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类,并可侵袭人体。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硬蜱多在白天 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 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 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性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3.寻觅宿主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当 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已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 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 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 接触时即爬附宿主;栖息在荒漠地带的亚东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动, 主动寻觅宿主;栖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种,多在地面或爬上墙壁、木桩 寻觅宿主。蜱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宿主的活动,特别是 候鸟的季节迁移,对蜱类的播散起着重要作用 蜱对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 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 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颈部肉垂和乳 房,次为肩胛部。波斯锐缘蜱多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生态】 1.季节消长气温、湿度、土壤、光周期、植被、宿主等都可 影响蜱类的季节消长及活动。在温暖地区多数蜱种在春、夏、秋季活 动,如全沟硬蜱成虫活动期在4~8月,高峰在5-6月初,幼虫和若虫 的活动季节较长,从早春4月持续至9、10月,一般有两个高峰,主 峰常在6-7月,次峰约在8-9月间。在炎热地区有些种类在秋、冬
6 爬行类,并可侵袭人体。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硬蜱多在白天 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 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 1 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 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性硬蜱甚至可达 100 多倍。 3.寻觅宿主 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 CO2 很敏感,当 与宿主相距 15m 时,即已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 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 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 接触时即爬附宿主;栖息在荒漠地带的亚东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动, 主动寻觅宿主;栖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种,多在地面或爬上墙壁、木桩 寻觅宿主。蜱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宿主的活动,特别是 候鸟的季节迁移,对蜱类的播散起着重要作用。 蜱对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 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 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颈部肉垂和乳 房,次为肩胛部。波斯锐缘蜱多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生态】 1.季节消长 气温、湿度、土壤、光周期、植被、宿主等都可 影响蜱类的季节消长及活动。在温暖地区多数蜱种在春、夏、秋季活 动,如全沟硬蜱成虫活动期在 4~8 月,高峰在 5~6 月初,幼虫和若虫 的活动季节较长,从早春 4 月持续至 9、10 月,一般有两个高峰,主 峰常在 6~7 月,次峰约在 8~9 月间。在炎热地区有些种类在秋、冬
春季活动,如残缘璃眼蜱。软蜱因多在宿主洞巢内,故终年都可活动。 2.越冬蜱多数在栖息场所越冬,硬蜱可在动物的泂穴、土块、 枯枝落叶层中或宿主体表越冬。软蜱主要在宿主住处附近越冬。越冬 虫期因种类而异。有的各虫期均可越冬,如硬蜱属中的多数种类;有 的以成虫越冬,如革蜱属中的所有种类;有的以若虫和成虫越冬,如 血蜱属和软蜱中的一些种;有的以若虫越冬,如残缘璃眼蜱;有的以 幼虫越冬,如微小牛蜱 防制原则】 1.环境防制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结 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 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 杀螟硫磷等。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 3.个人防护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 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査,勿将蜱带出疫区。 第三节恙螨 恙螨( chigger mite)属于真螨目( Acariformes)、恙螨科 ( Trombiculidae)。恙螨的成虫和若虫营自生生活,幼虫寄生在家畜 和其他动物体表,吸取宿主组织液,引起恙螨皮炎,传播恙虫病。全 世界已知约有3000多种及亚种,其中有50种左右侵袭人体。我国已
7 春季活动,如残缘璃眼蜱。软蜱因多在宿主洞巢内,故终年都可活动。 2.越冬 蜱多数在栖息场所越冬,硬蜱可在动物的洞穴、土块、 枯枝落叶层中或宿主体表越冬。软蜱主要在宿主住处附近越冬。越冬 虫期因种类而异。有的各虫期均可越冬,如硬蜱属中的多数种类;有 的以成虫越冬,如革蜱属中的所有种类;有的以若虫和成虫越冬,如 血蜱属和软蜱中的一些种;有的以若虫越冬,如残缘璃眼蜱;有的以 幼虫越冬,如微小牛蜱。 【防制原则】 1. 环境防制 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结 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 杀啮齿动物。 2. 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 杀螟硫磷等。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 3. 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 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第三节 恙螨 恙螨(chigger mite)属于真螨目(Acariformes )、恙螨科 (Trombiculidae)。恙螨的成虫和若虫营自生生活,幼虫寄生在家畜 和其他动物体表,吸取宿主组织液,引起恙螨皮炎,传播恙虫病。全 世界已知约有 3000 多种及亚种,其中有 50 种左右侵袭人体。我国已
记录有400多种及亚种。重要种类有地里纤恙螨( Leptotrombidium deliense)和小盾纤恙螨(L. scutellare)等。 【形态】 由于对多数恙螨种类的若虫和成虫的了解不多,目前恙螨的分类 仍以幼虫为主。 恙螨幼虫(图15-7)多椭圆形,红、橙、淡黄或乳白色。初孵出 时体 图15-7地里纤恙螨幼虫(参见第四版教材P216图19-8) 长约02mm,经饱食后体长达05~10mm以上。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 部分。颚体位于躯体前端,由螯肢及须肢各1对组成。螯肢的基节呈 三角形,端节的定趾退化,动趾变为螯肢爪。须肢圆锥形,分5节, 第一节较小,第四节末端有爪,第五节着生在第四节腹面内侧缘如拇 指状。颚基在腹面向前延伸,其外侧形成一对螯盔( galea)。躯体背 面的前端有盾板,呈长方形、矩形、五角形、半圆形或舌形,是重要 的分类依据。盾板上通常有毛5根,中部有2个圆形的感器基 ( sensillary base),由此生出呈丝状、羽状或球杆状的感器 ( sensillum)。多数种类在盾板的左右两侧有眼1-~2对,位于眼片上 盾板后方的躯体上有横列的背毛,其排列的行数、数目和形状等因种 类而异。气门如存在,则位于颚基与第一对足基节之间。足分为6或 7节,如为7节则股节又分为基股节和端股节。足的末端有爪1对和
8 记录有 400 多种及亚种。重要种类有地里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deliense)和小盾纤恙螨(L. scutellare)等。 【形态】 由于对多数恙螨种类的若虫和成虫的了解不多,目前恙螨的分类 仍以幼虫为主。 恙螨幼虫(图 15-7)多椭圆形,红、橙、淡黄或乳白色。初孵出 时体 长约 0.2mm,经饱食后体长达 0.5~1.0mm 以上。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 部分。颚体位于躯体前端,由螯肢及须肢各 1 对组成。螯肢的基节呈 三角形,端节的定趾退化,动趾变为螯肢爪。须肢圆锥形,分 5 节, 第一节较小,第四节末端有爪,第五节着生在第四节腹面内侧缘如拇 指状。颚基在腹面向前延伸,其外侧形成一对螯盔(galea)。躯体背 面的前端有盾板,呈长方形、矩形、五角形、半圆形或舌形,是重要 的分类依据。盾板上通常有毛 5 根,中部有 2 个圆形的感器基 ( sensillary base ),由此 生出呈 丝状、羽 状或球杆 状的感 器 (sensillum)。多数种类在盾板的左右两侧有眼 1~2 对,位于眼片上。 盾板后方的躯体上有横列的背毛,其排列的行数、数目和形状等因种 类而异。气门如存在,则位于颚基与第一对足基节之间。足分为 6 或 7 节,如为 7 节则股节又分为基股节和端股节。足的末端有爪 1 对和 图 15-7 地里纤恙螨幼虫(参见第四版教材 P216 图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