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年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二语文试题 、语言文学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 是 A.刹车(sha) 倭寇(wo) 刀俎 字帖(tie) B.特辑(j) 田契(qi) 血型 (xue) 引擎(qing) C.龋齿(q) 维系 痕迹 (hen) 强劲(jing)(i) D.驯服(xn)应届(ying) 体恤(x) 戕 害(qia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也向我们表明了它没有倒退,没有陷入一蹶不振的地步,而是脱掉了衰朽 腐败的陈皱表皮,经历了阵痛而重获青春,从此步入足以垂懿范于今的真理与盛 德的光辉坦途。 B.诗使万物变得可爱。它使美的东西锦上添花,使畸形的东西变得美丽;它使 狂喜与恐惧、悲伤与快乐、永恒与变幻谛结姻缘;在它柔和的压力下,势不两立 的事物变得彼此相容。 C.我们这些蹩脚的作家、搅乱宁静的人,我们意识到,按照民族革命的道理来 看,轰轰隆隆的警喻世人的陈词乱调最后可能反过来断送我们追求的目标。 D.闯黄灯到底该怎么惩罚,在公民意识勃兴时代,征询民意,遵循公义,制定 公共政策便可少一些左支右拙;避免朝令夕改,也才能树立新规权威,实现与民 意的共振与共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是 A.在许多版权保护壁垒森严的国家,一旦发现用假冒奢侈品的人,轻则假冒品 被没收,重则锒铛入狱,麻烦缠身。 B.改革是渐进式的、积累式的,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踟蹰不前,既要先易 后难,也要敢于攻坚克难 C.你跟他们说白,他们偏偏回答黑。明明大家都往东看,他们偏偏往西走。他 这种唱反调的癖好来自何处? D.“丽舍”二期前临木兰大道,后有新建的三甲医院,且与著名的省重点学校 隔街相望,处于一个宜室宜家的好地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A.这部书记录了中国22位环保人士,大多数是以民间身份投身于关爱地球、关 爱自然这项看起来对个人利益几乎没什么增进的大事业中的 B.商品房预售制最初的宗旨是解决部分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以加 快城镇住房建设。 C.面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威胁,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受到各国 政府的普遍重视
浙江省 2013 年高考模拟冲刺(提优)测试二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学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 是 ( ) A.刹车(shā) 倭寇(wō) 刀俎 (zǔ) 字帖(tiè) B.特辑(jí) 田契(qì) 血型 (xuè) 引擎(qíng) C.龋齿(qǔ) 维系(jì) 痕迹 (hén) 强劲(jìng) D.驯服(xùn) 应届(yīng) 体恤(xù) 戕 害(qiā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也向我们表明了它没有倒退,没有陷入一蹶不振的地步,而是脱掉了衰朽 腐败的陈皱表皮,经历了阵痛而重获青春,从此步入足以垂懿范于今的真理与盛 德的光辉坦途。 B.诗使万物变得可爱。它使美的东西锦上添花,使畸形的东西变得美丽;它使 狂喜与恐惧、悲伤与快乐、永恒与变幻谛结姻缘;在它柔和的压力下,势不两立 的事物变得彼此相容。 C.我们这些蹩脚的作家、搅乱宁静的人,我们意识到,按照民族革命的道理来 看,轰轰隆隆的警喻世人的陈词乱调最后可能反过来断送我们追求的目标。 D.闯黄灯到底该怎么惩罚,在公民意识勃兴时代,征询民意,遵循公义,制定 公共政策便可少一些左支右拙;避免朝令夕改,也才能树立新规权威,实现与民 意的共振与共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是 ( ) A.在许多版权保护壁垒森严的国家,一旦发现用假冒奢侈品的人,轻则假冒品 被没收,重则锒铛入狱,麻烦缠身。 B.改革是渐进式的、积累式的,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踟蹰不前,既要先易 后难,也要敢于攻坚克难。 C.你跟他们说白,他们偏偏回答黑。明明大家都往东看,他们偏偏往西走。他 这种唱反调的癖好来自何处? D.“丽舍”二期前临木兰大道,后有新建的三甲医院,且与著名的省重点学校 隔街相望,处于一个宜室宜家的好地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 ) A.这部书记录了中国 22 位环保人士,大多数是以民间身份投身于关爱地球、关 爱自然这项看起来对个人利益几乎没什么增进的大事业中的。 B.商品房预售制最初的宗旨是解决部分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以加 快城镇住房建设。 C.面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威胁,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受到各国 政府的普遍重视
D.近年来,国外“野鸡学校”、“文凭工厂”纷纷转战东方,这些学校尽管在 国外毫无学术信誉,但是在不明就里的人中,还着实能有狐假虎威的作用 5.请用一句话准确概括下列文字中作者的观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历史上大多数时期温度比现在都高很多,二氧化碳浓度也高很多。托马斯预言说, 如果升温两度以后,27%的物种都会灭绝。其实他忽略了,气温是慢慢变化的 这个过程中物种都是会移动的。变了以后又会出现一种新的生态系统,什么样的 条件下都会出现它对应的生态系统。还有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极端气候要增 加”的观点,但从地质学的研究角度说从来没有出现过。凡是暖的时候,极端天 气比较少,大气结构都比较稳定。至于传染病会不会北上,最近有一篇文章调查 了几十年以来疟疾发病的范围,最后的结论是疟疾在五十年中减少了,并没有随 着变暖而增加。 □作者的观点 6.在下列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整齐。(4分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写意”手法的运用,一石一木都耐人寻味,给人留下充分的 联想和回味的余 杆树木,便有森林气象 座建筑小品,实际上代表了造园家的人格理想 7.请根据下面的图片及说明,揭示“微笑曲线”的含义。(5分) 说明:图中的横坐标依次是硏发、制造、营销,纵坐标是附加价值,坐标内微笑 曲线的左右两端分别是知识产权和品牌、服务。 知识产权 含义 含 义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现代人在大约10万年以前由非洲迁移到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地区,他们 需要面对不同的气候,通过不同的手段养活自己,还需要应对不同的病原体的侵 扰。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地区的人群出现了相异的进化,人类的基因多样 性由此产生。哪个因素对基因多样性的贡献最大呢?新近的研究认为病原体特别 是寄生虫对此的贡献最大
D.近年来,国外“野鸡学校”、“文凭工厂”纷纷转战东方,这些学校尽管在 国外毫无学术信誉,但是在不明就里的人中,还着实能有狐假虎威的作用。 5.请用一句话准确概括下列文字中作者的观点。(不超过 10 个字)(3 分) 历史上大多数时期温度比现在都高很多,二氧化碳浓度也高很多。托马斯预言说, 如果升温两度以后,27%的物种都会灭绝。其实他忽略了,气温是慢慢变化的, 这个过程中物种都是会移动的。变了以后又会出现一种新的生态系统,什么样的 条件下都会出现它对应的生态系统。还有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极端气候要增 加”的观点,但从地质学的研究角度说从来没有出现过。凡是暖的时候,极端天 气比较少,大气结构都比较稳定。至于传染病会不会北上,最近有一篇文章调查 了几十年以来疟疾发病的范围,最后的结论是疟疾在五十年中减少了,并没有随 着变暖而增加。 作者的观点: 6.在下列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整齐。(4 分)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写意”手法的运用,一石一木都耐人寻味,给人留下充分的 联想和回味的余 地。 , ; , ;一杆树木,便有森林气象。 一座建筑小品,实际上代表了造园家的人格理想。 7.请根据下面的图片及说明,揭示“微笑曲线”的含义。(5 分) 说明:图中的横坐标依次是研发、制造、营销,纵坐标是附加价值,坐标内微笑 曲线的左右两端分别是知识产权和品牌、服务。 含义: 含 义: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现代人在大约 10 万年以前由非洲迁移到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地区,他们 需要面对不同的气候,通过不同的手段养活自己,还需要应对不同的病原体的侵 扰。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不同地区的人群出现了相异的进化,人类的基因多样 性由此产生。哪个因素对基因多样性的贡献最大呢?新近的研究认为病原体特别 是寄生虫对此的贡献最大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尼耳森实验室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研究了 超过1500个人的基因,这1500个人又来自55个不同的族群。他们计算了不同 的基因多样性的频次,并且发明了一个统计模型用来预测多样性的分布情况。研 究人员把可能对人类基因组施加选择压力的因素分成三类:环境、生产方式(农 业、渔业和畜牧业)和病原体的多样性。随后,他们每次去掉一个因素,然后看 看这样的变化会对模型的预测能力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这三个因素 对人类基因多样性都很重要,但是似乎病原体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各种病原体 中,寄生虫比细菌和病毒对人类基因组进化的影响更大一些 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上的这项报告中,研究人员筛选出 了103个和病原体多样性关联度最强的基因。在这103个基因中,有大约四分之 和免疫功能有关,包括病原体识别以及发炎等等。而且有些基因和自体免疫反 应也有关系。研究的领导人尼耳森认为,一种可能的假说是,为了适应病原体的 侵犯,人的免疫系统会变得更强。如果此后这些病原体从人体中消失,过强的免 疫系统就会攻击人体自身的器官,从而产生自体免疫反应 不过,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尼耳森的观点。美国 佛罗里达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科雷斯科夫斯基认为,尽管把自体免疫疾病和对病 原体的适应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但是这项研究的证据仍然不够强。更 强的证据包括找出一个遗传变异可以同时针对入侵的病原体,以及增加自体免疫 反应的敏感性。 科雷斯科夫斯基也不同意病原体比气候和饮食更加重要的观点。他认为 之所这项研究认为病原体更能影响遗传多样性,仅仅是因为病原体导致的适应性 更容易被发现。免疫系统的适应性更像一个只有两种状态的开关,而气候和饮食 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是连续的,可以微调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基因组学家汉考克指出,病原体、气候和饮食这三种因素很难 被完全分开。例如,气候因素可以影响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根据汉考克的研究, 和病原体相关的适应与生产方式的选择有关。因为很多在动物中发现的病原体可 以感染人,所以人类对于饲养动物的选择会影响到免疫系统需要面对的病原体种 类。不过,汉考克仍然认为:“毫无疑问,病原体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 自然选择驱动力。 8.尼耳森认为病原体对人类基因多样性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 A.寄生虫比细菌和病毒对人类基因组进化的影响更大一些 B.人类有103个和病原体多样性关联度最强的基因。 C.病原体导致的免疫系统的适应性更容易被发现。 D.人类对于饲养动物的选择会影响到免疫系统需要面对的病原体种类。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在10万年以前,基因组的构成都是一样的。 B.环境、生产方式和病原体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C.病原体、气候和饮食这三种因素对人类基因多样性的形成作用一样大。 D.进化生物学家科雷斯科夫斯基不赞同尼耳森的观点,而基因组学家汉考克支 持尼耳森的观点 10.尼耳森在研究报告中提到了“一种可能的假说”,这一假说是建立在怎样的 基础上的?(3分)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尼耳森实验室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研究了 超过 1500 个人的基因,这 1500 个人又来自 55 个不同的族群。他们计算了不同 的基因多样性的频次,并且发明了一个统计模型用来预测多样性的分布情况。研 究人员把可能对人类基因组施加选择压力的因素分成三类:环境、生产方式(农 业、渔业和畜牧业)和病原体的多样性。随后,他们每次去掉一个因素,然后看 看这样的变化会对模型的预测能力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这三个因素 对人类基因多样性都很重要,但是似乎病原体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在各种病原体 中,寄生虫比细菌和病毒对人类基因组进化的影响更大一些。 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上的这项报告中,研究人员筛选出 了 103 个和病原体多样性关联度最强的基因。在这 103 个基因中,有大约四分之 一和免疫功能有关,包括病原体识别以及发炎等等。而且有些基因和自体免疫反 应也有关系。研究的领导人尼耳森认为,一种可能的假说是,为了适应病原体的 侵犯,人的免疫系统会变得更强。如果此后这些病原体从人体中消失,过强的免 疫系统就会攻击人体自身的器官,从而产生自体免疫反应。 不过,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尼耳森的观点。美国 佛罗里达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科雷斯科夫斯基认为,尽管把自体免疫疾病和对病 原体的适应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但是这项研究的证据仍然不够强。更 强的证据包括找出一个遗传变异可以同时针对入侵的病原体,以及增加自体免疫 反应的敏感性。 科雷斯科夫斯基也不同意病原体比气候和饮食更加重要的观点。他认为 之所这项研究认为病原体更能影响遗传多样性,仅仅是因为病原体导致的适应性 更容易被发现。免疫系统的适应性更像一个只有两种状态的开关,而气候和饮食 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是连续的,可以微调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基因组学家汉考克指出,病原体、气候和饮食这三种因素很难 被完全分开。例如,气候因素可以影响病原体的分布情况。根据汉考克的研究, 和病原体相关的适应与生产方式的选择有关。因为很多在动物中发现的病原体可 以感染人,所以人类对于饲养动物的选择会影响到免疫系统需要面对的病原体种 类。不过,汉考克仍然认为:“毫无疑问,病原体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 自然选择驱动力。” 8.尼耳森认为病原体对人类基因多样性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 ) A.寄生虫比细菌和病毒对人类基因组进化的影响更大一些。 B.人类有 103 个和病原体多样性关联度最强的基因。 C.病原体导致的免疫系统的适应性更容易被发现。 D.人类对于饲养动物的选择会影响到免疫系统需要面对的病原体种类。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在 10 万年以前,基因组的构成都是一样的。 B.环境、生产方式和病原体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C.病原体、气候和饮食这三种因素对人类基因多样性的形成作用一样大。 D.进化生物学家科雷斯科夫斯基不赞同尼耳森的观点,而基因组学家汉考克支 持尼耳森的观点。 10.尼耳森在研究报告中提到了“一种可能的假说”,这一假说是建立在怎样的 基础上的?(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共20分) 能否与自己和解 陈染 早晨一醒来,窗外就淅淅沥沥下着雨,薄薄的水雾含情脉脉地融成一片。我起床 站在窗边向外望去,光滑如镜的黑色路面闷闷发亮,向远处延伸着,一辆辆来往 穿梭的汽车都性急地吞噬着道路,急速地向着远方的某个目的地飞奔滑动。铅色 的天空压得很低,沉甸甸的使人不免心事重重,一些徘徊不去的问题,便断断连 连地在雨幕中来到脑子里——我在想,每个人也许都有自己的精神困境,是别人 无法替代解决的,到底要如何面对? 信手从书柜里翻找几本旧书来看,依然觉得比起今日书店里的新书可读。《伍尔 芙日记选》又落入我的手中。这位20世纪上半叶勤奋且多产的作家似乎没有更 多地遭受创作空虚的困扰,她的苦痛在别处,那就是“生活为什么总是像在悬崖 边羊肠小道上的感觉?”她始终走不出这个困境。终于在一天早上独自离家,在 条叫作罗德美尔河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她的终极的苦痛。 我想起张爱玲的结局,想她为什么没有像伍尔芙那样选择结束自己,而是等待生 命结局的自然来临。张爱玲的晚年孤独寂寞,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她甚至不和任 何一个熟人朋友往来,一口气关了几十年的门,闭门锁居,与世隔绝,肯定有她 说不出的苦楚,有她无法超越的困境。只不过她没有像伍尔芙那样说出来,而是 把那些密封在心中,同着死亡一起带走了,世人无从知晓。她的晚年几乎没有写 作,我相信她同样有一个巨大的“结”,而她到死也没有说出来,真令人心痛 1972年获诺贝尔奖的川端康成在获奖两年后自杀了,据说,除了三岛由纪夫 的自杀对他造成的打击外,他自身的生活也充满了无法规避的虚无感和死亡的宿 命感,平时他的情绪异常波动,完全依靠安眠药过日子,即使写作也要依靠药物 制造一种幻觉,离开药物他几乎无法生活,无法写作。这种情景对于视写作为生 命的川端康成来说,创作力的衰竭即是生命力的衰竭,他无法摆脱这个困境。他 曾说,“我什么时候能毅然自杀呢”,可见他内心的挣扎之苦。最后,他终于在 盥洗室里口含煤气管自尽,结束了生的痛苦 再看一百年前的梭罗,他一生与孤独结伴,他认为没有比孤独更好的伴侣了。1845 年的一天,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 独居两年后才回到康城。他曾说,他要逃避的是现在。后来他死于肺病,留下了 39本寂寞的日记。他一口气记了25年的日记,一个人要承受多大的孤独才能25 年如一日地对着纸张倾吐自己的思想和心绪啊 显然,他们都是面临人生的某种困境的。伍尔芙和川端康成用自杀来解脱肯定需 要巨大的勇气;但是,我觉得张爱玲和梭罗的对生命的坚持,则需要更加巨大的 勇气,因为后者敢于放弃什么、放弃之后依然能够活下去。 我的思路停留在这些人物上,徘徊不去。多么想从前人的身上省悟一些什么,寻 到并超越一些什么。 我曾经说过要与生活和解,说到底就是与自己和解。然而,这对某些人来说并非 易事一一那是放弃什么之后,依然有生的勇气,有快乐的勇气,这也许是更高 层的境界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共 20 分) 能否与自己和解 陈染 早晨一醒来,窗外就淅淅沥沥下着雨,薄薄的水雾含情脉脉地融成一片。我起床 站在窗边向外望去,光滑如镜的黑色路面闷闷发亮,向远处延伸着,一辆辆来往 穿梭的汽车都性急地吞噬着道路,急速地向着远方的某个目的地飞奔滑动。铅色 的天空压得很低,沉甸甸的使人不免心事重重,一些徘徊不去的问题,便断断连 连地在雨幕中来到脑子里——我在想,每个人也许都有自己的精神困境,是别人 无法替代解决的,到底要如何面对? 信手从书柜里翻找几本旧书来看,依然觉得比起今日书店里的新书可读。《伍尔 芙日记选》又落入我的手中。这位 20 世纪上半叶勤奋且多产的作家似乎没有更 多地遭受创作空虚的困扰,她的苦痛在别处,那就是“生活为什么总是像在悬崖 边羊肠小道上的感觉?”她始终走不出这个困境。终于在一天早上独自离家,在 一条叫作罗德美尔河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她的终极的苦痛。 我想起张爱玲的结局,想她为什么没有像伍尔芙那样选择结束自己,而是等待生 命结局的自然来临。张爱玲的晚年孤独寂寞,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她甚至不和任 何一个熟人朋友往来,一口气关了几十年的门,闭门锁居,与世隔绝,肯定有她 说不出的苦楚,有她无法超越的困境。只不过她没有像伍尔芙那样说出来,而是 把那些密封在心中,同着死亡一起带走了,世人无从知晓。她的晚年几乎没有写 作,我相信她同样有一个巨大的“结”,而她到死也没有说出来,真令人心痛! 1972 年获诺贝尔奖的川端康成在获奖两年后自杀了,据说,除了三岛由纪夫[注] 的自杀对他造成的打击外,他自身的生活也充满了无法规避的虚无感和死亡的宿 命感,平时他的情绪异常波动,完全依靠安眠药过日子,即使写作也要依靠药物 制造一种幻觉,离开药物他几乎无法生活,无法写作。这种情景对于视写作为生 命的川端康成来说,创作力的衰竭即是生命力的衰竭,他无法摆脱这个困境。他 曾说,“我什么时候能毅然自杀呢”,可见他内心的挣扎之苦。最后,他终于在 盥洗室里口含煤气管自尽,结束了生的痛苦。 再看一百年前的梭罗,他一生与孤独结伴,他认为没有比孤独更好的伴侣了。1845 年的一天,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 独居两年后才回到康城。他曾说,他要逃避的是现在。后来他死于肺病,留下了 39 本寂寞的日记。他一口气记了 25 年的日记,一个人要承受多大的孤独才能 25 年如一日地对着纸张倾吐自己的思想和心绪啊。 显然,他们都是面临人生的某种困境的。伍尔芙和川端康成用自杀来解脱肯定需 要巨大的勇气;但是,我觉得张爱玲和梭罗的对生命的坚持,则需要更加巨大的 勇气,因为后者敢于放弃什么、放弃之后依然能够活下去。 我的思路停留在这些人物上,徘徊不去。多么想从前人的身上省悟一些什么,寻 到并超越一些什么。 我曾经说过要与生活和解,说到底就是与自己和解。然而,这对某些人来说并非 易事——那是放弃什么之后,依然有生的勇气,有快乐的勇气,这也许是更高一 层的境界吧
我觉得头发有些长了,似乎没了型,于是打算出去走走,然后去发廊修整头发, 也许潜意识中是想通过整理头发抵达思想的明晰吧 【注】三岛由纪夫:日本著名作家,两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为候选人。他与普 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并称为20世纪四大代表作家 11.文章第一段中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12.伍尔芙认为,生活“总是像在悬崖边羊肠小道上的感觉”,这是种怎样的 感觉?(3分) 13.作者为什么说“要与生活和解,说到底就是与自己和解”?(4分) 14.文中提到的张爱玲、川端康成和梭罗是如何面对各自不同的精神困境的?请 根据文中内容简要概括。(6分) 15.你觉得文章的结尾有何特色?请结合全文简析。(5分) 、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硃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 为别驾,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 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 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 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 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武 周字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况质 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言,复与周平。 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 质曰:“此十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 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入家者。 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 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 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 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 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我觉得头发有些长了,似乎没了型,于是打算出去走走,然后去发廊修整头发, 也许潜意识中是想通过整理头发抵达思想的明晰吧。 【注】三岛由纪夫:日本著名作家,两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为候选人。他与普 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并称为 20 世纪四大代表作家。 11.文章第一段中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 分) 12.伍尔芙认为,生活“总是像在 悬崖边羊肠小道上的感觉”,这是种怎样的 感觉?(3 分) 13.作者为什么说“要与生活和解,说到底就是与自己和解”?(4 分) 14.文中提到的张爱玲、川端康成和梭罗是如何面对各自不同的精神困境的?请 根据文中内容简要概括。(6 分) 15.你觉得文章的结尾有何特色?请结合全文简析。(5 分) 三、 古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硃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 为别驾,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 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 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 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 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武 周字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况质 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言,复与周平。 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 质曰:“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 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入家者。 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 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 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 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 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