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在翻译这部著作的中文译名时, 根据《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和哲学的超经验特点将其译为“形而上学”,这就是汉语中 “形而上学”这个概念的由来。 ■实际上,从古希腊以来西方传统的思辨哲学,就是寻求超验 的“形上”之“道”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第 一哲学”,它研究的是宇宙自然的“基础”,因而是哲学的 核心部门。 ■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形而上学几乎就是哲学的代名词,被哲 学家们看作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和根据
◼ 中国近代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在翻译这部著作的中文译名时, 根据《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和哲学的超经验特点将其译为“形而上学”,这就是汉语中 “形而上学”这个概念的由来。 ◼ 实际上,从古希腊以来西方传统的思辨哲学,就是寻求超验 的“形上”之“道”的“形而上学”。 ◼ “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第 一哲学”,它研究的是宇宙自然的“基础”,因而是哲学的 核心部门。 ◼ 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形而上学几乎就是哲学的代名词,被哲 学家们看作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和根据
■第二种意义上,是在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意义上使用 “形而上学”这个概念。 ■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是一种以否认矛盾的观点看待 世界的哲学理论,是指一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的思维方式。这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来源于黑格尔。 ■ 黑格尔: ■以往的“形而上学”理论中,总是把哲学所寻求的“本体”当做某种 永恒不变的东西,即以凝固的、僵死的观点去看待超验“本体”的存 在。 ■他从“形而上学”理论的这一特征出发而予以引申,把“形 而上学”界定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正是在与 这种“形而上学”相对立的意义上,黑格尔提出: ■“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 同样,辩证法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认识的灵魂
◼ 第二种意义上,是在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意义上使用 “形而上学”这个概念。 ◼ 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是一种以否认矛盾的观点看待 世界的哲学理论,是指一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的思维方式。这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来源于黑格尔。 ◼ 黑格尔: ◼ 以往的“形而上学”理论中,总是把哲学所寻求的“本体”当做某种 永恒不变的东西,即以凝固的、僵死的观点去看待超验“本体”的存 在。 ◼ 他从“形而上学”理论的这一特征出发而予以引申,把“形 而上学”界定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正是在与 这种“形而上学”相对立的意义上,黑格尔提出: ◼ “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 同样,辩证法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认识的灵魂
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我们这里主要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概念。 ■在西方哲学中,还有一个概念可以充当形而上学的同 义语,它就是“本体论”,不过这个概念是17世纪时 才出现的。 ■一般意义上: ■第一哲学=物理学之后=本体论(17世纪)=形而 上学
一、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 我们这里主要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概念。 ◼ 在西方哲学中,还有一个概念可以充当形而上学的同 义语,它就是“本体论”,不过这个概念是17世纪时 才出现的。 ◼ 一般意义上: ◼ 第一哲学 = 物理学之后 = 本体论(17世纪) = 形而 上学
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兴衰具有时代的意义。一般把从巴门尼德 到黑格尔的西方哲学称为“古典哲学”,因为黑格尔之 后,形而上学迅速衰落,西方哲学亦由此而从古典走向 了现时代。 尽管在古典哲学中形而上学一向地位崇高,但这并不意 味着就没有任何不谐和的声音。实际上在哲学史上始终 存在着对形而上学的怀疑,而且正是这种怀疑促进着形 而上学自身的演变。当然,与形而上学表示彻底决裂是 20世纪的事情
一、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 形而上学的兴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般把从巴门尼德 到黑格尔的西方哲学称为“古典哲学”,因为黑格尔之 后,形而上学迅速衰落,西方哲学亦由此而从古典走向 了现时代。 ◼ 尽管在古典哲学中形而上学一向地位崇高,但这并不意 味着就没有任何不谐和的声音。实际上在哲学史上始终 存在着对形而上学的怀疑,而且正是这种怀疑促进着形 而上学自身的演变。当然,与形而上学表示彻底决裂是 20世纪的事情
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发展: ■本体论为主的时期(巴门尼德,诞生)=》 ■认识论时期(黑格尔,衰落)=〉 ■语言哲学(20世纪,决裂)
一、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 形而上学的发展: ◼ 本体论为主的时期(巴门尼德,诞生)=〉 ◼ 认识论时期(黑格尔,衰落)=〉 ◼ 语言哲学(20世纪,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