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2009年初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2分)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生命的江流一泄千里,向着远方的大海奔腾而去,从不停留,也不休栖(xiqi)。 B.有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全被试净( shijin),水光山色,豁然开朗… C.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人们以馈赠( guizeng),人们才会真正乐此不疲地享受生活 D.一个执着的人,能绝处逢生:一个睿智( ruizhi)的人,会笑看世界。 2.下面各句表述(含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上,学生们向胡锦涛主席展示了自己的小发明。 B.纪录片《汉字五千年》介绍汉字发展、产生、演变的过程,彰显独特中华文化魅力。 C.据统计局精确臆测,现在学生用书信与家长保持联系、进行沟通的不到十分之一左右。 D.玄武湖古称“桑泊”,占地437公顷,有五、六十个足球场大,是南京的一盏掌上明灯 3.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3)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4)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6) 老木沧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 (7)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引起苏东坡对亲人的牵挂。在另一个不眠之夜, 他见到了另一番月色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心中充 满恬淡闲适之感。(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填写) (9)思念是一条河。在温庭筠笔下,那是凝妆少妇 的失望:在李清照笔下,那是懒妆女子“ ”的忧伤。缕缕 深情,尽在思念的河水中荡漾。(分别用《望江南》和《武陵春》中的诗句填写) 每年的3月21~28日是“中国水周”,班级为此开展了“中国水文化”主题活动。 【曲水流觞】 4.下面是根据典故拟写的对联,请从供选的词语中选择并组合,对出下联。(2分) 典故: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偕亲友来到兰亭。他们在美丽的清 溪边,沿着“斗折蛇行”的溪岸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 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衔觞赋诗"。据史载,在这次著名的春宴中,众宾陶醉 在融融春光中,均饮酒数觥,其乐无穷。其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 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收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 乘兴而书,写下了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也因之被尊为“书 语文试卷共6页,第1页
语文试卷 共 6 页,第1 页 南京市玄武区 2009 年初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满分 120 分,含书写 3 分;时间 120 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2 分) 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生命的江流一泄..千里..,向着远方的大海奔腾而去,从不停留,也不休栖..(xiūqì)。 B.有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全被试.净.(shìjìn),水光山色,豁然开朗 ....…… C.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人们以馈赠..(guìzèng),人们才会真正乐此不疲 ....地享受生活。 D.一个执着的人,能绝处逢生 ....;一个睿智..(ruìzhì)的人,会笑看世界。 2.下面各句表述(含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上,学生们向胡锦涛主席展示了自己的小发明。 B.纪录片《汉字五千年》介绍汉字发展、产生、演变的过程,彰显独特中华文化魅力。 C.据统计局精确臆测,现在学生用书信与家长保持联系、进行沟通的不到十分之一左右。 D.玄武湖古称“桑泊”,占地 437 公顷,有五、六十个足球场大,是南京的一盏掌上明灯。 3.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3)山随平野尽, 。 (李白《渡荆门送别》) (4)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 (5)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6) ,老木沧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 (7)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引起苏东坡对亲人的牵挂。在另一个不眠之夜, 他见到了另一番月色“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心中充 满恬淡闲适之感。(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填写) (9)思念是一条河。在温庭筠笔下,那是凝妆少妇“ , ” 的失望;在李清照笔下,那是懒妆女子“ , ”的忧伤。缕缕 深情,尽在思念的河水中荡漾。(分别用《望江南》和《武陵春》中的诗句填写) 每年的 3 月 21~28 日是“中国水周”,班级为此开展了“中国水文化”主题活动。 【曲水流觞】 4.下面是根据典故拟写的对联,请从供选的词语中选择并组合,对出下联。(2 分) 典故: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偕亲友来到兰亭。他们在美丽的清 溪边,沿着“斗折蛇行”的溪岸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 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衔觞赋诗”。据史载,在这次著名的春宴中,众宾陶醉 在融融春光中,均饮酒数觥,其乐无穷。其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 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收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 乘兴而书,写下了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也因之被尊为“书
圣”。从此,“曲水流觞”传为佳话。 供选词语:书圣、《兰亭集序》、美名、成、衔觞赋诗、众宾、挥毫、留、春宴、雅聚 上联:群贤醉春,“曲水流觞”传佳话 下联 【借水如金】 5.下面是珍惜水资源的宣传画,请将解说词补充完整,并为其撰写一句宣传标语。(4分) 解说词:这幅宣传画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 和 ,下面是广漠而龟裂的 大地,表达了人们的惜水意识。(2分) 宣传标语 【饮水思源】 6.下面是用诗集《春水》中头尾两首诗做的书签,有同学在第一张背面写下了自己的理 解。请你写出对最后一首诗的理解。(2分) 第一首 书签背面 最后一首 春水! 别了 诗人表达了自己独 又是一年了, 春水, 特的思想每一首小诗都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 像春水一样,温静澄澈 可以再照个影儿么 带去我许多意绪。 对最后一首诗的理解: 二(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17分) 【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语文试卷共6页,第2页
语文试卷 共 6 页,第2 页 圣”。从此,“曲水流觞”传为佳话。 供选词语:书圣、《兰亭集序》、美名、成、衔觞赋诗、众宾、挥毫、留、春宴、雅聚 上联:群贤醉春,“曲水流觞”传佳话 下联: 【惜水如金】 5.下面是珍惜水资源的宣传画,请将解说词补充完整,并为其撰写一句宣传标语。(4 分) 解说词:这幅宣传画由两部分构成。上面是 和 ,下面是广漠而龟裂的 大地,表达了人们的惜水意识。(2 分) 宣传标语: (2 分) 【饮水思源】 6.下面是用诗集《春水》中头尾两首诗做的书签,有同学在第一张背面写下了自己的理 解。请你写出对最后一首诗的理解。(2 分) 第一首 书签背面 最后一首 对最后一首诗的理解: 二(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7—12 题。(17 分) 【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水!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个影儿么? 春水温静的答谢我说: “我的朋友! 我从来没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别了! 春水, 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 带去我许多意绪。 向你挥手了, 缓缓地流到人间去罢。 我要坐在泉源边, 静听回响。 诗人表达了自己独 特的思想:每一首小诗都 像春水一样,温静澄澈, 纤尘不染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用一个成语形容诗中的景象,最恰当的是()(1分) A.如沐春风B.大地回春C.春深似海D.春风化雨 .有人说诗中的动词“争”和“啄”用得特别传神,请作简要赏析(3分) 【古文阅读】 []公输(节选) 子墨子见王,日:"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 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一此为何若人? 王日:“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干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 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 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镐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选自《墨子》) [乙]衣甲最恶 田赞2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日:“先生之衣何其恶也?″赞对日:“衣又有恶此者。 荆王日:“可得而闻邪?”对曰:“甲恶于此。”王曰:“何谓也?”对日:“冬日则寒,夏 日则热,衣无恶于甲矣。赞贫,故衣恶也。今大王,万乘之主也,富厚无敌,而好衣人以 甲,臣窃为大王不取也。……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其实 人甚不安,之二者,臣为大王无取焉。”荆王无以应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衣甲:穿盔甲。②田赞∶据说是墨家人物,齐国的游说之土。③恶:坏,糟。 9.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舍其文轩( 苟虑害人( 10.下面各项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一项是()(2分) A.今有人于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先生之衣何其恶也敌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D.其实人甚不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荆之地方五千里。 (2)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12.墨子用“请君入瓮”的方式诱使楚王说出“口口□口□的话,从而 语文试卷共6页,第3页
语文试卷 共 6 页,第3 页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用一个成语形容诗中的景象,最恰当的是( )(1 分) A.如沐春风 B.大地回春 C.春深似海 D.春风化雨 8.有人说诗中的动词“争”和“啄”用得特别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3 分) 【古文阅读】 [甲]公输(节选)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 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 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 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选自《墨子》) [乙]衣甲①最恶 田赞②衣补衣而见荆王,荆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恶.也?”赞对曰:“衣又有恶此者。” 荆王曰:“可得而闻邪?”对曰:“甲恶于此。”王曰:“何谓也?”对曰:“冬日则寒,夏 日则热,衣无恶于甲矣。赞贫,故衣恶也。今大王,万乘之主也,富厚无敌,而好衣人以 甲,臣窃为大王不取也。……苟虑害人,人亦必虑害之;苟.虑危人,人亦必虑危之。其实 人甚不安.,之二者,臣为大王无取焉。”荆王无以应。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衣甲:穿盔甲。②田赞:据说是墨家人物,齐国的游说之士。③恶:坏,糟。 9.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舍.其文轩( ) 苟.虑害人 ( ) 10.下面各项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2 分) A.今有人于.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先生之衣何其恶.也敌. 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D.其实人甚不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荆之地方五千里。 (2)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12.墨子用“请君入瓮”的方式诱使楚王说出“ ”的话,从而
使楚王陷入进退两难之中:田赞以“□□□”的行为巧妙劝谏,使荆“□□口 以上均用选文中词句填空)。然而甲文中楚王表面上虽然接受了墨子的意见,内心却并 不服气。假如请唐雎、邹忌、田赞中的一位,来说服楚王,你认为他会怎么说。 我请()来说服楚王,我想他会这么说:“ 。”(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3分) 说“茶” 李国文 ①我们中国老百姓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虽然 排在末尾,却是一门最有讲究、最有情趣、最有文化、最给人启迪的学问。 ②饮茶的要义,就是通过有一定温度的白水,将茶叶中的精华析解出来。这个过程, 今人曰冲,古人曰煎,做法不同,道理是相似的。宋代苏轼有一首题为《试院煎茶》的诗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 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写出了茶与水、火与水的关系。据传唐宰相李 德裕,曾托去江南的朋友舀回长江之水,供他煎茶,此人疏忽了,船已渡江,方想起汲水 事,只好临时于江边舀了两罐捎回长安。李德裕煎岀茶来一品,便说,你取的非中段中流 之水吧?不要瞒我。可见唐代文人饮茶,对水的要求是很高的 ③为什么呢?因为好水还要配以“活火”,才能真正煎出好茶。水加热时释放出气泡, 温度愈高,气泡愈大,最初像蟹眼大小,慢慢地便像鱼眼大小。古人认为,沏茶的水若是 滚过了头,也就是水中的氧气因不断沸腾而逸出,水便“老”了,用这样的水,煎出来的 茶,在口味上就要差一点了。所以需特别讲究“火候"。东坡诗“贵从活火发新泉”中的 “活火”,就是要不停地用扇子扇,使炭火得到充分燃烧,使水沸腾出“鱼目”则止,这 样煎出的茶,才让人饮后神情气爽 ④茶不仅有清心明目的功效,还给世人增添了许多情趣。据说宋代上自宫廷,下到民 间,饮茶成为时尚。据《梦粱录》里记载,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茶肆、茶楼、茶坊、 茶担,遍布全市,饮之外,有吃,吃之外,有乐,是广大民众的消闲去处。而苏东坡题为 《惠山烹小龙团》诗中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小团月”,则是专供 宫廷饮用的龙团茶饼,属于极品的贵族饮料了。欧阳修《归田录》有云:“茶之品莫贵于 龙凤团,凡二十余饼重一斤,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龙团茶分大小,小者贵 重于大者,所以,有此口福的苏东坡,情不自禁咏诗记事,记叙他的这次高级消费了。 ⑤今人泡茶,谁都会的,用烧开的水往杯子里或茶壶里一冲,就行了。古人煎茶,就 比较麻烦,一是在炉子上将茶煮来饮用,一是在炉子上现烧水现沏。虽是繁琐,但也显得 精致些,高雅些。我国至今还保留着饮茶风俗的,有闽粵一带的潮汕功夫茶,还有北京地 语文试卷共6页,第4页
语文试卷 共 6 页,第4 页 使楚王陷入进退两难之中;田赞以“ ”的行为巧妙劝谏,使荆王“ ” (以上均用选文中词句填空)。然而甲文中楚王表面上虽然接受了墨子的意见,内心却并 不服气。假如请唐雎、邹忌、田赞中的一位,来说服楚王,你认为他会怎么说。 我请( )来说服楚王,我想他会这么说:“ 。”(5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13 分) 说“茶” 李国文 ①我们中国老百姓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虽然 排在末尾,却是一门最有讲究、最有情趣、最有文化、最给人启迪的学问。 ②饮茶的要义,就是通过有一定温度的白水,将茶叶中的精华析解出来。这个过程, 今人曰冲,古人曰煎,做法不同,道理是相似的。宋代苏轼有一首题为《试院煎茶》的诗: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 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写出了茶与水、火与水的关系。据传唐宰相李 德裕,曾托去江南的朋友舀回长江之水,供他煎茶,此人疏忽了,船已渡江,方想起汲水 事,只好临时于江边舀了两罐捎回长安。李德裕煎出茶来一品,便说,你取的非中段中流 之水吧?不要瞒我。可见唐代文人饮茶,对水的要求是很高的。 ③为什么呢?因为好水还要配以“活火”,才能真正煎出好茶。水加热时释放出气泡, 温度愈高,气泡愈大,最初像蟹眼大小,慢慢地便像鱼眼大小。古人认为,沏茶的水若是 滚过了头,也就是水中的氧气因不断沸腾而逸出,水便“老.”了,用这样的水,煎出来的 茶,在口味上就要差一点了。所以需特别讲究“火候”。东坡诗 “贵从活火发新泉”中的 “活火”,就是要不停地用扇子扇,使炭火得到充分燃烧,使水沸腾出“鱼目”则止,这 样煎出的茶,才让人饮后神情气爽。 ④茶不仅有清心明目的功效,还给世人增添了许多情趣。据说宋代上自宫廷,下到民 间,饮茶成为时尚。据《梦粱录》里记载,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茶肆、茶楼、茶坊、 茶担,遍布全市,饮之外,有吃,吃之外,有乐,是广大民众的消闲去处。而苏东坡题为 《惠山烹小龙团》诗中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小团月”,则是专供 宫廷饮用的龙团茶饼,属于极品的贵族饮料了。欧阳修《归田录》有云:“茶之品莫贵于 龙凤团,凡二十余饼重一斤,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龙团茶分大小,小者贵 重于大者,所以,有此口福的苏东坡,情不自禁咏诗记事,记叙他的这次高级消费了。 ⑤今人泡茶,谁都会的,用烧开的水往杯子里或茶壶里一冲,就行了。古人煎茶,就 比较麻烦,一是在炉子上将茶煮来饮用,一是在炉子上现烧水现沏。虽是繁琐,但也显得 精致些,高雅些。我国至今还保留着饮茶风俗的,有闽粤一带的潮汕功夫茶,还有北京地
区的盖碗茶等。有些少数民族也沿用着古老的茶道,如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竹筒茶等。 各地时常举办的茶艺表演,成为当地老百姓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⑥茶是有品格的,它的味道不十分浓烈,也不过于绵软。喜清新、倡自然、求本色 好自如的茶道,恐怕,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呢! (摘自《今晚报》,有删改) 13.在括号内填写小节序号,在横线上概括段落大意,完成文章的结构图。(4分) ()饮茶最有讲究 (①)饮茶是门学问 (⑤) (⑥)饮茶最给人启迪 14.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引用的“开门七件事”,说明只有茶才是七宗生活用品中不可缺少的。 B.苏东坡诗句“蟹眼已过鱼眼生”,指的是烧水时产生了由大到小的气泡 C.文中第②段用唐宰相李德裕鉴水的故事,说明唐代文人都有很高的饮茶品味 D.欧阳修《归田录》中提到“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可见当时极品茶“龙凤团”的金贵。 15.品茗是一种享受。古人是如何得到这种享受的?请补写出其煎茶的过程。(2分) 将锅置于炉火上 待水烧到出“鱼目” ,或直接取煮好的茶饮用。 16.联系文章和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材料一:水也会“衰老” 水分具有一定的极性,因此分子与分子之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一种链状结构。当水不 经常受到撞击,也就是说不经常处于运动状态时,这种链状结构就会不断扩大、延伸,从 而使水不断变“老”,成为老化水。静止状态被存放3天的水就是老化水。未成年人如常 饮用老化水,细胞的新陈代谢会明显减慢,并影响生长发育。 材料二:沸水是“死水 中国人习惯于喝开水,即煮沸后得到的沸水,说自来水不安全。其实,自来水中毕竟 还有一定量的溶解氧和矿物质,而对水加热的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会因升温而散失。更 可怕的是,沸水中有害物质三氨甲烷的含量是自来水的三到四倍。难怪用冷却后的沸水浇 花花枯,养鱼鱼死。 (1)文中第③段中与材料一中加点的“老”意思相同吗?请说说理由(2分) (2)联系文章和材料二,谈谈为什么古人煎茶,烧水至“鱼目出”即可?(2分) 语文试卷共6页,第5页
语文试卷 共 6 页,第5 页 区的盖碗茶等。有些少数民族也沿用着古老的茶道,如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竹筒茶等。 各地时常举办的茶艺表演,成为当地老百姓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⑥茶是有品格的,它的味道不十分浓烈,也不过于绵软。喜清新、倡自然、求本色、 好自如的茶道,恐怕,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呢! (摘自《今晚报》,有删改) 13.在括号内填写小节序号,在横线上概括段落大意,完成文章的结构图。(4 分) 14.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引用的“开门七件事”,说明只有茶才是七宗生活用品中不可缺少的。 B.苏东坡诗句“蟹眼已过鱼眼生”,指的是烧水时产生了由大到小的气泡。 C.文中第②段用唐宰相李德裕鉴水的故事,说明唐代文人都有很高的饮茶品味。 D.欧阳修《归田录》中提到“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可见当时极品茶“龙凤团”的金贵。 15.品茗是一种享受。古人是如何得到这种享受的?请补写出其煎茶的过程。(2 分) 将锅置于炉火上 待水烧到出“鱼目” ,或直接取煮好的茶饮用。 16.联系文章和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4 分) 材料一:水也会“衰老” 水分具有一定的极性,因此分子与分子之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一种链状结构。当水不 经常受到撞击,也就是说不经常处于运动状态时,这种链状结构就会不断扩大、延伸,从 而使水不断变“老.”,成为老化水。静止状态被存放 3 天的水就是老化水。未成年人如常 饮用老化水,细胞的新陈代谢会明显减慢,并影响生长发育。 材料二: 沸水是“死水” 中国人习惯于喝开水,即煮沸后得到的沸水,说自来水不安全。其实,自来水中毕竟 还有一定量的溶解氧和矿物质,而对水加热的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会因升温而散失。更 可怕的是,沸水中有害物质三氯甲烷的含量是自来水的三到四倍。难怪用冷却后的沸水浇 花花枯,养鱼鱼死。 (1)文中第③段中与材料一中加点的“老”意思相同吗?请说说理由(2 分) (2)联系文章和材料二,谈谈为什么古人煎茶,烧水至“鱼目出”即可?(2 分) (①)饮茶是门学问 ( )饮茶最有讲究 ( ) (⑤) (⑥) 饮茶最给人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