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九专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深入分析今日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提出提高中国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对策。学时分配:3学时一、国际货币体系特征(一)国际货币体系演变1.金本位制度2.布雷顿森林体系3.牙买加体系(二)金融危机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一)多元化货币体系(二)IMF的改革三、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一)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三)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教学安排:1.指定小组结合国际金融理论,汇报国际货市体系的演变2.其他小组分析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困境3.课堂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4.经典论著选读及文献综述5.教师总结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题:1.金融危机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哪些冲击?2.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步骤?3.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提及障碍。4.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及美元的地位。拓展阅读书目1.王宪磊:《当代世界经济与欧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陈亚温:《欧元经验与效应》[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多米尼克·萨尔多瓦(美),贺瑛译:《欧元,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冯冰:《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民币强势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0
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0 第九专题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深入分析今日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讨论国际货币体系 改革的方向,提出提高中国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对策。 学时分配:3 学时 一、国际货币体系特征 (一)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1.金本位制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 3.牙买加体系 (二)金融危机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一)多元化货币体系 (二)IMF 的改革 三、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一)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三)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教学安排: 1.指定小组结合国际金融理论,汇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2.其他小组分析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困境 3.课堂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4.经典论著选读及文献综述 5.教师总结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讨论题: 1.金融危机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哪些冲击? 2.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步骤? 3.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提及障碍。 4.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及美元的地位。 拓展阅读书目 1.王宪磊:《当代世界经济与欧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陈亚温:《欧元经验与效应》[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多米尼克·萨尔多瓦(美),贺瑛译:《欧元,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4.冯冰:《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民币强势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中国对外贸易研究5.刘力臻,徐奇渊:《人民币国际化探索》[M],人民出版社,2009。6.Wensheng Peng, Chang Shu,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Global Experiences and ImplicationsfortheRenminbiM],20107.HU Zongyi, LIU Yiwen, A CGE Analysis on the Dynamics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ModernEconomicScience,2009-068.ZHAGuiyong,Some Reflections on 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Journalof ShanghaiFinanceCollege,2005-0221
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21 5.刘力臻,徐奇渊:《人民币国际化探索》[M],人民出版社,2009。 6.Wensheng Peng,Chang Shu,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al Experie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Renminbi[M],2010. 7.HU Zongyi,LIU Yiwen,A CGE Analysis on the Dynamics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J], Modern Economic Science,2009-06. 8.ZHA Guiyong,Some Reflections on 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J],Journal of Shanghai Finance College,2005-02
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十专题亚太经济合作新格局与中日韩FTA经济效应研究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分析金融危机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及特征,研究美国重返亚太下中日韩经济合作意义,掌握FTA经济绩效的研究方法。学时分配:3学时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背景(一)金融危机后美国实施全面重返亚太战略(二)传统的APEC过于松散、内部矛盾复杂(三)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合作为主流,中日韩FTA的启动(四)中国经济的崛起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及特征(一)美国重返亚太,掌握亚太经济合作主导权(二)中日韩FTA,将推动亚太地区多层次、交叉合作机制(三)中美日大国博奔,影响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效果三、中日韩FTA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一)垂直和水平分工相结合,实现比较优势互补W(劣势)0(机遇)T(威胁)S(优势)中劳动密集型技术、资本密进口高新技术、产低端制造业国集型品日技术、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进口廉价零部件、农产品本资源韩技术、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进口半成品、拓展高端技术、农国市场产品(二)摆脱对欧美经济的依赖,有效缓解各种经济风险(三)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提高福利水平1.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证明,中日韩的合作是整个东亚合作的核心。2中日韩FTA的启动不仅有利于增强中日韩三边贸易、投资合作来提高三国经济发展潜力,实现外部市场的多样化,而且扩大内需,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四)基于引力模型的中日韩FTA贸易效应及潜力研究(五)中日韩FTA面临的风险与对策1.内部阻力2.外部制约3.缺乏信任课堂教学环节:1.教师详细介绍金融危机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背景及特征22
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2 第十专题 亚太经济合作新格局与中日韩 FTA 经济效应研究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分析金融危机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及特征,研究美国重返亚 太下中日韩经济合作意义,掌握 FTA 经济绩效的研究方法。 学时分配:3 学时 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背景 (一)金融危机后美国实施全面重返亚太战略 (二)传统的 APEC 过于松散、内部矛盾复杂 (三)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合作为主流,中日韩 FTA 的启动 (四)中国经济的崛起 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及特征 (一)美国重返亚太,掌握亚太经济合作主导权 (二)中日韩 FTA,将推动亚太地区多层次、交叉合作机制 (三)中美日大国博弈,影响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效果 三、中日韩 FTA 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一)垂直和水平分工相结合,实现比较优势互补 高端技术、农 产品 进口半成品、拓展 市场 韩 技术、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国 进口廉价零部件、 农产品 资源 日 技术、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本 进口高新技术、产 低端制造业 品 技术、资本密 集型 中 劳动密集型 国 W(劣势) O(机遇) T(威胁) S(优势) (二)摆脱对欧美经济的依赖,有效缓解各种经济风险 (三)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提高福利水平 1.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践证明,中日韩的合作是整个东亚合作的核心。 2.中日韩 FTA 的启动不仅有利于增强中日韩三边贸易、投资合作来提高三国经济发展潜力,实 现外部市场的多样化,而且扩大内需,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四)基于引力模型的中日韩 FTA 贸易效应及潜力研究 (五)中日韩 FTA 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1.内部阻力 2. 外部制约 3.缺乏信任 课堂教学环节: 1.教师详细介绍金融危机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背景及特征
中国对外贸易研究2.教师结合科研成果,向学生讲授有关中日韩FTA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方法3.学生提问和教师答疑4.学生确定本课程论文选题拓展阅读书目:1.中日韩合作(1999-2012)全文,白皮书[R]:8。2.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联合研究报告[R],2011-12:2-3。3.蔡成平.日本加入TPP对中国的影响[N],【英】《金融时报》中文网,2011-11-09。4.[日jJETRO一贸易、投资、国际收支统计,http://www.jetro.go.jp/world/japan/stats/trade5.张鸿,彭璟,王悦:中日韩区域贸易潜力分析一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角度[],国际商务研究,2009(4)。6.尹翔硕: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果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7.魏巍: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FTA贸易扩大效应研究[],商业研究,20099(12)。8.[日]经济产业省《通商白书》[R],2011:246。9.杨勇,胡渊: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与中国的策略选择[],亚太经济,2011(6)。10.金仁淑:日本看重加入TPP,瞭望新闻周刊,2012-4.511.Jin Renshu:AStudyof China-Japan-KoreaFTATradeCreating Effect Based on Gravity Model,2013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ICASS 2013)will be held in Taipei,Taiwan,January15-16,2013.23
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23 2.教师结合科研成果,向学生讲授有关中日韩 FTA 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方法 3.学生提问和教师答疑 4.学生确定本课程论文选题 拓展阅读书目: 1.中日韩合作(1999-2012)全文,白皮书[R]:8。 2.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联合研究报告[R],2011-12:2-3。 3.蔡成平.日本加入 TPP 对中国的影响[N],[英]《金融时报》中文网,2011-11-09。 4.[日]JETRO—贸易、投资、国际收支统计,http://www.jetro.go.jp/world/japan/stats/trade/ 5.张鸿,彭璟,王悦:中日韩区域贸易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角度[J],国际商务研究, 2009(4)。 6.尹翔硕: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果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7.魏巍: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 FTA 贸易扩大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09 (12)。 8.[日]经济产业省《通商白书》[R],2011:246。 9.杨勇,胡渊: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亚太经济,2011(6)。 10.金仁淑:日本看重加入 TPP,瞭望新闻周刊,2012—4.5 11.Jin Renshu:A Study of China-Japan-Korea FTA Trade Creating Effect Based on Gravity Model, 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ICASS 2013) will be held in Taipei, Taiwan,January 15-16,2013
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十一专题页开题报告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开题报告明确选题的意义、构建论文的框架和结构,力求观点明确、结构合理、方法科学,培养科研的能力。学时分配:3学时开题报告的要求:一、每人限10分钟二、小组开题报告:由小组长介绍本小组的研究题目、计划、观点和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论文、文献综述等)三、每个人进行开题内容:选题意义、主要内容(大纲)、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创新、文献综述、目前的进展及问题四、学生互相点评五、教师点评六、明确下一步的科研目标和具体步骤。七、课程结束第2周提交小组报告和个人论文八、教师根据平时成绩和小组成绩及个人论文,确定期末最终成绩。24
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4 第十一专题 开题报告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开题报告明确选题的意义、构建论文的框架和结构,力求观点 明确、结构合理、方法科学,培养科研的能力。 学时分配:3 学时 开题报告的要求: 一、每人限 10 分钟 二、小组开题报告:由小组长介绍本小组的研究题目、计划、观点和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论 文、文献综述等) 三、每个人进行开题内容:选题意义、主要内容(大纲)、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创新、文献 综述、目前的进展及问题 四、学生互相点评 五、教师点评 六、明确下一步的科研目标和具体步骤。 七、课程结束第 2 周提交小组报告和个人论文 八、教师根据平时成绩和小组成绩及个人论文,确定期末最终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