型地只包括村的一部分居民,会堂典型地 超出村的范围。在更高的一级,教派并不集中在商业城镇,也没有 一套反映市场等级的等级关系。相反,教派由一些互不联系的小 会堂组成,它们的会徒可能是从附近若干村吸收进来的。与其他 会堂的松散联系可能是由教派首领貌似无目的的漫游所造成④。 一般地说,首领们是职业的游荡者,即江湖医生、武术教师(各种 ‚拳师‛、剑师等)和瑜伽功教师。他们的许多徒弟也从事类似的行 业;韩书瑞指出,有一个集团内有‚江湖女戏子、雇工、推车工“和” 出售鱼、豆腐干和马的商贩‛⑤。 这些教徒的职业使人联想到了农村社会中的一种地方间的协 ① †中国的千禧年叛乱:1813 年八卦教起义‡(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76 年)。 ② †山东叛乱:1774 年的王伦起义‡(即将出版,引用征得作者的同意)。 ③ †中国的千禧年叛乱‡,第 324 页。 ④ 例如,见韩书瑞:†山东的叛乱‡,第 65 页。 ⑤ 同上书,第 66 页。 观者藏书 20090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