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19-20/80课程性质主干课教案版本2012年第2版修订日期2012-9-1习题课 1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自的:通过习题课的讲授及拓展达到对道流模块各类分析方法和定理的融会贯通和进一步巩固,更加熟练地掌握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5(分钟)1:回路电流法的一般分析题目1道2.结点电压法的一般分析题目2道30(分钟)15(分钟)3,戴维宁定理(含受控源电路)的一般分析题目1道4.诺顿定理的一般分析题目1道10(分钟)20(分钟)5.戴维宁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综合分析题目2道6.小结10(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巩固;2:总结各类分析方法和定理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全面复习迎接测验1;2.课后习题。教案撰写人马晓春教案审核人课程组课程负责人黄辉第11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11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19-20/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习题课 1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目的:通过习题课的讲授及拓展达到对直流模块各类分析方法和定理的融会贯通和 进一步巩固,更加熟练地掌握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和最 大功率传输定理。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回路电流法的一般分析题目 1 道 15(分钟) 2.结点电压法的一般分析题目 2 道 30(分钟) 3.戴维宁定理(含受控源电路)的一般分析题目 1 道 15(分钟) 4.诺顿定理的一般分析题目 1 道 10(分钟) 5.戴维宁定理和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综合分析题目 2 道 20(分钟) 6.小结 10(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巩固; 2. 总结各类分析方法和定理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全面复习迎接测验 1; 2.课后习题。 教案撰写人 马晓春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课程性质主干课21-22/80教案版本修订日期2012-9-12012年第2版测验 1试题评讲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1)检查学生对前一段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2)督促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电路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2:评讲使学生及时发现错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3,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测验150分钟2.试题评讲50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预习第6章储能元件。2.课后习题。案撰写人马晓春教案审核人课程组课程负责人黄辉第12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12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21-22/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测验 1 试题评讲 一、 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目的: 1)检查学生对前一段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督促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电路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2.评讲使学生及时发现错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测验 1 50 分钟 2.试题评讲 50 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预习第 6 章 储能元件。 2.课后习题。 案撰写人 马晓春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课程性质主干课23-24/80教案版本2012年第2版修订日期2012-9-1第6章储能元件、第8章相量法复数,正弦量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1)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的瞬时电压电流关系,了解电感、电容元件的记忆性、无源性;2)掌握复数运算;3)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的串联与并联4)理解正弦量的特征及其各种表示方法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储能元件1)电感元件15(分钟)2)电容元件15(分钟)15(分钟)3)电感、电容元件的串联与并联2.复数1)复数概念15(分钟)2)复数运算20(分钟)3.正弦量的特征及其各种表示方法15(分钟)4.小结5(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瞬时电压电流关系;2.熟练应用复数运算。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预习相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等内容。2,课后习题6-2,3,5,68-1,2。教案撰写人马晓春教案审核人课程组课程负责人黄辉第13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13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23-24/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第 6 章 储能元件、第 8 章 相量法 复数,正弦量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 目的: 1)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的瞬时电压电流关系,了解电感、电容元件的记忆性、无源性; 2)掌握复数运算; 3)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的串联与并联 4)理解正弦量的特征及其各种表示方法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储能元件 1)电感元件 15(分钟) 2)电容元件 15(分钟) 3)电感、电容元件的串联与并联 15(分钟) 2.复数 1)复数概念 15(分钟) 2)复数运算 20(分钟) 3.正弦量的特征及其各种表示方法 15(分钟) 4.小结 5(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瞬时电压电流关系; 2.熟练应用复数运算。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 预习相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等内容。 2.课后习题 6-2, 3, 5, 6 8-1, 2。 教案撰写人 马晓春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25-26/80课程性质主干课教案版本2012年第2版修订日期2012-9-1相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1)学习相量法的基础2)掌握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相量法的基础20(分钟)10(分钟)2.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3、电路元件R、L、C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1)电阻元件20(分钟)2)电感元件20(分钟)3)电容元件20(分钟)4)举例、小结10(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2.感抗、容抗;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相量相位关系。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预习阻抗和导纳,阻抗的串并联,相量图。2,课后习题8-6,7,8,10,18,20。教案撰写人教案审核人课程负责人马晓春课程组黄辉第14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14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25-26/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相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目的: 1)学习相量法的基础 2)掌握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相量法的基础 20(分钟) 2.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0(分钟) 3.电路元件 R、L、C 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1)电阻元件 20(分钟) 2)电感元件 20(分钟) 3)电容元件 20(分钟) 4)举例、小结 10(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2.感抗、容抗; 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相量相位关系。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预习阻抗和导纳,阻抗的串并联, 相量图。 2.课后习题 8-6, 7, 8,10, 18, 20。 教案撰写人 马晓春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电路"课程教案课程名称电路教材版本“电路"邱关源课程进度27-28/80课程性质主干课教案版本修订日期2012-9-12012年第2版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阻抗和导纳,阻抗的串并联,相量图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1,目的:1)掌握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会画相量图2)掌握阻抗和导纳,阻抗的串并联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1阻抗和导纳1)阻抗的定义及求法15(分钟)2)导纳的定义及求法15(分钟)10(分钟)3)阻抗和导纳的关系2.阻抗导纳的串并联20(分钟)1)阻抗的串联并联2)导纳的串联并联10(分钟)3.相量图20(分钟)4.举例、小结10(分钟)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1.阻抗的定义;2.阻抗的串联并联、导纳的串联并联;3.相量图。四、自学内容和作业1.预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2.课后习题9-1。教案撰写人教案审核人课程组课程负责人黄辉马晓春第15页共82页
电路课程使用的教案(中文版、英文版) 第 15 页共 82 页 “电路”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电路 教材版本 “电路”邱关源 课程进度 27-28/80 课程性质 主干课 教案版本 2012 年第 2 版 修订日期 2012-9-1 第 9 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阻抗和导纳,阻抗的串并联, 相量图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设备、资料 1.目的: 1)掌握计算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会画相量图 2)掌握阻抗和导纳,阻抗的串并联 2.设备与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黑板(白板) 二、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1. 阻抗和导纳 1)阻抗的定义及求法 15(分钟) 2)导纳的定义及求法 15(分钟) 3)阻抗和导纳的关系 10(分钟) 2.阻抗导纳的串并联 1)阻抗的串联并联 20(分钟) 2)导纳的串联并联 10(分钟) 3.相量图 20(分钟) 4.举例、小结 10(分钟) 三、讲授内容重点和注意事项 1.阻抗的定义; 2.阻抗的串联并联、导纳的串联并联; 3.相量图。 四、自学内容和作业 1.预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2.课后习题 9-1。 教案撰写人 马晓春 教案审核人 课程组 课程负责人 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