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春大学旅游学院TheTourismCollegeof Changchun University《园林植物学》课程教案2018年6月
1
学科基础必2018-2019学课程类型授课时间修课程年第一学期2018级考试授课对象考核方式风景园林第六章叶s 6—1 [叶的主要功能s 6—2叶的形态福s 6—3叶的发育和结构章节标题第六章叶一、教学内容第六章叶86一1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经济用途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贮藏能量。2、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根系吸水的动力之一;根系吸收的矿物质,主要是随蒸腾液流上升的所以对矿物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转有利;还可降低叶片的表面温度。3、吸收作用:水和无机盐、农药、化肥、激素。4、营养繁殖:叶脉处产生不定根、不定芽(秋海棠)。s6-1叶的形态一、叶的组成1.一般叶的组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具备这三部分的为完全叶,缺少任一部分的叶为不完全叶。叶片:绿色扁平,有起支持和输导作用的叶脉,叶脉又分中脉和侧脉,较小的为细脉,细脉末端叫脉梢。叶脉的分布方式叫脉序,可分为网状脉、羽状脉、平行脉和弧形脉、叉状脉。叶柄:连接叶片与茎的细长杆状物。具有支持叶片及连接输导作用。由于叶柄的长短不一和能扭曲生长,从而调节叶片的空间位置和方向,避免相互遮蔽,有利于充分接受阳光,这种特性叫叶的镶嵌性。托叶:叶柄基部的附属物,形状多样,有的特化成刺,保护作用;豌豆的托2
2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必 修课程 授课时间 2018-2019 学 年第一学期 授课对象 2018 级 风景园林 考核方式 考试 第六章 叶 § 6—1 叶的主要功能 § 6—2 叶的形态 § 6—3 叶的发育和结构 章节标题 第六章 叶 一、教学内容 第 六 章 叶 §6- 1 叶 的 主 要 生 理 功 能 和 经 济 用 途 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贮藏能量。 2、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根系吸水的动力之一;根系吸收的矿物质,主要是随蒸 腾液流上升的所以对矿物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转有利;还可降低叶片的表面温 度。 3、吸收作用:水和无机盐、农药、化肥、激素。 4、营养繁殖:叶脉处产生不定根、不定芽(秋海棠)。 §6- 1 叶的形态 一、叶的组成 1.一般叶的组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具备这三部分的为 完全叶,缺少任一部分的叶为不完全叶。 叶片:绿色扁平,有起支持和输导作用的叶脉,叶脉又分中脉和侧脉,较小 的为细脉,细脉末端叫脉梢。叶脉的分布方式叫脉序,可分为网状脉、羽状脉、 平行脉和弧形脉、叉状脉。 叶柄:连接叶片与茎的细长杆状物。具有支持叶片及连接输导作用。由于叶 柄的长短不一和能扭曲生长,从而调节叶片的空间位置和方向,避免相互遮蔽, 有利于充分接受阳光,这种特性叫叶的镶嵌性。 托叶:叶柄基部的附属物,形状多样,有的特化成刺,保护作用;豌豆的托
叶能进行光合作用。2.禾本科植物的叶:有叶片(狭长带状)、叶鞘(抱茎)、叶枕、叶颈、叶舌、二、叶片的形态(一)叶的大小、形状:1.叶的大小2.叶形:卵形、圆形、椭圆形、针形、披针形、线形、剑形、条形、心形、肾形。(二)叶尖:渐尖、急尖、钝形、截形、具短尖、具骤尖、微缺、倒心形(三)叶基:耳形、箭形、戟形、匙形、偏斜形(四)叶缘:全缘、波状、皱缩状、齿状、缺刻(五)脉序:平行脉、网状脉、叉状脉(六)单叶和复叶:一个叶柄上只生有一个叶片,叶腋生芽的叶叫单叶,如桑、桃、棉的叶: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小叶片,小叶叶腋内不形成芽的叫复叶。复叶的叶柄叫总叶柄,每小叶的柄叫小叶柄。羽状复叶:小叶多数对生,排列在总叶柄的两侧,呈羽毛状,又分奇数~,偶数~。三出复叶:总叶柄顶端着生三片小叶。掌状复叶:多个小叶着生在总叶柄的顶端,呈掌状排列。七叶树。单身复叶:基部与总叶柄连接处有关节。柑桔。(七)叶序和叶镶嵌:叶在茎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1)互生:白杨(2)对生:丁香、薄荷、石竹、女贞(3)轮生:夹竹桃、轮叶百合(4)簇生:银杏、枸杞、落叶松86-2叶的结构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一般结构表皮:覆盖于叶片上、下表面,由排列紧密的单层扁平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彼此紧密镶嵌连接。横切面长方形,外壁角质化(防止过度蒸腾;避免菌害;防强光灼伤)。有许多气孔器,气孔器由保卫细胞(肾形)和副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的气孔处壁厚,调节气孔开闭,调节气体交换与水分蒸腾。有表皮毛和腺毛,保护作用。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的薄壁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在异面叶中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分。栅栏组织由一至数层长柱形细胞组成,紧接上表皮,细胞间隙稍小;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下方,与下表皮相接,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发达的细胞间隙。叶脉:有一个或几个维管束,木质部近腹面,韧皮部近背面,大叶脉有活动极其微弱的形成层,维管束正对的表皮内方有厚角组织。小叶脉结构简单,外有维管束鞘,是薄壁细胞。脉越细,结构越简化。3
3 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2.禾本科植物的叶:有叶片(狭长带状)、叶鞘(抱茎)、叶枕、叶颈、叶舌、 二、叶片的形态 (一)叶的大小、形状: 1.叶的大小 2.叶形:卵形、圆形、椭圆形、针形、披针形、线形、剑形、条形、心形、 肾形。 (二)叶尖:渐尖、急尖、钝形、截形、具短尖、具骤尖、微缺、倒心形 (三)叶基:耳形、箭形、戟形、匙形、偏斜形 (四)叶缘:全缘、波状、皱缩状、齿状、缺刻 (五)脉序:平行脉、网状脉、叉状脉 (六)单叶和复叶:一个叶柄上只生有一个叶片,叶腋生芽的叶叫单叶,如 桑、桃、棉的叶;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小叶片,小叶叶腋内不形成芽的叫复叶。 复叶的叶柄叫总叶柄,每小叶的柄叫小叶柄。 羽状复叶:小叶多数对生,排列在总叶柄的两侧,呈羽毛状,又分奇数~, 偶数~。 三出复叶:总叶柄顶端着生三片小叶。 掌状复叶:多个小叶着生在总叶柄的顶端,呈掌状排列。七叶树。 单身复叶:基部与总叶柄连接处有关节。柑桔。 (七)叶序和叶镶嵌:叶在茎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1)互生:白杨 (2)对生:丁香、薄荷、石竹、女贞 (3)轮生:夹竹桃、轮叶百合 (4)簇生:银杏、枸杞、落叶松 §6- 2 叶的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的一般结构 表皮:覆盖于叶片上、下表面,由排列紧密的单层扁平细胞组成。表皮细胞 形状不规则,彼此紧密镶嵌连接。横切面长方形,外壁角质化(防止过度蒸腾; 避免菌害;防强光灼伤)。有许多气孔器,气孔器由保卫细胞(肾形)和副卫细 胞组成,保卫细胞的气孔处壁厚,调节气孔开闭,调节气体交换与水分蒸腾。有 表皮毛和腺毛,保护作用。 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的薄壁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在异面叶中有栅栏 组织与海绵组织之分。栅栏组织由一至数层长柱形细胞组成,紧接上表皮,细胞 间隙稍小;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下方,与下表皮相接,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 疏松,有发达的细胞间隙。 叶脉:有一个或几个维管束,木质部近腹面,韧皮部近背面,大叶脉有活动 极其微弱的形成层,维管束正对的表皮内方有厚角组织。小叶脉结构简单,外有 维管束鞘,是薄壁细胞。脉越细,结构越简化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表皮:由表皮细胞、泡状细胞,气孔器、表皮毛组成。表皮细胞分长细胞和短细胞,长细胞的长轴与叶的长轴平行,细胞外壁角质化、硅质化,有的甚至堆积成粗糙不平的突起。短细胞分硅细胞和栓细胞,成对发生。泡状细胞又叫运动细胞,位于两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处,细胞大壁薄,有大液泡,存大量水,与叶片卷曲和开张有关。气孔器成纵行排列,保卫细胞哑铃形,副卫细胞近菱形。叶肉:叶肉组织比较均一,不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所以禾本科植物叶是等面叶。有些植物由具峰、谷、腰、环结构的叶肉细胞构成。叶脉:在维管束与上下表皮间有机械组织,每一维管束外有一至两层大型薄壁细胞或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维管束鞘有两种类型:单层细胞构成,含叶绿体,组成花环状的结构是碳四C4植物的特征;另一种没有花环状结构,为碳三C3植物的特征。三、裸子植物叶的结构松柏类植物的叶,在形态和结构上都具有旱生植物的特征:(1)表皮:一至数层厚壁细胞,外具角质层,气孔下陷在表皮下的厚壁组织中。(2)叶肉:叶肉细胞壁向内突起,伸至细胞腔内,叶肉组织中分布有树脂道,(3)传输组织:是裸子植物特有的结构二、教学目标及要求掌握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形态特征、复叶的类型、叶序的类型和叶的结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叶的组成、复叶的类型、叶序的类型、叶的结构四、教学过程设计1.课程导入2.内容讲授3.巩固练习4.归纳小结5.作业布置五、相关资源
4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 表皮:由表皮细胞、泡状细胞,气孔器、表皮毛组成。表皮细胞分长细胞和 短细胞,长细胞的长轴与叶的长轴平行,细胞外壁角质化、硅质化,有的甚至堆 积成粗糙不平的突起。短细胞分硅细胞和栓细胞,成对发生。泡状细胞又叫运动 细胞,位于两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处,细胞大壁薄,有大液泡,存大量水,与叶片 卷曲和开张有关。气孔器成纵行排列,保卫细胞哑铃形,副卫细胞近菱形。 叶肉:叶肉组织比较均一,不分化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所以禾本科植物 叶是等面叶。有些植物由具峰、谷、腰、环结构的叶肉细胞构成。 叶脉:在维管束与上下表皮间有机械组织,每一维管束外有一至两层大型薄 壁细胞或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维管束鞘有两种类型:单层细胞构成,含叶 绿体,组成花环状的结构是碳四 C4 植物的特征;另一种没有花环状结构,为碳 三 C3 植物的特征。 三、裸子植物叶的结构 松柏类植物的叶,在形态和结构上都具有旱生植物的特征: (1)表皮:一至数层厚壁细胞,外具角质层,气孔下陷在表皮下的厚壁组 织中。 (2)叶肉:叶肉细胞壁向内突起,伸至细胞腔内,叶肉组织中分布有树脂 道, (3)传输组织:是裸子植物特有的结构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掌握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形态特征、复叶的类型、叶序的类型和叶的结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叶的组成、复叶的类型、叶序的类型、叶的结构 四、教学过程设计 1.课程导入 2.内容讲授 3.巩固练习 4.归纳小结 5.作业布置 五、相关资源
六、板书设计七、课后反思5
5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