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白下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墨水 笔书写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9)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10)生亦我所欲, ,故不为苟得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宽恕(sh) 拮据(j) 孤陋寡闻(lou) B.绯红(fei) 狡黠(xia) 盛气凌人( sheng) C.慰藉(jie) 踌躇(chu) 味同嚼蜡(jido D.嬉闹(xi) 凛冽(lin) 鳞次栉比(zhi)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繁衍 怒不可遏 不可明状 B.亵渎 泻千里 莫衷一是 C.沉湎 抑扬顿锉 豁然贯通 D.蓬蒿 花团锦簇 通霄达旦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滨孙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修建住所,种植粮食作物,驯养家畜,制 造器具,并且救了一个野人,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 B.《水浒传》“九纹龙剪径赤松林”中,“九纹龙”是史进的绰号:《西游记》“径回东 土,五圣成真”中,“五圣”指唐僧师徒与白龙马 C.米开朗琪罗被迫为教皇服务,经常遭受一些卑鄙小人的污蔑和攻击,以至于被教会 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D.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依次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在慧骃 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学校开展“关注语文”的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5-7题。 【关注一】临阵磨枪来不及 现象:(A)进入初一的小熊同学,发现自己语文学习出现了困难,(B)语文成绩的 提高比较缓慢,不像某些科目,临阵磨枪就能收效显著。如果语文成绩不能提高,(C)学 习就成为语文最大的绊脚石。(D)对此,他极为困惑却又无能为力,深感烦恼
南京市白下区 2012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其中书写分 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墨水 笔书写。 一(24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6)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 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10) 生亦我所欲, ,故不为苟得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宽恕.(shù) 拮据.(jū) 孤陋.寡闻(lòu) B.绯.红(fēi) 狡黠.(xiá) 盛.气凌人(shènɡ) C.慰藉.(jiè) 踌躇.(chú) 味同嚼.蜡(jiáo) D.嬉.闹(xī) 凛.冽(lǐn) 鳞次栉.比(zhǐ)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繁衍 怒不可遏 不可明状 B.亵渎 一泻千里 莫衷一是 C.沉湎 抑扬顿锉 豁然贯通 D.蓬蒿 花团锦簇 通霄达旦 4.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鲁滨孙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修建住所,种植粮食作物,驯养家畜,制 造器具,并且救了一个野人,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 B.《水浒传》“九纹龙剪径赤松林”中,“九纹龙”是史进的绰号;《西游记》“径回东 土,五圣成真”中,“五圣”指唐僧师徒与白龙马。 C.米开朗琪罗被迫为教皇服务,经常遭受一些卑鄙小人的污蔑和攻击,以至于被教会 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D.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依次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在慧骃 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学校开展“关注语文”的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 5—7 题。 【关注一】临阵磨枪来不及 现象:(A)进入初一的小熊同学,发现自己语文学习出现了困难,(B)语文成绩的 提高比较缓慢,不像某些科目,临阵磨枪就能收效显著。如果语文成绩不能提高,(C)学 习就成为语文最大的绊脚石。(D)对此,他极为困惑却又无能为力,深感烦恼
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初一同学不了解语文学习特点有很大关系 对策:语文学习要广泛积累 关注二】只背经典有局限 现象:初二的小磊同学在小学时就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 但谈起现在的语文学习,他还是一头雾水。 分析:语文学习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背诵国学经典并不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万能 钥匙 对策:语文学习要 【关注三】 现象:进入初三,小飞同学天天在语文的题海中拼搏,可是语文成绩仍然徘徊不前。 分析:大量重复的练习会让人身心俱疲,提高语文成绩不能盲目做题 对策:语文练习要适度、得法。 5.“关注一”中有一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加以改正。(2分) ()处有语病,应改为 6.给“关注二”写出一条对策;给“关注三”拟定一个标题(限7个字)。(2分) 7.“囧”是古代汉字“同”的变体,原意为“光明”,但在网络 上意思却大为不同。有同学借用“囧”图(见右图)来调侃自己的 语文学习状况,这幅图的寓意是 ;你对这种运用汉字 变形来表意的方式的看法是 (3分) 固 二(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4题。(16分) 【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干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②-饷,片刻。饷,通“晌"。③鞭笋:细长的竹 笋。 8.这首诗共四句,第一句中, ”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1 分)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 机。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初一同学不了解语文学习特点有很大关系。 对策:语文学习要广泛积累。 【关注二】只背经典有局限 现象:初二的小磊同学在小学时就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 但谈起现在的语文学习,他还是一头雾水。 分析:语文学习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背诵国学经典并不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万能 钥匙。 对策:语文学习要 。 【关注三】 现象:进入初三,小飞同学天天在语文的题海中拼搏,可是语文成绩仍然徘徊不前。 分析:大量重复的练习会让人身心俱疲,提高语文成绩不能盲目做题。 对策:语文练习要适度、得法。 5.“关注一”中有一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加以改正。(2 分) ( )处有语病,应改为: 6.给“关注二”写出一条对策;给“关注三”拟定一个标题(限.7.个字..)。(2 分) 7.“囧”是古代汉字“冏”的变体,原意为“光明”,但在网络 上意思却大为不同。有同学借用“囧”图(见右图)来调侃自己的 语文学习状况,这幅图的寓意是 ;你对这种运用汉字 变形来表意的方式的看法是 。(3 分) 二(43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 完成 8—14 题。(16 分) 【古诗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宋】范成大 土膏①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②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③过墙来。 【注释】 ①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②一饷,片刻。饷,通“晌”。 ③鞭笋:细长的 竹 笋。 8.这首诗共四句,第一句中,“ ”二字形象地表现出春天乍到,大地复苏的情形。(1 分)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一饷开”三字,形象地描绘出花草在春天生长迅速,片刻间使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B.诗人精心选择农村特有的景色与农民的劳动生活来表现春天,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 机。 C.诗歌最后一句巧借鞭笋来透露春天的气息,与“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歌先概括描写春天,然后具体描绘景物。“催”“开”“过”等词充满着动态之美
【古文阅读】 宋王偃伐楚 宋王偃恶楚威王,好言楚之非,旦日视朝,必诋楚以为笑,且日:“楚之不能若是 甚矣,吾其得楚乎!″群臣和之,如出一口 于是行旅之自楚适宋者,必构楚短以为容。国人大夫传以达于朝,狃③而扬,遂以楚 为果不如宋,而先为其言者亦惑焉 于是谋伐楚,大夫华犟③谏曰:“宋之非楚敌之旧矣,犹樓牛⑥之于鼢鼠@也。使诚如王 言,楚之力犹足以十宋,宋一楚十,十胜不足以直一败,其可以国试乎? 弗听。遂起兵,败楚师于颍③上,王益逞 华犟复谏日:“臣闻小之胜大也,幸其不吾虞也。幸不可常,胜不可恃,兵不可玩, 敌不可侮,侮小人且不可,况大国乎?今楚惧矣,而王益盈。大惧小盈,祸其至矣! 王怒,华隼出奔齐。 明年宋复伐楚,楚人伐败之,遂灭宋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诋:诋毁,污蔑。②适∶到。③构:虛构,编造。④狃(niu):习惯,习 以为常。⑤华隼(chou):作者虚拟的人物。⑥犧(kui)牛: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高大的野 牛。⑦鼢(fen)鼠:鼠类,亦称盲鼠。⑧颍:颍河。⑨虞:戒备、防备。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于是谋伐楚() (2)使诚如王言() (3)王益逞() (4)胜不可恃()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必诋楚以为笑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国人大夫传以达于朝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C.狃而扬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D.楚人伐败之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12.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而先为其言者亦惑焉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臣闻小之胜大也,幸其不吾虞也 14.宋王偃“谋伐楚”是由于 最终他伐楚失败的原因是 凵□°.(3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5分)
【古文阅读】 宋王偃伐楚 宋王偃恶楚威王,好言楚之非,旦日视朝,必诋①楚以.为笑,且曰:“楚之不能若是, 甚矣,吾其得楚乎!”群臣和之,如出一口。 于是行旅之自楚适②宋者,必构③楚短以为容。国人大夫传以达于.朝,狃④而.扬,遂以楚 为果不如宋,而先为其言者亦惑焉。 于是谋伐.楚,大夫华犨⑤谏曰:“宋之非楚敌之旧矣,犹犪牛⑥之于鼢鼠⑦也。使诚.如王 言,楚之力犹足以十宋,宋一楚十,十胜不足以直一败,其可以国试乎?” 弗听。遂起兵,败楚师于颍⑧上,王益.逞。 华犨复谏曰:“臣闻小之胜大也,幸其不吾虞⑨也。幸不可常,胜不可恃.,兵不可玩, 敌不可侮,侮小人且不可,况大国乎?今楚惧矣,而王益盈。大惧小盈,祸其至矣!” 王怒,华犨出奔齐。 明年宋复伐楚,楚人伐败之.,遂灭宋。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诋:诋毁,污蔑。②适:到。③构:虚构,编造。④狃(niǔ):习惯,习 以为常。⑤华犨(chōu):作者虚拟的人物。⑥犪(kuí)牛: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高大的野 牛。⑦鼢(fén)鼠:鼠类,亦称盲鼠。⑧颍:颍河。⑨虞:戒备、防备。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 分) (1)于是谋伐.楚( ) (2)使诚.如王言( ) (3)王益.逞( ) (4)胜不可恃.( )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必诋楚以.为笑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国人大夫传以达于.朝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C.狃而.扬 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D.楚人伐败之.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12.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 分) 而 先 为 其 言 者 亦 惑 焉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臣闻小之胜大也,幸其不吾虞也。 14.宋王偃“谋伐楚”是由于 ,最终他伐楚失败的原因 是“ ”。(3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9 题。(15 分)
李教授 马卫 那时候,教授极少,不像现在,教授似乎可以“批发”的。 准确地说,李教授是副教授,五十多岁,偏瘦,不苟言笑,同学们并不喜欢他。加上他 方言极重,因此他的课大家不是打瞌睡,就是在下面看小说,中文系的嘛,对李教授主讲的 政治经济学并不感冒。不过,你可以不感冒,但你不能不考试 这一学期是考查,李教授刚在讲台上宣布,大家就三呼万岁。特别是那些女生,有的连 笔记也不记,这时恨不能上去吻两下李教授。可李教授接着说,考查么,得出项目。大家就 鼓起眼睛,看他出什么项目。李教授把全班五十一个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十七人 第-组,去调查补鞋。那时的皮鞋是高档商品,用破了要补,哪像现在,从不补鞋,破 了就扔。 第二组,去菜市场调查小菜价格 第三组,去商场调查处理品。 这下,大家都有点怵。不过,既然是考查课,只要认真去做了,老师一定会打个及格的。 我被分在调査补鞋组,刚好皮鞋有个小洞,正需要补呢。那时补鞋一般是一两角钱的生意, 我们一个月生活费不过十七块五角,两角钱也能起大作用的,一碗面条才一角二分呢。 下一次上课,李教授要我们一个个地汇报,并现场给打考查等级。 这有什么好汇报的? 不过,我们还是一是一、二是二地向李教授汇报。比如我说,我皮鞋那个洞,皮匠是按 补的面积收费的,一两公分以内,一角,三四公分以内,两角,五公分及其以上,五角 李教授说,对,这是时下的标准。你和皮匠讲过价没有?我心里嘀咕,这事儿如何讲价 啊,都是明码实价的,但不敢说出口。李教授讲—一其实,这种事还是可以讲价的,不是把 价讲下来,而是让皮匠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成本。既然是按面积收费,那补的圈子内,你可以 叫他多扎几道线啊。 我恍然大悟,确实,那样补出的皮鞋扎实多了,又没有违背皮匠的收费标准。 真正是教授,只有他才想得到,绝了 更绝的还在后头。调查小菜的这组汇报完了,李教授统计,有葱,有白菜,有莴笋,有 生菜,有洋芋,有紫菜等十几个品种呢。最后他说,你们全都上当了 同学们吃惊。 李教授说,你们去市场的那天,他也去买菜的,但是价格比我们调查的便宜一半。原因 极简单——我们调查的时机不对。当时大家想,就是做个作业,所以早早地上了菜市场,随 便问,算是完成任务。这时菜农或贩子才挑着菜来,所以贵,因为这时菜看着水灵鲜嫩。到 了十一点以后,菜叶子开始萎缩了,菜也就便宜下来了 面对李教授,你不服不行 到商场调查商品打折那个组更是简单,只要记下原价、打折价是多少就行了。比如一件 衬衣,原价五十,那时五十是大数目,打折价十五。 李教授问我们,你们哪个发现了商机?
李教授 马卫 那时候,教授极少,不像现在,教授似乎可以“批发”的。 准确地说,李教授是副教授,五十多岁,偏瘦,不苟言笑,同学们并不喜欢他。加上他 方言极重,因此他的课大家不是打瞌睡,就是在下面看小说,中文系的嘛,对李教授主讲的 政治经济学并不感冒。不过,你可以不感冒,但你不能不考试。 这一学期是考查,李教授刚在讲台上宣布,大家就三呼万岁。特别是那些女生,有的连 笔记也不记,这时恨不能上去吻两下李教授。可李教授接着说,考查么,得出项目。大家就 鼓起眼睛,看他出什么项目。李教授把全班五十一个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十七人。 第一组,去调查补鞋。那时的皮鞋是高档商品,用破了要补,哪像现在,从不补鞋,破 了就扔。 第二组,去菜市场调查小菜价格。 第三组,去商场调查处理品。 这下,大家都有点怵。不过,既然是考查课,只要认真去做了,老师一定会打个及格的。 我被分在调查补鞋组,刚好皮鞋有个小洞,正需要补呢。那时补鞋一般是一两角钱的生意, 我们一个月生活费不过十七块五角,两角钱也能起大作用的,一碗面条才一角二分呢。 下一次上课,李教授要我们一个个地汇报,并现场给打考查等级。 这有什么好汇报的? 不过,我们还是一是一、二是二地向李教授汇报。比如我说,我皮鞋那个洞,皮匠是按 补的面积收费的,一两公分以内,一角,三四公分以内,两角,五公分及其以上,五角。 李教授说,对,这是时下的标准。你和皮匠讲过价没有?我心里嘀咕,这事儿如何讲价 啊,都是明码实价的,但不敢说出口。李教授讲——其实,这种事还是可以讲价的,不是把 价讲下来,而是让皮匠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成本。既然是按面积收费,那补的圈子内,你可以 叫他多扎几道线啊。 我恍然大悟,确实,那样补出的皮鞋扎实多了,又没有违背皮匠的收费标准。 真正是教授,只有他才想得到,绝了。 更绝的还在后头。调查小菜的这组汇报完了,李教授统计,有葱,有白菜,有莴笋,有 生菜,有洋芋,有紫菜等十几个品种呢。最后他说,你们全都上当了。 同学们吃惊。 李教授说,你们去市场的那天,他也去买菜的,但是价格比我们调查的便宜一半。原因 极简单——我们调查的时机不对。当时大家想,就是做个作业,所以早早地上了菜市场,随 便问,算是完成任务。这时菜农或贩子才挑着菜来,所以贵,因为这时菜看着水灵鲜嫩。到 了十一点以后,菜叶子开始萎缩了,菜也就便宜下来了。 面对李教授,你不服不行。 到商场调查商品打折那个组更是简单,只要记下原价、打折价是多少就行了。比如一件 衬衣,原价五十,那时五十是大数目,打折价十五。 李教授问我们,你们哪个发现了商机?
我们是学生,不是商人,当然发现不了商机。李教授说,如果你以十五元一件买下来, 重新洗、熨,然后运到商场,以二十元-件批发,一定有人抢购。因为打折品并不是质量问 题,可能是样式过时,或运输途中脏了等等。 我们想,这李教授,真是“人精啊,要是他做生意一定大发。 可李教授不做生意。 李教授抠门儿,在学校是有名的。他真的连一把小菜也要讲半天价,仿佛不讲价他就不 是经济学教授似的。 李教授在我们毕业的前两个月死了,肝癌 他的遗嘱上写道,将存款一万四千元捐给学校,其利息资助贫困学生。 那是1984年啊,李教授的工资才八十多元一个月 送别李教授那天,全校同学们自动停课,一程又一程,把他送到山上下葬 天降大雨 (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 15.文章叙述了李教授布置的调查作业,根据相关信息,填写下表。(3分) 周查项目 李教授的分析 学生的反应 补鞋 补的圈子内,多扎几道线 (1) 小菜价格 不服不行 (3)打折价买回,提价批发卖出赞叹不已 16.概括回答李教授有怎样的美好品质,并举一例说明。(3分) 17.说说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描写李教授的“不苟言笑”且“方言极重”?(2分) 赏析下面的语句。(4分 天降大雨。 我们大哭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写“那时候”与“现在”的教授的寡多,既交待了时代背景,也反映了当下的社 会现实。 B.对李教授的考查项目“大家都有点怵”,这反映了他的考查项目不同寻常,让人有点害 C.“李教授的工资才八十多元一个月”中的“才”字写出了李教授抠门的根本原因 D.文章对李教授的死亡及捐资的叙述,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2分) 中国的龙 许进雄
我们是学生,不是商人,当然发现不了商机。李教授说,如果你以十五元一件买下来, 重新洗、熨,然后运到商场,以二十元一件批发,一定有人抢购。因为打折品并不是质量问 题,可能是样式过时,或运输途中脏了等等。 我们想,这李教授,真是“人精”啊,要是他做生意一定大发。 可李教授不做生意。 李教授抠门儿,在学校是有名的。他真的连一把小菜也要讲半天价,仿佛不讲价他就不 是经济学教授似的。 李教授在我们毕业的前两个月死了,肝癌。 他的遗嘱上写道,将存款一万四千元捐给学校,其利息资助贫困学生。 那是1984年啊,李教授的工资才八十多元一个月。 送别李教授那天,全校同学们自动停课,一程又一程,把他送到山上下葬。 天降大雨。 我们大哭。 (选自《2011 中国年度小小说》)[来源:学科网] 15.文章叙述了李教授布置的调查作业,根据相关信息,填写下表。(3 分) 调查项目 李教授的分析 学生的反应 补鞋 补的圈子内,多扎几道线 (1) 小菜价格 (2) 不服不行 (3) 打折价买回,提价批发卖出 赞叹不已 16.概括回答李教授有怎样的美好品质,并举一例说明。(3 分) 17.说说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描写李教授的“不苟言笑”且“方言极重”?(2 分) 18.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4 分) 天降大雨。 我们大哭。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开头写“那时候”与“现在”的教授的寡多,既交待了时代背景,也反映了当下的社 会现实。 B.对李教授的考查项目“大家都有点怵”,这反映了他的考查项目不同寻常,让人有点害 怕。 C.“李教授的工资才八十多元一个月”中的“才”字写出了李教授抠门的根本原因。 D.文章对李教授的死亡及捐资的叙述,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极具震撼人心的力量。[来源:学科网]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24 题。(12 分) 中国的龙 许进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